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四世三公

正文 第三八零章 趙雲VS太史慈 文 / 120笑話

    「猛將兄威武,猛將兄無敵!」

    當大嗓門李永喊下太史慈獲勝的話之後,圍觀的百姓們頓時激動的呼喊起來。百姓們之所以如此興奮也是有原因的。

    太史慈如今的身份是糜竺的護衛,這是百姓們所知道的情況。因此,如今太史慈以一個護衛的身份卻有如此出色的表演,就相當於草根中突然竄出了一個明星,讓許多人都生出了奮鬥的念頭,希望有一天能夠跟太史慈一樣,站在舞台上,成為他人吶喊的對象。就跟袁常穿越前一樣,某個**絲李毅卻得到數百上千萬的**絲支持,連某個女神都不被放在眼裡。而如今,太史慈的地位就相當於此。

    卻說高台上的崔道現在又有些眼熱了,原本他打的是趙雲、典韋等人的主意,不過因為要挖趙雲、典韋等人有些難度,崔道也不想破壞跟袁常的關係,所以就放棄了這個念頭。如今看到太史慈如此勇猛,自然又有了想法。

    糜竺就坐在崔道不遠處,於是,崔道跟糜竺商量道:「糜別駕,太史子義如此勇武,若是當一個護衛豈不是浪費了?我安平郡如今正缺一名大將,不知糜別駕可否將太史子義讓給我安平郡,崔家必有重謝!」

    糜家在徐州是個富商,因為糜竺擔任別駕之位,倒也算是有權有財了。而且,因為糜竺在徐州的善名,陶謙這個刺史也不敢明著對糜竺下手。只能暗地裡使一些手段。不過,糜家跟安平郡崔家比起來,那就相當於是螢火之光和皓月。根本沒有可比性。崔家出過皇后、貴妃、王公大臣不知其數,糜家這樣的商人之家如何能夠跟安平郡崔家相比?崔道沒有公然挖牆腳,而是禮儀周全的詢問,算是給糜竺面子了。

    有人就會問了,安平郡崔家如此牛逼,怎麼就不敢搶袁常的人呢?

    首先,安平郡崔家能夠牛逼。是因為他們家族子弟出過許多牛人,這是一個人脈的問題。很重要的一個因素。那就是朝廷要能夠鎮得住場子,這樣,安平郡崔家才能夠藉著崔家和朝廷的關係,狐假虎威一番。然而。如今朝廷自己都自身難保了,還哪裡顧及的到他安平郡崔家?既然朝廷靠不住了,想要挖人牆角,就要靠安平郡崔家自身的實力。安平郡崔家要人有人,要錢有錢,安平郡也在他們的掌控之下,兵力自然也不會少。如果是不知道袁常實情的情況下,安平郡崔家或許會用權力來壓人。可是,如今崔道看到袁常展現出的強大實力。哪還敢動那樣的念頭。而且,崔家若是明著做出搶人的事,必定為他人所不齒。崔家的聲譽說不定就一落千丈。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袁常是出自四世三公的袁家。崔家牛逼,袁家也不弱。正是因為這些原因,崔道才不敢打袁常的念頭。可是,糜家跟這些真正牛逼的世家大族比起來,就不夠看了。所以崔道才敢向糜竺要人。

    糜竺是個溫文爾雅的謙謙君子不錯,可是。並不代表老實人就不會發怒,正所謂兔子急了都會咬人,更何況人乎?雖然太史慈並不是糜竺的護衛,可是,糜竺看到崔道不敢向袁常要人,卻敢向自己要人,擺明就是欺負他,糜竺身為糜家的家主,又豈會不怒?

    想到這裡,糜竺覺得有些悲哀。糜家看似風光體面,卻是危機四伏。在徐州,要提防陶謙還有徐州的其他世家大族,到了外面,還被人欺負,說起來,還是因為自身的實力不夠強大。像袁常展現了自己的實力,崔道連屁都不敢放一個。當下,糜竺的腦海之中不得不開始思考,糜家的前路將何去何從。

    不過,在此之前,崔道的問題還是要解決的。如今的糜家,跟安平郡崔家不是一個層次,糜竺也不願招惹對方。

    「崔太守言重了,原本這只是一件小事,竺自然不會推辭。不過,當日太史子義在我糜家擔任護衛之時曾說過,只是報答我糜家的恩情,若是要離去,糜家不得阻攔。所以,竺並不能決定太史子義的歸屬,若是崔太守要招攬太史子義,可以親自詢問,竺並無二話。」

