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四世三公

正文 第三一七章 陳家議事 文 / 120笑話

    「諸位,老夫已經將袁常小兒所做之事報到刺史大人那裡,相信在這一兩天之內就會有回應。袁常豎子,多行不義,刺史大人絕對不會輕饒。」

    陳棠坐在主位之上,揮斥方遒,指點江山,好不威風。

    然而,如今渤海郡的各大家族聯合對抗袁常,對於陳棠的行為,這些各大家族的族長或者族老也都沒有表現出什麼異色。

    陳棠並非是陳家的家主,而是陳家之中輩分比較大的,同時,也是名望比較高的一個。跟陳棠同輩或者比陳棠還年長的人不是沒有,然而,要麼就是躺在床榻之上垂垂待休,要麼就是沒什麼名望,跟陳棠無法相提並論。到了陳棠這種年紀,稱得上是耆老,是一個家庭之中的古董,正所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正因為活的久,見識多,能夠給子孫後輩一些指點。然而,對於陳家來說,陳棠的存在除了倚老賣老,靠著他那一點名望作威作福,其他的作用就不是很凸出了。

    然而,世家大族多是以儒家弟子自稱,尊老愛幼還是要的。因此,表面上還是要表示對陳棠的尊敬。

    陳棠看著眾人的表情,心中是極為舒暢的。

    當初被袁常一腳從主簿的位置上踹下來,陳棠是極為憤恨的。不過,他總不至於為了這種小事就告到袁紹那裡去,就跟小孩子被欺負告訴家長一樣。那樣,只會丟自己的臉,而且顯得他很無能。但是,這一次就不一樣了。袁常提高渤海郡的商稅,使得渤海郡不再安穩,各大家族聯合上告袁常,都簽字畫押,袁常肯定不會繼續在這個位置呆下去。不是太守的袁常,袁常豈不是任他揉扁搓圓!

    「叔父出馬,袁常小兒自是無所遁形,此事叔父居功甚偉。」

    站出來說話的是張家的家主,張茂。張茂的妻子是陳棠的侄女,陳棠對於自己的侄女,還是不錯的,因此,張茂跟陳棠的關係也挺好。張家便是奏曹史張濤的家主,如今自己家族的子弟都被袁常給欺負到頭上了,他又豈能沒有表示?

    「叔德兄,何家此次沒有任何表示,是否有些不對勁?」

    雖然這次是渤海郡眾多世家大族的聯合,表面上看上去對付袁常根本沒有問題。然而,卻還是有人有些疑慮。

    正如此時出言之人,就對這次的行動有些感到不安。

    他是秦家家主,秦海,今年也有六十的年齡,跟陳棠是一輩的人。秦家的子弟自然是秦泰,渤海郡的法曹史。秦泰是秦海的兒子,因此,秦海對立法比較清楚。作為一名太守,是有權對自己轄地內的法制進行更改,只要不違反朝廷大致的政策方針是沒有問題的。就如袁常這次提高商稅,通常情況下,袁常有這個權力。

    若是用這樣的理由去袁紹面前控告袁常,秦海覺得意義不大。奈何陳棠這傢伙忍了袁常這麼久,好不容易有次機會,他又豈能放過?袁常的行為已經讓渤海郡動盪,出現不穩定的現象,袁紹作為冀州之主,又豈會置之不理?

    當然,還有一點很重要的事,秦海從自己兒子口中得知了當時府衙議事時的情形。除了一些沒落的家族子弟站出來說話,何家的何文竟然也有點出乎意料的言行。這就讓秦海不得不深思,其中是否有什麼不同尋常的地方了。

    何家在渤海郡根深蒂固,存在的時間是最久的。陳家之所以能後來追上,乃是因為陳家出了幾個厲害的子弟,然而,何家的實力,卻是毋庸置疑的。然而,這一次何家卻是拒絕跟他們一起行動,似乎有些反常了。

    「哼,何家的人越活越過去,如今越發的膽小怕事。」

    陳棠不屑的冷哼一聲,似乎根本沒有把何家放在眼裡。

    「這次對付袁常小兒,我們這麼多家聯合,必定穩操勝券。何家的家主竟然還要考慮,簡直是可笑。如今勝負就快要分出來了,到時候解決了袁常小兒,渤海郡的利益,我們也不會讓何家插手。」

