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第三極崛起

正文 第376章 第一次察哈爾戰役(二) 文 / 青木雙翼

    趙子贇、陳振林幾人對望一眼,頻頻點頭。**

    「如果十七師確實守不住多倫,我建議後撤到都河,只要延緩日軍的進攻,給我們在下花園反攻的時機就行!」特木得想法更是大膽,在錫盟多年,他對不固守一個地方有深刻的認識。

    「不錯,我也有這個打算。」趙子贇道,這個念頭他早就有,放棄多倫並不是不行,「我將騎兵第三師放在多倫以北就是準備應對這種局面,不光光是為了防範日軍從錫盟方向突入。」

    「那山地師是不是可以考慮不加入下花園反擊?」楚峰問道。

    思索了會,趙子贇搖頭:「不行,山地師參與下花園反擊並不是配角,他們進入媯水一線,如果我們反擊順利,山地師的背後一擊可以給日軍致命打擊,如果反擊不順利,山地師也將在那一帶給日軍的增援和物資供應帶來巨大的麻煩。」

    楚峰點頭,想了想道:「如此多倫一線壓力將很大,我打算將特種作戰大隊一部分調到多倫一線。」

    「不行。」這回是陳振林出聲反對,特種作戰在這種超大戰役中作用並不很大,他不想白白浪費這支力量,察省雖說一天清除了所有日本人勢力,但難保沒有遺漏,現在察省幾乎動用了全部軍隊頂到第一線,張恆及各處都非常空虛,他需要特戰隊員保護各處的重要設施,並為龍關方向裝甲師參與反擊時清除前方日軍的偵查部隊。

    「我還沒說完呢!」楚峰笑道:「我調往多倫的是經過一段時間訓練的狙擊大隊!這些狙擊手本來是要在訓練後派往各個師,乾脆就讓他們在多倫來一次實戰訓練,我想,只要有他們在,日軍就不能排除小股部隊騷擾地方,一旦山地師撤離,他們也能夠給日軍後勤強大壓力。」

    狙擊大隊?趙子贇來了興趣:「現在有多少人?」

    「一千多,都裝備了我們自己剛生產的狙擊步槍。」

    這麼多?還行,趙子贇贊成楚峰的建議,他們幾個都只知道狙擊手可遠程射擊,主要是執行特殊任務,並在有可能的城市攻防戰中發揮作用,還不知道一千多狙擊手放在一線陣地打,對東條英機是一個恐怖的存在。

    整整一天,幾位高級將領都沒有離開指揮部一步,設想越說越明,最終,第一階段的防守方案形成,多倫一線十七師依托防線防守,多倫警備團為其預備隊,山地師和特種作戰大隊的狙擊手配合作戰,騎兵第三師在多倫北,騷擾日軍後勤線的主要任務交給黃顯聲來完成。

    在下花園一線,二十二師主守雞鳴山,察哈爾第二師依托洋河防守涿鹿方向,二十師在龍關表面上是防止日軍第七師團從熱河方向的突入,實際是等待戰機圍攻第一軍。

    至於第二階段的反擊作戰,大致的想法是有的,不過還未敲定,幾人都同意要根據第一階段的防守作戰來確定最後的反擊作戰。尤其是多倫一線的戰況,幾人心裡都不想放棄多倫。

    作戰命令陸續下達,陳淑珍向全省發佈徵集令,要求汽車、馬車等運輸車輛就近到縣府報道,隨時準備參與物資的運輸,正黃旗一線的道路早已車水馬龍,由憲兵押送的軍車在道路上飛馳,將武器彈藥源源不斷的運到張北裝上火車運往多倫和下花園。

    面對察哈爾的積極備戰,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寺內壽一大將並不擔心進攻不利,他不太相信趙子贇能夠抵擋住第一軍的進攻,唯一的問題是趙子贇雷霆一擊,造成日本人在察哈爾的情報網絡土崩瓦解,消息不靈是華北日軍最頭痛的事。

    不得已,德川好敏派出三十架戰鬥機為偵察機護航,對察哈爾進行空中偵察,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誰讓察哈爾有二十幾架飛機呢?

    空中偵察也只能看個大概,就偵察結果,寺內壽一覺得沒有什麼不妥之處,察哈爾的全部軍隊都圍繞著多倫和下花園展開,他對趙子贇將裝甲部隊放在寶昌不動也是頻頻點頭,一支機械化部隊就為十七師和二十師兩個師提供了支援,不管從多倫還是龍關,突入察省的關東軍必然要遭受察哈爾裝甲部隊的反擊,寺內壽一對關東軍能否攻破多倫不感興趣,他只需要東條英機牽制住察哈爾的兩個師和裝甲旅,這樣,他對攻破下花園已經有了七成把握!

