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第三極崛起

正文 第390章 日本人的陰謀 文 / 青木雙翼

    在保定行營,行營主任徐永昌望著衛立煌和宋哲元,兩人都不吭氣,老徐一陣無力感,軍委會的命令有些太不堅決,牽制?逼近?這些詞可以有多種理解方式,比如這十四集團軍的牽制,直接就到了周口店,而第一集團軍威逼南口,也到了周口店一帶,徐永昌知道,兩人打的主意都是伺機從良鄉一帶尋找機會突破長辛店,重新豐台、盧溝橋一帶。,

    衛立煌這麼做老徐無話可說,十四集團軍從西南面攻擊確實可以避免被圍攻的可能,後方也相對穩固,若是從保定直接北上,容易受到天津方面日軍的夾擊。

    宋哲元這麼做老徐依然無話可說,威逼南口麼,難不成還要從平津之間穿過去不成?如今鬧到他這,老徐無解。

    「明軒兄從周口店一帶北上我沒意見,只是不知明軒兄是從千軍台還是門頭溝走,還請提前知會兄弟一聲。」衛立煌打破僵局先發言。

    宋哲元自然不會真的去南口,他接到軍委會的命令,第一反應就是老蔣要拿他去和日本人拼,然後讓自己的嫡系趁機佔領平津。「俊如兄,軍委會讓我威逼南口,可沒說要我攻打南口,你也知道,以二十九軍的裝備是不可能攻下南口的,因此我覺得二十九軍還是現在周口店看看情況再定。」

    若不是猜到老蔣有那麼點小心思,衛立煌真想和他換換,察哈爾的戰況已經從軍委會轉了過來,奇跡啊,堵住南口一舉消滅日軍第一軍,那是萬古流芳的好機會。平津?平津還有日軍第二軍,當初你連日軍一個師團帶一個駐屯軍旅團都抵擋不住,這回就能拿第二軍當小菜了?衛立煌有些鄙視他。

    「明軒兄,牽制住第二軍是給趙子贇有機會圍殲第一軍做掩護的,攻克平津並不現實」

    不現實你那麼積極?宋哲元是不信的,他也知道第一軍被重創,只要第二軍派兵救援,那就有機會,而且日軍吃了這麼大的虧,難說一門心思進攻察哈爾,那收復平津就有望了,何況上海那邊打得天昏地暗的,日本人放棄平津也不是不可能。

    徐永昌實在是無法調和這兩個集團軍,心裡謀劃著還是將矛盾上交為好,察哈爾的復仇者計劃剛剛實施三天,日本人也頑強的頂住了二十五集團軍和三十五軍的聯手反擊,如果沒有其他力量的加入,他認為兩邊會進入一個對峙狀態。

    都是猴精般的人,老徐沒有建設性的意見,宋哲元和衛立煌都猜到他是準備上報了,老衛無所謂,上報就上報唄,老宋就有些擔心,生怕軍委會那這事做文章,自己又要被推倒封口浪尖上,思索一番,他提出以周口店為大本營,先期派兩個師朝南口方向移動。

    這方案倒是堵死了徐永昌和衛立煌的嘴,你總不能逼著第一集團軍在情況不明狀況下一味朝南口運動。下來宋哲元又犯了難,其中一個師他已經想好,那就是鄭大章的騎兵第九師,憑借騎兵的機動性進退皆宜,可步兵派誰好呢?

    這件事在集團軍司令部裡一提,他是指望有人主動承擔,等一人站起來說願意前往,老宋又犯了嘀咕,因為這站起來的是三十八師師長張自忠。

    手下四個主力步兵師,他是很看重這三十八師的,如果有機會收回平津,三十八師是他腦海中的頭號主力,而且各師之中,三十八師的損失最小,人員也最為齊整,裝備也較好。

    「總司令,威逼南口若是沒有主力出現,軍委會那裡是不好交待的,而且日軍也不會在意,這對總司令想找尋機會從占平津也是不利的。」

    張自忠說得有些勉強,老宋聽著不是那個味,不過只有張自忠一人提出,他想了好一會,還是同意了,只是將三十八師做了分解,下轄的兩個**旅連同特務團一併留了下來,由副師長李文田指揮,張自忠僅僅帶著第一一二旅、一一三旅、一一四旅三個旅北上南口,方向是千軍台,鄭大章騎兵師則前出門頭溝。

    宋哲元派出的是第一集團軍中自己本部隊的主力,確實讓徐永昌和衛立煌有些納悶,怎麼這老宋說的和做的有些不一樣呢?老衛對此還有些自責,十四集團軍也做出了應對,以十四軍為主力,三十二軍再其右翼,朝朱紅崗方向運動,十五軍則在周口店作為兩軍的支撐,這樣一來,兩個集團軍雖然各自為戰,但也形成了北南兩線進擊平津的態勢。

    這種攻擊加牽制的態勢確實讓華北方面軍有些頭痛,這次攻佔察哈爾是大本營的既定戰略,為此動用了華北方面軍和關東軍兩個集團,如今察哈爾這根硬骨頭崩了牙,面子上實在下不去,頂在懷來進退兩難。

    上海、察哈爾,一個輔助戰場越打越大,一個主戰場一敗塗地,日軍那些狂妄的參謀、少壯軍官一時間聲氣小了不少,什麼一個月滅亡中國、兩個月滅亡中國的話不敢再提,德國駐日本大使在見陸相杉山原時,毫不客氣的提出他們的元首現在開始懷疑和日本結盟是不是一個正確的決定,這讓日本軍界非常難堪。

