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四世三公

正文 第三一一章 稅收問題 文 / 120笑話

    次日,清晨,袁常睜開眼時只覺得精神飽滿,容光煥發。果然,這有和諧性生活和沒有和諧性生活的差距就不是一般大。

    袁常將目光看向一旁的劉曦,含情脈脈的眼神都快膩死人了。袁常突然覺得,其實這樣的日子也很不錯,為什麼一定要將那麼多美女聚攏在身邊呢?然而,很快,心中另一個聲音響起,一定要實現自己的理想,決不能放棄。

    其實,這種念頭只是一瞬間而已,快的袁常都不會去思考。

    袁常覺得有些奇怪,劉曦平時不管再怎麼累,都會比他早起,今天怎麼還沒起床呢?突然,袁常發現劉曦的眼睫毛微微抖動著,頗有規律一般。袁常心中暗笑,這丫頭竟然裝睡。既然如此,他就好好逗弄她一番。

    只見袁常伸出他的鹹濕手,攀上劉曦的雪峰頂,雙指輕輕捏住那一點突兀,忽而重,忽而輕的揉捏起來。

    「啊嗯!」

    劉曦芳唇之中吐出一道輕微的呻*吟聲,卻還是閉著眼睛不願睜開。

    袁常見狀,也不氣餒,大嘴探出,輕輕的吻在劉曦那如天鵝般的脖頸上,一路向上,吻過耳垂,最後對著劉曦的芳唇,輕輕的蓋了上去。同時,兩隻手也沒有閒著,繼續在雙峰之上作孽。

    「嗚嗚…常哥哥,不要了,人家昨晚被你弄的好累了。」

    片刻之後,劉曦終於不能再裝睡下去了,趁著呼吸的空檔,低聲的哀求道。然而,她的臉上卻是一副嬌媚之色,什麼叫欲拒還迎?顯然,劉曦此刻也是動情不已,拒絕,只是一種委婉的矜持。

    袁常嘴角露出一抹邪笑,壞壞的說道:「是嗎?曦兒,你可不老實,你的身體反應已經出賣了你。一日之計在於晨,我們可不要浪費了,嘿嘿…」

    哀怨婉轉的嬌啼聲響了好久才沉吟下來,而屋內的二人,蓋著衾被,肩並肩躺著,誰也沒有說話,感受著甜蜜的氛圍。

    「常哥哥…」

    驀然間,劉曦低低的喚了一聲,卻沒有下文。袁常轉頭看去,卻見劉曦貝齒咬著芳唇,臉上一副糾結之色,似乎在猶豫,似乎又不知如何出口。

    「曦兒,有什麼話想說就說,跟常哥哥有什麼不能說的?」

    袁常右手輕輕撫摸著劉曦光滑、精緻的臉龐,柔聲說道。

    似乎聽了袁常的話,劉曦終於鼓起勇氣,臉龐面對著袁常,深呼吸一口,略顯羞澀的說道:「常哥哥,以前在宮中的時候,曦兒聽聞宮女說,同房之後就會有孩子。為什麼我們都同房這麼久了,怎麼曦兒還沒有絲毫反應呢?」

    袁常愣了愣,沒想到劉曦會問這個,說起來,袁常還真不好回答。

    劉曦見袁常發愣的樣子,眼中頓時淚如雨下,抖著肩膀哭泣,憂傷的低語道:「常哥哥,是不是因為曦兒不能給你生孩子,所以才會這樣?」

    劉曦又沒有學習過生物課,當然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她只是無意間有聽聞,說有的女子不能給男子繁衍後代,會遭到他人的鄙視,甚至被休都是可能的事。而劉曦覺得自己跟袁常同房那麼久了,卻沒有丁點反應,還以為自己是這樣的身體,所以,鼓著勇氣詢問袁常。然而袁常發愣,卻是被劉曦當成袁常不知道如何跟她解釋,因此,此刻才傷心。

