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青銅甲

正文 第二十一章 許以工師 文 / 江浩淼

    呂子也沒客氣,起身接過去順手將長劍拔出一半這才發現竟然是一把青銅長劍。青銅劍始於商代,當時的劍身長度都較短。隨著製作工藝的不斷提高,春秋時期已經加長到五十幾厘米。但這個長度已經是極限,若是超過六十厘米極易出現斷折現象。

    而此時呂子手裡的這把劍之所以被稱為長劍,是因為其劍身已經長達七十多厘米。千萬別小看這多出來的十幾厘米,在格鬥中更容易刺到對手。

    出於對這個傳說家族的尊重,王翦並沒有去探究製作工藝方面的問題。但他卻是一直接觸這個家族,所以對某些方面還是知道一些的。當他見呂子愛不釋手時,乾脆做個解說員給答疑解惑。

    人家既然敢做到這個長度,必然將所有的可能都考慮在內。再說這又不是件裝飾品,是要被將士帶著上陣殺敵見真章的。若是上去砍兩下就會斷折,當前的長度就會失去真正的意義。

    呂子顯然也知道青銅劍的長度決定其韌性如何,左右擺擺又反覆用內勁震動都完好無損。提著劍走到帳外,順手砍斷一根粗樹枝發現毫無問題。不由地驚歎道:「果真是了不起!如此工藝本身就是個奇跡!」

    王翦對此早就習以為常,聽到這話也只是笑笑。

    「只此一件?還是」

    聽到呂子帶有些許擔心的提問,王翦充滿豪氣地答道:「回稟大人!只有材料齊全,咱們是可以量產的!」

    呂子要的就是這個答案,聽罷也是按耐不住激動。右手握拳猛地一揮,許諾道:「太好了!王將軍!你可願意擔綱工師一職否?」

    所謂的工師,在古代為掌管百工及手工業的專職官員。為百工之長,專門負責營建工程和管教百工諸事。他只對國相負責,為三級管理制度,工師下面還分有丞(車間主任)和工匠兩級。這樣的管理制度簡單便捷,剩下許多需要層層批復和匯報的環節。這樣可以少些吃閒飯的管理,從而杜絕和減少**的機會。

    這才回來便被許以如此官位,一般人得到此任命估計早就暈過去了。王翦可不是一般人,當即表示自己非行軍打仗的將軍不幹。打小苦習文武藝,不就是為了將來能征戰四方馳騁疆場的嗎!無端跑到大後方去當個後勤保障官,還不如回家務農來的實在呢!

    聽到如此回復,呂子忍不住哈哈大笑。其實他也就是這麼一說,畢竟這些工匠都是人家王翦招收回來的。因為某些工藝存在家族傳承問題,臨陣換將顯然不是明智之舉。

    也可以這麼說,工匠都是衝著王翦的情義才來的。若是還沒有給安頓好就貿然給拆分開,事情往往就會出現不可估量的反覆。雖然為了尊重工匠的家傳秘密不外洩,國家曾頒布過有關的保護政策。而且從高瞻遠矚的角度分析,秦取代周已經是個大趨勢。但這個答案對於甘願遠離城市喧囂歸隱山林的家族而言,有關天下的歸屬與誰顯得並不重要。

    綜合以上原因,如果王翦此時提出職務請求那是必須要答應人家的。這裡面不存在要挾的成分,而是權宜。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國家放低姿態招收各國精英人士來幫助發展並委以重任也不在少數,所以對如何處理好這種特殊關係早已是輕車熟路。

    呂子在此時說出來,也不過是圖個順水人情罷了。再說人事方面的安排委任仍然是一家之主的王說了算,他可不敢擅自做主。當即表示工師一職還能遞上話,若是想去當將軍帶兵打仗,非君上不能許之!

    假如求賢者沒為自己打算,那就另當別論了。他會提前跟人家說明這些,且不會借此獲取陞遷的機會。事情有時就是這麼簡單,提前的告知會讓對方有個心理準備。如果同意跟來,那就是原則上已經認可這種拆分開的結果。歸國以後再出現各種人事方面的安排,工匠大師就會默許此事。

    關於這一點很重要,所以不得不多費些口舌闡述。對於這方面的弊端答案,王翦顯然也是知道的。所以在請人家出山之前,就反反覆覆提醒這是國家派自己前來求賢,裡面不存在個人的利益得失。雖然最終還是存在個人情世故,但它的理論基礎卻已在本質上發生變化。

    我同意隨君前往,是為國家的統一為百姓黎庶的幸福而來。這本身就是對大義無限的熱愛與追求!人生在世本就庸庸碌碌,豈能就此再無信仰!?

    總所周知,對於下屬官員的任命都是有秦王親自來決定的。照這個前提看,呂子此時的許諾就顯得有點吹牛的意思。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呂子有屬於他自己的建議權。而且這個建議權的級別極高,可以直接跟秦王面談建議。

    只要不是違反國家的有關政策,君上也是會當場准奏所請的。所以說他剛才承諾王翦許以工師一職完全是有可能的,而且極有把握能夠實現這一許諾。

    王翦對於他自己的未來其實早有打算,而且在十幾年前就已經準備好了。所以不管別人現在怎麼許諾,反正去大後方是萬萬不能的!

    呂子現在可是如獲至寶,不管是王翦的歸來還是他手裡現在拿著的這把武器都屬於絕世寶貝。他的這位穿著動物皮毛的師兄可是老師口裡的優等生,如假包換的大將之才!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這句話可不是當笑話講的。

    禦敵致勝需要的是精兵強將,可要是一人分根柴火棍上陣也就顯得太過牽強了不是。配給這些勇士以高精尖的武器,無疑於是如虎添翼。所以單憑進獻手中的這柄樣品劍,秦王肯定是會大賞特賞的。到時再趁機替王翦提出這個請求,相信自然是無不准的。

    水到渠成的好事自然使得心情也不錯,當場跟王翦表示這件事情就由他來負責好了。不就是想出征打仗嘛,簡單的很!於是這事便初步敲定下來,著實讓這位王師兄偷著樂了好幾天。

    王翦也是個有心之人,見呂子對青銅劍愛不釋手自然跟著高興。忙告個假轉身離開,不一會兒雙手捧著個長方形木盒返回。「大人!這個是屬下打算進獻給我王的天山劍,請您過目一下看看還有何不妥之處。若是那裡有問題的話,小人這就命工匠修改。」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