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第三極崛起

正文 第185章 遺憾的圍殲戰 文 / 青木雙翼

    同樣,在多倫指揮部,陳振林也有同樣的擔憂,日軍裝備要強於三十一軍,尤其是飛機,根本無解。此外,在上一次攻擊三十六旅團的戰鬥中,他就感覺到了日軍的頑強和凶狠,依靠現有的兵力和裝備,吃掉第六師團幾乎是不可能的。

    想到這些,他單獨給趙子贇發報,說明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對日作戰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現在還不知道後續日軍會如何動,如果花太大代價圍攻第六師團有些得不償失,他建議還是以牟取最大戰果為主要目標。

    從心底講,趙子贇是很想徹底殲滅第六師團,難得有這麼好的機會,加上他也聽老師說過第六師團的暴行,可此時他只能採納陳振林的建議,原因很簡單,自家人在搗亂。土肥原賢二說他顧不上熱河一點不假,孫殿英沒從多倫走出乎他的意料,在抵達枯源後,第九軍團安穩了幾天,隨後就露出了本性,開始強買強賣,甚至是直接搶東西,常風帶領一個警備團和大批憲兵趕到枯源後,他稍稍收斂了些,隨後,從熱河退下來的這個義勇軍,那個救**都不約而同的湧到了枯源,常風壓力劇增,等湯玉麟帶著一槍未發的承德守軍逃過來,更是要命,不得已,趙子贇只能讓常風盡量克制,避免挑起大的事件來。

    隨後消息有些不妙了,南京和張學良都想收拾湯玉麟,這老湯眼珠一轉,就和日本人勾搭起來,枯源是趙子贇的地盤,有形跡可疑之人頻繁出入自然引起特別安全局和軍事調查局的注意,經過暗中調查,董虎和唐毅大吃一驚,湯玉麟居然打著要奪取枯源的主意,他有這想法,恐怕和第六師團兵臨多倫有很大關係,在他看來,日本人攻下多倫只是時間問題,察東已經是日本人的囊中之物。

    枯源林林總總集結了熱河方面六七萬人的武裝,趙子贇也不清楚孫殿英是否也參與其中,這要是亂起來,僅靠一萬人的二十二師怕是有些困難,何況把這些散兵游勇打散了,追剿起來相當麻煩,還不知會給察哈爾帶來多大的損失。

    而且,南京方面恐怕也希望看到他和日本人兩敗俱傷,想到這些,趙子贇和王頌商量後,決定採納陳振林的建議,有限圍攻,盡快解決戰鬥,保存實力,然後以二十師為主,配合以騎兵旅及常風部處理湯玉麟和孫殿英的事情。

    陳振林接到他的電報,當即召開了緊急會議,李建波、張煜等人得知軍長的決定,久久說不出話來,多好的機會啊,要是枯源的那些人真有殺敵之心,幾萬人加進來,耗都耗死第六師團。

    如今一切成了泡影,他們不但不能滅了第六師團,還要注意不能有大的損失,否則無法對付湯玉麟等人,眼下十七師也傷亡了近四千人,只有一個旅的實力,張煜都不得不臨時調了兩個團歸李建波指揮,避免多倫方向的攻擊力度不夠。

    「這他媽的叫什麼事!」張煜怒罵了句頭也不回的走了。

    兩邊一個有心逃,一個不敢盡全力圍,這場圍殲戰出乎意料的結束了,二十四日,經過一天的準備,阪本政右衛門開始突圍,他將師團所有汽車全部集中到了西面多倫這個方向,一來可以阻塞道路,防止三十一軍騎兵的快速追擊,二來也可以給負責斷後的士兵提供掩護,後方道路已斷,汽車是肯定開不回去的。

    所有士兵都攜帶好物資,多餘的也全部放棄,在兵力方面,他以損失較小的第四十七聯隊為先鋒,第十三聯隊斷後,第二十三、四十五兩個聯隊為左右翼,師團部居中,運輸聯隊和搜索聯隊等剩餘人全部補充到二十三、四十五兩個聯隊中,至於炮兵聯隊,已經在張毅將他們切下來時就煙消雲散,這些炮兵還真是狠,硬是引爆了剩餘炮彈,和第六師團的所有火炮一起成了渣子。