    「叔德公所言在理,何家的家主真是沒有了年輕時的意氣風發了。」

    一名四十多歲的俊雅男子笑著稱讚道,此人乃是王家的族老,因為王家的家主有事不能出席議事,所以就讓這族老代替。

    陳棠自傲的捋了捋鬍須,很是滿意王家族老的馬屁。

    「叔公,前往鄴城的人已經回來了,是否現在見他?」

    正在此時,屋外一道聲音響起,頓時,眾人的耳朵都豎起來了。鄴城那邊的消息終於回來了,看來是時候分出勝負了。

    「叔、叔…公,侄孫…」

    一道身影跌跌撞撞的衝了進來,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一句完整的話都沒有說出來。顯然,此人是匆忙趕路回來。

    南皮城到鄴城將近五百里的距離,快馬前往鄴城,也要兩天的時間。到了鄴城,也不是說你要見袁紹就能見到,還要經過傳達,運氣好,說不定就能見到;運氣差點,估計等上十天半個月都很正常。然而,如今這傢伙用了四天左右的時間就往返一個來回,顯然趕的非常著急。如果事情順利,他沒必要這麼著急;如今去如此匆忙,似乎並不是什麼好事。

    見狀,在場的眾人心中「咯登」一聲,有種不妙的感覺。

    只見那陳家的子弟喝了一口水,平緩了心情,然後才有些急切的向陳棠說道:「叔公,侄孫未能見到刺史大人。不過,叔公的書信已經遞給刺史大人了。刺史大人讓人傳達了一句話,說、說是…」

    見到這家後輩說話吞吞吐吐,陳棠頓時不滿,瞪了他一眼,呵斥道:「刺史大人說什麼,你就直接說出來,天塌下來還有高個頂著,你擔心什麼。」

    「是,叔公。刺史大人說了,渤海郡雖然是冀州轄地,他已經交由袁常全權管理,只要渤海郡不謀反,不危害冀州,那麼刺史大人都不會插手渤海郡的任何事。所以,渤海郡的商人要麼接受新的稅率,要麼就離開渤海郡去別的地方經商。」

    聽到這陳家子弟轉達的袁紹的話,眾人頓時都心頭一震,不安的情緒越發濃烈了。

    袁紹說了,渤海郡已經由袁常全權管理,相當於不受袁紹的掌控了。這讓他們有種這個世界太瘋狂的感覺,冀州的轄地,袁紹竟然沒有權利去管?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百稅二十的稅率其實對於商人而言並不是很高,但是,這些商人真正的主人是這些世家大族。世家大族的人向來自認為高人一等,認為他們是有特權的。象徵性的付出一的稅率,已經讓他們心中不爽了,如今更是百稅二十的稅率,他們又豈會接受。若是他們會接受,也就不會搞出這些事了。然而,如今袁常這樣搞了,他們又能怎麼做?

    世家大族雖然有私兵,倘若是對付一般的地方官也是有能力的。然而,如今袁常掌控有渤海郡數萬士兵,如果於禁的五千騎兵,張燕的三萬原黑山軍,還有呂布的兵刃,這個兵力就更恐怖了,渤海郡的世家大族根本不是袁常的對手。

    至於另一個選擇,離開渤海郡去別的地方經商,就更加不可能了。

    這些世家大族的根基在渤海郡,因為有這個根基的存在,所以他們才能將自己的產業發展起來。換一個地方,沒有根基想要經商,發展起來無異於癡人說夢。所以,如今的抉擇對於在場的人而言,是個很大的難題。

    「好了,你先下去休息吧!」

    陳棠揮了揮手示意陳家後輩離去,老臉之上也是佈滿了溝壑,沒有袁紹的插手,對付袁常,似乎難度有些大。

    「叔父,其實你也不用太擔心。如今太守府被數千百姓包圍著,就不怕袁常小兒不妥協。」

    聽到張茂的話,陳棠想了想,似乎也挺在理的。

    「叔、叔公,不、不好了,外面大批人馬已經包圍了我們陳家。」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