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四世三公

正文 第三二七章 起風 文 / 120笑話

    大興縣城外,劉虞陣營之中,劉虞在中軍,被數千親信護衛在其中,以免被偷襲。劉虞不傻,知道自己穿著金甲很醒目,很容易成為別人的目標,因此,有持大盾的護衛在旁邊,還有親信圍攏,生命就得到保障了。

    其實,攻打大興縣城不用投石機,劉虞也很苦惱。奈何,劉虞卻是沒辦法,若是用投石機,砸到大興縣城內百姓,那他建立起的仁愛形象就毀了。

    劉虞是皇室宗親,出身皇室的人又有幾個是善茬?真的會仁愛?除了在這個時代的百姓沒受過教育也許會信,換成是袁常穿越前那個時代,大家聽了都只有呵呵一笑。就如劉大耳,仁愛之名就很響亮,然而,往深處想就會發現其中存在很多疑點了。

    首先,劉大耳每次逃命的時候老婆妻子都不顧,這種人心中會有仁愛?其次,趙雲長阪坡把劉禪救回,劉大耳卻把自己的兒子砸到地上,都說虎毒不食子,劉大耳連自己的兒子都能這樣對待,更何況是百姓?還有,劉大耳一直都說要復興漢室,結果又是怎麼樣?先是當上漢中王,然後又稱帝。很多人卻會說劉大耳是被大臣們給硬推上去的,簡直就是笑話。稱帝這種事情是別人說當就當的?若是沒有劉大耳暗中吩咐,哪會有那麼多的大臣一起勸諫。

    所以,總結來說,皇家的人沒有一個是良善之輩,你覺得他良善,是因為你沒有發現他的真面目。

    劉虞的根基在幽州,所以,他仁義的名聲不能被破壞。只能放棄用投石機攻城的念頭,用士兵的命去把城池強攻下來。這裡又要說了,劉虞既然真的仁義,那還要讓士兵們拚命,不如直接退兵就是了。

    「第一隊,第二隊,攻城!」

    大興縣城內的守城物資都耗盡了,劉虞也加強了攻勢。同時派出兩隊攻城,城門一左一右,加快進度。劉虞心想,等解決了公孫瓚,他就能徹底掌控幽州。然後慢慢發展,最後成就大業!

    劉虞的大業是什麼呢?

    劉虞是漢室宗親,是個王爺,在他的心中,大業自然是當皇帝了。既然劉虞想當皇帝,為何當初袁紹推舉他當皇帝的時候,劉虞又拒絕,順著袁紹的意思當皇帝豈不是很好?

    都說了皇室出來的人都不是善茬,劉虞也不笨,若是因為袁紹推舉的原因當上皇帝,那就是個傀儡皇帝,有什麼意義?劉虞相當皇帝,自然是要掌控大權,隨心所欲,那樣的皇帝才有意思。就如在長安之中的劉協,他也是皇帝,那又如何?先是被董卓控制,現在又被李傕和郭汜控制,當個皇帝還不如一個平民百姓。所以,劉虞不著急當皇帝,而是要先增強自己的實力,等時機成熟了再登頂九五之尊,即使他當不了皇帝也沒事,他的兒子也可以當皇帝。

    至於劉虞為何要對北方異族用懷柔政策,真當劉虞是個好人?那你真的是圖樣圖森破了。在幽州呆了這麼久,劉虞對北方異族的瞭解,可以說比北方異族自己還瞭解他們。

    北方異族的人心思比較單純,簡單的說就是一根筋,當然,大部分的人是這樣。劉虞對他們好,他們自然感激劉虞。等到劉虞需要他們幫助的時候,他們自然是二話不說,完全替劉虞賣命。北方異族的人戰鬥起來很拚命,隨便都能組織起一支戰鬥力極強的隊伍。若是再給他們裝備上中原的鎧甲和武器,戰鬥力更是上升好幾層,劉虞心中的算盤敲的響亮。只要時機成熟,他自立為帝,再從北方異族那裡借些兵力,等中原的各大勢力爭鬥的差不多,他再出手,一統天下,建立他劉虞的朝代豈不是輕而易舉。

    「大人!」

    正當劉虞心中美好的幻想之時,耳邊響起一道響亮的聲音。劉虞心中惱怒,是誰在這時候打擾他。不過,劉虞能夠把仁義的名聲做到如此出眾的地步,自然喜怒不形於色,不過,心中卻是把眼前這名親信給記下了,等日後再一併算賬。

