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第三極崛起

正文 第77章 前線無戰事 文 / 青木雙翼

    趙、賀二人再次會晤,這次談的比較細,賀衷寒只得到了一半結果,不過也足夠他回去交差,趙子梧暫時不能接受老蔣的任命他可以理解,他相信那位校長也能理解。

    任務完成,賀衷寒急著趕回南京覆命,趙子梧自然還是要弄個送行宴,正準備前往吃飯處,沈忠毅卻來了。

    「忠毅,你不去飯店來我這做什麼?算了,一起走吧。」

    沈忠毅一把拉住他,「師長,有個事。」

    「什麼事?」

    「這個……」沈忠毅顯得有些為難。

    「自家兄弟,別吞吞吐吐的!」

    「是吳增隆求我來找師長的。」

    「增隆?他怎麼了?」

    猶豫半響,見趙子梧臉色不好看了,沈忠毅才咬牙道:「他想留下,請師長收留。」

    「留下?他是不是說胡話?他和你不同,你是辭去軍職來我這的,他可是有職務的,沒有調令,怎敢擅自留下?」

    「他說他也可以辭去軍職。」

    「胡鬧!他和賀衷寒一起來,算是公務,這麼做賀衷寒回去如何交待?」

    沈忠毅也知道是這個結果,「算了,師長,你也別生氣。」

    拿起帽子準備往外走,想想趙子梧又駐足:「兄弟一場,他想留下我也不好過於無情,這樣,等會我跟賀衷寒提提看,如果他同意,也有解決辦法,就讓他留下。」

    「這是個好辦法,對他們二人都有交待。」沈忠毅喜道。

    出乎意料,賀衷寒一口答應了,手續都不用辦。

    「衷寒兄,你擅自做主,會不會有問題?」

    賀衷寒暗笑,蔣校長巴之不得你這裡多幾個黃埔生,當然他不會這麼回答,「子悟,沒事,你可是中將師長,要個把人不算個事,只是你可別虧待我這個小老弟。」

    「虧待不會,不過增隆,有些話我要先說清楚,你別看忠毅一來就是騎兵旅參謀長,那也是整個騎兵旅認可的,我只能告訴你,你有多大本事,儘管使出來,如果認為我們是同學,就可以陞官是行不通的。」

    「師長,你放心,我想留下就是衝著你這不靠關係!」

    「好!不過我也不能讓你從最底層做起,好歹我們也是同學,你也是個少校,這樣吧,在張家口我還有個新兵團,不如你就做個副團長。」

    「師長,你還是讓我去一線部隊吧,官我不在乎。」吳增隆請求道。

    「其實你別小看練兵,這也需要本事的,再說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有戰事,一線部隊也只有練兵一件事。」

    「沒戰事了?」三人都大惑不解。

    趙子梧知道自己說漏了嘴,他笑道:「我猜測的,多倫不是重點,我又不可能調防,你們說哪來的戰事?」

    想想也對,賀衷寒也幫忙勸道:「增隆,你是軍校出身,又直接留校,理論大於實際,帶新兵正合適,子悟的心意你也知道,別讓他為難。」

    都這麼說,吳增隆不好再強求,上司的命令不聽也不像話,「好吧,我去!」

    賀衷寒走後,整個五月,多倫、赤峰出現了詭異的平靜局面,在這片戰區,**師和奉軍彷彿是商量好了一般,誰都沒挑事,連小摩擦都沒有,雙方出奇的友好。

    張作相算是徹底明白趙子梧的心思,這邊拿下赤峰,算是上上下下都有了交代,那邊丟了赤峰,對整個戰局也沒有太大影響,不過他還是害怕趙子梧再玩什麼花招,一邊加強幾個戰略要地的防守,一邊派人深入多倫,打探消息。

    此時的多倫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趙子梧將賀衷寒帶來的錢給了陳淑珍一半,這下多倫縣府從未有過的有錢,信心百倍的陳淑珍開始她振興多倫的計劃。

    趙子梧此時異常繁忙,放權不代表陳淑珍肆意而為,她很清楚自己的位置,重大事項依然要向趙子梧匯報並與他商量。地方事務遠遠要比軍隊繁雜,趙子梧只得花費大量精力和時間在這個方面。

    率先理順的是稅收,這也是多倫經濟特殊才能有如此效率,王頌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他將現代的一些做法提供給陳淑珍,讓她思維上有了更多的途徑。整個多倫的稅收分為商業、農業和工業三個大塊,其中農業最為簡單,種植按畝收,畜牧業按交易的頭數收,工業也不複雜,這裡只有簡單的初加工,不管生產什麼產品,都按統一的銷售額來收取,只是劃分了不同的檔次,生活必需品收稅最低,平均不到百分之十,佛像等非生活品收取稅率相對較高,有些達到百分之三十。唯獨麻煩的是商業,有些買進賣出利潤並沒有想像中高,考慮到商業對多倫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非常大,陳淑珍最終還是同意採取固定營業稅的法子,各家商戶核定營業額,然後按照一定比例上稅,不管以後經營額如何變動,所上的稅金固定不變,每兩年重新核定一次。

    稅收改革的整體阻力並不大,畢竟在這之前,各種稅、費、釐金加起來要遠遠高於現有稅率,各方唯一擔心的是這個政策是否能持久,還有就是未來的省府是否會同意,是否會有其他攤派。

    除此之外,最大的阻力來自寺廟,包括匯宗寺在內,都有大量的產業,以支撐龐大的喇嘛人數,也包括各寺廟龐大的開支。按照各寺廟代表所說,這是佛的產業,怎麼可能上稅,千百年來都沒有這個說法。

