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第三極崛起

正文 第302章 北方交易會(二) 文 / 青木雙翼

    隨後三人相互交換了對當前局勢的看法,趙子贇認為山西和綏遠都要避免和抵達陝北的紅軍起衝突,從而避免中央要求他們進剿,或者借此派遣中央軍進入,他希望老閻一定要高度重視。

    傅作義不大明白他的意思,老閻卻是清楚,他知道趙子贇是擔心山西和綏遠出現這種情況後,老蔣要求他的三十一軍去剿匪,唯一讓老閻猜不透的是他這麼做是保存實力還是要避免和紅軍起衝突。

    而對於日本人,老閻和趙子贇的看法一致,現在是沒必要,也必須避免和日本人有衝突,一切以中央的對外政策為準繩,當然,適當的防範是必要的,老閻答應,一旦日本人向察省施壓,他會給予全力調解和支持。

    傅作義對此話題是不支持不表態,他對閻錫山的做法是瞭解的,趙子贇的目的他確實看不透。

    至於政事方面,三人倒是都同意交流學習,互派人員,老閻對察哈爾的北方大學讚賞有加,這方面趙子贇做得比他好,聚集了不少人氣,他向趙子贇提出請北方大學的教授來山西大學客座教學,已提振山西大學的知名度,對此趙子贇給予了支持,並表示可以援建山西大學部分實驗室。

    老傅聽了心癢難耐,高等教育這玩意可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趙子贇對他的表情心如明鏡,隨即建議道:「我想,宜生兄可在歸綏籌建綏遠大學,先以農學為主,我會在教師這些方面給予支持。」

    「如此多謝老弟了。」傅作義喜出望外,他知道教育這種事只要趙子贇支持,力度就一定不會低。

    話題轉到軍事方面,老閻提出張家口的察哈爾軍校代為短期培訓晉軍軍官的可能性,自中原大戰後,他自己的北方軍官學校被勒令停辦,現在晉軍的中下級軍官的學習是個大問題,有心重辦,可錢和教官都不是很好解決,他覺得一些中下級軍官去察哈爾軍校短期學習戰術,應該不會動搖整個晉軍的體制。

    這個趙子贇是不會反對的,就憑著提高晉軍戰鬥力,應對未來的中日大戰也值得做,他只是提出這培訓一定要選拔合適的人,察哈爾軍校可不是去混混的。

    傅作義對此事興趣不大,他手下軍官已經在察哈爾軍校學習,還不是短期,他關心的是能否派軍官去三十一軍觀摩訓練和管理,只是這事他想私下和趙子贇商量,這種聚會也就算了。

    老閻倒是不如他忌諱多,談完培訓,就直截了當提到購買察哈爾軍工產品的事來,他自然不是買槍炮這些東西,他關注一個是生產機器,一個是化學品,說心裡話,他提出這些還是沒有太多把握。

    出乎意料,趙子贇同意了,還向他透露,可以賣給他千噸級水壓機以及火炮生產中的高精密度機床,至於化學品,那基本上是想怎麼買就怎麼買,只是要求保密而已。

    老閻大喜,他的兵工廠以及恢復絕大部分生產,現在緊缺的就是一些敏感機器,從國外購買,他是怕南京阻擾,現在算是解決了他的大難題,如此一來,重現太原兵工廠的輝煌指日可待。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老閻當即表示,他將購買察哈爾工業集團一千輛卡車,以後再有增加,都從察哈爾購買,趙子贇笑著稱謝,他趁機提出大同的銅礦聯合開發一事,老閻心知肚明,趙子贇此舉是要掩蓋他銅的購入量,他也需要,這是雙贏。

    這次三人聚會讓各界失望不少,除了閻錫山要購置一千輛卡車算是大單,剩餘的也就是北方大學和山西大學合作,以及籌建綏遠大學有些亮點,其他基本上是雞毛蒜皮的事情,至於軍事上和銅礦開採,三人都秘而不宣,這樣一來,三人聚會在外人看來更多也就是場面上的事情,記者們失去興趣,也再次把注意力集中到交易會上。

