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青銅甲

正文 第九十章 保存實力 文 / 江浩淼

    廉頗確實有他自己的打算,只不過有些話沒法明說罷了。自從趙國三十萬大軍進駐上黨地區以後,趙、韓、魏的三國聯軍之勢漸成。燕國、齊國和楚國也紛紛表示願意幫忙並派出觀察團,相信不日便會抵達趙軍的丹河防線。如果能借此將與日俱增的秦軍主力消滅於上黨,各諸侯國還是樂見其成的。

    想要掙得從燕國、齊國和楚國派來的軍事觀察團的大力支持是需要時間的,他們進行戰場評估並整理成冊據實上報反饋更是需要大量的時間。而當前的秦軍攻擊勢頭太猛,若是硬抗也不是不行,卻會因此而直接導致趙軍付出的傷亡代價太高。

    外界一直傳言,秦國將是統一華夏的國家。就目前各國的軍事實力分析,單憑任何一個國家都吃不掉秦師的。趙**隊因常年與胡騎打交道,所以兵卒也都善於騎射。每年輪換戍邊作戰,各軍之中也練就眾多驍勇之士。由此成為繼秦軍之後又一支不可忽視的武裝力量。

    趙國之所以能成為第二強國,歸根結底就是擁有這支強大的軍隊。一旦失去這個基礎,本就虎視眈眈的各國肯定會趁你弱要你命。別看各諸侯國對秦畏如虎,果真讓他們聯手搞掉趙國還是可以的。想當年三家分晉,就是這麼搞得。那還是晉國四卿沒有組織大規模戰役的情況下,直接被趙韓魏三家瓜分的。

    兩虎相爭必有一傷!

    打掉秦軍的同時,趙軍必然會傷亡大半。失去優勢兵力的趙國,將以何抵禦周邊幾國的猛撲!?所以說,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保存實力的同時,期待其它幾個國家的主力部隊到來。

    當然了,能不打仗最好。只要秦軍知難而退,以趙國現有的軍事實力完全有把握將上黨地區盡收囊底。也就是說,當今天下除秦軍外,再無第二支能趙軍相抗衡的的軍隊。

    最好的打算就需要時間來印證,只有韓魏兩國任何一支部隊與秦軍開打,趙軍隨後都可以直接出丹河防線攻擊秦軍。到時候隨著三國聯軍的全面展開,坐山觀虎鬥的幾個國家也就會坐不住了。

    眾所周知,只要借此機會幹掉秦國三分之一的軍隊,至少可以保證十年之內不會再有大規模的戰爭!果真能達到戰略意圖,上黨地區的歸屬倒顯得無足輕重了。

    昔日的周朝早已名存實亡,周天子的直系軍隊也贏弱不堪。面對強大的秦國,各諸侯又貌合神離。此時的國際形勢錯綜複雜,任誰也不敢投入全部主力孤注一擲。正是因為有諸多禁忌,這才導致廉頗不得不如此為之的對抗。

    而滿腦子只有打仗的趙括,所提出的理論便會與主帥的打算格格不入。不採用修築壁壘固守防禦,如何保存自己的軍事實力!?面對秦軍疇騎和步兵方陣的大規模衝鋒,我軍所面對的損失如何承受!?真把趙國的這點基礎賠乾淨,你我都會是歷史的罪人!

    當夜晚前來賠不是的趙括聽明白廉頗將軍的意思後,也是深思熟慮一番。廉頗之所以現在才將他自己的打算說出來,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人多嘴雜斷章取義就會失去原話的意思,萬一被有心人給聽了去,這小鞋就能給你穿出花來!期待聯軍進入上黨地區跟秦軍作戰未嘗不可,但裡面好像有點一廂情願的味道。因為這需要有前提的,那就是此次戰役中趙軍的態度。

    可是現在的問題是,剩下的這幾個國家裡面沒一個人是傻子!你堅壁不出的小算盤一扒拉,人家立馬就會知道你心裡想些什麼。這本來就是你趙國的事情,你們不主動接戰卻讓我們先打?這是瘋了嗎!?

