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第三極崛起

正文 第148章 謀定而動 文 / 青木雙翼

    這個幾乎無解,連陳淑珍都撓頭,陳振林不由得又想起當初在陽高,侃侃而談的趙子贇,那時他也是提出了種地和徵兵的矛盾。

    「我有個不成熟的想法,幾位哥哥看行不行,我想讓三十五歲以上的士兵退役。」

    這哪跟哪啊,幾人都大惑不解,不是說著兵員不足嗎,怎麼還裁軍?

    「然後我們再徵召一部分年輕人補充進來,退役的那些老兵成立預備役,定期集中訓練幾次,這樣,我們雖然編制內的士兵數量沒增加,但會打仗的人就增加了。」

    「這樣平時他們可以參加生產,戰時可以組建新的部隊!」陳淑珍反應極快,說出了趙子贇的意圖。

    主意好像不錯,陳振林笑道:「你這是拿軍營做訓練基地,輪訓全省的人吧?」

    「我這麼考慮有幾層意思,在陽高我提出要為國、為家、為所愛的人,回來後趙振跟我說起有的士兵開玩笑說他們沒家,沒愛的人,這讓我想了很久,我們的不少士兵參軍多年,年齡也大了,一直都是他們在保衛別人的家,讓三十五歲以上的人逐步轉為預備役,給他們一個家,那樣,我們所提出的口號才有實際意義。」

    幾人頻頻點頭,「那現役士兵想成家呢?」

    「我的意思是不做硬性的阻止,但要和他們講清楚,要告訴民眾,他們隨時可能換防,可能上戰場,只要能接受這種狀況,也可以成家的。」

    「說清楚也好,士兵願意,民眾子女願意,我們也是支持的,這方面的工作可以交給地方來做。」陳淑珍道。

    「另外,我想通過這種方式,用這幾年時間,逐步將三十一軍打造成為一支有信念的鐵軍,年輕人有理想,更容易接受我們提出的一些口號,而他們,也可以影響到自己的家和周圍的人,等真的和日本人開戰時,我們就有了民眾基礎。」

    「我覺得這個可以按照子贇的想法定下來,怎麼做我們慢慢商量。」陳振林道。

    幾人皆表示同意。在繼續討論了一些問題後,話題轉到了政事上,趙子贇首先提出的軍政分離的設想,這個沒有問題,幾人都覺得身兼軍政兩方面的職務那邊都做不好,陳振林就深有體會。不過,當趙子贇提出由陳振林出任三十一軍軍長或陳淑珍任察哈爾主席的設想後,幾人都堅決反對。

    「子贇,先不說你這個想法和南京的任命完全違背,單從現在的局勢就不可行,察哈爾現在能安定,完全是你能出任這兩個職務的結果,這個不用討論了,除非有一天我們手裡不止一個軍和一個省,你這種想法才成立。」

    想想也對,趙子贇便不再堅持,在省政府的組成上,幾人都認可趙子贇提出的大膽用新人,陳振林的說法更直接,要害部門必須用自己人,陳淑珍也強調,這不是一個民主的時代,權利必須集中,省議會只能是一個擺設。

    趙子贇倒是也沒想過民主,要民主他就不用想跟日本人較量了,一番斟酌,幾人定下了陳淑珍出任省政府秘書處秘書長兼財政廳廳長,實際上就是代趙子贇行使權利,以免趙子贇關注軍事時出現無人管的情況,這和陳振林的副軍長有同樣的影子負責人的意思。張鴻任民政廳廳長,馬麟任教育廳廳長、楊受成任實業廳廳長、陳振林任建設廳廳長,李良任建設廳副廳長,實際行使廳長職責,等過渡段時間,再任命他為廳長,本來趙子贇是想讓薛儒也參與到省府領導層中,陳淑珍笑著拒絕了,她說一家人都任要職不妥,也不好管。想想他們夫妻二人也分離了好久,至今這下一代也沒個著落,趙子贇堅持要將薛儒調到察哈爾,爭執半天,陳淑珍妥協了,同意薛儒來張家口,任這個已經上報南京,準備撤除萬全縣,建立的張家口市市長。

