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第三極崛起

正文 第146章 年輕的省主席 文 / 青木雙翼

    兩廣**,抗日呼聲高漲,上海各界都強烈要求南京拿出態度來,外人看來全國真是亂麻麻,老蔣的對手偷著看笑話,猜測著他如何應對。有了楊永泰的策略,老蔣這回胸有成竹,他以總司令的命令告示全國,政府正式任命趙子贇為三十一軍軍長,授陸軍中將,隨即國民政府通告,任命趙子贇為察哈爾省主席。

    呼聲歸呼聲,各方都不認為老蔣會讓趙子贇完全繼承趙子梧的衣缽,出任軍長倒是有可能,再派去一個省主席是各方都認為是老蔣一定會做的事,沒想到老蔣這次大方,軍政一肩挑,讓人直呼看不懂,對手也詫異老蔣轉性了?

    隨即,南京國民政府在此重申了黨中央的會議精神,「嚴守疆土,與城存亡,不得放棄職守」,並明確下發文件,提出若是各省難以做到,南京不排除派精銳部隊前往,以確保疆土的完整。

    聰明人頓時恍然大悟,一紙任命,南京就在北方將自己撇得一乾二淨,給你趙子贇軍長、省主席的職務,不過你可要守好察哈爾,守不住我來,不過那樣就沒你什麼事了。聰明人還知道,這文件對張學良一樣可以有效,這回,沒人說南京不抵抗了,除非張學良、趙子贇非常大度的邀請中央精銳進入自己的地盤,而老蔣不肯派,那才有抨擊南京的理由。

    隨即,老蔣恢復了閻錫山的部分職務,准許他回山西,這回連幾個對手、反對派都暗挑大拇指,真真是好棋,從此北方打得再爛,都和他老蔣沒一毛錢關係,他只要高興,隨時都可以高舉大旗,說整誰就整誰。

    在張家口,趙子贇宣誓就職後,就不得不坐下來和老蔣的特使談條件,他心裡知道,有些地方必須讓步,否則老蔣就會塞個爛冬瓜過來,噁心死他。

    特使算是老友,中央政治會議委員張繼,曾任山西省黨部負責人,這次他受老蔣委託,特地來察哈爾和趙子贇攤牌。

    「溥公,直山西一別,再未相見,溥公一向可好?」

    張繼上上下下打量著趙子贇,當年這個陽高的年輕人如今不得了,言談舉止也有了大將風範,他不由得點點頭。

    「好,好,我果然沒有看錯你,年紀輕輕,成為一方諸侯,子贇,你前途無量啊!」

    「溥公說笑了,那裡來的前途,現在大家都是把我架在火上烤,等著看笑話呢。」

    「哈哈……」張繼眼淚都笑出來了,「架在火上烤,不錯,你不傻嘛,什麼都看得一清二楚。」

    「既然溥公也知道,那是不是能夠……」

    張繼搖搖手,「這個我沒辦法,代價是要付出的。」

    「那好吧,還請溥公開門見山。」

    「你是聰明人,我就沒打算和你繞彎子,其實你也不必太擔心,我認為你可以接受的,我們的蔣主席也是聰明人,他不會開不著調的條件的。」

    趙子贇一邊給他加水,一邊側耳聽著。

    「首先是綏遠,這個你必須讓出來。」

    「行。」趙子贇想都沒想就答應了,這早在他和王頌商量的範圍之內。

    「閻錫山重返山西,主席也是迫於各方壓力,鑒於此,綏遠將在南京的控制之下,我不妨告訴你,傅作義將出任綏遠省主席。」

    誰來當趙子梧不在乎,他想知道的是這和他有什麼關係。

    「綏遠地廣人稀,傅作義去綏遠,閻錫山並不一定會幫他,因此,中央希望你能夠在物資上給他支持,其實說白了,就是吃的、穿的、用的,全部由察哈爾提供。」

    趙子贇一愣,「白給?」

    「白給怕你也撐不住,放心好了,政府出錢,只是由你採購,保障運輸而已,當然,價格肯定不會比市面上高,你多少吃點虧。」

    「行吧。」趙子贇想想,咬牙道。

    「聽說你從張學良老家弄來不少東西?」

    趙子贇聞言嚇了一跳,「沒有的事,那是造謠。」

    「幾萬人浩浩蕩蕩,這謠也沒法造啊?你先聽我說完,主席早就知道你弄來了不少機器設備,東北兵工廠可是亞洲第一啊,主席只有一個要求,一旦你開始生產,要定期給南京提供一批裝備,當然……」

