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青銅甲

正文 第六十九章 三稜箭頭 文 / 江浩淼

    當趙軍防禦陣地裡被保護起來的弩弓手發揮威力時,營地裡的大火也開始熊熊燃燒起來。紛紛中箭落馬的秦軍並未就此停止進攻,邊發射箭矢邊將注意力集中到躲藏在工事內的趙國弩弓手身上。此時的精準度將傷亡的差距迅速拉大,卻沒有一個人在意。只要身體還能動,就剩下三個動作。

    上箭!瞄準!發射!

    趙軍給對方形成的壓力,主要來源於掩體保護和對面馬隊的密集程度,也就將秦軍猛烈的攻勢暫時有效地阻擋住。可是當衝鋒的秦軍調整戰術後,這個優勢隨即被減弱。而秦軍的弩弓製作精良,其精準度遠高於趙國弩弓。作戰雙方的距離接近過程中,對掩體後面的趙軍弩弓手逐漸形成絕對壓制。

    遠程武器方面的差距是有的,這也是不爭的事實。秦軍主帥王齕將最新由國內調撥的一批新式弩弓裝備給一線作戰部隊以後,隨即在實戰中大顯神威。這種新式武器較老式弩弓有諸多優點,在此耽誤點時間以便說明。

    新式弩弓讓使用者更容易上弦並裝箭,騎兵部隊為此還直接取消了戰馬的馬鐙。射手發射完成後,右手可以直接將弩身下掛並用腳蹬住,單手便可以將弓弦掛好。與此同時,左手取出箭矢準備裝箭。

    新式弩弓具有更精確的刻度標定距離,只要射手估算的目標距離沒問題便可根據望山(瞄準標尺)上的刻度進行瞄準。至於風向問題肯定是要訓練的,但這難不倒常年跟弓箭打交道的射手們。畢竟發射弓箭也需要計算風向,跟使用弩弓是一個道理。

    再一個就是關於弩弓使用的箭矢方面的優勢,這也是射擊精度不可或缺的一項。在前工師王翦和繼任者呂楚的共同努力下,將大量裝配部隊的扁平箭頭淘汰並更換為三稜箭頭。雖然還沒有全軍普及,但作為一線的主力部隊已經列裝完畢。尤其是此次進入上黨地區的作戰部隊,全都裝備最先進的三稜箭。

    以上是秦軍的武器介紹,相對於趙軍的裝備就要高出一個等級。此時的趙軍軍中也列裝有大量的弩弓,但其射程與精準度還不如秦軍換裝下來的那批老式弩弓強勁。他們所使用的遠程投射武器仍以弓箭為主,其射程可想而知。再加上一直得到沒有更新換代,許多武器早已陳舊不堪。

    趙直此次所帶的五百弩弓手還是在出發前申請更換掉一小批弩弓,這才保證了五百人的武器全部能用。其中如有非故意損壞,弩弓手只能使用佩劍與敵作戰。而配發的弩箭箭頭仍是老式的扁平狀,在超遠程射擊過程中所受到的風向作用尤為突出。相比秦軍所使用的箭矢,其中的差距更大。

    秦制三稜箭頭在製作過程中被要求三個稜邊是等長的,分毫不差的製作工藝確保了超遠程的射擊精度。箭矢在飛行過程中,箭頭所受的風向影響極小。

    當然了,武器再先進終歸是由人來使用的,兵卒們的勇氣和必勝的信念也決定了戰役的成敗。作戰雙方的兵卒都充分體現出大無畏的犧牲精神,用生命譜寫出悲壯華麗的篇章。對於武器裝備方面的介紹,在這裡只是就事論事。

    秦軍的攻勢異常猛烈,讓原本還以為能堅守數日的趙軍頓時感覺壓力太大。隨著士卒的傷亡成倍增加,趙直所部三千人馬幾乎損失殆盡。當趙直的部下找到他時,發現將軍依靠在兵車上已經中箭身亡。銳利的箭矢直接貫穿兵車的地板,將藏在後面的趙直射死。

    隨著將軍陣亡的消息傳出,失去約束的兵卒們竟然沒有選擇奪路而逃。而是揮舞著手裡的兵器,紛紛怒吼著衝出營地發起最後的衝鋒。

    當慘烈的丘陵阻擊戰全部結束以後,秦軍發現趙直將軍並其所屬三千人馬無一人倖免全體陣亡。因有命令在身,秦軍隨後跨過這座防禦營地直插趙軍縱深。離開前只來得及將趙直草草地埋葬,並將其佩劍插在墳前以示對這位將軍的尊重。

    就在這支秦軍疇騎剛剛離開不久,負責兩翼包抄的趙軍騎兵部隊隨後也趕了過來。當他們看到營地內的慘烈搏殺,不由地是面面相覷。秦軍的動作太快了!原本以為這座防禦營地至少能堅守兩天以上!

    趙軍的作戰地圖都是一樣的,甚至可能都是出自一個製圖部門。當兩支部隊的指揮官看到滿是血污的地圖後,紛紛拿出自己的地圖比對當前地勢。這裡那有他娘的山!?好歹附近有座光禿禿的丘陵,還要蹲下來才能看得出來!一張該死挨千刀的破地圖,就枉送了三千名弟兄的性命!

    當兵卒找到趙直的屍體,兩名指揮官是仰頭長歎。與趙直將軍一同共事也有十幾個年頭,雖為趙王家的親戚卻沒有一點架子。兄弟長兄弟短的就好像在剛才,這人說沒就這麼沒了。這到底該怪誰!?難道是秦軍比我們更優秀!?還是那些該死的唉!都不是!此身從此化作英雄淚,滴入長河都不見!

    「顧將軍!此時突防成功的秦軍早已失去蹤跡,咱們該如何處置?」

    顧將軍低頭看看陣亡的趙直將軍,使勁地攥緊拳頭咬碎鋼牙。翻開地圖查看一會兒,說道:「吳將軍!綜合現場分析,這股秦軍行色匆匆。看來是有目的的,由此便可以推斷出他們的去向!」

    「噢!?」吳將軍順手展開自己手裡的地圖查看一番,點點頭應道:「不錯!眾所周知,秦軍是以首級論戰功的。咱們這座營地內陣亡的兄弟都完好,看來他們的任務很緊急!我看差不多!」

    顧將軍點點頭,看看還在燃燒的營地大後方。為了保證兩個人推斷秦軍的目的地是否相同,於是建議各自在手裡寫個名字。秦軍戰鬥力太過強勢,當前兩支兵馬最好能兵合一處。借此將追擊路線統一起來,也好替死去的趙直和眾弟兄們報仇雪恨。

    當兩隻大手並在一起時,相互看看一起張開。隨著那個名字相同,兩位將軍如釋重負。既然現在英雄所見略同,那還等什麼!?於是翻身上馬,注視著正前方的土路。

    「將軍!追否!?」

    顧將軍轉頭看看跳上戰馬的吳將軍,大聲笑道:「大丈夫既然生於天地間,能如流星般劃過天際也不枉此生!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