    在心裡,糜竺卻是暗自冷笑。太史慈本就不是他糜竺的護衛,只不過是找個呆下來的理由而已。再說了,太史慈原本是要投效袁常,如今看了渤海郡的情形,糜竺有十成的把握,太史慈如今肯定會留在渤海郡。不要說太史慈了,就連糜竺都有些想法,是否要將糜家給遷移到渤海郡來。

    糜竺有這個念頭,並不是一時的衝動,而是經過仔細的調查。

    在這些天裡,糜竺發動了自己麾下的探子,將袁常從東平縣上任,到渤海郡擔任太守的事跡調查了七七八八,可以說對袁常已經有了相當多的瞭解。除了一些非常隱秘的事情,糜竺查探不到外,其他沒有查不到的事。特別是當初公孫瓚攻城的事,讓糜竺感觸最深。

    通常,每到戰事吃緊的時候,招募城內青壯等事情並不少見,就連一些名將,也都是這樣做。可是,袁常當時卻沒有這麼做,還說出了一番令人激昂的話語。作為軍人,連城都守不住,還要百姓來守城,那要這些軍人還有什麼用?像一些實力強大的商人,他們的護衛、私兵都相當的多,往往城危的時候,這些商人的護衛、私兵都會被招募去守城。要知道這些護衛和私兵都是商人花大價錢培養的,死一個都讓人心痛,更何況是大量死亡?而有袁常這樣一個人掌權,對於商人而言,無疑是一件好事。

    正是因為通過仔細的調查,糜竺才有將糜家遷往渤海郡的念頭。不過。因為當初在北海郡見到劉備,糜竺也看好劉備。因此,一時之間倒是難以做出決定。陷入了兩難的境地。還好如今糜家的形勢還不是十分嚴峻,糜竺倒也不著急,決定再等一些時日。

    聽了糜竺的話,崔道頓時大喜,連連拱手作揖到:「如此便多謝糜別駕了,待事成之後,崔家必定會還了糜別駕的這個人情!」

    在崔道想來。招攬太史慈並不是什麼難事。在如今的亂世之中,多數武將都想要建功立業。崔家有足夠的實力去幫助他們獲取想要的東西。而被崔家招攬的武將,自然也就被打上崔家的標籤,等到武將功成名就之時,自然也要回報崔家。這也算是雙贏的局面。畢竟崔家的祖訓不得崔家子弟插手朝代更替的事,否則,以崔家的實力,插手天下的爭霸也能坐擁一隅之地。

    對於崔道的喜色,糜竺卻是心中嘲諷,他倒是想知道,等到崔道知道太史慈的情況之後,會有什麼臉色。不過,崔道什麼臉色跟糜竺都沒有關係。就衝著崔道今天的做法,兩人就尿不到一個壺裡了。

    且不說高台上個人的心思,戰場之上。太史慈和張遼的戰鬥結束,又開始抽號,準備下一輪的比試。如今只剩下四個人,趙雲、典韋、呂布和太史慈四人,四人的實力都是極其強悍的,無論誰跟誰碰上。都將是一場精彩的戰鬥。

    「甲組一號,趙雲;甲組二號。太史慈!」

    「乙組一號,典韋;乙組二號,呂布!」

    似乎極其巧合的對陣,步戰的時候太史慈對上趙雲,以太史慈自動投降為結束;而步戰的時候,也是典韋對上呂布,正因為典韋和呂布的激烈戰鬥,使得呂布消耗了太多的體力,以致於在和趙雲的比試之中落敗!

    當李永走下戰場,趙雲和太史慈二人策馬進入戰場,遙遙對立。

    「趙郡尉,此戰某將全力而為,還望趙郡尉莫要手下留情,讓某見識趙郡尉真正的實力。」

    太史慈拱手遙向趙雲喊到。

    卻說太史慈在步戰的時候認輸了一次,那麼,如今這馬戰乃是關鍵的一戰,太史慈為何又不認輸呢?

