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四世三公

正文 第一九三章 典韋最弱 文 / 120笑話

    「大人,本來草民還想去縣裡找你,沒想到大人親自到來。莫非大人知道已經有鹽產出了?」

    張老根興奮的匯報著。

    「哦!」

    袁常腦海中還想著馬的三件套,沒聽清楚張老根的話,只是淡淡的回應了一聲。過了片刻,似乎才反應過來,瞪大了雙眼,激動的又問一句:「老根,你說已經有鹽產出了?在哪裡,帶我去看看。」

    利用海水通過太陽曬結晶而獲得食鹽,海水的鹽度、地理位置、降雨量、蒸發量、日照程度等等因素影響,雖然是在同一時間開始煮鹽,然而結晶成鹽的時間卻是各有不同。省己村第一塊產鹽的鹽田,也許是因為各方面都比較優渥,因此,當其他的鹽田還在結晶池之中時,這一塊鹽田已經產出鹽了。

    「哇!」

    「實在是令人難以置信!」

    看著眼前那一片將近五十平方的鹽田,眾人都驚歎不已。白花花的粗鹽靜靜的躺在鹽田之中,等候著村民的收集。鹽田法據記載乃是在明朝時才出現的,如今制鹽都是用煎或者煮的方法制鹽,不僅產量低,而且質量差,哪能跟鹽田法用海水直接獲取的鹽相比。

    百姓們食用的鹽大多都是淡黃色的,而且鹽是官府官制,官商勾結之下,百姓獲得的鹽都很粗濫,一斤的鹽中沙子都有三、四兩之多。

    看著眼前潔白如雪的鹽,即使是張老根,心頭的震撼都是久久不能平息。

    典韋更是激動的跑到鹽田旁,抓起一把鹽,沉醉的感受著細膩、潔白的鹽,然後捏起幾顆鹽放到口中。

    「哇,主公,太棒了,俺生平還是第一次吃到如此美味的鹽。」

    典韋忍不住呼喊了起來,看的韓恂心癢癢,得到袁常的首肯之後,也衝過去,抓起一把,美美的品嚐起來。

    「大人,這些鹽改如何處理?」

    張老根臉上難以抑制的激動,有了這個制鹽方法,子孫後代再也不愁沒有生計。而這一切,便是眼前的袁常帶來的。

    袁常沉吟片刻,低聲道:「老根,你將鹽裝上幾袋,送到鄴城,交給刺史大人。」

    「大人,這是為何?」

    袁常輕笑一聲,道:「鹽鐵乃是官府官制之物,雖然制鹽的方法是我教給你的。但是,如果沒有官府的首肯,便是違禁。如今朝廷在董卓把持之下,已經無力管束州郡,只要刺史大人點頭,那麼便不用再擔心。這次你前往鄴城,將鹽上貢給刺史大人,除了讓刺史大人答應你們制鹽之外,還要讓刺史大人答應不得插手干預你們與其他人的交易,最後,也是最主要的一點,要讓刺史大人將新鹽的出現,傳告四方。若是刺史大人同意,你們可以將販鹽所得的錢財交給刺史大人四成。」

    「是,小民明白大人的意思。若是刺史大人不肯,想要逼迫小民制鹽方法,省己村上下寧死也不會將制鹽之法交出。」

    張老根一臉堅定的保證道。

    雖然不知道袁常的意圖是什麼,但是張老根知道袁常是個胸懷大志的人,他也知道袁常不會害他們。況且,制鹽的方法是袁常告訴他們的,若是袁常不想幫他們,當初也不會把這個方法告訴他們。省己村的村民心中是極其感激袁常的,無論袁常讓他們怎麼做,他們都不會有半點猶豫。

    袁常輕輕一笑,安慰道:「那倒不用,我手中生財之道無數,制鹽只是其中之一。若是刺史大人對你們村子不利,你們便將此法交出便是。其實,我只是想借刺史大人之手,宣傳新鹽,讓百姓們知道新鹽的出現。原本鹽是控制在官府手中,無良的商人和官府勾結,百姓們買到的鹽不僅粗糙,而且價格昂貴,然而百姓沒有鹽卻無法生活,只能忍受。如今,有了新鹽的出現,不僅能夠讓百姓獲得更好的食鹽,也能讓鹽的價格降低許多,減輕百姓們的負擔,這才是我想要的。」

