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青銅甲

正文 第一百零八章 胡服騎射 文 / 江浩淼

    趙括領軍何時離開的趙國,沒有具體到那一天。為了保證此次趙國換將不為人知,連歡送動員儀式都省下了。當李牧清醒過來時,這才得知上將軍已經秘密進入太行山。

    司馬尚這幾日並未離開趙府,趁懊惱不已的李牧養病期間將趙括留下的書卷交予李牧。並且告訴他,上將軍在離開時就一再囑咐發展騎射的趨勢。

    自趙武靈王根據平原作戰的特點,開始倡導胡服騎射。為發展壯大騎兵部隊,他決定攻佔草原遼闊的原陽。那裡是一處優良的天然牧場,是訓練騎兵的最佳場地。再加上當地的居民多善於騎射,也就使得這個計劃有了成功的諸多便利條件。

    在其大力推行胡服騎射的過程中,從北方接近戎狄的地區大量招募善於騎射之人並組建疇騎部隊。同時借助這些人的先天優勢,改步兵部隊為騎兵部隊。利用豐厚獎勵的辦法,期間也收編了不少遊牧民族的胡騎充斥進疇騎營。選拔其中優秀者為騎射教官,培訓作戰兩不誤迅速建立起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

    所謂的疇騎,當然要有戰馬才可稱之為騎兵。趙國也曾試圖從戎狄的手中尋找優良的馬種,卻因為某些原因導致計劃一直不順。後來只好採用代地經營胡馬的方法收購戰馬並伺機控制住當時的林胡王,這才獲得了大批的良馬補充到疇騎部隊裡去。

    這位首先在中原地區倡導騎射的趙王卻沒得善終,讓趙人是扼腕不已。因其在確立國家接班人的問題上優柔寡斷出現極大失誤,直接導致當時的太子趙章率兵作亂。

    公子李成、李兌得知詳情後,起所部兵馬靖難。趙章兵敗後,逃到武靈王當時所居住的沙丘宮乞求收留。尾隨而至的李成和李兌不允,在攻打王宮過程中殺死了太子趙章。這哥倆因擔心大王玩秋後算帳替太子報仇,便尋個借口將武靈王圍困在宮中不得出。在相持三個月後,武靈王最終餓死在沙丘宮中。

    即便如此,趙武靈王大力發展的胡服騎射還是被保留下來。趙國也因此從弱小一躍成為強國,他所留下的強大的疇騎部隊讓緊隨其後發展壯大的秦國是頭疼不已。雖然趙國割地獻城時有發生,但其疇騎部隊果真跟秦軍對抗基本上沒吃過什麼虧。

    正是因為有歷史上的趙國提倡胡服騎射的出現,這才使得當時的諸侯國開始大力發展各自的疇騎部隊。墨守成規的作戰模式,也由以戰車為主的形勢逐漸朝單體騎兵上發展。而隨後出現的指揮騎兵作戰的各諸侯國裡優秀將領之中,以秦國的白起和趙國的趙括最為著名,再就是後來的李牧。

    可是隨著三位佔有主導地位的將領紛紛遭遇不測,使得很多騎兵作戰的精髓都沒能傳承下來。也就使得騎兵戰術的發展暫時被制約住,並在隨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停步不前。

    秦國的白起和趙國的趙括,兩個人並不是相互聽說對方才知道名字。這兩位其實是很熟的,而且都曾在趙國設立在原陽的騎兵指揮學院待過。而在當時,趙國是本著友好開放的態度這麼幹的。與趙國交好的幾個諸侯國,都曾派出過學員進入原陽騎兵指揮學院進修。

    按照當時嚴格的定義,每一期都是有先後的。白起是趙括的學長,趙括理所當然就是白起的學弟。其中的兩位佼佼者並且深得胡人教官器重的,就是這兩位學生最為優秀。至於後人傳說趙括只是一個會紙上談兵的庸才並被笑話幾千年,相信謠言止於智者就好。

    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兩人最終會在戰場上一決雌雄。而整個上黨戰役打下來,參加作戰的部隊人數已經遠遠超過一百萬。這其中還不算負責後勤保障的軍工,以及那些在後方默默付出的人們。

    李牧並沒有機會參加這場震驚海內外的大規模的戰役,因為他要和司馬尚領王命趕往趙國的邊陲要塞,在那裡創建他的不世之功,也因此而一躍成為趙國當時炙手可熱的人物。

    就在李牧病癒跟趙家老母請辭的當天,趙母知道這兩位小哥會趕回邯鄲面見趙王聽封。於是請求兩位給大王捎個信,就說此戰本不欲讓括兒指揮。假如大王肯聽老婦良言,就換了這個將軍即可。若是仍堅持以老婦的括兒為將,還望大王不要事後追責就好。此戰若出現反覆,我括兒必不會獨活。為國戰死,也算是沒有辜負大王的愛將之名。

    李牧當然知道趙母的言外之意,暗暗佩服的同時表示會將老娘的話如實稟告給趙王。至於以後的事,有李牧和司馬尚一口吃的,必不會讓老娘餓著。

    這也算是一份情誼吧,李牧隨後實現了自己的諾言。在邊關如日中天的他得知老婦人收到連累以後,便派人將趙括的母親接去府上以母侍奉。老人無疾而終,由此可知李牧為人至孝的說辭不虛。

    當趙王丹聽到姑姑傳過來的話,心裡也有些不悅。此次聯軍人數已達八十五之眾,面對區區四十五萬秦軍如何還有如此說辭!?但作為長輩的話,晚輩還是要聽的。在李牧的一再堅持下,這才勉強表示同意,到時候絕不會追責趙括家中便是。

    所謂的金口玉言,就是指此時說的,得到趙王保證的李牧這下算是徹底放了心。回家跟自己的老娘拜別以後,已經是將軍的他灑淚而別。

    與趙括離開邯鄲城時的鮮明區別是,離城的李牧和司馬尚只帶走寥寥幾十個人而已。依據司馬尚的建議,他們在趕往邊陲要塞之前要轉道去原陽,因為那裡有趙國目前最強大的疇騎培訓基地。面對居無定所的戎狄部落騎兵,步兵顯然是幫不上太大忙的。

    司馬尚側面揚鞭登上一處高地,回頭遙望雄偉的邯鄲城也是百感交集。此一去,恐怕數年都不得回。放在平時倒沒覺得怎樣,果真就此離開還真有點捨不得。

    「咱們肩頭上的擔子不輕啊,我感覺前途太渺茫。」

    李牧拽帶韁繩回頭看了一眼邯鄲城,大笑道:「只需相信自己的內心,便知這個世間根本就沒有渺茫二字!兄弟們!讓咱們就從此地開始學會飛翔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