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青銅甲

正文 第五十一章 依法治國 文 / 江浩淼

    作為當時法家優秀代表人物的商鞅,在秦國變法期間也法家學說發揚光大.而法家所崇尚的,就是依法治國。而由商鞅提出的之說,也就被秦國上下所推崇備至。由此帶來的就是世人傳說的秦法嚴峻,但也是造就強秦的基礎之所在。

    作為積重難返的周朝天下,以進入天下紛爭的時代。雖然還有人極力在維護人倫綱常,但相對於戰爭年代的那時而言已經顯得十分羸弱。倒不至於說話不算,但在利益的驅使下還是會被人們酌情處理的。這也是許多聖人所痛心疾首之事,卻也只能無奈地看著道德進入衰落期。

    法家倡導的就是治亂時用重典的手段,雖然太過嚴厲卻也讓人們學會去按部就班地生活。由此所帶來的,道德被有限度地給保留了下來。後世對法家治世的手段褒貶不一,卻都無法否定這個學說在當時所具有的價值。畢竟有強秦的出現,這便是歷史給予後人的答案。

    自從王翦請回傳說家族的後人,秦國兵器製造業便隨之得到長足的發展。適用於製造方面的法律也就隨即產生,它要求每一名工匠乃至每一名管理者都要用嚴謹的態度完成自己所屬的工作。目的只為保證這些兵器被製作出來是最精良的,而不能讓身在前線作戰的將士們來印證其實用性。

    相關法律規定,所有加工出來的兵器上面必須刻有他們的名姓。當兵器達不到其使用效果時,以便由專業部門借此追查這件兵器的監工和製作者。

    打個比方說,一件矛戈被工匠孫十三製作出來,那麼上面就需要刻上十三的姓氏。這還不算結束,當時負責車間管理的工頭是李信的班,那麼當李信檢查完畢後,就需要也在這件兵器上刻下他的姓氏。工師呂楚當然不會置身事外,作為兵器製造工廠的總負責人也需要在這件兵器上刻下她的姓氏。整個過程到這裡就算全部結束,剩下的步驟就是裝箱出廠並配發給各作戰部隊來使用。

    由於有嚴格的製作工序,同一型號的矛戈都是可以互換裝備的。當兵卒在作戰中無法避免地造成武器損壞後,他們可以將破損的矛戈重新進行捆綁組裝。

    因為其簡單便捷的組合工藝,使得任何一名兵卒都可以完成這一組裝。由此所帶來的好處,就是可以保證在失去後勤保障的部隊仍然可以使用完整無缺的兵器進行對敵作戰。假如是秦國弩弓出現損壞,仍然可以將這些散件組裝成一支新的弩弓出來。任何一個完整的零件裝配使用,都不會出現卡槽對應不上的問題。

    天地尚且有缺,所以凡事沒有絕對的。秦國兵器製造工廠即便是如此嚴謹的追責制度,仍然無法避免紕漏的出現。當這個萬分之一或者是十萬分之一的問題發生以後,追罰令隨即便會下達到工師的手裡並由他進行處罰。

    假如其中的一批武器存在的問題超過一定數量,那麼追罰令就會問責到車間主任的身上並得到相應的處罰。如果大批武器存在有質量問題,那麼工師就要考慮一下自己的小命問題了。

    這樣的結果也就導致眾人如履薄冰,不敢有絲毫的懈怠。但仍然會有些手藝超群的工匠被問責,時間一長,呂楚也就適應了這種環境。當習慣成自然,嚴謹的態度就是凡事就要依法辦事。所以當她此次聽說呂子自作主張直接申請工匠團隊返回前線,根本就無法適應這種隨意性。再說工匠團隊耽誤歸期是要被追責的,到那時大夥兒都要跟著她去戍邊的!

    自從有小雨兒歸隊以後,孫十三就不再把呂楚當大嫂看。若不是前線需要團隊,他現在就會動手直接將楚楚綁了去。面對這麼多工程人員,一個人怎麼忙得過來!?早知道是這麼個結果,當初就應該帶一支百人疇騎隊過來!

    呂楚得知呂子有危險後,其實也是急在心頭。見站在對面的孫十三不說話,只好說道:「十三哥!你沒有王命在此,呂楚擅自決定工程團隊去前線是要殺頭的!呂楚深知我家公子需要工程部隊幫忙,但呂楚不能犧牲這百十號人來成全我自己的忠義一事!」

    孫十三看看對面的楚楚姑娘,突然感覺是那麼的遙不可及。「將軍跟主帥定有三日之約,不管他此次過河能不能完成任務都會在三天後返回或者是咱們的大軍過河去救他。我現在趕過來,已經過去一天半的時間。如果你還在猶豫不決,那麼呂子的死就是你害得!昔日的情義哪!?難道都讓狗給吃了嗎!?」

    呂楚看看門外的眾工匠,突然長歎一聲。「對不起!十三哥!呂楚還是不能答應這個要求!假如假如公子呂楚也會隨他而去的!」

    聽到這個答案,孫十三是跺足捶胸。「你也不怕死,呂子也不怕死。既然你們都不怕,為何就不能去前線架橋!?你們只要完成這個任務,以呂子的身份再事後做個申請也就是了。相信老頭子是不會追究此事的,大家不都沒事了嗎!?」

    呂楚聽出話裡有話,忙問道:「公子的身份!?公子什麼身份?」

    這句話倒把孫十三給難為住了,這個秘密如何敢跟面前的呂楚說出來!支支吾吾了半天,只好撇開這個話題,問道:「你現在就告訴我,你怎麼才能同意帶領這支工匠去前線?」

    呂楚苦笑著搖搖頭,這個答案已經是不可能的。就算現在派人馬不停蹄地趕回都城咸陽,等秦昭王下令再返回來已經是後天了。到那時,就算自己帶領這支工匠團隊趕往丹水河前線,也已經是當前的第四天的傍晚。而呂子的三日之約,則是後天的深夜。

    什麼都晚了!全都晚了!公子!你為何非要這麼早過河!?難道就不能等秦王同意以後!等楚楚帶隊到達前線以後再展開行動啊!沒有王命,楚楚如何敢不顧這上百人的性命啊

    孫十三見呂楚一臉的痛苦卻不回答,只好催問道:「我的工師大人啊!咱能不能抓緊時間做決斷!?再這麼耽誤下去,什麼都晚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