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青銅甲

正文 第七十章 秦昭襄王 文 / 江浩淼

    失蹤的秦昭王贏稷此時並不知道家裡出了大事,猶自在距離都城三十里外的行轅內抬頭賞月。若是此時知道有一個被困於山林之中的人也在抬頭看著圓月沉思,想來會立刻馬不停蹄地趕去搜救吧。

    自從答應替范雎出頭平事以來,這事兒就一直還沒弄明白。與平原君在此會面以後,事情的發展並不順利。當言語中隱晦帶出交出魏齊之時,趙勝那邊二話沒說當即回絕。理由很充分,而且不容置疑。

    既然是結交朋友,就該懂得裡面還有個信義二字。這不單是在自己富貴時結交,有時更是為不知何時會貧賤而結交。錦上添花的大有人在,雪中送炭的才叫朋友。我有難的時候會去求朋友收留,朋友有難的時候也會找我求收留。若是因懼怕而選擇明哲保身,那麼此人就不可交!如果所料不錯的話,秦王自然不會是那種不可交之人。既然肯在此結交我平原君,那麼在下自然也不是那種不可交之人。

    幾句話頂得秦王是啞口無言,當場表示自己絕對是那種可交之人。關鍵是現在不是討論誰是君子的問題,而是如何脅迫趙勝交出魏齊!見話不投機也就草草結束宴席,獨自出來賞月。

    平原君乃信義之人,若是答應就不是本人了。反正也不指望此人低頭,還是按照第二部方案行動吧。再說人質已經到達,相信早已出發去給趙王丹送信的信使已經收到消息。那麼,剩下的就等消息好了。

    事情的進展果然不出秦王所料,趙王得知叔叔被扣押的消息,心急火燎地星夜派兵包圍平原君府擒拿魏齊。周平王不過是有弒父之嫌而無弒父之實,就已經被各諸侯國瞧不上眼。若是不管自家的親叔導致被秦王留作常住人口,這趙國以後又該以何面目處世?

    可是讓眾人都沒想到的是,魏齊一早就得到消息並已經逃離多時。至於逃去那裡,在場的門客沒一個人知道詳情。

    當魏齊再一次逃走的消息傳遞回來後,秦王也是暗罵不已。但不管是有意為之還是無意的,反正這人是肯定是逃離趙國了。此時拿著個燙手山芋還真就不好處理了,於是決定先將平原君帶回都城。返回都城還沒到王宮,就見國相范雎兩眼通紅帶著黑眼圈匆匆趕來。

    畢竟打算好的計劃徹底失敗,秦王正鬱悶著就看到這位幾日不見怎麼能熬成如此模樣?暗笑這位有點太心急,此事早晚都會辦成的。於是提醒秦相要時刻注意自己的形象,這都跟個大熊貓似的,被國人看到成何體統!?

    范雎這幾日真是茶不思飯不想,不過不是為了等自己的消息而是等秦王回都城的消息。這天都被捅個窟窿,任誰敢沒心沒肺!眼看著都等到人比黃花瘦,終於還是在有生之年把個正主給盼了回來。這才急急忙忙趕來,跟隨秦王回宮。等屏蔽左右,這才跪倒悲慼太子的噩耗。

    老人們常說,這人就不能成天咒自己。任誰能想得到,前段時間稱病是假現在竟然成真。得到消息的秦昭王當即吐血半升暈倒,這一躺就是半個月。意識稍稍清醒一些,隨即下令召呂子即刻進宮。

    此仇不報,枉為人君!敢圖我泰太子者,誓與你不共戴天!

    負責傳遞消息的信使稟告說,呂子並不在都城。

    正在咬牙切齒的秦昭王聞聽此言也是一愣,你說國內出這麼大的事,這小子竟敢不回來待命!?著實可惡!有多大的事能比給太子報仇的事重要!?於是下令火速查找呂子的下落,限期回都不得有誤!

    早已得到呂子被刺殺消息的信使開始沒敢言明,主要是擔心大病初癒的秦王身體。畢竟也是個老頭兒了,身心能不能承受住二次打擊還真不敢說。若是知道事情的真相後一口氣上不來再過去,就算自己當場自殺都難贖其咎。

    本打算等些時日稟報,卻發現秦王報仇心切已是無法隱瞞。只好跪地求饒,硬著頭皮報喪。就在太子殿下出事的十幾天前,呂子也被魏無忌派出的刺客給殺害了!稟報結束,信使偷眼觀瞧君上的氣色。若是發現情況不對,立馬喊隨時待命的醫官進殿施救。

    得到消息的秦王當場只是一驚,卻並未再出異樣。因為他壓根就不信,呂子能被人殺死!?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肯定有不得不如此的難處!他深知越是心亂就越應該尋找內心的安靜,卻還是想即刻傾國之兵去找魏國的晦氣。深深地吸口氣壓下這個衝動,冷眼看著跪在下面的信使沒有說話。

    跪在地上的信使只感覺到脖子後發涼,卻是不敢再多說一句。好歹等到秦王說話,這才發現身上的衣服已經濕透。

    「張成!」

    聽到國君的招呼,信使忙應道:「微臣在!」

    「唉!你跟本王的時日,想來也不短了吧?」

    張成打小就一直跟隨在秦王的身邊,數算下來也有二十幾個年頭了。不敢說對坐在上面那位的脾氣秉性瞭如指掌,估計也差不多少。這句話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責怪自己隱瞞事情的真相。這可是欺君大罪,不單是殺頭車裂那麼簡單!忙不迭地叩頭求君上開恩,表示剛才句句屬實,對君上的忠心天地可鑒。

    事情果真如此簡單,那就好了!秦昭王已經意識到一個特別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呂子的死跟太子的死絕不是某種巧合,裡面應該有條看不見的線將兩人連在了一起。這就是張成不敢說出事實的原因之一,畢竟牽扯到秦國未來國君和當前無冕的呂子。

    此事在未水落石出之前,任誰都不敢斷言此事。但推斷也好,事實也好!相信這些傢伙們對此事的來龍去脈早已是心知肚明!重重地哼了一聲。「嗯!這人若是讓他在一個職位上干久了就油了,看來是時候換換工作了。」

    若是別的職務還好說,隨便給找個外派就能打發了。可是自己知道的事情太多,君上所謂的換換,其結果不言而喻。張成嚇得全身篩糠,一個勁地痛哭流涕叩頭。

    秦王此時已經恢復往日的睿智,他現在只想得到事情的真相。輕歎一聲,說道:「張成!本王且恕你無罪,大膽講來。告訴本王實情全部真相,不管是什麼!若是裡面有一字一句的隱瞞,兩罪並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