    鬆動還是來自匯宗寺,這與特木德剿匪有很大關係,在剿匪中,特木德繳獲了不少寺廟用品和唐卡、佛像等與佛事有關的東西,他特地將這些物品送到師部,想看看趙子梧如何處理,不管怎樣,他還是蒙古人,趙子梧在這方面的態度他很重視。

    有老師王頌在,趙子梧絕對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不管佛像是純金的還是貼金的,他都毫不動心,帶著警衛營將十幾大車物品押送到匯宗寺,與那音巧爾計活佛商議如何處理。

    從國民軍到奉軍,見過搶的,沒見過歸還的,那音巧爾計活佛這次表現出異乎尋常的熱情,對於他來說,東西不在於價值,佛家之物本就無價,他更看重的是趙子梧對藏傳佛教表現出的應有的尊重,當趙子梧提出未來將提高對各寺廟的保護力度,保護民眾信仰的自由後,那音巧爾計活佛覺得應該對他給予積極的響應。

    「感謝趙師長的支持,我將告誡各旗,遵守縣府的各項制度。」

    「活佛,如果有可能,能否讓各寺廟按照縣府的規定,交納稅金?」趙子梧趁機提出要求。

    這個要求讓那音巧爾計活佛深感為難,「趙師長,這恐怕不妥當吧?」

    「活佛先聽聽我的想法,再做決定可好?」見他要拒絕,趙子梧急忙道。

    那音巧爾計活佛伸手示意他繼續說。趙子梧喝了口茶,潤了潤喉嚨道:「縣府這次稅收調整,有一個想法,這就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好聽話那音巧爾計活佛聽得多了,他並不為動。

    「活佛應該知道,如今多倫制定的稅收很多都是和收入相關,對於蒙古人來說,只有養的多,賣的多,稅金才多,如果一頭羊都不養不賣,是不用上稅的。」

    「這個我略有耳聞。」

    「活佛請想想,縣府為何這麼做?這其實就是陳縣長和我共同的想法,只有民眾富裕,縣府才有更多的稅收,這樣,縣府就會想方設法讓民眾富裕起來,我想,這也是活佛願意看到的吧?」

    「確實如你所說,我也是看到這一點,才願意為你們宣揚一些東西。不過,趙師長,這和寺廟收稅應該沒多大關聯。」

    「確實沒有直接的關聯,這主要是從收取稅金後的使用來考慮的,按照陳縣長的方案,多倫縣府稅收主要有幾個用途,一個是為軍隊提供一定的資金,這個我並不想隱瞞,不過陳縣長已經和我達成共識,用於軍隊的開支不超過縣府收入的三成。」

    這一點,那音巧爾計活佛確實沒想到,他盯著趙子梧,顯得非常有興趣聽。

    「那剩下的七成如何用?總的想法是縣府日常開支盡量不要超過三成,剩下的四成用於改善多倫的民生,比如道路、教育、醫療、治安等等,如果有剩餘,還可以用於扶持民眾,要想重現多倫往日的輝煌,維持多倫在藏傳佛教中的中心地位,活佛是否覺得各寺廟也應該出一份力?否則單靠縣府是不能夠實現的。」

    趙子梧的話讓那音巧爾計活佛沉思起來,也許多倫的商業繁榮他不關心,但趙子梧所說重現多倫佛教中心地位的話確實讓他動心了。

    「趙師長,如果各寺廟繳稅,能得到些什麼?」

    「別的還不好說,不過改善通往各寺廟的道路,一些重要廟宇的修復,各大盛事的組織與治安還是可以做的。除此之外,一些佛教書籍的出版,重要僧侶來訪的接待,縣府也可以給予支持。」

    「其實,我對趙師長的想法很贊同,只是趙師長所說如何能做到?」

    「一切只有走著看,我想說的是如果我真要搜刮,大可派兵搶便是,也用不著在這和活佛商議。」

    那音巧爾計活佛聞言也笑了,這不是沒有先例,奉軍就不跟你廢話。

    「這件事我不敢保證,匯宗寺可以按照趙師長所說繳納稅金。」

    趙子梧聞言大喜,匯宗寺什麼地位?只要開了這個頭,剩下的就好辦了。

    「多謝活佛支持,縣府稅收也緊緊針對寺廟附屬的產業,鑒於寺廟的特殊,採用額定稅並減半,說實話,向寺廟收取稅收也是想向多倫民眾表明沒有特殊性。」

    「趙師長的想法我已經清楚了,請轉告陳縣長,等有空我將去拜訪她。」

    理順稅收算是對多倫未來有了一個良好的開局,但由此帶來的問題便是初期縣府收入將大幅度下降,五十萬是死錢,看著多,其實並不經用,短期之內還需要有其他來源。

    陳淑珍知道趙子梧需要維持龐大的軍隊運轉,未來還需要靠她來解決經費,她必須自己想辦法,陽高的做法並不能完全照搬,一來這裡氣候條件比陽高要惡劣,二來是人口嚴重不足,開墾土地並不現實。

    唯一能想到的只有工業,而在工業中唯一有基礎的也只有皮革和鹽業,經過調查分析,聽取孫名望等商人的意見後,她決定建一個大型皮革加工廠和一個鹽精加工廠。只是眼下戰事未了,難以前往天津和選購設備,只能先選擇廠址和礦址。

    此時趙子梧已經回到軍營,開始新一輪的整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