    「何伯長,有何事?」

    眼前這名何伯長是劉虞親信護衛中的百夫長,實力不錯,劉虞以前是很看好他的。不過,經過今天這一茬,何伯長卻是被劉虞打入黑名單了。當然,這一切何伯長是不知情的。

    「大人,大興縣城門突然打開,公孫瓚的大軍似乎要出城和我們決戰。」

    「哦!」

    劉虞聞聽此言,立即停止了美好的幻想。在馬上直起身子,眺望大興縣城,舉目望去,果然城門大開。裡面公孫瓚的士兵一個接一個的衝了出來,似乎真的要和劉虞決戰。

    「哼,沒有了城牆防禦,公孫瓚如何能與我大軍為敵。傳我軍令,大軍壓上!」

    劉虞冷哼一聲,傲然的說道。這一次進攻公孫瓚,劉虞準備十足。他也知道白馬義從的厲害,但是,劉虞卻沒有絲毫畏懼。白馬義從確實戰力很強,但是,劉虞他的騎兵多啊,三萬騎兵,就算跟公孫瓚消耗,劉虞也沒有絲毫的心痛。別看幽州是苦寒之地,百姓很貧窮,但是,守邊境的軍隊卻是非常富有的。商人們要跟異族經商,賣的都是瓷器、絹布等高檔物品,邊關的守軍收稅比中原內地的商稅還高一截。在中原內地商稅是百稅一,但是,在邊關的稅率最低都是十稅一,甚至十稅三、四都很正常。跟北方異族做買賣,是非常賺錢的。而邊關的守軍收了錢,極少數進入士兵的口袋,大部分都上交。交給誰?廢話,當然是幽州的最高長官劉虞了。

    所以,劉虞也是非常有錢的。組建三萬騎兵,對於袁紹、劉表等人來說都是很困難的事。對於劉虞而言,根本不是事。就算這三萬騎兵跟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同歸於盡了,劉虞也能立馬再組建三萬騎兵,劉虞有錢,就是這麼任性!

    「傳令下去,刀盾兵在前,長槍兵在後,莫要亂了陣型。騎兵候命,待我軍令下達,立即出擊。」

    「喏!」

    何伯長得到劉虞的命令,當即高聲領命而去。

    「殺啊!」

    「刺史大人有令,拿下公孫瓚的人頭,賞金千兩,官升三級!」

    這年頭,當兵的人不就是為了錢和權。如今拿下公孫瓚的人頭,就能二者兼顧,這樣的好事士兵們怎麼會放棄,當即嗷嗷嚎叫著衝向大興縣城。

    而城外的四萬士兵都是黑袍人的青州黃巾,公孫瓚的四千白馬義從還有大興縣城的守軍都已經分佈到大興縣城內的每一個角落。只等劉虞的大軍進入,黑袍人的計謀便開始執行。當然,也要劉虞上鉤。

    「公孫將軍有令,拿下劉虞賞金萬兩,並且任命太守!」

    「兄弟們,殺啊!」

    劉虞那邊有金錢和權力鼓舞,公孫瓚這邊同樣也有。而且,公孫瓚的獎勵還更豐厚。這四萬青州黃巾本就是亂賊出身,即使經過了幾場戰鬥,已經是合格的士兵。但是,聽到如此豐厚的獎賞,此刻也都紅了眼。

    「哼,想要我的人頭,看你公孫瓚有這個能力沒有。」

    劉虞自然也聽到了公孫瓚這邊的喊話,心中冷笑。當即,劉虞再次下令,讓士兵加強攻勢,今日,他定要將公孫瓚拿下。

    黑袍人的青州黃巾四萬,還是經過南皮城和鄴城兩次戰鬥,有的人身上還有輕傷,而且,兩次戰鬥下來,兵器和鎧甲都有些破損,戰力打了些折扣;反觀劉虞的士兵,是準備充足而來,武器和鎧甲都是精良,十萬大軍扣除三萬騎兵,還有七萬人。人數上的優勢,加上裝備的優勢,戰鬥的結局可想而知。

    不過一個時辰,四萬青州黃巾全面潰敗,已經有數千人把命交代了。若是繼續戰下去,全軍陣亡是必然的事。

    「跑啊!」

    「弟兄們,快會城裡!」

    終於,當第一個逃跑的人出現之後,第二個,第三個…最後,青州黃巾都叫喊著逃向大興城內。

    「騎兵出擊,別讓城門關閉。」

    見狀,劉虞終於下令騎兵出動。如今公孫瓚就在城內,簡直就是給他甕中捉鱉的機會。然而,劉虞卻是沒有注意到,青州黃巾雖然在逃跑,卻似乎並不慌亂。當然,劉虞在中軍之內,根本看不到對方逃跑的情形,否則,他肯定不會追入城內。

    當騎兵衝鋒大興城門之時,城門根本來不及關上,公孫瓚那些想要關城門的士兵已經被消滅了。

    「傳令下去,大軍入城,不得擾民,若有違令,定斬不饒!」

    拿下大興縣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劉虞再次下了一道命令,也正是這條命令,導致了劉虞的滅亡。

    中軍大旗迎風飄揚,劉虞臉上充斥著笑容,公孫瓚這個眼中釘即將除去,他怎能不高興。

    在大興縣城某處宅院之中,黑袍人臉上露出殘酷的笑容,低聲自語道:「起風了!」

    風有時候讓人覺得清涼,暖人心;有時候卻帶著無盡的毀滅之意。

    風勢,越來越大,似乎在呼嘯,似乎又在哀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