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青銅甲

正文 第六十六章 個人意見 文 / 江浩淼

    「將軍!天色已經不早了!」

    隨著身後傳來一聲提醒,讓此時站在邯鄲昌盛客棧院中賞月的呂子回過神來。回頭看看原來是隨從常羽,笑著點點頭表示自己會馬上回屋睡覺。等常羽答應著離開,呂子再次抬頭注視著皎潔的月光

    就在半月前,還沉浸在新年喜慶之中的呂子便接到秦王密令。於是與城主韓永成灑淚而別,帶領此時還留在身邊的五個人踏上征途。

    主將韓永成,原為韓國將軍。因為韓王將上黨地區割讓給秦國,所部也就理所當然歸屬秦軍序列。當時的他不是不想帶領所有屬下離開光狼城返回韓國,而是因為秦趙兩國不顧冬季來臨提前派大軍進入上黨而將他們的歸路切斷。

    趙軍在調動中便將這支韓軍理所當然劃歸他們所有,為安定軍心也就暫時沒來得及換防。這也就導致及時趕到的呂子徹底控制住光狼城,並提醒韓永成當前的身份應該是秦軍序列而非趙軍序列。事實就是如此,再加上兩人之間還有些淵源在裡面,於是,這位韓國將軍便決定服從韓王令,帶領部屬改旗易幟歸順秦國。

    當初呂子答應等事情過去以後就帶著韓永成出去,但現在的上黨歸屬問題還沒有得到徹底解決。於是承諾只要等這事正式結束以後,就會正式申請秦軍部隊過來接防光狼城並將韓永成的家眷接回都城咸陽定居。

    等到那時,呂子就會申請秦王批准韓永成交出軍職,以便跟著他外出遊歷各諸侯國。

    有個承諾就好,畢竟目前的形勢就是如此。韓永成深知自己既然身為一名城主,就該知道什麼是身不由己的道理。此時的太行山上還有幾十萬的趙軍在虎視眈眈,起碼要先把這個問題合理解決以後才能考慮遊歷吧。

    蒙武和王翦兩個人已經調防,因為當初的約定。他倆都被如約留在軍中任職而不再跟隨呂子走南闖北,畢竟也到了瓜熟蒂落的時候。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經過不斷的實戰證明,蒙武和王翦都是堪當此任的。再說國家正在用人之際,相信他們會在不負眾望在隨後的統一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的。

    李信、孫十三和常羽其實也被收入軍中,卻都尋個合理的借口沒有去領受將軍佩劍。李信的借口最簡單,自己屁股上的傷到現在沒好利索。只要陰天下雪,屁屁就疼癢得鑽心。估計是趙國的箭頭留在裡面,還是等有空請神醫聖手小雨兒取出來以後再說吧。

    帶兵打仗,圖的就是心靜方能得取勝之真意。身上因為有傷便會導致心煩意亂,如何還能做到心靜二字!?

    至於到底是不是真事,恐怕只有他自己心裡最清楚。

    孫十三乾脆表示自己水土不服,嚴重聲明他對當國家幹部一事不感興趣。你說這馬,咱還沒弄利索呢!再去管人,豈不讓人笑話!?

    而常羽則是被王翦有意留給呂子聽用的,在徵求常羽本人同意後行貼身保護之責。用王翦的話說,那就是這人若是都走光了,地球萬一不轉了怎麼辦!?

    呂子當初讓常羽跟著王翦,目的就是想讓兄弟們趁此大好時機混個出身。再加上那次夜渡丹水行動,常家三兄弟裡就剩下常羽一個人。有意栽培常羽,也是告慰戰死的常家兩兄弟。此時聽到王翦要將常羽留下,當場表示反對。他深信王翦未來絕對會功成名就的,跟在這樣一個人的身邊就能學會翱翔之意。

    好男兒志在四方,沒有機會照樣無法實現自己的夢想!

    王翦也知道呂子的本意,感動之餘承諾常羽只需跟隨呂子兩年即可。兩年之後的今日今時,便過來辦理交接。到那時就算呂子不同意放人,他也會毫不猶豫把人帶走的。

    因擔心自己若是不答應就會導致王翦學李信行托辭之事,呂子只好勉為其難表示個人原則上同意此人事安排。於是,這事便這麼定下。考慮到尊重個人的意見,呂子還是決定叫來常羽說說這事。若是常羽露出哪怕是一點點的為難之色,那麼!王翦乾脆閉上你的鳥嘴,直接領人回部隊!

    這在當時的那種環境下,能做到這一點的人恐怕真不多。畢竟那還是個等級森嚴的年代,一個貧富差距根本就無法利用正常手段去逾越的奴隸制社會的晚期年代。一個人的生死也僅僅只是主人的一句話的事,更何況是給你一次自己可以去選擇身份的事情。

    常羽,字德福,祖籍上黨人士。常家三兄弟,排行老二。三兄弟被收入昌盛記當夥計,也是兢兢業業克勤職守。工作態度嚴謹,能力智慧皆屬上乘。但作為當時眾英雄豪傑粉墨登場之際,他也僅屬於中上等的能力。因為像這樣的人才比比皆是,這才呂子此前並未關注到他。

    時機往往只會留個時刻準備著的那些人,稍微的懈怠都有可能與你擦肩而過。自從秦軍正式進入上黨地區以後,時刻準備著的常羽隨後便有了出頭之日。

    有句話怎麼說來著!?哦!對了!不怕你成天閉著眼幹活,就怕你干在點上!想要得到賞識重用,就需要與領導有偶遇的機會才行。而這種機會真的不多,畢竟伯樂太少。

    常羽恰恰就干在這個點上,而且還是當著大掌櫃的面這麼幹的。倒不是他有意為之,而是責任心養成的習慣使然。在他得知任務緊急時,甚至沒有歇息便冒雪連夜趕回去傳遞消息。單憑這個工作態度,就已經給身為大掌櫃的呂子留下個好印象。也正是那個時候,他才算是正式進入呂子的視線並在隨後的工作表現中得到認可。

    但凡事都需要歷練,環境的不同就要有不同的理念高度。常羽畢竟剛剛接觸上層圈子,說難聽點就是閱歷還稍微欠缺那麼一點點。在這件事情上,呂子和王翦也是心知肚明的。

    此次若不是王翦正式離隊,呂子還不會這麼著急地將常羽推出去的。有些事情慢慢來也是可以的,畢竟沒人天生就會這些東西。話又說回來了,掌握閱歷知識是需要時間的。既然有兩年之約,實事求是地講還是不錯的。如果單純論見世面的話,當然還是跟著呂子的身邊可以讓眼界更開闊一些。

    也不知道是王翦提前做通常羽的工作,還是他就是願意跟隨在呂子的身邊。總之最後的答案就是現在的這種情況,常羽本人隨呂子等人來到趙國都城邯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