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青銅甲

正文 第三十一章 述職報告 文 / 江浩淼

    聽到王齕老將軍已經隨大軍進駐老馬嶺,作為秦軍前鋒指揮官的呂子帶領蒙武和李信以及十三前往述職。幾百口子人上手這麼一打就給人家老將軍剩下幾個人,怎麼著也要說道說道才是。

    王齕聽完戰損報告,上來而是一通安慰。不管怎麼說,如果不是幾百人捨命在老馬嶺站穩腳跟,現在再想衝上去搶山頭,估計死的人會更多。打仗就是打仗,那有打仗不死人的道理!?但凡遇事,盡力而為也就是了。至於最終的結果也不是誰能夠左右的,沒必要糾結在此處。

    呂子見老將軍公務繁忙,也就準備告退。得到允許後正要轉身,就聽王齕喊他。「將軍!有什麼命令需要執行嗎?」

    王齕拉著呂子的胳膊走出大大帳。「此次老馬嶺一戰,功在社稷。陣亡將士的撫恤問題,老夫已經做了善後。呂將軍且請寬心,咱們的將士不會白白犧牲的。」

    畢竟有王翦的那次雪夜提醒,呂子對近段時間自己的表現也是做了深刻的反省。若不是因為這個原因,剛才匯報完工作就會主動跟提出來的。人家軍隊有自己的一套規矩,而且都是根深蒂固。咱不過就一外人,還是多看少說為妙。

    此時聽到老將軍提及此事,忙躬身施禮道:「此事全憑左庶長大人定奪,末將替眾死難兄弟先謝過了。」

    關於軍烈屬家庭的生活保障問題,其實早就是一直被積壓的問題。不是不想解決,而是國家暫時還沒有這個實力。但凡事也不那麼絕對,若是不考慮人數太多的原因,私底下偷著搞點小動作還是可以。

    消息沒腿跑得快,即便是當事人並未說出去也照樣能被廣泛傳播。自從呂子提出這個建議後,隨即就被傳得沸沸揚揚。不管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大街小巷的話題都在隱晦地談論此事。若不是秦法嚴峻,早就有人組織這些遺孤去找官府了。

    國家的方針政策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改動的,這需要繁瑣的論證並結合當前國情方能施為。這可不是住家過日子那麼簡單,想今天買肉回來吃就可以去買。畢竟國家這個大家庭牽扯到的方方面面的問題太多,總要有個時間推才行。

    秦昭王得知呂子帶領前鋒冒險搶佔老馬嶺高地,便知此戰的傷亡肯定小不了。在得知趙國主力已經有所行動後,責令王齕即刻發兵增援,不管外面下雪還是下刀子。必要時可以考慮暫時放棄全部的輜重物資於大後方,以期盡全力拿下老馬嶺。

    發佈的命令之中自然要帶個小零碎的,內容便是讓王齕跟呂子主動提出關於前鋒將士陣亡的撫恤問題。畢竟這件事情早晚要解決,從那開始也是開始。不如現在讓王齕賣個人情,也算是一舉兩得。

    既然有秦王的令帶詔,王齕說話自然是有底氣的。本打算好說辭,沒想到人家呂子對此隻字未提。但這些顯得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問題本就應該早點解決。還是那句話,沒個開頭就無法拉開救濟大幕。這本就是全軍將士之福,身為軍中大將更是樂見此事可成。

    自從老馬嶺的戰鬥結束以後,秦國也算是正式開始關注軍烈屬的遺孤問題。但最終正式開始解決這個問題,還是在五年以後才陸續在各郡縣推廣實行。根據各縣的財政收入支出情況,先從富縣試點酌情啟動起來。

    推行的結果還是顯然易見的,使得更多的軍屬家庭不用再為以後的生活而發愁。這也算是一件好事,雖然讓人感覺來的有點晚。這些都是後話,在此處也算是有個交代。一筆帶過,在後面章節裡也就不再提及。

    在老馬嶺與趙軍的第一次交鋒,就已經證明秦軍此次所帶的這種遠程投射武器的實用效果非凡。全殲趙國部隊的觸角巡哨不說,順便還把他們的前鋒部隊消滅乾淨。

    這個始料未及的結果,著實讓老將軍王齕興奮了一把。根據前線反饋的戰報做好草稿,順便叫來呂子看看內容還有沒有需要補充的。畢竟這一仗是人家甘冒箭矢,捨命打出來的。而自己手頭上都是道聽途說來的,其中終歸有些欠妥之處。

    呂子對此相關內容並未提出任何異議,只是將自己的名字從上面劃掉。然後將諸將隨軍改為由蒙武親自指揮,李信為輔完成的老馬嶺防禦戰。

    「這是要兩人冒功嗎?」王齕低頭瞧了半天,也沒琢磨明白到底是個什麼情況。搶功勞固然不對,可問題是你呂子在前線部隊參加的戰鬥。就算此役確實不是由你指揮,但按照以往軍中的規矩就是這麼排序的。身為老兵的蒙武自然是知道這個規矩,他肯定不會對此說什麼。

    再說你個奏折果真這麼遞上去了,不讓秦王給罵死才怪。一場戰役打下來,主將啥功勞都沒有。仗都是副將們統御兵卒打的,這以後再打仗還要主將做什麼!?再有這種情況,直接派各部隊的副將軍上去就是了。

    「呂將軍!此事如此處理,貌似有些不妥吧。」

    呂子抬頭看看老將軍充滿質疑的目光,笑道:「事實就是如此!左庶長大人恕末將無禮,如果此戰報照剛才的方式就這麼遞上去,肯定會被老頭子罵死的。」

    王齕並不知道呂子的身份在沒有明確的王命下達之前,是不能見諸於官方文本裡的。見這位仍在堅持,於是說道:「我說呂子啊,你剛才是不是說錯了?咱們要是不這麼寫,才會被老頭子罵死吧。」

    有些話是不能明說的,因為裡面的禁忌太多。就像當初白起對呂子也沒法說明軍中的潛規則,其實是一個意思。呂子笑著搖搖頭,也就不再堅持。他完全有理由相信,如果戰報不改直接遞交上去,秦王也會命令張成重新做一份存檔的。既然如此,那就隨便好了。

    至於將官的功勞歸屬,並不會影響整個戰報的進程。而作為此次的秦軍主帥而言,單純的一次兩次戰鬥是沒必要出現的。他的責任是對整個戰役負責,那怕所有的戰報裡都不曾提及王齕的名字也不會被誰給忘記。因為回京述職的報告,是由他來親自完成的。而隨後的封賞還是處罰,自然也由他來一力承當。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