    見到佳人神傷,袁常頓時就著急了,連忙將劉曦摟在懷中,柔聲道:「曦兒,跟你沒有絲毫關係,其實是我不想讓你太早懷上孩子的。」

    袁常覺得如今的劉曦還太小,不過十六歲,雖然在如今的時代,有的女子已經都是好幾個孩子的娘了。但是,對於袁常來說,發生關係已經是他最大的底線,讓十六歲的劉曦懷孕,還真的不行。古時候的醫療條件本就不好,女子太早懷孕引起的不良後果,最終使得古時候的女子都很早喪命,大部分都是在三十歲左右,或者更早。因此,袁常絕對不能容忍這種事的發生。而要改變這種情況,必須提高醫療條件,至少一些婦產的知識要普及。否則,情況不會有絲毫轉變。

    每次袁常跟劉曦做某種愛做的事的時候,都在關鍵時刻抽身而退,使得劉曦至今沒能懷孕。

    而劉曦,在袁常耐心的解釋之後,才明白每次袁常抖著身體噴射出的粘稠如牛奶般的物體是她懷上孩子的關鍵。雖然,劉曦很想替袁常孕育一個孩子。然而,劉曦還是聽從袁常的話,至少到明年再懷孕。因為,袁常覺得,一年的時間,足夠讓醫療技術和條件得到改善。

    情話綿綿,將心情低迷的劉曦逗笑之後,袁常也起身穿衣準備去府衙。

    袁常知道,今天將會是不平靜的一天。因為,他的一些政策,會讓太守的屬官產生不滿的情緒,袁常很明白,今後的一段時間,他要鬥爭的,將會是渤海郡的一些世家大族。當然,袁常沒有絲毫擔心,兵權在握,渤海郡由他完全掌控,他用得著擔心那些世家大族掀起什麼風浪麼?

    如今袁常居住的是太守府,不得不說,古時候當官的還是不錯,都會有一處居住的府邸。假山流水、亭台樓閣,一應俱全,比之後世的別墅更甚百倍。而且佔地極廣,袁常、趙雲、典韋、呂布還有甄家眾女,都居住在太守府中,依然還有很多空置的房屋。當然,太守府東、南、西、北四個院子,外加女眷居住的內院,都清晰的隔開,倒也沒有太多的不方便。

    郭嘉、趙雲、典韋已經在院子之中等待,看到袁常到來,臉上都露出一副你懂得的笑容。原本趙雲是個很正經的人,不過,在袁常這樣的主公,還有典韋這樣的同僚影響下,漸漸也變壞了。讓袁常感歎,典韋真豬一樣的隊友。然而,袁常卻是絲毫沒有想到,他對趙雲的影響更大。

    袁常無視他們的神情,男歡女愛很正常,不服你們也可以搞。典韋還說的過去,在陳留老家有了妻子,還有了一個兒子,典韋也準備把他們接到南皮城來。至於郭嘉和趙雲,都還是處男,袁常都懶得笑話他們。

    「走,去府衙,本太守夜觀天象,又是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

    袁常大手一揮,氣勢十足的在率先開路。

    片刻之後,他們就到達了府衙。而太守屬官也都到場了,袁常新官上任之時三把火已經把這些屬官燒得心裡有陰影了,自然不敢招惹袁常這個煞星。

    「諸位,因為公孫瓚入侵我渤海郡領土,本太守無暇處理政務。這一個月都是由何郡丞和郭主薄處理,本太守見到渤海郡欣欣向榮的局面,心中極是是欣慰。本太守向來是賞罰分明,因此,何郡丞和郭主薄一人賞黃金十兩,綢緞五匹,谷糧五十石。還望諸位能夠以何郡丞和郭主薄為榜樣,為我渤海郡的建設添薪加柴。」