    雙方有條不紊的進行著,趙子贇和寺內壽一一樣,他也有七成把握擊敗第一軍,如果運氣好,難說會讓第一軍遭受滅頂之災。

    「通知楚軍長,讓特種作戰大隊再清理懷來、延慶一帶,確保沒有民眾還滯留那裡,同時,確保日軍在這一帶找不到一粒糧食!」

    趙振緊張的記錄著,這一兩天,趙子贇是想起什麼就說什麼,生怕有遺漏之處,清理懷來和延慶一帶,他記得這是第三次,心想小鬼子這回要倒霉了,估計想抓只耗子吃都難!

    趙子贇重視這件事都是源於方振武對日軍後勤的分析,他相信在雙方纏鬥中,日軍的物資會消耗極大,他要讓日本人對運彈藥還是運吃的糾結。

    多倫前線,李建波也是不敢掉以輕心,張房山-磨盤山防線原不如下花園方向完備,最要命的是十七師撤出多倫期間,日本人破壞了不少工事,他進駐以來,可謂日夜趕工,算是有些模樣。

    最讓他擔心的是山地師只能協防一個月,一個月後,多倫將只剩下他**支撐,最多還有一個多倫警備團,不過他們任務也重,除了作為全師預備隊,他們是需要堵死多倫以南熱河方向的一切道路的,多倫以北倒是還有騎兵第三師,但那是替他守住北方後路的,並肩負一旦多倫守不住,延緩日軍進入察哈爾速度的任務,不能輕動。黃顯聲的部隊幫忙騷擾後勤已經是壓力巨大,李建波也不指望他們能夠參與防守。

    唯一的生力軍就是寶昌基地轉過來的一千多狙擊大隊隊員,這些人是楚峰專門訓練的狙擊手,從各師選拔來的士兵,只接受射擊訓練,人不多,不過他們手中的武器讓李建波很感興趣,加裝了瞄準鏡,據說百米靶子說打哪就打哪,三百米都能取人性命,傳言有人可以用重彈擊中六百米外的目標。李建波當年多倫大戰時曾經用過神槍手突出五十散兵坑作戰的戰術,效果不錯,這回他想再用,有這些狙擊手,最大的好處是散兵坑都省了。

    除此之外,李建波的另一大難題是動員多倫城民眾撤離,萬一多倫失守,要確保損失最小,可孫名望等人堅決不走,他們對多倫防線充滿信心,李建波無法向他說明一旦反擊作戰,集團軍有放棄正藍旗的打算。

    只有先頂一頂再說,李建波認為這還是能把握住的,多倫到張北除了公路還有鐵路,撤離應該不太困難。好在格根塔娜的女子騎警隊因建錫省而移防貝子府,他少了後顧之憂,當然,這對格根塔娜是個煎熬,尤其是蒙根其其格,她心愛之人是磨盤山防線的主將,她相信曹毅絕不會後退,除非……

    與上一次第六師團進犯時的情形不同,多倫民眾上到實際主管正藍旗全縣的副縣長孫名望,下到街上叫賣小東西的小販,沒有一個人臉上有擔心的神色,十七師重返多倫可謂定海神針,沒人相信日軍能夠攻破多倫防線,民眾偶爾聚集在一起,更多的是談論這回十七師能夠殺多少日本人!

    多倫警備團團長亢仁是三十一軍中為數不多的地方守備部隊蒙古族軍官,他三番五次找李建波,要求上第一線作戰,在他眼裡,多倫警備團有著特殊的地位,雖然趙子贇早先擔任團長的多倫警備團早已成為二十師的主力之一,但亢仁認為他的警備團依然是趙子贇為團長時期的那支鐵軍,不管人員早已換了一茬,首任團長是當下集團軍司令這個事實不可改變。

    不得已,李建波只能從另一個角度來闡述預備隊的重要性,他希望當多倫警備團頂上去的時候,能夠像釘子一樣,釘在哪裡都絕不後退一步。亢仁為此興奮得大吼一聲,發誓多倫警備團只有戰死的士兵,沒有後退的孬種。

    民眾的信心和警備團高昂的士氣讓李建波守多倫的信心也增加了不少,這一次他要獨力面對關東軍,也許一戰之後,十七師將獲得一個傲視天下的稱號!

    在全國各界目光的注視下,日軍察哈爾派遣兵團率先從多倫方向發動了進攻,至此,第一次察哈爾戰役正式拉開帷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