    對於各縣的機構,陳淑珍認為還是以陽高為樣板,先建立起來,陽高、天鎮、多倫在薛儒、馬麟、陳淑珍離開後,人選再斟酌,其餘口外各縣縣長本就是趙子梧掌權時期才選拔上來的,現在看來也是堅定的支持趙子贇,能力也不錯,不動為好,至於口內,參與李肅等人活動的一律免除,包括即將撤除的萬全縣縣長,除了張家口市完全重建外,口內暫時先補上缺的縣長,其餘不動,只是眼下口內抓在察哈爾手裡的不過六縣。

    「淑珍嫂子,這次會議後,還請你與張鴻盡快完善整個察哈爾的政務體系,各廳、各縣的人員你們定,不用過多商量,人要用起來才知道行不行。」

    「可以,這事我會加緊辦,對了,子贇,我想知道你對**的看法。」

    陳淑珍提出的這個話題太敏感了,趙子贇一時都有些不知從何說起。

    「我不是想知道什麼,你也知道,察哈爾雖然地處塞外,但總是避免不了這些問題的,我希望能有個原則,這樣遇到事我才知道如何處理。」陳淑珍解釋道。

    「淑珍嫂子所說的確實是存在的,等南京派人來,必然要涉及這些,我的原則是盡量和他們合作,能保護就保護。」

    「他們的宣傳很厲害,你就不怕…」陳淑珍面帶憂色。

    「淑珍嫂子也知道他們的厲害之處,所以越是堵問題越大,我不妨做個結論,南京絕不是他們的對手。」

    「不一定吧?我看南京方面一定會不餘遺力調動大軍去剿滅,以他們的實力,恐怕支撐不了多久。」陳振林表示懷疑。

    趙子贇笑了,「振林哥,別忘了,他們是有信念的,只要還有一個人,就會如火星可以燎原,燃起沖天大火,我們三十一軍那麼大的變故都跨不了,你相信他們跨得了嗎?」

    這倒是實話,陳振林若有所思。「如果他們鼓動民眾怎麼辦?」陳淑珍問道。

    「如果他們真能鼓動察哈爾的民眾起來對抗我們,我只能說我們做的沒他們好,所以我說盡量合作,有些東西也可以學學他們。」

    「行,我知道該怎麼做了。」陳淑珍道。

    「說起他們,我還有件事想和你們商量。」

    趙子贇說完,一直盯著桌上的杯子,好一會才下定決心道:「我們有幾年的時間做準備,可日本人也不會閒著,一旦東北完全被他們掌控,我們面臨的壓力會相當大,因此,不能讓東北完全控制在他們手裡。」

    「話是不錯,可我們能怎麼辦?要不我讓突擊隊去給他們製造點麻煩?」楚峰問道。

    「能有些效果,這是個法子,不過我想給他們製造更大的麻煩。」

    「什麼麻煩?」

    「楚大哥還記得我在瀋陽時除了給黃處長外,還給了他們不少武器吧?」

    「那個陳先生?是他們的人?」楚峰驚訝道。

    「沒錯,是他們的人,我想和他們合作,支持他們在東北給日本人添些亂子。」

    「是個法子,只要東北一直不安定,日本人就不可能完全放手對付我們。」陳振林贊同道。

    「怎麼聯繫他們?」

    「聯繫不是問題,他們來找我的可能性更大,真正的問題是如果我們向他們提供物資支援,交通運輸才是大問題,即不能讓南京知道,更不能讓日本人察覺。」

    幾人明白了,察哈爾要想有幾年安穩的發展,就不得不考慮外來的影響,可放任日本人在東北,也不是事,論實力察哈爾無法和日本相比,察哈爾再怎麼努力,恐怕都趕不上佔據東北的日本人。

