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四世三公

正文 第一八七章 創建學院 文 / 120笑話

    大廳之中

    袁常高坐正首,郭嘉、趙雲、典韋和韓恂四人坐一邊,葉孤城、西門吹雪、陸小鳳、花滿樓和司空摘星五人坐一邊。刁秀兒則帶著上官海棠去休息了,名義上刁秀兒是袁常的屬下,不過兩人似乎都沒有從屬的關係。因此,袁常和屬下開會,刁秀兒自然不會前來湊熱鬧。

    看著眼前的九人,袁常心中的滿足感油然而生,穿越到現在也就將近一年的時間,他的麾下就有了九個人才,其中有幸運,也有努力。

    袁常望向葉孤城五人,問道:「孤城,你們蓬萊島上還有多少人?」

    葉孤城站起身,雖然袁常說過不用太拘禮,葉孤城卻是不想讓人覺得自己失禮,恭聲道:「啟稟主公,蓬萊島上還有弟兄三百多人,加上他們的親眷,有一千多人。他們多是被貪官污吏迫害,後來被屬下給收留。每個人都是勇武的漢子,只要稍加訓練,都能成為精銳的士兵。」

    「既然如此,為何你們之前不對他們進行訓練?」

    袁常話才出口,就覺得自己問的有點傻了,葉孤城五人個人的實力是很強,不過練兵他們卻是不擅長。

    「主公,不如將那三百人交由屬下來訓練。」

    韓恂站了出來,高聲請命道。除了郭嘉這個謀士之外,這麼多人中就屬他的個人實力最弱,但是練兵,他卻是有一套。

    「嗯!」

    袁常點了點頭,接著道:「莒子既然懂得練兵,那便交給你。孤城,那三百個人都會水性麼?」

    「主公,他們九成都懂得水性,剩下的人只要練個幾天,也不是問題。」

    韓恂眼睛跳了跳,低聲問道:「主公,莫非你想將他們練成水軍?不過,水軍似乎沒多大用處啊。」

    「沒錯,我想先打造一支強大的水軍,至於莒子你說的水軍沒多大的用處,那就錯了。」

    郭嘉笑著點了點頭,道:「莒子,主公意欲平定天下,那麼早晚都會在江東之地一戰。江東士卒素來擅水戰,若是沒有三五年的訓練,是無法與江東的水軍交戰。」

    「哦!」

    韓恂這才恍然大悟,不過他的臉色有些為難。

    袁常此時也沒有注意,接著郭嘉的話頭說道:「訓練水軍與江東一戰,這是其中的一個原因。不過,並不是最主要的。你們都知道在我中原西邊有安息帝國、貴霜帝國和羅馬帝國等不弱於我們大漢的強大國家。那麼你們可知道,在我們大漢東邊又有什麼?」

    「除了水還水,難道還能有什麼?」

    典韋嘀咕著小聲的回了一句,他還以為袁常沒聽到。然而,下一秒袁常吃人的目光望過來,典韋頓時嚇的收起了脖子,沒想到袁常的耳朵這麼靈敏。

    陸小鳳皺著眉頭,不解的說道:「主公,我們居於蓬萊島上,知道東邊海上有數不盡的島嶼,難道主公想要把那些島嶼給佔領下來?」

    袁常微笑著搖了搖頭,突然站起身,興奮的說道:「你們說海上都是島嶼,是因為你們沒有去過更遠的地方。一直沿著東邊前進,會發現那裡有著比我們華夏更為廣闊的土地,那裡有數之不盡的黃金,礦產,還有我們華夏土地上沒有的動植物,總之海的那邊,有你們無法想像的世界。我們生活的這個這邊土地,其實他是一個圓的,繞著東邊一直前進,最後還會回到這裡。而我們訓練的這支水軍,將會是成為航海的開拓者。」

    「土地是圓的?」

    袁常這句話讓眾人聽了大驚,要不是因為心中相信袁常,他們可能都會覺得袁常是不是已經瘋了。換成任何一個正常人都知道,若是土地是圓的,人怎麼可能在上面行動?

    「我知道你們心中有很多疑惑,不過現在跟你們說太多,你們都無法理解。就好比最早的時候,我們的祖先是用石頭當武器,他們知道鐵能當武器嗎?後來,青銅被拿來做武器,可是現在,我們用的武器大多都是鐵或者其他更貴重的金屬製作的。為何我們的祖先剛開始的時候就不會用?因為,這都是人類在前進的過程中,不斷發現總結出來的。所以,我們生活的土地是圓的你們現在聽了會覺得很不正常,但是,早晚有一天,你們會明白,這都是真理。當然,想要進行研究、探索,那麼我們必須要有足夠的人才去進行,如何收集人才進行探索實驗,就必須建造書院,這和我隨後要交給孤城你們的一個任務有關。現在,我們繼續討論關於水軍的問題。」