    首先,步戰的時候的對陣是太史慈對趙雲,韓恂對典韋,張遼對呂布。三人當時如有默契一般都有了主動認輸的想法,在這樣的情況下,認輸就不顯得突兀了。而如今的對陣是太史慈對趙雲,典韋對呂布。若是典韋也有認輸的想法,太史慈認輸也就沒什麼大不了了。可是,典韋這廝是個戰鬥狂,想要讓他認輸是件很難的事情。而太史慈一個人認輸的話,則會讓圍觀的百姓產生不滿的心裡,這樣反而不美;其次,步戰的時候太史慈認輸,是向趙雲投遞一個友好的態度,表示自己的心意,這種做法可一不可再;當然,還有一個原因,這場馬戰將是一場讓所有人都期待的戰鬥,太史慈也想知道他跟趙雲的差距有多少,這一點太史慈不會懷疑,他的實力自然是不如趙雲。

    「此正是某心中所願!」

    趙雲的身上散發出強大的戰意,太史慈也是一個難得的對手,趙雲也想和他大戰一場。步戰的時候,因為各種原因,趙雲沒能和太史慈戰上一場。如今這場馬戰,最能體現一個武將實力的戰鬥,趙雲自然想要全心體驗。

    「如趙郡尉所言,那便戰吧!」

    「戰!」

    趙雲和太史慈二人同時怒吼一聲,舞動長槍,躍馬迎上。很巧合的是,二人所用的兵器都是長槍,就更加讓人期待,到底誰的槍法更勝一籌。

    「鏗鏗鏗!」

    「鏘鏘鏘!」

    戰鬥才開始,就已經陷入精彩的程度。只見趙雲和太史慈二人手中的長槍飛速刺出,在空氣中碰撞出一道道強烈的聲響,讓圍觀的百姓聽得耳朵「嗡嗡嗡」的響個不停。趙雲和太史慈二人的槍法都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短時間內,也難以說出孰劣孰優。

    「百鳥朝鳳槍之鳳舞九天!」

    「落雨槍之九天銀河!」

    只是戰了十幾個回合,兩人都使出了絕強的招式。

    趙雲使出的自然是從童淵處習得的百鳥朝鳳槍法中的鳳舞九天。當趙雲使出槍法之時,圍觀的百姓好像看到了一隻烈焰鳳凰憑空飛出,扶搖直上九天。好似要破開這片天地,到一個更廣闊的世界。耳朵之中,更似有鳳凰的啼鳴之聲,讓人彷彿覺得自己正身處一片鳳凰的世界,眼中看到的都是鳳凰的身影。

    再看另一邊的太史慈,落雨槍法使出,好似一片天空中的雨點形成了一條銀光閃閃的銀河。奔騰不息,阻攔了鳳凰的去路。

    然而。鳳凰是何等強大的神獸,銀河真的能擋得住它的去路?

    「轟!」

    刺耳的爆裂聲響起,卻是趙雲和太史慈這一招碰撞後所產生的效果。只見得趙雲和太史慈周圍的大地,都被塵土所籠罩。圍著二人盤旋,既不落下,也不飄走。二人招式的碰撞,竟然產生了如此效果,著實驚人。

    「希律律!」

    「希律律!」

    顯然,趙雲和太史慈二人的招式都太強悍了,胯下的戰馬已經承受不住,發出了痛苦的哀鳴之聲。當戰馬的哀鳴聲停息,趙雲和太史慈二人的招式碰撞也已經到了尾聲。隨後便聽到「鏗」的一聲,二人手中的長槍這才真正的碰撞在一起。原來,剛才所有的動靜。都是二人強大的招式在百姓們的腦中所造成的幻象,如今這一次的碰撞,才是真正的攻擊到了一起。

    「蹬蹬蹬!」

    「蹬蹬蹬!」

    即使有了雙鞭馬鐙和高橋馬鞍的輔助,卻也因為招式的強悍,碰撞過後二人的身子和胯下戰馬都止不住的向後退去。因此,趙雲和太史慈二人不得不單手持槍。另一隻手卻是要抓住馬韁,免得從戰馬上跌落。馬戰並不是說一定要在馬上戰鬥。就算是在地上也行。不過,若是跌落馬下,臉上就有些難看了。

    二人連人帶馬足足退了五步的距離,而這五步的距離都一樣,都是在五米左右的範圍。當然,如果真要再精細一點,或許就有點不同。不過,誰也不會吃飽了沒事幹去計較那麼一點距離。因此,從這一擊的碰撞結果來看,二人卻是平分秋色!

    「趙郡尉果然好槍法!」

    「子義兄好槍法!」

    二人都是絕強的猛將,碰到一個能夠旗鼓相當的對手就已經很不容易了。如今,兩個人都還是用槍的高手,更顯可貴!