    「大人仁義,小民誓死也要替大人完成任務。」

    張老根才知道袁常是如此心思,心中想的是如何為天下百姓解憂,震撼於袁常的仁人之心,更是堅定要完成袁常教給自己的任務。

    「老根,你準備一下,這幾天便出發前往鄴城,最好多帶一些人去,畢竟如今的世道不太平。對了,奉孝和子龍也已經前往鄴城,你們千萬不要和他們表現的太過熟恁。」

    「是,小民明白!」

    張老根聽了袁常的囑咐,便回村子裡召集人手。畢竟省己村曾經也是劫掠四方的惡人,身手還是可以的,十幾個壯漢,只要不是碰上大部隊,想要滅了他們也沒有那麼容易。

    交代完鹽的事,袁常三人便再次出發,葉孤城的人馬是在省己村的北部之外靠岸,三人大還要走一段時間。

    「主公,你看!」

    典韋突然喊了一聲,手指著前方。

    袁常舉目望去,一面寫著「義」字的大旗迎風飄揚,隱約可見人影在附近走動。

    「主公!」

    見到袁常到來,葉孤城和陸小鳳二人連忙迎了上來。而他們二人帶來的三百名漢子,則都瞪大著雙眼望向袁常。葉孤城和陸小鳳告訴他們認了一個主公,將會給他們帶來光明的前途,沒想到只是一個弱不禁風的小子,性子桀驁的他們心中看不起袁常。

    「你們還不叫大人!」

    葉孤城回頭看了那三百名漢子,大喝了一聲。

    「大人好!」

    「嘿嘿,大人好!」

    稀稀拉拉的喊聲響起,語氣之中卻並沒有多少恭敬之情。葉孤城無奈的苦笑,他們五人認可了袁常,並不代表他們的手下也認可袁常。畢竟他們都是打家劫舍的狠人,願意聽從葉孤城五人的話,乃是他們五人的實力和為人得到他們的認可,初次見面還是這麼年輕的袁常,就想讓他們聽話,顯然不大可能。

    袁常示意葉孤城和陸小鳳不要說話,六尺有餘的身軀,站在這些至少七尺的漢子面前,卻是沒有絲毫的膽怯之色。

    「說句不好聽的話,你們曾經都是匪,本大人是官,所以我站在你們面前沒有絲毫的畏懼。你們覺得自己很厲害,打家劫舍,救濟貧苦,是仁義的行為?那麼,我問你們,為何你們看到官兵還是要逃跑,你們覺得自己做的沒有錯,為何不敢堂堂正正的面對官兵,然後再大聲的告訴他們,你們是對的?」

    三百名漢子無一人反駁,因為袁常說的很對。每次聽到有大隊官兵,他們的第一反應都是逃,而不是和官兵反抗。

    「因為,你們自己也知道,你們是匪。即使你們做的事情,從道德層面上看起來是對的,但是從法律上來說,你們是錯的。因此,你們聽到官兵的消息,心中才會害怕。生活在這個世上,那麼就要有相對應的制度來約束,而不是覺得對的就去做。那些富紳、商人有錢,是因為他們用自己的能力去賺來的,雖然有些富紳、商人的行為不法,但是他們有法律的制裁,而不是你們來制裁。你們想制裁他們,那麼你們就要成為守護法律制度的一員,否則,你們在史書中的記載,都不會是正義的,而是會遭到世人的唾罵,即使是你們的子孫後代,也會看不起你們。」

    三百名漢子依然沉默,終於,片刻之後有人喊了起來。

    「既然你也說了,官商勾結,官官擁護,那些沒有仁義的商人和官員,誰來懲罰他們?如果我們不做,誰來做,難道指望朝廷?」

    「沒錯,朝廷當然不能指望,既然這樣,為何不推翻朝廷,建立新的制度,難道像你們這樣的行為,就能解決問題了嗎?」

    三百名漢子都瞪大了眼睛,似乎沒有想到袁常敢說出這樣一句話。

    「說的好聽,推翻朝廷,你有這個能力嗎?」

    沉寂片刻,有人不屑的反問道。

    袁常沒有生氣,依然笑著說道:「你說的沒錯,現在的我確實沒有這個能力。但是,力量是一天一天積累起來的,就像一個人生下來,難道他吃一頓飯就能長大?不可能,他也是日積月累才慢慢的長大。想要推翻朝廷,建立新的制度,也是這樣。而你們,這是這一股力量的先鋒。當然,我也不會強求你們,不想幹的可以走,害怕的也可以走。就算你們去告密,我也無所畏懼。」

    「哼,我們豈會害怕,大人你既然想讓我們跟隨你,那麼你就要讓我們看看你究竟有多大的能耐。」

    袁常滿意的點了點頭,指著典韋道:「既然你們想見識我的能耐,那就成全你們。我身邊的壯漢叫典韋,在我麾下是最弱的一個人,你們有誰能打贏他,我立馬掉頭就走。」

    典韋、韓恂、葉孤城和陸小鳳都無語的翻了翻白眼,典韋都已經是頂尖的武將了,他都算最弱,還讓人怎麼活?

    「好,就讓我大牛來試試看。」

    一名身長九尺,比典韋長的還健壯的漢子走了出來,一臉凶相的瞪著典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