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四世三公

正文 第三七八章 趙雲暫居第一 文 / 120笑話

    當一切塵埃落定的時候,眾人都睜大眼睛看向戰場。然而,戰場上的情形,卻是讓大家的眼睛瞪的更大了。

    只見戰場中央,趙雲和呂布二人都躺倒在地上,灰頭土臉,一副狼狽的模樣。而原本應該在二人手上的鐵盾,此刻也不知蹤影,唯有一把長刀,依然被二人的右手牢牢抓住。雖然沒有說刀在人在,刀亡人亡,但是,在戰場上,沒有了武器,就跟沒了性命差不多。因此,雖然二人都倒下,卻因為心中的信念,讓他們不會放開手中的武器。

    「咳咳…」

    「咳咳…」

    躺倒在地上的趙雲和呂布都輕咳起來,顯然剛才的最後一擊對他們的肺腑造成了少許的傷害。加上如今體力耗盡,更是抑制不住身體的傷勢,很明顯的表現出來。

    「趙郡尉,不想本溫侯竟然也有如此狼狽的一天!」

    呂布喘著粗氣,艱難的說到。這傢伙都到了如此境地,還要表現出自己的驕傲,真是讓人無語。

    「彼此彼此,某出道至今,亦是今日最為狼狽!」

    趙雲不甘示弱,同樣艱難的說道。

    在先前的戰鬥之中,趙雲和呂布都用了同樣的方式,那就是趙雲對戰典韋那一場,將所有的攻擊都集中在一點。因為二人都有所防備,因此,才在幾百回合的戰鬥之後,在最後一擊的時候才產生作用。使得二人碰撞之後,鐵盾脫手而出。不過,兩人都已經耗盡力氣。倒了下去,誰勝誰負,倒也難說了。

    「十、九…」

    大嗓門李永已經有過先前的經驗,所以也不用等待袁常的叛軍,立即便開始計數。倘若等十個數之後,兩人還是沒有站起,那只能判決二人同時落敗。而之前典韋勝了呂布一場。敗給趙雲一場,如果趙雲和呂布同時落敗。則變成趙雲和典韋一人勝一場,這樣就有些不好決定誰是第二個項目的第一名了。畢竟之前已經說過,這一項的比試,只有一個第一名。難道讓趙雲和典韋再戰一場。那樣的話,第三項比試,趙雲和典韋就有些弱勢了。除非誰肯直接認輸,不過,二人都是同樣驕傲的人,自然不希望是因為對方認輸而獲得勝利,說不定又要進行一場傾盡全力的戰鬥。到時,二人戰鬥結束,怕是都沒有體力進行第三項的比試了。

    因此。趙雲能否站起來,就極為重要了。至於呂布,他已經敗了一場。就算站起來,三個人都是勝一局的局面,還是要繼續戰鬥。所以,趙雲能否站起來,才是最為關鍵的事。

    「趙郡尉,本溫侯也不想浪費時間了。就看你能否站起來,你若是能站起來。本溫侯便敗!」

    呂布說起來是比較悲催的,空有強大的武力,卻選擇跟典韋硬碰硬,消耗了太多的力量,以致於中了典韋的計謀,結果敗了一局;而趙雲雖然跟典韋也是全力的戰鬥,卻因為取巧的原因,勝利的也快,體力還保存許多,就是精神比較疲倦。倘若局勢調轉一下,趙雲先和典韋戰鬥一場,呂布再和典韋戰鬥,最後跟趙雲戰鬥,也許結果就不一樣了。不過,事實就是如此,沒有那麼多的如果。

    趙雲疲倦的是精神,身體上倒不是很疲倦。所以,靠著僅剩的一點精神強撐著,趙雲努力的掙扎著,想要站起來。呂布說的好聽是要將勝利拱手讓給趙雲,其實也是呂布現在基本沒有體力支持他站起來,趙雲可不會蠢得上當。