    突圍在戰車大隊十餘輛九二式重裝甲車和**式中戰車的轟鳴聲開始,錦州關東軍航空兵戰鬥機和轟炸機幾乎全部出動,轟炸機將道路兩邊山崗可疑之處全部轟炸了一遍,戰鬥機則低空飛行,仔細觀察著道路兩邊。

    「出動!」百武俊吉大尉大吼一聲,鑽進了一輛**式中戰車中,戰車屁股冒出一股黑煙,緩緩朝前行進,在戰車的後面,是已經做好準備的四十七聯隊士兵。

    沒有受到任何阻擊,第一戰車隊非常順利的抵達了磨盤山腳下,這時,多倫方向傳來了隆隆炮聲,三十一軍第五、第六**炮兵團開火了,這個時機的選擇是事先仔細分析過的,要是炮兵提起開火,必然會招來空中的日軍飛機,等日軍開始動了,兩頭兼顧就難了。

    果然,天上的日軍飛機顯然不太好處理這個事情,去轟炸三十一軍炮兵,那剛剛抵達磨盤山的先頭部隊就沒了保護,分出一些飛機過去也不是辦法,畢竟攜帶的彈藥有限,來回飛一趟也是很耗時間的。

    地上的阪本政右衛門心裡倒是清楚得很,既然是突圍,就要依靠己方的優勢,盡快脫離包圍圈,他下令部隊加速,被對方炮火轟擊也是沒辦法的事。

    陳振林是不知道對方鐵了心要突圍,他還擔心第六師團一直纏鬥,今早已經有消息傳來,湯玉麟動手了,以富春第三十一旅和劉九香第五十三旅為主,將常風一個警備團和憲兵圍困在了枯源縣城,孫殿英則在一旁看笑話,那些義勇軍和救**吵吵不停,有的說袖手旁觀,有的說要幫趙子贇一把,總之,也就是口頭上打仗。

    當前線觀察哨報告說日軍頂著炮火加速撤離,陳振林鬆了口氣,隨即眼中閃過一絲憂慮,全國上下叫得響但毫無章法,南京也沒有組織有效的抵抗,單從今天日軍不顧一起突圍,就說明整個長城戰線日軍並不樂觀,要是有統一指揮,說不定能重創攻入熱河的日軍,可惜啊,還是子贇看得遠,現在和日本人叫板,時機不成熟。

    既然已經成這樣了,陳振林再次下令,不要硬頂,採取靈活戰法,給日軍重大傷亡為主。

    命令下達後,炮兵團集中轟擊拖在後面阻擊的日軍,隨即十七師殺出,圍殲阻擊日軍,二十二師和山地旅則沿著大路兩邊運動,一邊伴隨著日軍一邊以小股多批次部隊持續給日軍增加壓力,山地旅一部則加速朝前,埋地雷,破壞公路,要走可以,那些戰車就留下吧!

    這一路追追打打,從未間斷的槍聲和時不時飛來的**,給第六師團造成的麻煩可不小,所有戰車都因為地雷和道路問題,不得不自行炸毀丟棄,如同有人不停的在另一人身上劃口子,雖死不了,可渾身血淋淋的慘不忍睹。

    接近天黑時,三十一軍的攻擊頓減,阪本政右衛門很是詫異,一個多小時候,他才確定這不是圈套,三十一軍撤了。

    陳振林這個撤退命令不下不行了,湯玉麟應該是沒搞清楚多倫這邊的狀況,以為第六師團很快就拿下多倫,他立功心切,讓騎兵第十旅石文華和步兵第七旅張從雲進攻寶昌,趙子贇對此大為震怒,下令集合兵力,消滅湯玉麟。陳振林不得不將準備追擊第六師團的騎兵旅派往寶昌,那裡可是空城,除了突擊師少量留守部隊和在那裡訓練的坦克兵,寶昌沒有任何防禦力量。

