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青銅甲

正文 第五十七章 伴君如虎 文 / 江浩淼

    事情果然不出所料,當這支假扮趙軍的魏**團撤離後的,秦軍救援部隊便趕到野王城。呂子沒想到的是,這支救援部隊竟然是由一十四歲以上的男丁組成的五千人馬。

    呂子等人伸手擦擦額頭上的汗,將這支充滿喜慶的童子軍團接入城中安頓。據此次帶隊的孫十三孫大將軍所言,大王將會在一周之內趕過來。

    一國之君要來親自視察前線,野王城被搞得破破爛爛終歸不是個事。於是大夥兒加固城防的同時,將街道上的碎石雜物全都清理乾淨。城內的衛生問題更是重中之重,由庫頭范成龍親自掌舵每天都派專人負責檢查指導。

    好在人多力量大,想來評個衛生城市應該沒懸念。

    唯一讓人擔心甚至可能會給抹黑的東門城牆破損的太嚴重,想在短時間沒修復估計只能做夢才能完成。凡事盡力吧!再說當前也實在沒什麼好辦法。

    一周的時間看似太久,那也要分什麼時候去過。沒白沒黑忙忙碌碌的,根本感覺不出它有多長。感覺也就是一眨眼,七天便過去了。當散在城外的斥候回報大王的護衛團隊出現後,早已整裝待發的呂子帶領滿城眾將出城十里迎接。

    意氣風發的秦昭王根本就不希望坐車,此時正騎著他的白龍駒上隨軍進發。遠遠看到十里街亭兵盔甲亮旗旛招展,還是不由地笑著點點頭。這個呂子!成天就知道搞些形式主義來糊弄本王!不過看著此次守城有功的份上,就原諒他這一次吧!

    盼星星盼月亮盼援軍的呂子也看到軍陣中的秦王,突然滿眼的淚水。從小就失去親人的他從沒跟任何人提及,他一直拿師父和這位仁慈的大王當成家中的長輩。每次看到兩位老者,心中的感覺總會是暖暖的。

    當騎在戰馬上的秦昭王看到對面呼啦跪倒一大片時,跳下馬將呂子攙扶起來後示意眾將全都平身。此時正逢戰事,些繁瑣的禮儀能免則免吧!

    眾將齊聲唱諾後,分開左右將回城的大道讓出來。呂子緊跟在秦王后面,將城中的諸將一一解釋。秦昭王便勉勵一番,並表示隨後會論功行賞的。至於呂子請來的外援姬喜,既然已經穿上百夫長的甲冑那就穿著好了!

    姬喜當然能聽懂這句話的意思,再次跪倒給拜謝大王。有國君的話在此,這個百夫長的職務就算是定下了!如果說姬家軍開始還不能算是秦軍序列,那麼從現在開始便正式歸建了。

    姬喜這幾日和城中諸位共同禦敵捨生忘死,隨之也就得到眾人的認可。大夥兒聽到這個好消息,紛紛拱手道賀。此時有大王的同意,從今往後便是一家人。

    沒經過戰火洗禮的軍隊的氣勢表面上看似雄壯,明眼人卻能看出這種氣勢很浮。這是因為沒有烈火淬煉的原因,這種氣勢跟千錘百煉出來的軍團完全是兩個概念。前者是鋒芒畢露的,所以看著氣勢上浮。後者則是鋒芒內斂的,是那種真正的國之利刃。

    如果說野王城的守軍在幾日前也是同樣浮躁的話,那麼現在的他們早已是百煉成鋼。被烈火淬煉過的軍人別的也許看不出來,可這個卻是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出來的。所以當他們看到大王身後跟隨著的都是那種浮躁氣時,相互看看都忍住心中冒出的奇怪的念頭。

    呂子在前幾日發回緊急文書的時候,也是憑自覺這麼幹的。他現在其實更希望看到的是氣勢內斂的秦國精銳,而不是這些沒經過戰火淬煉過的部隊。最想見到的答案已經相當明顯,將他心中僅剩的希望之火打滅。

    安排諸軍的工作自然有專人負責,身為野王城最高指揮官的呂子只需陪好秦王即可。在返回臨時整修的行宮之前,秦昭王順便過去看看受傷的董青。

    也多虧小雨兒擔心呂子的安危跟隨孫十三返回,經過她的精心護理算是把還在死亡線上徘徊的董青救醒。董青這幾日已經可以吃點流食,只是還不能下炕。

    秦昭王趕到時見董青還在炕上昏睡,忙示意大夥兒噤聲千萬不要驚動這位董大夫。悄悄返回院中,低聲詢問軍醫關於這名傷員的病情。得到過幾天就可以回國修養的消息,這才放下心來。接下來又去探望城中的輕重傷員,慰問一番後命軍醫官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考慮分批將這些功臣送回國去修養。

    作為身在一線的低級官兵而言,做夢都不敢想此生還能見到大王。這要是在平時,連念頭都是不敢想的。堂堂的一國之君能親自過問並安排傷員回國一事,頓時讓眾人是感激涕零。想來這輩子也值了!如此近距離接觸自家大王,是可以炫耀一輩子的榮耀!

    從藥鋪返回行宮的途中,秦昭王命呂子可以邊走邊匯報數日來發生的一些情況。當聽到守軍打得如此辛苦,也是唏噓不已。感慨之餘指示呂將軍該賞得必須重賞,該罰的絕不准酌情!

    聽到大王的明確指示,呂子趕緊解釋城中皆是我大秦好男兒。論功都是要賞的,絕對沒有受罰的。當時若是缺少他們其中的任何一個,現在的野王城恐怕都已經在魏軍的手中。

    秦昭王並未接這句話,轉頭看看呂子後就不再說話。剛才還你一言我一語的說得熱鬧,突然全都消停下來讓人感覺氣氛太過壓抑。

    呂子並不知到大王為何突然間就不言語了,忙閉住嘴一個字也不敢再多說。低著頭跟著秦昭王的身後,仔細琢磨自己剛才那句話說錯了。翻來覆去回憶話語中的每一個字,都未看出其中有什麼問題。再說當時的城中,確實沒有一個人選擇逃走或者是投降。

    眾志成城,這才最終堅持到援軍的到來。此次的成功,是城中每一個人忘我努力得出的結果。這本來就是事實,按照秦法都是要論功行賞的。

    實在琢磨不出其中要義的呂子只好在心底暗歎一聲,伴君如伴虎!老人的話果真有道理啊!

    無邊的壓力頓時讓呂子感覺心裡被堵得滿滿的,呼吸都顯得有點吃力起來。唉!這種感覺說得難聽點,甚至比今天上午看到城外數萬敵軍的壓力還要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