    打定主意的趙括琢磨明白後,建議道:「將軍!末將當初奔襲野王城的建議,就是我趙國給諸侯國的態度。等燕、齊、楚三國的考察團過來,讓他們知道我軍對秦軍作戰是勢在必得的。若是不打,他們便會質疑。此時的秦軍銳不可擋,各國齊心協力尚不敢保證完勝,更何況現在的三心二意。」

    廉頗剛才苦口婆心地表明自己的態度,目的也是不想在軍中多樹敵人。尤其是這些年輕人,有的未來不可限量。作為眼前這位趙家子弟,假以時日別出意外的話會名垂竹帛之間的。就算是秦國的戰神大魔頭白起對趙括也十分認可,曾流露過趙括缺少的只是閱歷。

    作為趙括本人而言,他是趙家子弟裡是為數不多的優秀將領之一。少了市儈氣,而多了些精明強幹的勁。這也許就是所謂的天生吧,猶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唯一的缺點就是喜歡認死理,可能與閱歷有關吧!廉頗想到這,重重地嗯了一聲,說道:「等三國的軍事觀察團到來,你可以先帶兵攻取光狼城。至於帶領趙軍疇騎長途奔襲野王城,這個建議還是再議吧!」

    趙括本著賠罪心來的,所以剛才還是滿謙虛的。這也是考慮跟老將軍鬧翻對後面的戰役不利,畢竟大敵當前,但也僅限於此。軍隊裡若是和稀泥,付出的代價將是慘重的。本以為說幾句軟話再提出突襲野王城的建議就會被採納,沒想到還是這麼個結果!

    戰鬥打得就是時機,這個東西往往是不等人的。有時會是一閃即逝,再想撿起來恐怕為時晚矣。趙括見主帥廉頗根本沒打算跟誰商量,頓時感覺心裡堵得滿滿的,恨不得拔劍出去找個東西砍幾下。剛想就此事提出異議,卻正好看到老將軍在燈照下的銀色白髮。不由地在心底歎息一聲,將軍老矣!這也許就是人們常說的代溝吧!

    「末將服從將令,如果沒事的話就回去了。」趙括低聲說完,聽到老將軍同意後倒退著退出大帳。他終於打定主意,明天馬上請命回國述職。不等什麼狗屁不通的軍事考察團到來,而是趕緊回去找趙王告狀。廉頗老匹夫!你愛等誰來就等誰來吧!反正我是不在這伺候大爺了!

    趙括此次著急返回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軍中現在吃得可是當年的新谷。由此便知,趙國的後勤補給已經出現大問題。自家的糧草都嚴重到如此地步,卻還在這妄談什麼等著秦國斷糧不戰而走。恐怕人家還能吃飽的時候,我們就先斷頓了!至於說帶領部隊去收復光狼城!?做夢去吧!

    第二天的天還沒亮,趙括就已經收拾好行裝前來跟廉頗請假。托辭當然不是告之實情,只是說回國有要事。廉頗其實也煩這個年輕人成天跟他提理論相悖的意見,你那麼明白你來做主帥好了!

    再加上秦軍幾次試圖跨過丹河的計劃都被挫敗,前段戰役所帶來的不利形勢已經被徹底控制住。所以當廉頗聽趙括要回去的打算,當場囑咐回去的路上多加小心。為此還親自送出大營,真實目的就是擔心這小子再半路反悔不走了。

    廉頗站在大營外面注視著趙括的隊伍消失在密林之中,長長地呼出口氣。這小子終於走了,成天在耳邊嗡嗡個不停確實讓人心煩!

    個人有個人不同的見解,這個無可厚非。畢竟一個人一個心眼,誰比誰聰明!?在軍中若是遇到這種問題,當然是主帥說了算。若是各說各的,這仗沒法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