    當止住身形之後,二人同時出聲稱讚一句,見對方如此有默契,二人相視一笑,更生出惺惺相惜的情緒。不過,現在可不是表現哥兩好的時間,戰鬥還是要繼續。

    挺槍拍馬衝鋒,二人又一次戰到了一起。

    這一次,二人都沒有用出絕強的招式,而是拍馬來到長槍所能攻擊的範圍之內,同時出槍。只見長槍的金屬光芒不停閃爍,二人手中的長槍不知攻了多少下。只能清楚的聽到空氣中傳來兩支長槍碰撞的聲響,「鏗鏗鏘鏘」,或許有上百記,或許上千記,至於到底有多少,誰都沒有去算,如今的眾人,早就被兩人精彩的碰撞給吸引住了眼球。

    「唰唰唰!」

    似乎二人的槍法太快了,竟然好似有電火花在碰撞中產生,讓人看的目不轉睛。槍來槍往,趙雲和太史慈二人的眼中只有長槍的影子,周圍的一切似乎都被他們給忘卻了。二人不停的揮出長槍,似乎不知疲倦。二人立馬原地,只是揮出長槍就用了足足一刻鐘的時間,這一刻鐘的時間內,二人手中的長槍都沒有停止過出擊。二人每一下的攻擊看上去都是如此的完美,如此的詭異,似乎無法躲避開來。可是,當長槍快要臨身的時候,二人都堪堪避開,或扭身或彎腰,都是在長槍快要攻擊到的前一秒,才有動作。如此驚現的情形,讓圍觀的百姓們覺得驚現卻又刺激。他們可以清楚的感覺到,若是換他們在場上,根本無法避開攻擊,估計在這一刻鐘的時間內,他們的身上被扎出多少個洞都無法知曉了。

    「痛快!」

    趙雲突然仰天長嘯一聲,在圍觀百姓們的驚奇注視之下,他們隱隱覺得,趙雲的槍法刺出的似乎更快,更具有威力了。而反觀另一邊的太史慈,卻沒有多少的變化。或許,只有少數幾個實力強悍的人才能看得出,太史慈的槍法也強了少許,然而,更趙雲提高的程度相比,卻是可以忽略不計了。

    又對擊了幾十下或者上百下,大家都能清除的看到,太史慈的額頭之上已經有汗珠浮現,臉上也出現了凝重之色。除此之外,最明顯的是,大家都看得出,太史慈在趙雲的攻擊下,已經有了左支右絀的局面,顯然,太史慈已經跟不上趙雲的節奏了。

    「彭!」

    又是一次強烈的碰撞,太史慈連人帶馬後退了好幾布,而另一邊的趙雲,卻是依然紋絲不動,右手持槍,昂然好似一尊無敵的戰神。

    「趙郡尉果然好強,某自認不敵!」

    太史慈持槍立於趙雲對面,拱手感慨到。隨後,太史慈又舞動長槍,口中說道:「趙郡尉,這是某落雨槍法中的滴水不漏,乃是絕強的防禦招式,至今還未被人攻破。還望趙郡尉不吝賜教,讓某見識趙郡尉更強的槍法!」

    太史慈能夠看得出,趙雲先前的百鳥朝鳳槍兵不是趙雲最強的招式,看趙雲那波瀾不驚的神色,似乎有足夠的力量破開自己的這一招。所以,太史慈定要見識一番。

    「如你所願,這一招是某自創的七探盤蛇的一招!接招,七探盤蛇一探天樞!」

    當趙雲話音落下,太史慈就看到一道耀眼的星辰電射而來,太史慈身處其中,根本看不清趙雲長槍所在。然後,就沒有然後了,等太史慈反應過來,只看到趙雲長槍的槍尖,在立在自己喉間一寸處,太史慈都能感受到長槍上所散發的冰涼感覺。

    「某不如趙郡尉,某敗矣!」

    最強的防禦招式都被趙雲如此輕鬆的破解,太史慈還能說什麼,當下很是乾脆的放下手中長槍,拱手對著趙雲行了一禮,轉身撥馬離去。雖然敗給了趙雲,太史慈卻沒有氣餒,反而心中更是有了奮鬥的心思,以擊敗趙雲為目標,催動著他讓自己變得更強。

    「這一戰趙雲將軍勝,下面,有請典韋將軍和呂溫侯上場!」

    大嗓門李永還不等眾人從趙雲和太史慈的戰鬥中回復過來,便直接宣佈下一場戰鬥的開始。這又將是一場令人期待的戰鬥,就讓激情來的更猛烈些吧!(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