    韓恂先前還有些遲疑,此時聽袁常對水軍有如此大的期望,當即不再遲疑,尷尬的說道:「主公,練兵屬下還行,不過練水軍就不行了。」

    袁常不解:「怎麼練水軍就不行了?只不過是把練兵的地點換到戰船上,沒什麼區別啊?」

    韓恂不好意思的低下頭,囁嚅道:「這個,其實屬下會暈船。」

    「原來如此!」

    袁常恍然,不過目前這麼多人,似乎也就韓恂會練兵。趙雲還沒成長起來,統兵都不行,更不用說練兵了。典韋這廝就更不用指望了,對了,郭嘉會不會?看人家諸葛亮和周瑜,貌似練兵就很厲害。

    見袁常望向自己,郭嘉苦笑道:「主公,你真把我當萬能的了,排軍佈陣還行,練兵我是一竅不通。」

    郭嘉也不行,那怎麼辦?三國之中操練水軍厲害的人無疑都是在荊州和江東一帶,現在想收服他們似乎可能性也不大。不過,似乎三國之中還有一個不是江東和荊州的操練水軍人選,那個人自然是被稱為「錦帆賊」的甘寧。看來,要想個辦法把他給弄到手。最佳人選無疑是周瑜,不過以周瑜和孫策的基友情,招收他是沒有可能的。

    「主公,嘉有一計,可解莒子之憂。」

    「奉孝有法,快說來聽聽!」

    袁常眼睛一亮,大喜,不愧是鬼才郭嘉,這麼快便想到應對之策。

    郭嘉含笑道:「主公,省己村雖然名聲不顯,不過,一旦他們的鹽出現之後,必定會遭到他人覬覦,靠省己村的人力,怕是無法阻擋豪強的搶掠。既然如此,主公不若讓莒子在省己村空地之上操練一番,再擇一副手,隨後在戰船之上操練,同時還能保護省己村的鹽地不被侵掠。」

    「奉孝此計甚好!」

    袁常和眾人聽了都大讚不已,花點時間,或許在場的一些人也能想到。但是,在碰到問題之時,能夠這麼快便想出應對之法,這也是頂級謀士應當具備的條件之一。

    「要想開闢大航海的路線,以如今的戰船,怕是無法做到,你們可有人知道造船大師?」

    想要到大海之上冒險,那麼穩固和速度必須保證。否則,隨便一個風浪,都能把船給打翻;速度不夠,就算能夠繞一圈,估計都要幾十年的時間了。所以,船的穩固和速度必須要有保證。

    眾人都搖了搖頭,術業有專攻,他們並不是這一塊領域的人物,自然接觸不到造船的大師。袁常知道這個時代有一個很牛逼的發明家馬均,但是並不是很瞭解。喜愛三國的人,大多都是喜歡三國熱血的戰鬥和英雄般的武將,馬均顯然很難被人記住。

    見如此,袁常無奈,只好把大航海的計劃給推遲一些。戰船沒有改進,讓他們前往變幻無常的大海,簡直就是送死。

    「水軍的問題解決了,那麼接下來我們便說說建學院培養人才的事。」

    培養人才自然是要興建學校,早在漢武帝時便有相當於學校的場所,名為「太學」。「太學」的學生卻多是由官僚子弟或者州郡推薦的富裕人家的子弟,平民百姓想要上「太學」,百個裡面也許才會有一個。

    很顯然,官僚子弟畢竟是少數人,而他們入「太學」的主要目的,也是為了日後能夠出仕當官,而非為了研究、傳師授道解惑。所以,這也是為何華夏比西方多了幾千年的歷史,卻在科學研究等方面被趕超的原因之一。

    其次,太學教授的也多是儒家的經學,除了給統治階級服務奴役百姓之外,對社會的發展沒有絲毫用處。

    袁常要建立的學校,自然是跟穿越前的時代一樣,是面向大眾的,只要想讀書的人,都能有接受教育的機會,出來之後,能為社會的建設,提供哪怕是丁點的貢獻也行,這才是真正的學校。當然,袁常穿越前的時候,大部分的學校也都成為了盈利性,這是可悲的。

    如今的時代,就算是一些民間的書院,也不是平民百姓能夠進入的。就如郭嘉曾經呆過的,那也是士族子弟才能進入。郭嘉能夠進入,因為郭嘉也是士族的後人,只不過他們家沒落成為寒門,跟平民百姓是不一樣的。在士族之中,像郭嘉這樣沒落的寒門,是最低級的。但是,跟平民百姓相比,郭嘉他們還是高一等的。

    自古以來,民間便多奇才,否則曹操也不會搞個招賢令,以致於和曾經支持他的世家大族鬧矛盾,若非曹丕繼承曹操的位置之後,又再次重用士族,恐怕曹魏內部就已經矛盾四起,哪還有空暇去爭霸天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