    傅作義在大同沒有耽擱太多時間,他找機會和趙子贇談妥軍事合作後,便心滿意足先返回歸綏,這次他有不小收穫。趙子贇則借口看看三大集團的交易情況,在大同多滯留了兩天。

    「軍長,他們來了。」在察哈爾工業集團展區後一個木頭房間裡,趙振向在此等候的趙子贇匯報著。

    放下手裡的山西日報,趙子贇道:「請他們進來。」

    門口傳來腳步聲,兩個人出現在門口,其中一人進門後將頭上的帽子拿在手裡放到胸前,微微一欠身道:「趙主席。」

    「紀先生,請坐。」趙子贇左手一抬,示意道。

    兩人坐定,趙子贇吩咐上茶,等趙振出去關上門後,趙子贇道:「紀先生,人就不必介紹了,說說你們的來意。」

    另一人明顯愣了下,那紀先生笑了笑:「趙主席做事一向乾脆,他知道我們的情況,也不會關注我們的來歷。」

    「既然如此,松齡,你說還是我說?」

    來客自然是紀松齡,聞言他說道:「陳先生,我對情況不是很瞭解,還是你來說。」

    「那好吧。」那陳先生端起茶杯,抿了口茶,大概是在調整思維,想著怎麼開口,約麼一分鐘,他放下茶杯道:「趙主席,我還是單刀直入。」

    「陳先生請說。」

    「我這次來,主要還是想和趙主席商談購買察哈爾物資一事。」

    「哦?」趙子贇眉頭微微蹙了起來,他問道:「陳先生來我這,貴方有多少人知道?」

    陳先生伸出手指:「加上松齡同志,不超過四個。」

    「四個……」趙子贇微微沉吟,隨即問道:「你確定?」

    「我確定,包括我到大同,都沒有通過北方局,而是直接秘密而來。」

    「既然如此,你們要什麼機器?」

    聞言那位陳先生明顯吃驚,「趙主席怎麼猜到的?」

    「這很簡單。」趙子贇笑了笑:「一般的物資紀先生可以直接採購,哪怕是藥品都行,武器彈藥我就算賣給你們,你們也運不走,因此我想,能讓陳先生秘密來找我商談的,只能是機器。」

    陳先生一豎大拇指:「趙主席果然厲害!不錯,我們想買機器。」

    「想好怎麼運回去了麼?」

    「我們想過,但要趙主席幫忙。」

    「怎麼幫?說說看。」

    「趙主席在東勝找到石油,因此我們想……」

    趙子贇伸手打斷他:「不用說,我懂了,你們要我先將機器運到東勝,然後你們再想辦法運回去。嗯…,這個可行,在傅宜生的地盤上交接,安全性高了很多。」

    「那趙主席是同意了?」陳先生大喜。

    「嗯,同意,這樣,我可以提供你們一條子彈生產線,至於槍炮…,我想還是提供一些精密機床和小型水壓機給你們比較好,能修能生產,再加上兩台百萬級的燃煤發電機,基本也就夠用了。」

    陳先生和紀松齡對望一眼,結果明顯超出他們的預料,「多謝趙主席支持,只是還有一事。」

    「請說。」

    「趙主席應該知道,我們還缺一些原料。」

    「這個……」趙子贇有些頭大,長期供應原料很容易露出馬腳,起身來回踱步良久,他說道:「這樣,你們在山西、陝西、綏遠應該都有點,由這些地方到當地的察哈爾銀行存入貨款,我把貨物從綏遠運到寧夏境內,在那裡交接。」

    陳先生暗道這趙子贇果然謹慎,錢貨兩條線,讓人查都無法查,「趙主席,那這次的機器錢也是不是如此處理?」

    「不用,就在交易會上付清,對了,你們準備了多少錢?」

    「一百萬,不知能否達到趙主席的要求?」

    還不少,趙子贇本就打著半賣半送的心思,既然如此,他想借此再做做文章。

    「可以了,正好我手頭上還有一批以前的舊武器和彈藥,就一併在東勝交接時給你們吧。」

    意外之喜,陳先生剛要言謝,趙子贇道:「不過我有要求。」

    「趙主席請說。」

    「第一,此事嚴格保密,按陳先生的說法,同樣不能超過四個人。」

    「可以。」

    「第二,請你們放棄東征計劃,並且不要進入綏遠。」

    「這個……」顯然這個要求超出了陳先生的決定權,他猶豫著。

    「我知道陳先生並不能答覆我,我只希望你帶回去我的要求,至於原因,很簡單,穩定的綏遠對我有重要意義,而東征與山西硬碰,也必然會把我拖下水。」

    「我可以理解趙主席的想法,只是…」

    「陳先生,閻錫山這裡不用擔心,我已經和他談妥,只要你們不進攻,他是不會招惹你們的,我認為你們想要打通山西到河北,幾乎是不可能的。當然,我也知道你們在陝北有些侷促,對此,我的建議是你們可以考慮西征,進入寧夏一部,擴大地盤,但要注意西北騎兵作戰的特點,不要孤軍深入,步步為營的好。」

    陳先生震驚,一時愣在那裡不知該說什麼。

    趙子贇見狀笑笑:「就這樣吧,我們會面是很危險的一件事,陳先生也不要在大同過多停留,早日返回去的好,對了,我名下兵工廠有哪些人你們要調回去,最好提前準備,一個個走,不要太明顯。」

    走出木屋,陳先生如同做夢一般,他心裡想像的和趙子贇見面的場景多種多樣,唯獨沒有剛才這種。

    「老紀,我怎麼有些脊背發涼?」

    「趙子贇行事異常詭異,我敢說看得懂他,能猜到他所想的幾乎沒有,這次我很奇怪為何中央認為能夠在他這裡買到機器呢?」

    陳先生不語,他知道一點內幕,但絕對不能說。

    交易會依然持續,只是在六月五日,離交易會結束還有十天時候,察省客商開始陸續離開,該做的生意也差不多了,他們要趕回去參加省主席的大婚,部分南方客商也抱著湊熱鬧的心理,前往張恆,想一睹趙子贇大婚的盛況。

    老閻和傅作義都沒有去張恆的動作,三人聚會時提及過此事,為了避免給南京刺激,引起那位最高當局的猜忌,閻、傅二人決定不參加他的婚禮。

    雖說這結尾有些不盡如人意,可老閻知足了,不到一個月的北方交易會總成交額達到驚人的一億三千萬,察哈爾客商貢獻了近四成,整個交易會稅收就超過千萬,連上場地租賃費,老閻腰包一下子鼓了不少,這還不算由交易會建立起的橋樑,那是會給未來帶來無限收益的。

    老傅意外從稅收中得到近三百萬元,可謂意外之喜,他拿著錢有些犯難,是再建工廠呢?還是把綏遠大學弄大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