    「…六、五…」

    大嗓門李永的計數已經過半了,趙雲卻還是在躺著。顯然,趙雲現在想要站起來,是極為艱難,或者說是不可能的事。

    「趙郡尉,加油,站起來,我們支持你!」

    「趙郡尉站起來,你是最強的!」

    「趙郡尉…」

    圍觀的百姓們隨著一些人的吶喊,紛紛都跟隨者叫喊起來,此刻無論是支持還是不支持趙雲的,都在替趙雲鼓勁。

    聽著如此多百姓的鼓勁聲,趙雲的身體似乎陡然間獲得了能量,雙手用力一撐,已經半蹲著戰了起來。然而,想要完全的站直身體,還是有艱辛。聽上去好像很容易,但是,只有體驗過耗盡體力的人才知道,在這種時候,每一個動作都是極其耗費體力和能量,不要說站起來了,手指動一下都是件奢侈的事。

    「…三、二…」

    大嗓門李永的計數已經快要結束了,趙雲卻還是半蹲著沒能站起來。規則已經說過,一定要完全站著才算是勝利,若是趙雲這樣半蹲著,就跟沒有站起來是一樣的。不過,趙雲就算是半蹲著,都已經露出一副極為艱難的表情,想要站直身子,怕是沒有希望了。

    圍觀的百姓看著趙雲的動作,心都提到嗓子眼了。支持趙雲的人自然是希望看到趙雲站起來,而支持呂布的,既希望看到趙雲站起來,又不希望趙雲真的站起來,矛盾的內心讓他們極為糾結。因此,圍觀的百姓們都靜了下來,眼神跟隨著趙雲的動作而移動,趙雲的一舉一動牽動著所有人的心情。

    「趙郡尉,加油,快站起來!」

    「趙郡尉,不要讓我們失望!」

    在這寂靜的場上,突然之間,兩道清脆的女聲響起。頓時將所有人的注意力給吸引過去,自然也包括了趙雲。

    發出這聲音的主人是兩名穿著青色長袍,男子打扮的「清秀小生」。不過,在她們發出聲音之後,大家就知道這兩個「小生」是姑娘家。在場圍觀閱兵儀式的女子雖然少,卻也是有一些的。倘若在之前,大家自然不會注意到她們。可是。在這寂靜的時刻,她們突然喊出聲為趙雲鼓勁,而且。聽她們的語氣,似乎並不僅僅只是支持趙雲,而有著另外的情感。很顯然,這兩名姑娘跟趙雲有著某種關係。

    隨後,趙雲的舉動也證明了大家的猜測。

    在看到這兩名女子之後,趙雲似乎打了激素一般,突然充滿了力量。在大嗓門李永喊出「一」的那一刻,趙雲猛的發力。整個人身子站的筆直,就好像是領導在視察一般。且說,為何趙雲看到這兩名女子之後就如此激動呢?

    其實,這兩名女子在場很多人都認識。就連躺在地上的呂布。在聽到這兩名女子的聲音之後,心中唯有暗呼這一切都是命啊!

    原來這兩名女子是甄家的甄脫和甄道,前文已經說過,甄脫和甄道因為在當初被趙雲救過一命,雖然英雄救美的橋段很老套,卻是很有效吸引姑娘家的方法。所以,甄脫和甄道自然是對趙雲芳心暗許。而趙雲,也對兩女有著情感,只不過趙雲一直堅持要先立業再成家。所以一直都沒有表達出自己的意思,直到甄脫和甄道跟隨甄家眾人返回鄴城。那麼,甄脫和甄道為何又出現在渤海郡呢?

    說來。甄脫和甄道之所以出現在渤海郡,還是跟袁常有關係。

    甄家眾女回到鄴城之後,甄姜和袁常的事情自然被兩位兄長知道。甄姜的兩位兄長得知甄姜還沒有跟袁常有過婚約,就跟袁常發生了苟且之事,開始的時候是極為惱怒的。而且,袁常當時的名聲並不好。只是袁家的第六子,還只是擔任一個郡的太守。毋極縣甄家雖然沒落。卻也並不覺得一個郡的太守能有多大前途。不過,緊接著甄姜的兩位兄長就隱隱聽聞渤海郡跟冀州脫離了從屬關係,甄儼和甄堯二人更是覺得袁常要完蛋了。只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是出乎二人的預料。

