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第三極崛起

正文 第353章 黃金十年的最後日子(二) 文 / 青木雙翼

    前幾年,依靠從東北搶來的錢和不惜血本的投入,察省可謂多點開花,晉察綏經濟一體化後,察省的重心轉向工業,農業的投入大幅度下降,工業投入遠比農業要大的多,若不是趙子玉從美國拚命弄回大批機械設備,光從那些洋商那裡購置機器,就能把察省的全部資金掏空。

    科技方面的投入更是無底洞,一個察哈爾兵器工業集團,就耗去趙子贇打劫來的錢近七成,更不要說那些秘密研究的東西,眼看著正是出成績,獲取果實的關鍵時期,三七年到了,黃金時代即將結束。

    馬君武是只知道部分,陳淑珍可是一清二楚,秘密會議後,她幾次找趙子贇,商量是不是在一些地方有所收縮,趙子贇對此很糾結,他和陳嬌兒列出一個清單,盤算了很久,那一項都捨不得。

    雷達已經有樣機出來,正在緊鑼密鼓的試驗,發動機的研製也初見成效,依靠美國弄來的富蘭克林汽車公司的樣機和技術,借助趙子玉採購的精密機床,王卓然完全掌握了風冷發動機技術,這對他分析德國的水冷發動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機器局已經生產出汽車發動機的樣機,正在即將投產的兵器工業集團旗下汽車製造廠中測試,更讓趙子贇興奮的是,王卓然帶領一幫工程師,第一次成功仿製出富蘭克林公司早年設計的飛機發動機,現在,結合德國亨克爾51戰鬥機的發動機,王卓然開始嘗試第一代察哈爾戰機的發動機設計。

    包括坦克在內的高端製造業的突破,直接帶動了察哈爾製造業水平的高速發展,車、鏜、銑、刨、磨、鑽等機床在察省已經不稀奇,就精密程度而言,馬君武認為已經達到歐美等國家二十年代初的水平,短短幾年達到如此成就,換做其他人已經是很自豪的,可趙子贇知道,水平不代表能力,現在只要一鬆勁,就再難追趕,何況製造業可謂一切工業的基礎,他不敢放。

    那其它的呢?依然停不下來,農業技術自不必說,沒吃的一切免談,要吃的不靠技術靠天,那是找死,唯獨有些看不見成效的就是化學工業,陳淑珍總是埋怨他大筆錢投入到化學院,包括僅有的幾個化工廠,不但沒賺錢,還虧得一塌糊塗,勉強制鹼算是有些收益,可也不大,這不奇怪,純鹼是有市場的,但工業集團就弄走不少,外賣不多,侯德榜制鹼工藝的副產品換做現代那是綜合利用的典範,但這個時代,有些不大適用。

    若不是爺爺王頌反覆叮囑和分析,說不定趙子贇會減少化學的投入,他哪裡知道化學的厲害,此外就是陳嬌兒不肯放手,德國、美國之行,她深知化學工業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某種程度上,甚至超過鋼鐵!

    別的不說,光趙子玉開發的日用洗滌用品,就沒表面上看著那麼簡單,在陳嬌兒嘴裡,這不是肥皂、洗髮液這種可有可無的東西,而是一個嶄新的名詞,表面活性劑,這在後世,都是一個龐大的分支,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當然,趙子贇能夠以陳嬌兒的意見為主,也是看到些東西的,張子高帶領一幫人,弄出了火箭發動機的燃料,讓兵器工業集團開發火箭彈成了可能。除此之外那自然是不可缺少的各種**,察省已經不需要在這方面進口,完全能夠自己解決。

    盤算的最終結果,是沒盤算,趙子贇很鄭重的和陳淑珍說,一項都不能減,咬牙也要撐過去,不得已,陳淑珍只能從節流方面去考慮,各方面費用被她壓縮再壓縮,好在核心群擴大,各方都能理解她的做法,再說不這麼也不行,趙子贇率先表率,吃穿用都異常節省。

    在馬君武辦公室裡舒舒服服喝了一個小時的茶,趙子贇才在保衛人員的催促下離開,他其實很喜歡和馬君武這些大師級人物瞎聊,這些人有時候說出的一句話對他啟發很大,這也許是另一個角度看問題產生的效果。

    出了北方大學,陳嬌兒去了上堡永興集團總部,趙子贇則直接回省府,保衛人員催他是有原因的,羅爾夫在等他。

    上樓來到門口,他深深吸一口氣,臉上擠出笑容,這才進門,「老羅,讓你久等了。」

    「小趙啊,就別來這一套了,你能見我就不錯了。」羅爾夫可不吃他這一套。

    羅爾夫不是胡說,趙子贇這段時間確實找各種理由不見他,不為別的,是羅爾夫的問題不好回答。

    「那沒辦法,誰讓你代表的是德國政府呢?和你見面、說話我要好好想想。」

    這是實話,自從日本人有些動作後,羅爾夫和趙子贇的關係就變得微妙起來,聞言,羅爾夫臉色頓時難看起來:「這怪我麼?這坑不是你讓我跳的麼?」

    趙子贇一樂,「老羅,說假話了吧?就算是坑,當初你可是興高采烈的跳下去的!」

    羅爾夫啞然,他是千算萬算,沒想到德國會與日本結盟,更沒想到日本和中國關係如此緊張。

    「算了,誰上當就不提了,小趙啊,你得給我個准信。」

    羅爾夫的意思趙子贇知道,當前的中國局勢誰都看不懂,德國方面也是很糾結,中日都算是德國盟友,日本是正式的三國軸心,可德國在中國的投入也不少,也是重要的外貿夥伴,一旦兩邊出了問題,那就不好辦了。

    這裡面察哈爾又處於一個特殊的位置,表面看,察省和日本人也是打得火熱,可察省也要服從南京國民政府的,如果局勢惡化,不管察省靠向日本還是聽令於南京,都不會置身事外,這樣一來,德國在察省的利益該如何保障呢?