    「政府出錢,價格低於市面,我要吃點虧,對不對?」

    張繼哈哈大笑,「不錯!」

    見趙子贇愁眉苦臉,張繼笑道:「作為回報,你從海外弄回來的東西海關方面將不再過問,只需要你每次去履行個手續。」

    咦,這個不錯,趙子贇心裡平衡了許多。

    「至於其他的,那就沒得商量了,算是命令,察哈爾省黨部還是要正常運轉,你,必須加入國民黨。」

    得,這是算好逃不掉的,趙子贇點頭同意。

    「至於省府各廳人事你擬一個名單,我帶回去,你電保一下,省議會中索王、德王必須要在,其他人你看著辦吧。」

    「還記得當年你說要拜我為師嗎?」張繼突然問道。

    趙子贇心裡咯登一下,猶豫著,見張繼臉色不好看了,他起身躬身一禮,「學生拜見老師,等改日再行拜師禮。」

    張繼大喜,「不用,那些繁文縟節就免了!」這次來,他自己額外的想法便是這事,趙子贇答應,他可不會大刺刺的讓一個省主席搞什麼拜師禮。

    有了這層關係,二人都閉口不談正事,開始東拉西扯,回顧陽高時的情景,閒聊南京的一些秘事,趙子贇還真向張繼請教了一些黨方面的知識,老師長老師短的,相談甚歡。

    拜師禮免了,拜師宴自然是少不了的,見天色不早,趙子贇便設宴招待這個新老師,也沒讓人作陪,讓張繼大為高興,喝了不少酒。

    晚上回到都統府後院,趙子贇和王頌說了今日之事,王頌蹙眉道:「你拜他為師?你不知道他是西山會議派?」

    「老師,我就是想到他這個身份,才決定拜師的。」

    「哦?你是如何考慮的?」

    「老師,他突然提起陽高時我說過拜他為師的話,絕不是一時興起,我猜測他們西山會議派想拉攏我,這便是他的試探,如果他是老蔣的親信,我拜他為師沒有任何意義。」

    王頌頓時眉頭舒展:「你想依靠他在南京給你說話?」

    「明面上我不好深交南京那些要員,沒人幫我說話,我吃虧很大,他們既然要拉攏我,怎麼也得替我擺平些事情,再不濟,也會通些消息給我,我也好做準備,橫豎老蔣都防著我,不如放到檯面上來。」

    「嗯!想法不錯,只是我擔心他們**非常積極,這也許會影響你。」

    趙子贇笑了,「這就由不得他了,我可不會傻到幫他做這事,不過反俄我倒是可以搖旗吶喊。」

    「你能把握就好,子贇,經過你大哥的事以後,我覺得我不應該再過多影響你,以後我只說出我的看法,你不必完全聽。」

    「老師的話我怎可不聽?我今天自作主張,也是根據老師以前說過的進行判斷,覺得老師想清楚也會贊同我虛與委蛇才決定的。」

    「你呀,不瞞你說,我總是會想到抗戰結束後你怎麼辦,其實仔細想想,我也許杞人憂天了,到時候你的實力也許足以影響一切,只是我看不到了,你記住我說的,自己走自己的路吧。」

    「老師,您看的到的!」趙子贇眼圈紅了。

    這夜,師徒二人談了很久。

    第二天,趙子贇早早就去旅館找張繼,順手還帶了早點,張繼一起來,就看到趙子贇在外間客廳坐著,心中著實高興,洗漱完畢,吃過趙子贇帶了的早點,張繼心情大好。

    「子贇,如今你我是師徒,我們就好好商量,昨天說的事我回去再提你爭取爭取,經濟上不能讓你吃太大的虧。」

    「無妨,老師來交辦的事,怎麼也要讓老師回去好交代。」

    張繼樂了,「那你還有沒有難辦之事?」

    「有,其他事情都不麻煩,唯獨有一事我很頭痛。」

    「你且說說。」

    「就是那陽高,我拿著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張繼笑了笑:「我知道了,你想要陽高,偏偏它又是山西的。」

    「是,陽高不但是我大哥起家之地,而且他現在也葬在那裡,我……」

    張繼擺擺手,「小事,你就佔著吧,我教你,閻錫山不是也佔著蔚縣、陽原嗎?你也別向他要便是,南京那邊我自會幫你說,平綏線必須保持通暢,你才好運送物資嘛!這樣,傅作義還沒宣佈任命,讓你的騎兵師回豐鎮,也佔著,兩邊鉗制著大同,你可以高枕無憂了。」

    不愧是老江湖,那平綏線做文章,不但保住陽高,還順來一個天鎮。

    「那傅作義……」

    「不用管他,你當主席對他就完全放心?」

    趙子贇大悟,「老師果然非同凡響。」

    馬屁拍得張繼很舒服,在說了老蔣交代的其他小事,趙子贇決定給他點甜頭,以表示自己確實願意跟他合作。

    「老師,還有一事望老師幫忙。」

    「你說。」

    「當初從瀋陽出來,東北空軍有些人是跟著到了多倫,後來赤峰一戰時,還有幾人直接將飛機開過來了,他們有些人想去南京,我想請老師幫忙,將他們帶回去。」

    空軍?張繼心跳了,這可是寶貝啊,弟子這個見面禮不小,「有多少人?」

    「十來個吧,都是東北空軍的精英,軍銜最低都是中尉,還有幾架飛機,不如一起去南京吧。」

    「飛機?你不想要?」

    「想是想,一來我沒有飛行員,二來我也沒這個編製,萬一總司令怪罪下來……」

    「飛行員可以找嘛,飛機你留下,上報南京,就說日本人兵臨熱河,你需要空中偵察,別怕,幾架飛機不是大事,主席不會擔心你擁有幾架飛機的。」

    「那就多謝恩師了,還有就是李肅離開張家口時,帶走了我幾十門大炮,我到也沒想再要回來,只是給他我有些不甘心,還請老師轉告總司令,能將這些大炮收歸中央。」

    哦?這事張繼還真不知道,他只是聽說李肅和鄧明道帶了近萬人離開了三十一軍,好像各方消息都沒說他們有大炮啊。

    「幾門炮而已,不必斤斤計較。」

    「不是幾門,是八十六門。」

    張繼吃驚的張著嘴,這都夠組建炮兵師了,他立刻明白李肅和鄧明道一定是要作為邀功的籌碼,趙子贇告訴他既是一件功勞,也是整二人出口惡氣的意思。

    「這個我知道了,回去我落實下,如果他們故意隱瞞,我自會向主席稟報。」

    張繼在張家口盤桓時間並不長,再得到相應的答案後,他便啟程回南京覆命,隨行的自然還有高志航等飛行員,幾人對趙子贇的安排很是感激,這避免了他們去南京四處求人的麻煩。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