    對於渤海郡跟冀州脫離從屬關係的事,袁紹並沒有追究,而且,還告訴麾下官員不得干預渤海郡的事務。這個時候,甄儼和甄堯二人才有些明白,袁常並非如外界傳聞的那樣不堪,似乎還有著外人不可預知的能力。

    隨後,甄儼和甄堯二人詢問甄姜五女關於渤海郡的事情,這才知道渤海郡確實非同一般。而且,甄儼和甄堯的母親張氏也不反對袁常和甄姜的事,甄儼和甄堯這才平息了怒火。並且,決定前來渤海郡考察袁常。若是袁常確實可以,那甄姜和袁常的事就定下來;若是不行,便從長計議。毋極縣的甄家已經沒落,甄儼和甄堯二人為了復興毋極縣甄家昔日的榮光,有些事不得不做。

    緊接著,渤海郡便傳來要進行閱兵儀式的消息。甄儼和甄堯兄弟二人自然也知道了,便決定趁此機會好好瞭解渤海郡一番。甄儼雖然不是袁紹的心腹麾下,卻也算是接近核心的官員,脫不得身,便讓甄堯前來渤海郡進行考察。只是甄堯對渤海郡不瞭解,因此才要帶上熟悉的人一道前來。

    甄姜肯定是不能來,她跟袁常都那個了,肯定是偏向袁常。而甄榮素來嫻靜,這種事想來也不喜歡參與,而甄宓又太小。最後,甄儼和甄堯便決定讓甄脫和甄道二女前來。

    其實,甄儼和甄堯不知道的是,在渤海郡呆的這些日子,甄家五女,包括他們的母親張氏、還有他們的兩個妻子,都對袁常有著強烈的好感。所以,無論他們帶什麼人,結果都是一樣的。為了不讓袁常注意到,甄堯還刻意隱藏了身份,好在暗地裡觀察袁常。甄脫和甄道二女也想給趙雲一個驚喜,所以也沒有去找趙雲。

    而事實上,在甄堯來到渤海郡的時候,袁常就已經知道了。就算沒有甄脫和甄道兩個「小奸細」告密,袁常也會知道。畢竟他鼓搗出的情報機構,可不是吃素的。早在甄家有了動向的時候,在鄴城的探子就已經將消息傳到袁常手中。不過,甄堯隱藏了身份,袁常也就裝作不知情,不然讓人家覺得自己在監視他們,弄出不快就不好了。到時候甄姜夾在中間,受苦的也只會是甄姜。

    如今甄脫和甄道二女暴露身份,甄堯自然也隱藏不下去了。

    「二妹、三妹。你們來了渤海郡怎的不告知一聲,可是對我這個太守不滿。」

    袁常和甄姜的關係親近的人都知道,袁常稱呼甄脫和甄道為妹。倒也沒有什麼不對。袁常和甄姜該做的都做了,不該做的也做了,如今也只是差一個儀式而已。

    「姐夫,是三哥讓我們這樣做的,說是為了給姐夫你一個驚喜才這樣。所以,姐夫你就不要怪罪我們了,嘻嘻!」

    甄脫、甄道二女跟袁常倒是親近。言語之間也沒有生疏。當然,她們也不能把甄堯的目的說出來。畢竟甄堯是她們的兄長,議論兄長也是不對的。不過,她們不知道的是,袁常早就知道甄堯此番前來渤海郡的目的了。

    「原來是叔廉三兄。妹夫未能遠迎,還望三兄恕罪。」

    袁常可不會在乎甄儼和甄堯是否認可自己,只要甄薑是真心真意的要跟他,就沒有人能阻止。就算甄儼和甄堯不滿,他到時候直接拉著人到鄴城把甄姜給搶來,甄儼和甄堯還能說什麼。而且,因為甄儼和甄堯對袁常的態度,袁常對他們二人也不是很滿意。如果說甄儼和甄堯是真的為了甄姜而著想,袁常倒也不會這麼小家子氣。可是。穿越前看過無數電視劇和小說的袁常,可是非常清楚甄儼和甄堯兄弟二人的想法,為了毋極縣甄家的榮耀。他們要犧牲甄姜的幸福,這樣的人,哪裡值得袁常他去尊敬。不過,甄堯現在畢竟還沒有擺出那個態度,袁常也就以禮相對。若是甄堯敢說出來,就別怪袁常翻臉不認人了。