    袁常坐在主位之上,先是對郡丞何文還有郭嘉獎勵了一番。

    何文是渤海郡的大家族子弟,這點賞賜對他而言可有可無,不過,總比沒有好,因此,上前拜謝一番。何文卻是覺得,袁常這次與先前似乎有些不一樣了。

    至於郭嘉,則是知道袁常先來個小甜湯,稍後就有大招出手。不過,賞金十兩,郭嘉還是收下了,沒辦法,他還欠著袁常一屁股的債,人窮志短,有這點賞金他還是很高興的。十兩賞金就是十萬錢,也夠消除一大筆欠債了。不過,不過才不會傻得拿去還錢,這賞金他自然留著私用,至於袁常的欠據,郭嘉表示只有呵呵。

    袁常目光掃過在場的官員,神色平淡無奇,淡淡的說道:「渤海郡的繁榮,大家是有目共睹。不過,在繁榮的背後,也有一些缺點,這是無法避免的。本太守在路上見到渤海郡百姓艱難,覺得他們生活不易,故此,本太守決定,將渤海郡內的賦稅從原來的十五稅一改為三十稅一,諸位以為如何?」

    「太守大人,賦稅變革,當由冀州府傳令,大人如此改變,怕是會讓刺史大人不滿。」

    站出來說話的是一名中年男子,四十歲左右,面容俊雅,顯然是世家大族的子弟。這人乃是郡守法曹史,負責的就是一郡的立法。雖是渤海郡太守府屬官,卻是由當初的袁紹任命,因此,這傢伙自然是為袁紹著想。

    通常,法令越艱難,越容易得到官員的認可,越寬鬆,反而越不容易得到官員的認可。

    例如朝廷的賦稅政策是三十稅一,而一些偏遠郡縣的長官卻沒有將法令傳達,依然用十五稅一的政策。百姓又不知道情況,還是傻傻的將糧食上交。郡縣的長官將朝廷的那部分上繳,剩下的自然是郡縣裡的官員貪污。然而,倘若將賦稅改為四十稅一,那官員就肯定不會同意。賦稅低了,達不到朝廷的要求,這欠缺的部分誰來補上?大家又沒有好處,誰肯做這種事。

    這法曹史自認為是袁紹的人,袁常降低賦稅的做法,顯然危害了袁紹的利益,所以,法曹史當然會出來反對。

    袁常神色不變,看了法曹史一眼,隨意的問道:「你姓甚名誰,官居何職?」

    法曹史雖然不爽袁常那種輕視他的態度,不過,袁常如今是他的上官,他還是站出來朗聲說道:「屬下何郎,居法曹史,郡內法令皆由屬下經手。」

    「嗯!」

    袁常淡淡的應了一聲,隨後臉色繃直,喝道:「刺史大人早已授權於我,日後渤海郡由我全權管理,我說的法令就是刺史大人的法令,你可知道?還有,本太守下達這個法令,不是找你們商量,而是讓你去執行。記住,這條法令必須宣傳到渤海郡內每一個百姓的手上,若是有誰不知曉,本太守決不輕饒。」

    袁常的喝聲,頓時將在場的官員給震住了,一臉愕然的看向袁常,似乎都發現了袁常的不同。

    而何文此刻心驚,終於明白袁常哪裡不一樣了。

    之前的袁常感覺就像是紈褲子弟,對什麼事都不在乎,一切都由郭嘉來處理。而如今,袁常展露猙獰獠牙,將他真實的一面展現,恍惚一個王者,是那樣的霸氣而又有魄力。何文明白,這才是真正的袁常,之前袁常的表現,不過都是偽裝出來的。

    對此,何文有些憂慮,他憂慮的不是袁常,而是何郎。

    何郎是渤海郡何家子弟,按輩分來算,還是何文的族叔。何文為人謹慎且細心,之前的袁常表現的如此不堪,如今卻是完全改變。袁常為何會如此改變?何文明白,如今的袁常有底氣,已經無所畏懼。倘若何郎繼續跟袁常抗爭,必定是自尋死路。

    何文雖然也是當初袁紹在任的時候任命,但是,何文從不自認為是袁紹派系。在他看來,自己是渤海郡的屬官,就應該為渤海郡著想,而不是好高騖遠,替那個是否知道自己的冀州刺史想那麼多。就如何郎,勸阻袁常降低賦稅,為袁紹謀取利益,然而,袁紹是否還知道何郎這個人的存在?只要有點腦子的人都明白,袁紹或許早就已經忘記了。