    作為全面開戰,侵華的主力軍華北方面軍更是顏面掃地,糾結了第一、第二兩個軍六個師團,居然損兵折將毫無作為,幸好關東軍三個旅團的察哈爾派遣兵團也拿十七師沒轍,否則怕是被國內罵死。

    本來在懷來頂住二十五集團軍,還是可以謀劃一下,調集第二軍一部重新確立攻勢,如今被宋哲元和衛立煌這麼一弄,寺內壽一一時間有些不好辦了。

    「司令官閣下,我們重新擬定了一個作戰計劃。」方面軍副參謀長河邊正三少將來到寺內壽一辦公室,將一份寫著二號作戰計劃的文件放在他的桌上。

    「二號作戰計劃?」寺內壽一有些疑惑的打開文件。

    「是的,司令官閣下,綜合當前態勢,我們認為,必須改變目前被動的局面,以一場大勝來重振我軍軍威!」

    翻看看了一會,寺內壽一猛地站起來,來到牆上的地圖前,一手杵著下巴,一手環抱在胸前,眼珠子很久都沒轉動過,良久,他點點頭,「河邊君,你們的想法很大膽啊!」

    「不瞞司令官,我們也是向趙子贇學的。」

    「哦?說說看。」

    「這次第一軍遇挫,我們開始審視自己,不得不說我們又一次低估了趙子贇,我們再次分析了當年第六師團慘敗於多倫的情況,發現這次和上次如出一轍,都是以速度和兵力造成局部的優勢,然後發動最猛烈的進攻。」

    「吁……,不錯,而且還有突然加入戰場的奇兵,多倫是二十師,這次是三十五軍,都是戰時被忽略的力量。」

    「因此我們提出了這個二號作戰計劃,也是集中優勢兵力……」

    「而且,也有被忽略的奇兵!」寺內壽一借口道。

    「正是如此!司令官閣下。」

    九月三十日,日本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寺內壽一大將批准了副參謀長河邊正三的二號作戰計劃,隨即日軍開始調動,在北平的一零八師團進駐豐台,接替了第十師團的防務,第十師團則北上昌平,看架勢是準備出南口增援第一軍,而天津的一零九師團則進駐北平。

    一零八和一零九是兩個日本新編師團,總兵力才兩萬五千,徐永昌判斷,日軍是準備以兩個師團的力量防守住平津地區,意圖在懷來方向尋求突破,南京軍委會轉來的消息也印證這一點,關東軍第七師團朝龍關方向集結,關東軍航空集團十五、十六兩個聯隊進入北平,看樣子,打算從三個方向向察哈爾發起進攻。

    南京參謀本部對日軍一意孤行要擴大察哈爾戰事還是有些不解的,在上海方向,日軍已經增派了三個師團,整個淞滬共有五個師團,在如此膠著狀態下,日本華北方面軍還捨不得放棄進攻察哈爾的想法,轉入防守,太狂妄了,在參謀本部看來,跨海攻擊不是兵力的問題而是後勤的問題,如何支撐兩線作戰?

    對於日軍一反常態,副參謀總長白崇禧在與楊傑溝通後認為,平津方向是有些空虛,但這種空虛沒有表面上那麼有機會,只要南口依然在日軍手裡,第一軍隨時可以回援,日軍攻打察哈爾的雞鳴山防線困難,同樣,二十五集團軍要想從南口攻入平津更困難,日軍只要一個旅團關住南口,二十五集團軍就毫無辦法。

    由此看來,日軍敢只以兩個師團守平津是有些道理的,楊傑還是認為如果要打,必須先打南口,關上第一軍的後門才是正道,白崇禧對此默不作聲,打南口,談何容易?最佳時機已經錯過,第十師團已經進駐昌平,加上南口的原中國駐屯軍旅團,這麼多的日軍,別說第一集團軍只派了一個步兵師和一個騎兵師,就是整個第一集團軍恐怕也不一定拿得下來,南口可是兩邊都難攻的。

    老蔣最終還是聽取了白崇禧的意見,既不打平津,也不打南口,第一集團軍和十四集團軍還是既定戰略,威逼南口、牽制平津,讓日本人不能放開手腳攻擊察哈爾,至於察哈爾方面,他打算讓傅作義增援,反正三十五軍已經在懷來了,第七集團軍的高桂滋軍乾脆也加入察哈爾戰局。

    軍委會將相應的調整向二十五集團軍下達了命令,高桂滋十七軍將從廣靈北上涿鹿,接替三十五軍,而三十五軍將增援龍關的二十師,在察哈爾作戰期間,第七集團軍兩個軍將由趙子贇統一指揮。

    手頭上一下子多了一個軍,趙子贇頓時感到壓力減輕不少,至於日軍增援第一軍,這本來就在佛采爾的計劃當中,不是什麼稀奇事,第一軍依托懷來盆地東口防守,確實極大的降低了正面防守的寬度,但也使得自己的反擊寬度降低,這種地形,投入兵力是沒有意義的,何況這幾天,察哈爾也在搶修雞鳴山防線,一旦日軍佔優,二十五集團軍是可以重新撤回雞鳴山防線防守,回到反擊前的狀態,趙子贇不相信上次第一軍沒轍,這次會有好辦法!

    只是這第十師團有些怪異,到達昌平後,並沒有迅速增援,而是按兵不動,二十五集團軍的參謀們眼巴巴的望著,就是沒有任何第十師團增援的消息,不少人氣得大罵,原因很簡單,對於增援,二十五集團軍是有準備的,那就是到目前為止,都還沒露面的山地師!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