    正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雖然袁常如此「厚顏無恥」的稱自己是甄姜的男人,甄堯也沒有當場發怒。怎麼說毋極縣甄家曾經是個世家大族,基本的涵養還是有的。

    「袁太守客氣了,你我初次相見,又何干勞煩袁太守大駕。」

    甄堯的語氣倒是極為客氣,不過,他的話也很隱晦的表達了他的意思。那就是他並沒有承認袁常是自己的妹夫,別想跟我套近乎。

    袁常臉色一板,故意裝出不悅的表情說道:「三兄你如此便客氣了,你我早晚都是一家人,兄長前來,作為小輩的豈能不迎接。不過,三兄不知妹夫的為人也情有可原,等相交一些時日之後,三兄便能知道妹夫的為人了!」

    袁常的話語同樣客氣,卻也暗藏鋒銳。

    最後一句「知道妹夫的為人」聽起來好像沒什麼問題,然而,其中的意思卻有兩面性。倘若你甄儼和甄堯承認我這個妹夫,那大家就是自己人,肯定是要以禮相待的;如果你們二人不承認,我袁常也不是吃素的,會讓你們知道我是怎樣的一個人!沒錯,袁常的話語就是這個意思。

    甄堯早年便被舉為孝廉,作為一名文人,豈會聽不出袁常話語之中的威脅之意。心中自然是有些惱怒,然而,如今在袁常的地盤上,而且還是在這麼多人面前,甄堯不好將甄姜和袁常的事說出口,只能忍下這口惡氣,等到時候再跟袁常詳談。

    「袁太守,如今尚在比試之中,你我且稍後再敘,且讓吾看看渤海郡的實力。」

    心中有了決定,甄堯也就不跟袁常多說什麼,將話題引開,雙眼看向戰場中央,仔細的打量著昂首挺立的趙雲。

    趙雲當初救過甄脫和甄道二女的性命,甄堯也是知道的。從第一項的箭法比試,一直到剛才,甄堯都是看在眼裡的。趙雲的勇猛,甄堯也是明白的。而且,趙雲並不是一個只懂武力的莽夫,雖然作為一名文人,內心深處是看不起武人的。然而,趙雲畢竟救過兩個妹妹的性命,再加上甄脫和甄道二女也喜歡舞刀弄槍,趙雲也生的一表人才,甄堯看著趙雲倒是頗為滿意。

    且將目光轉回戰場上,當聽到甄脫和甄道二女的聲音之後,趙雲有如神助,渾身上下立馬就充滿了力量,生生的站直了身體,當大嗓門李永喊下「一」之後,只有趙雲還站著。所以,趙雲和呂布的這一場戰鬥,最後的勝利者顯然便是趙雲了。而在三人兩兩對戰之中,趙雲勝兩場,獲得第二項比試的第一,獲得十分;典韋勝一場,獲得第二項比試的第二,獲得九分;最悲劇的自然是呂布,兩場戰鬥都趴下,獲得第二項比試的第三,只有八分。其餘的十一人都是七分,倒也沒什麼差別了。

    經過兩項的比試之後,趙雲二十分,暫居第一;典韋十九分,暫居第二;呂布十八分,暫居第三;其餘人等則分別是十七分、十六分,最少的則是十五分,幾人都是呂布的八健將,跟呂布一樣杯具。

    按照如今的得分來看,趙雲在第三項比試當中獲得第二名就能成為這次武將閱兵的總分第一,奪得榮耀,並且將白羊座黃金鎧甲收入囊中。而若是趙雲在第三項比試之中得到第三名,呂布或者典韋又得到第一,那麼,分數相同的兩人,自然還是要再戰一場。至於比試什麼,就要袁常來決定了。

    等到一刻鐘的時間過去之後,十四名武將又站到了戰場中央,再一次抽籤決定對手。而第三項比試的內容,正如眾人所猜到的,正是馬戰。

    馬戰所用的武器都是各自熟悉的兵器,這一項比試,必定更加激烈,引人注目。(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