    「是,屬下明白。」

    不過,何郎還是有些自知之明,知道跟袁常對抗沒有好結局,所以憤憤的應了一聲,便站回自己的位置。

    其實,降低賦稅對於渤海郡的世家大族而言是個好事。

    每當一個新的朝代建立,朝廷就會將田地分給百姓,以示新朝廷的建立。然而,天災*,疾病災難,誰都有可能發生。對於百姓而言,天災*、疾病災難一旦發生,就是一場晴天霹靂,他們沒有錢的情況下,只能將田地賣給大地主;或者,一些大地主使用手段,將農民的田地佔為己有。因此,每到一個朝廷的末期,田地基本都是在大地主手中。而這些大地主,要不就是富甲一方的商賈,要不就是一方官員。總之,在百姓手中的田地,少之又少,相當於沒有。

    因此,袁常降低賦稅,對於這些掌握田地的世家大族而言是好事。這意味著他們可以少交一些錢,獲取更大的利益。所以,在場大部分是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員,根本不會拒絕。對於出言反對的何郎,他們都表示了不滿。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何郎才沒有堅持反對。何家同樣佔據大量的田地,他之前反對,是因為自認為是袁紹的人。如今,被袁常強勢的一番話,還有其他官員不滿的眼神盯視,他也反應過來。他自己認為是袁紹的人,可袁紹並沒有給他什麼。在家族利益面前,袁紹也要靠邊站。

    何文隱隱有些不安,袁常如今露出獠牙,真的僅僅只是讓他們獲利?何文覺得不可能,袁常隱忍了這麼久才爆發,必定會有讓人震驚的舉動。為此,何文有些憂慮,若是一著不慎,家族將會陷入何等境地,何文不敢想像。

    之所以何文憂慮家族,而不是憂慮袁常,是因為有根據。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共事,何文已經發現郭嘉是個大才,真正的大才。在郭嘉面前,何文就好比螢火之光,而郭嘉則是皓月。剛開始何文以為是自己的錯覺,然而,慢慢的觀察,何文知道自己沒有看錯,郭嘉真的是大才。何文當時就在想,郭嘉這樣的人物,怎麼會跟在袁常身邊?當時何文以為,郭嘉可能有什麼隱情。然而,今日見到袁常身上散發的霸氣,何文知道,郭嘉為何會跟著袁常了。何文不敢想像,郭嘉這樣的大才都跟著袁常,袁常,又是何等厲害的人物?

    而且,袁常手中還掌控著渤海郡的兵權,公孫瓚攻打南皮城的一戰之中,袁常、趙雲和典韋已經在軍中確立了威信,無人可動搖。再加上這段時間渤海郡內徵兵,袁常手上的兵力已經接近五萬。即使是世家大族的私兵加起來,也沒有這麼多。況且,世家大族的私兵戰鬥力有多強,大家都知道,能夠跟朝廷的士兵戰鬥?簡直就是個笑話。

    所以,何文心中是期望家族不要和袁常發生衝突的。

    可惜,何文的理想很美好,現實卻是很骨感。袁常,他就是來找事的。別以為賦稅降低了就可以獲利,接下來,才是真正的要你命3000。

    「看來賦稅降低為三十稅一,大家都沒有意見,這樣很好,要的就是和諧的氣氛。」

    袁常嘴角咧開一絲笑容,說話的語氣讓人聽起來有種不寒而慄的感覺。

    「接下來,我們就說說另一條法令。關於商稅的問題,希望大家都能有不錯的提議,當然,本太守向來是以德服人,只要你說的有理,本太守就會聽。但是,如果,有人只顧私利,而不管渤海郡的利益,那本太守也不會客氣。」

    眾人心中一驚,有種不好的預感。

    而何文,更是從袁常的話中聽出了不一樣的韻味。他知道,何家面臨一場空前的災難,倘若選擇不慎,何家或許自此將會滅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