    羅爾夫要的答案趙子贇沒有,不,應該說沒法給,在趙子贇的設想當中,德國在察省的利益將會隨著世界大戰的爆發而不了了之,作為戰敗國,戰後的新德國政府會有誰來和他談戰前的德國在察省利益呢?何況按照爺爺說的,那時候的德國將處於東西分裂狀態,算賬一事完全可以不用考慮。

    可羅爾夫畢竟是多年的朋友,在屋子裡來回走了好幾趟,趙子贇道:「老羅,你也知道局勢有些亂,我作為一個省主席,也很難給你們德國更多的保證,我只能說我不會失信於你。」

    也猜到是這麼個結果,羅爾夫鬱悶不已,喜望鋼鐵公司那攤子他可以不管,但後面他主導的近八千萬馬克的貸款卻是一個燙手的熱山芋,他現在是有些明白趙子贇當初為何對他的提議不感興趣。

    「至於那筆貸款……,我只能按照合同來辦,按計劃還款。」

    「小趙……」

    「老羅,我認為我們不能拿還未發生的事情說事,再說這貸款也不是你一個人決定的。」

    羅爾夫傷神,他坐在那裡不停的唉聲歎氣,說實話,他很不理解為何德國政府一門心思掛在日本人身上,從他的角度看,日本人狼子野心,不是一個很好的盟友。

    「老羅,我個人有個建議。」

    羅爾夫抬起頭,一臉迷惘的看著他。

    「我建議你找個機會辭去這領事一職,也別回去,就留在中國,我想你這些年弄的錢應該可以過富足的生活吧?」

    渾身一震,羅爾夫很吃驚的看著他,「小趙,你是什麼意思?」

    「沒什麼意思,你做領事也有幾年了,如今的局勢你一點都看不出來麼?作為朋友,我希望你能置身事外,很多事情,不是你我能夠改變的。」

    羅爾夫不傻,他怎麼會一點都看不出來?若真看不出來,他也就不會來找趙子贇,今日也算有結果,他已經從趙子贇的話中聽出些意思,現在,真是要想想退路了。

    有羅爾夫這檔子事,趙子贇突然發現有些事現在藏著掖著已經很不現實,他一點都不動反而給各方懷疑,別逗得日本人在察省同時動手,那就不妙了。在和陳振林、方振武等人商議後,他決定在軍隊上有些動作,算是對當前局勢的一些反應。

    為此,二十師開始向察哈爾第一師移交防務,全師後撤至正紅旗,修建公路的建設兵團一部充實到第一師中,組建了歸屬第一師的威井、烏蘭和賽爾烏蘇三個警備團,這樣一來,第一師一下子擴張到近兩萬五千人,成為察哈爾兵力最龐大的一個師。

    除此之外,就是和日本人互派觀察團時期臨時被封存的作戰服正式啟用,這回連同常風的警備團也一併換裝,一支在外型上完全不一樣的軍隊出現在北方。

    以此同時,趙子贇頻繁約見察哈爾駐屯軍最高指揮官牟田口廉也大佐,一方面對平津宋哲元部和日方的一些合作表示擔憂,一方面解釋他不得不加強懷來方向的防務,希望三十一軍的一些調動得到日方的諒解,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也是命數,宋哲元和趙子贇不對路天下皆知,牟田口廉也從華北駐屯軍那裡也聽說宋哲元一直對趙子贇心懷怨恨,言語中也曾表露過要找機會教訓他。察省的一些軍隊調動,並沒有超出駐屯軍參謀部的預判,他們認為,隨著宋哲元和日本關係的改善,趙子贇不擔心反而不對了,基於這種判斷,牟田口廉也對察省的軍隊調動表示理解,自張家口事件後,他覺得趙子贇好說話多了,再也沒有了咄咄逼人的態勢。

    「我希望牟田君能夠向駐屯軍司令部認真闡述察省的擔憂,我認為察省和平津起衝突是不符合日本在華利益的。」

    望著趙子贇一臉嚴肅,牟田口廉也忍不住想笑,心道你也有怕的時候?看來一向強硬的察省主席也是識時務的人,他知道宋哲元的十萬大軍不是擺設。

    「趙將軍請放心,宋將軍也是我們的朋友,我們更希望兩位將軍能夠攜手與日本共建一個共榮區!」

    「那是最好不過了。」

    趙子贇傳遞的信息很快就到了駐屯軍司令部,確實起到了迷惑人的作用,日本軍方多數人都認為趙子贇調動軍隊,強化雞鳴山防線,基本符合他的意圖,只是沒人會想他們有朝一日會面對難以逾越的察哈爾雞鳴山防線。

    光表面上做出一些反應,趙子贇還是不放心,他密令特木得以追繳德王黨羽為借口,頻頻進入興安嶺以東的蒙區,同時加大對黃顯聲的援助,多點出擊,讓關東軍的目光不要盯著察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