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青銅甲

正文 第三十九章 地利人和 文 / 江浩淼

    剛才還搶肉的打算隨即變成亡命之旅,這是誰都沒有想到的。等逃回出發前的地方,潰軍仍然制不住奔逃的勢頭。若不是多虧有魏無忌及時趕回,這支隊伍還真就不好帶了。逃兵看到主心骨再度出現,心安的同時也是哭笑不得。這位每次出事都不在現場,等這邊焦頭爛額打完才回來收拾殘局。

    搞了半天,敢情這位就不是魏國人,而是一標準的秦國人!目的就是為消滅魏國精英,以為將來秦國一統天下鋪平道路!但這也只是眾人心裡的想法,嘴上是不敢說出來的。畢竟現在是兵敗,還有何話講。於是紛紛低著頭等著主人訓斥,大氣都不敢喘。

    頭上包著繃帶的魏無忌此時更是火大,出門之前明明看過黃歷了嘛!

    若不會剛才躲閃及時抱住根樹杈,相信這會兒估計已經跑回魏國去了。這人是回來了,被隨後追趕上來的門客及時從樹上救下。可是驚馬卻不知去向,再說荒山野嶺的也沒處找。於是其中一人將所屬馬匹交予主人,然後兩個人乘一匹馬原路返回。沿途聽到信陵君罵馬就想找回來大卸八塊,十幾個人相互看看都不敢言語直至回到魏軍營地。

    剛才一路上的罵個不停,這股邪火也消停了不少。這一回來竟然又看到這種場面,頓時是火冒三丈。魏無忌拽出寶劍就想砍個東西去火,看到隊伍中竟然還有人身背數箭也不敢吭聲。不由地氣極反笑,沒忍住哈哈大笑起來。面部肌肉這一活動不要緊,頓時扯動額頭的傷口痛得也是一咧嘴。

    「啊!你看看你們這一個個的熊樣!愣在那幹嘛!還不趕緊救人!?誰下達的攻擊命令!?項曾呢!?給我站出來!」

    剛才到底是誰下達的攻擊命令,此時還真想不起來。也許是有人冒死突入進去,隨後有人跟進這才最終導致的大部隊參與行動。但這些沒人注意的問題,現在早已無法考證是誰帶的頭。主人問起此事,這就要有個答覆才行。否則,參與行動的眾人都要倒霉不可!

    好在有人看到項曾被殺,既然死無對證索性都推給他就是。於是紛紛踴躍發言,將所有的罪過推得是一乾二淨。圍觀項曾與孫十三打鬥的幾個人裡面有倖存者,兩人的對話聽得可是清清楚楚的。乾脆爆料說姓項的就不是個好人,攔阻大夥兒攻入敵人的營地。很可能就是一秦國奸細,真實的目的是秘密潛入信陵君的門下當臥底,以借此達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嘴巴底下是能殺人的!當一些變味的戰場消息傳進魏無忌的耳朵裡時,他也開始慢慢相信這些話。有些與項曾相熟的門客看到信陵君點頭,趕緊站出來將這位昔日好友的一些不檢點說了出來。方方面面分分秒秒都與奸細掛鉤,將一樁假事楞給辦得結結實實再無懸念。

    魏無忌對此也是憤恨不已,你項曾有何德何能!枉我這麼多年待你不薄,原來竟然是個白眼狼!敢耍我信陵君者,我必以十倍還你!就算死了也不行!等待會兒平了呂子的營地,非要找出屍首來再碎屍萬段剁成肉泥不可!

    生氣歸生氣,這正事還沒有辦完。魏無忌重新收攏兵馬,開始詢問當時戰況。借此得知呂子營地的防守情況,原來是兩翼突出部造成的傷亡!這事其實很好解決,只有放棄直接進攻營地,先吃掉他的兩翼就沒問題。能造成己方重大傷亡的就是兩翼,於是調整攻擊隊列將精兵強將分散到左右兩隊。先折了你的羽翼,看你還有何本事!

    將乃軍心,甚至有可以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隨著魏無忌的返回,旺盛的戰意重新燃燒起來。

    「君上!午飯時間到了。」

    魏無忌點點頭,招呼大夥兒原地休息準備飽餐戰飯。人是鐵飯是鋼,吃飽了才有勁打仗不是。

    呂子這邊顯然不好過,他讓兩翼的埋伏全都撤回後開始清點人數。數了數也是倍感無奈,剛才一役結束還給他剩下二十一個人可用。輕傷員還好說,重傷員有三個。眼看著才到中午時分,剩下的這點人馬能堅持到傍晚純屬奇跡。他不清楚對方為何沒有從四面包抄而是採用中心突破的攻擊方法,如果剛才是包抄的打法,那麼現在的營地已經拱手讓人。

    也可能是由於山區地形的緣故吧,讓魏無忌的門客施展不開。此地畢竟不是平原,溝溝壑壑的縱橫交錯是必然存在的。但戰爭不能因為行動不便宜就去改變有利於已的攻擊策略,逢山開道遇水搭橋就是指此時說的。可是事實就是如此,再去浪費時間多做考慮就顯得有點矯情了。

    李信的打算和呂子如出一轍,那就是撤回兩翼突出部回歸到營地內防禦。有些計策只可能用一次,連著用同樣的謀略非吃大虧不可。吃虧的眾門客就算當時不知道什麼緣故,只要回去稍作研究就會整理出問題的關鍵。也就是說,對方再發起衝鋒時就會採用雙龍出水的攻擊陣型,目的就是先打掉防守方兩側的突出部再吃掉處於中間位置的營地。

    人多還好說,人少就要懂得避實擊虛。幾十個人對抗幾百人,非謀略不能勝!

    對於外界而言,呂子只是一個行走於各地的商旅貴客。不僅擁有跨國的產業,甚至還與各國的皇親國戚大臣關係融洽來往密切。在這個有關係就會有一切的當下,其擁有的資產可想而知。外界不知道的是,這些資產其實都是國家的而非呂子個人所有。

    他遊走於各國並不是單純為考察各地的風土民情,還有另外一個目的就是探明各處的關隘以及名山大川道路溝壑的地形。熟知這些地理就會擁有地利,再應用於未來的戰爭無疑於是如虎添翼。而這些事情都是秘密中進行的,在今天就彰顯出其中的好處。不論是營地的防守還是兩翼突出部的作戰,李信都是根據當前的地形做出的調整。這才在無形之中就比魏無忌所部擁有了地利,這才直接導致信陵君的眾門客吃了大虧。

    自古戰爭都有天時地利人和的要求,未雨綢繆的謀劃始終都會佔據主導地位而不會被敵人牽著鼻子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