    打湯玉麟,自然要站在道義上,南京雖然宣佈要拿他問罪,可並沒有涉及到他手下的幾個旅,趙子贇在張家口召集各界要員和報界記者,迅速的通報了這一情況。

    「請問趙主席,枯源已經被佔領了嗎?」

    「沒有,察哈爾警備司令常風率領一個警備團正在枯源縣城抵擋湯玉麟的進攻。」

    「請問趙主席,聽說枯源有大批從熱河退下來的抗日隊伍,包括第九軍團,趙主席說湯玉麟和日本人勾結,他們難道也和日本人勾結了嗎?」

    「這個不清楚,對此我感到很悲哀,枯源那麼多口口聲聲抗日的隊伍,居然就這麼看著湯玉麟作亂!」

    「趙主席,我是《申報》記者,趙主席所說枯源湯玉麟叛亂僅是一面之詞,是否有人會認為趙主席借此要收編退入察哈爾的這些軍隊?」

    趙子贇凌厲的眼光掃到這記者身上,記者也毫不示弱盯著他,隨後,他點點頭道:「也難怪你會問出這樣的問題,我再次重申,察哈爾不會吞併任何武裝,在我看來,這些都是烏合之眾,三十一軍根本看不上!」

    這話引起一片嘩然,不管怎樣,人家是打日本人的。

    「難道孫殿英將軍的第九軍團趙主席也沒放在眼裡嗎?」申報記者追著問。

    趙子贇搖搖頭:「不值一提。」

    這下記者們不幹了,你趙子贇再狂妄,也不能貶低在赤峰苦戰多日的第九軍團!

    「趙主席,不知您的三十一軍在赤峰能擋住日軍幾天?」有人譏笑道。

    「說起和日軍作戰,我有個消息要通報。」他低頭看了看手裡的紙張,「你們都知道日軍已經開始進攻多倫吧?」

    「知道,只是趙主席一直沒有什麼消息發佈,我們前往多倫也被阻止,我們還想問問趙主席,是不是和日本人達成了什麼協議?」

    趙子贇哈哈大笑:「虧你們想得出!我禁止多倫一切消息往來,是因為要保密!」

    屋中頓時沒了聲音,所有人都等待著他說出秘密,不少記者心開始彭彭跳!

    「三月七日,三十一軍二十師秘密出發,於三月十七日抵達多倫前線。」

    「真的!?」人群沸騰了,這事居然沒有任何人知道,那一定不簡單!

    「在二十師抵達多倫前,我察哈爾駐守多倫十七師給了日軍第六師團迎頭痛擊,擊潰第六師團三十六旅團,斃敵兩千多人,繳獲物資無數。」趙子贇高聲道。

    「這不可能!」「十七師好樣的!」「這是真的嗎?」炸鍋了,徹底炸鍋了,這簡直是可以橫掃各大報紙的頭條重大新聞!

    「趙主席!我們能到多倫去看看嗎?」

    趙子贇擺了擺手:「回頭會安排的,我還沒說完。」

    瞬間,屋中靜得可以聽到針掉在地上的聲音。

    「三月二十日,三十一軍騎兵旅在多倫草原成功伏擊日軍騎兵第四旅團,全殲其騎兵第二十五聯隊,擊斃聯隊長山岡潔大佐以下五百餘人,隨後,十七師、二十二師和察哈爾山地旅成功將第六師團合圍在多倫以東十公里的範圍內。可是,很遺憾的告訴大家,由於枯源、寶昌遭到攻擊,我不得不下令放開包圍圈,放第六師團突圍。」趙子贇聲音再次響起。

    所有人目瞪口呆,張著嘴說不出話來,要不是從堂堂察哈爾省主席、三十一軍軍長口中聽到這個消息,沒人會相信。

    「趙主席,這可能嗎?合圍日軍一個師團?」申報記者顫聲問道。

    「只要有決心,在三十一軍眼裡,沒有什麼不可能的!雖然第六師團突圍,可我們也先後讓他們留下了七千具屍體,再此,我要正告那些侵略者,任何膽敢進攻察哈爾的人,都要付出代價,這就是下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