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青銅甲

正文 第一章 強渡丹水 文 / 江浩淼

    昨夜的一場大雪將枯黃的大地塗成白色,松柏不是還帶點綠色嗎?原因是它們現在都被人為地砍成木樁,樹幹多做成木排和木筏等渡水器材。大規模的濫砍濫伐燒火,對大面積林木造成空前的破壞。

    這人都活不下去了,誰還會在乎生態平衡以及水土流失問題!

    銀光素裹的群山因為清晨的日出而顯得晶瑩剔透,山坡上卻只留下忙碌的人群和成片的矮木樁。到處都是用以取暖的篝火堆並借此燒掉沒用的枝枝蔓蔓,燃起的濃煙是遮天蔽日。懶洋洋的太陽還沒來得及看清楚地面上人們到底在搞什麼破壞,突然被地面上的大聲吼叫給徹底驚醒。

    「渡河突擊隊準備!箭陣掩護!」

    隨著秦軍攻擊命令下達,紛紛舉著木筏的秦軍兵卒全體起立準備發起最後的衝鋒。在他們前面的不遠處便是秦軍的大型箭陣,再往前就是此時還沒有完全凍結的丹水河。

    寒冷的天氣使得河岸兩側早已開始出現冰凍現象,冰層裡面夾雜著大量破碎的木排木筏和偶爾出現的兵卒屍體。倒不是活著的人不想將屍首打撈上來,而是河道正好處在趙軍的遠程武器控制範圍之內。就是想動用大量的人類進行打撈,也只能等佔領對岸的趙軍營地才可以。否則,移動目標根本沒機會靠近河岸。

    「一排射!二排射!換!」遮天蔽日的箭矢用幾乎平直的彈道撲向對岸趙軍的防禦陣地,將守護在那裡的趙軍壓得抬不起頭來

    趙將趙鳳坐在足有一米粗細的木樁後面抓起把雪塞在嘴裡,慢慢咀嚼著冰涼的甘醇以便讓乾裂的嘴唇好受一些。側耳聽著呼嘯而至的秦國箭矢,劃破空氣的過程猶如寒風鑽進門縫時的尖嘯。

    又要開始了!不知道還有幾人能活到中午!

    趙鳳轉頭看看左上臂的箭傷,這是昨天下午受的傷!好在當前使用的是弩弓而不是弓箭,單臂就可以完成裝箭射擊。申時時分,有幾隻秦軍小船衝破防線登岸。他帶領手下兵卒冒著對岸如雨的箭矢,拚命將這些人打回水裡以後才發現自己中獎了。

    負責防守此處渡口的趙軍,當初足有二千人有餘。經過兩軍反覆的射殺,現在已經減員不足五百人。請求主力派兵支援的信息已經發出好幾次,後方仍不見一兵一卒過來。照當前這個勁頭看,秦軍最多再來上三波衝鋒,陣地就會失守!

    只要有本將軍在此,你們一個也別想上岸!

    趙鳳抬頭看看蔚藍色的天空,然朝地上恨恨地吐口唾沫。「呸!小的們!全都給我聽好了!咱們主帥下得可是死守令!絕不能讓一個秦蠻子登岸!人在陣地在!誰他娘的敢給我後退一步折我趙軍威風者,定斬不饒!」

    當害怕死亡變成滿眼都是死亡之時,身在其中的感覺就會變得麻木起來。當看到身邊周圍到處都是屍體的時候,只有戰鬥才有希望活下去的頓悟最終會戰勝恐懼。

    每次秦軍箭陣的急速射過後,秦軍步卒就會登船發起衝鋒。既然強攻如期而至,是不是該有鼓聲了!?躲在木排掩體後面的趙卒突然對此有點期待起來,哪怕下一秒被亂箭射死,也好過這種難以忍受的等待。

    當對岸轟隆隆的鼓聲如從天邊傳來的滾雷般響起,四百多名趙卒紛紛握緊手裡的投射武器。戰鬥又將開始,也許是生命的最後時刻到了!

    木筏中間位置的秦卒登船後紛紛將盾牌舉過頭頂,用組合起來的防禦盾牆抵禦趙軍射過來的箭矢。這種立起來有一米多高的方盾牌足以抵擋住趙軍弩弓的射擊,一旦組合起來恰似一面木牆。坐在木筏兩側的兵卒則使用所有能用的工具拚命划水,以求最大縮短到達對岸的時間。

    時間就是生命,在這一刻被徹底體現出來。留在水中就是個活靶子,只要攻上岸去就是勝利!

    但這還不是最要命的,最關鍵的距離是到達丹水河的中間位置。趙軍為了讓自己的防線更加穩固,早已在各處渡口的後方佈置有大量的投石車裝置。附近山上的大石頭和木材到處都是,完全可以採用一邊戰鬥一邊生產的方式來補給前線使用。也就是說,拖得時間越久,趙軍的霹靂車就會越多。

    趙軍的遠程部隊可能是擔心離河岸太近會被衝過來的秦軍破壞設備,所以依據其有效射程盡量遠離前線位置。秦軍發動渡河戰役之前,他們便已完成試射準備,射擊諸元幾乎都被標定的完美無缺。一旦發現有人強行渡河,埋伏在附近山上的觀察哨就會利用旗語預警。通過觀測到目標的距離,通知山下密集陣的投石部隊展開猛烈炮擊。

    秦軍顯然也知道這個飛石的攻擊勢頭太猛,所以當看到突擊隊將要臨近河中心位置時,更加振奮人心的戰鼓擂得是隆隆震天響。

    聞鼓聲奮起!這是每一名秦軍兵卒都知道的理論,於是拼上吃奶的勁用力划水。

    趙軍投石部隊早已準備就緒,各拋石車的官長全都注視著坐落在附近山腰處的指揮所。隨著顏色醒目的旗語出現後,幾乎同時大吼。

    「目標距離!三百三十米!放!」

    發射兵聽到命令,隨即用大木槌敲向卡住繩索的木銷。被繃緊的繩索瞬間得到釋放,產生出的巨大動能馬上做功。通過槓桿原理的投石車猛地發出一聲巨響,將掛在炮梢皮套上的大石頭用力拋出。

    趙軍投石部隊所使用的投石車,一共分為兩種。上面所描述的是其中一種,還有一種則是由人力拉動的。其做功原理是炮梢的一頭的皮套上掛有大石,而另一頭有一條或者數條繩索。當兵卒聽到發射命令後,便背起繩索朝後猛跑。隨著掛有大石的一頭超過原有平衡點時,就會產生出巨力將大石拋射出去。

    不管是那一種大型拋射武器,其作用都是一樣的。當第一顆大石落入水中時,隨後而至的石頭紛紛到達。所產生出的巨大水花四散飛濺,將附近的木筏沖得歪歪斜斜。運氣不好的秦卒更倒霉,被大石直接命中所乘的木筏而隨之四分五裂。

    秦軍沒有聽著鼓聲後退的規矩,失去船隻的軍卒不畏寒冷直接展開泅渡。也顧不得髮髻上出現的白色冰花,只知道朝著前方拚命地游。但失去盾牌保護的這些人隨即成為趙軍的射擊目標,沒游幾下就被紛飛而至的箭矢射殺在水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