    「子贇,你恐怕已經想到辦法了吧?」

    趙子贇沒回答陳振林的問題,只是瞟了一眼特木得。

    特木得樂了,「我總覺得什麼核心領導我做不來,子贇,你要是讓我做什麼,就說吧。」

    「特大哥,法子我倒是有,只是會影響到特大哥的聲譽。」

    「你先說說,看看我能不能做得到。」

    「我要特大哥脫離三十一軍。」

    「脫離?」特木得楞了下,陳振林倒是明白了,「你想讓特木得脫離後到察北,建立一條秘密通道。」

    「對,從熱河肯定是不行的,日本人一定會嚴查,但走察北再到錫林郭勒就不一樣了,那裡也不是我們的控制地方,可以說出了任何事,都和察哈爾無關。」

    「這沒什麼難的啊?我去做就是。」特木得道。

    「怎麼不難?你脫離三十一軍沒個理由,誰會信?我知道子贇說的影響你的聲譽的意思了。」

    特木得想了想,「行,我做。」

    「特大哥,如果只是簡單的建立通道,並不需要你親自出馬,我考慮還有幾點,一是要與東北的抗日武裝建立聯盟,二是要制止日本人進入內外蒙的野心,三是要盡量制止外蒙的分裂,從哪方面講,都需要特大哥你這個蒙古人出面,而我們又要避免和你有任何牽連,因此,這是孤軍奮戰,需要你自己做決定,這麼大的事,別人去真的不放心。」

    「我明白了,子贇,這事就交給我吧。」

    軍政兩方面的事情都基本有了著落,趙子贇從懷裡拿出幾張單子,一一放在幾人面前,陳振林才瞟了一眼,頓時色變,厲聲道:「子贇,你什麼意思!」

    其餘三人也是非常惱火的看著他,見狀,趙子贇反而笑了:「我就知道你們是這個態度,不過我可以明確說,這不是我的意思,是我老師的意思。」

    「王先生?」楚峰一愣,這完全顛覆了王頌在他心裡的形象。

    「對,老師和我說的時候,我也認為非常不妥,不過老師幾句話就說服了我。」

    「王先生怎麼說?」

    「老師說,我們身上肩負著重任,要付出常人所不及的努力,他相信我們的決心和能力,但老師也說,我們是凡人,要生活,也要為家人提供一個好的條件,因此,他要我免除哥哥嫂子們的後顧之憂,不要為生活的事情煩心。我仔細想過,確實很有道理,就比如我,一直以來,就沒想過家裡怎麼過日子,才能一門心思做事,我希望你們收下,不為別的,就為我們的夢想能實現。」

    望著面前單子上每人戶頭五十萬的數目,四人沉默不語,不得不承認,趙子贇的話有一定道理,但心裡他們不是很好接受。

    「而且,我也希望這些錢能讓哥哥嫂子安安心心做個清官…,楚大哥,你可別給我找幾個嫂子啊,那樣怕是不夠。」氣氛壓抑,趙子贇開了句玩笑。

    「這話該我對你說。」楚峰瞪了他一眼,隨即將桌上的單子收到懷裡,「王先生這麼說一定有道理,我是沒家人,不知道缺錢是什麼滋味…」

    「你自然不知道,沒錢的時候是很讓人很頭痛的。」陳淑珍笑道,隨即拿起自己面前的單子揚了揚:「我的怎麼是兩張?」

    「我說淑珍嫂子,不把你的分成你和薛大哥的,你回去能交待?」趙子贇苦笑。

    陳淑珍一愣,隨即笑了:「想得還真周到,行,我收下了!」

    見陳振林還在猶豫,趙子贇將單子朝他面前推了推,「振林哥,我不希望出現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的事情。」

    這次秘密會議,前後開了兩天,五人基本達成共識,察哈爾未來幾年的方向、原則都做了明確,各自分工,在較短時間內將形成初步方案,一旦確定後,將一步步實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