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青銅甲

正文 第八十二章 散兵游勇 文 / 江浩淼

    隨著戰區內的敵我軍情陸續擺著將軍的面前,呂子終於知道武安君為何要派大軍直奔大王莊.那個位置不但是進入太行山的關隘要道,再往北十幾里更是趙軍跨過丹水界的渡口。

    所謂的渡口其實只是單指河流而已,想要過河根本不用船隻的。入春以後的天氣晴朗少雨水,河水最深處也就能抹過成人的腰間而已。秦、趙、燕三個諸侯國的百姓大都生的人高馬大,相比楚人那種玲瓏身材有過之。

    趙括軍基本上以趙人為主,所以能將輜重物資及時送過對岸。船隻是不用想的,除非伐木自己加班加點製作。架設浮橋的動靜太大,也就相對會失去突襲的意義。換位思考的話自比趙括的話,命令大軍直接泅渡是肯定的。

    現在已經可以這麼理解,趙括軍並未給自己留下後路。且不說進入太行山的要道不管不問,就拿趙軍退守時如何快速過河都成問題。再加上上黨界即將進入雨季,那條此時尚可泅渡的河將會再次形成一道天險。

    這是準備行破釜沉舟計嗎!?既然你不打算留退路,那就做絕一點好了!

    呂子猛地一拍地圖上的趙軍過河點,叫過姬喜面授機宜。命他帶一百軍卒秘密潛入丹水界巡查,若是沿河發現趙軍開始修築渡橋,可就地引來天火燒之。至於如何要用天火一詞,自然是讓趙軍的舟橋部隊發現不出端倪來。

    「姬將軍能否保證完成任務!?」

    剛才聽大將軍介紹作戰任務時,姬喜便知此任務的重要性。而所謂的天火,不過是盡力保護自己的一種手段。這是指順利的時候,偷偷摸摸完成任務再溜之大吉。可要是不順利的話,可能就要採取猛攻的方法才能保證完成任務。

    「請將軍放心!我姬喜也不是貪生怕死之輩!您就等好消息吧!」姬喜給呂子行個標準的軍禮,轉身召集所部人手。然後趁著夜色離開大隊,跟隨一名地方上的嚮導直奔目標區域而去。

    自從在長子縣城秘密擒獲馮致遠以後,呂子打算將欽犯押回國受審的機會一再錯過。他不是抓緊時間辦完此事,畢竟有夜長夢多之說在那擺著。但也確實分不出人手來,這也是不得不一再拖延的事實。

    昭襄王到野王城後,呂子也曾面陳此事。希望大王能給個處理意見,畢竟這關係到秦國太子的消息。秦昭王卻表示此時還是再緩上一緩吧,好歹抓住的,絕不能在沿途再走失了。

    直接殺了當然最好,至少可以一了百了。可問題是自從線索就從這兒斷裂,秦太子的下落恐怕就再也打聽不到。秦昭王也沒打算去大牢看看這位太子的老師,也是擔心睹物思人再一劍把這位給斬了。不過他也給呂子下達命令,那就是等上黨戰役進入尾聲以後押著人犯隨大軍一起返回。

    再說野王城可是秦軍的糧草中轉站,由重兵把守的城池根本不用擔心馮致遠被誰趁亂救走。為確保不會被人撿漏,呂子把無法被敵人破譯的巡哨時間表教給范成龍使用。再他依將令離開之際,仍反覆囑咐范庫頭要看護好朝廷的欽犯。在得到保證後,這才放下離開野王城。

    至於如何派重兵環伺大牢,范成龍自然是要依計調整部署的。咱們在此把此事簡單提及一下,後面就不用再出現牽扯。

    秦軍撒出去的斥候會在半路上相互交換信息,若是緊急就會在第一時間反饋給各自的主將。這種信息共享很給力的,尤其是在戰場上顯得更加重要。

    讓人欣慰的是,沿途收攏起來的被打散的游勇還真不少。不經意間,又多出三百多名年輕的秦卒。可是唯一讓呂子感覺到奇怪的是,這些散兵游勇對大營派出通訊營一事全都不知。別說是曾經見到過,聽都沒聽說。

    事實就是如此,這些兵卒要是聽到撤離的命令,就會想辦法尋找自己的部隊。再加上有大帥的撤退命令,所以不用擔心事後被當成逃兵處置。

    正因為沒有碰到由蒙武和王翦組織的通訊營,這才導致他們既不敢往丹水河逃也不敢距離自己所屬防禦區太遠。這麼做也是確保自身安全的舉動,假如碰到自家的大部隊就可以解釋被敵人打散的。此時正準備組織人手打回去,起碼還有個說辭解釋。

    呂子並不關心散兵游勇的解釋,在失去與主力消息的情況下仍肯留下來的都是好漢。稍微沒點信念的,相信現在早就逃走或者是投降趙軍了。於是勉勵幾句,表示諸位也是暫時留在軍中聽用。若是後面找到各自所屬的部隊,隨時歡迎你們返隊。交接用的證明材料自然是有的,大夥兒盡可放心就是。

    秦軍的治軍法度到底有多嚴,現在早已不得而知。可要是單憑聽誰的解釋就可以不治擅離職守之罪,此事恐怕還有待商榷。若是有某個兵隊的將軍出具調動證明,那麼就是因為將令離開作戰崗位的。

    看似都是放棄作戰崗位,其中的區別有天壤之別。一個是要被治罪的逃兵甚至還會連坐,而另一個則是為國而忘卻生死的英雄!

    眾兵卒對此自然是心知肚明,感恩戴德表示願隨呂將軍攻城略地絕無二話。若是需要採取攻擊手段,希望將軍能把任務先交予自己這些人上去。

    聞聽此言,呂子差點笑出聲來。估計小兄弟們也是看到自己手下的這些老兵的原因,這才有如此說辭。秦軍各部裡面確實有老頭兵不假,但那也都是根據比例進行嚴格調配出來的。軍隊中的年輕人居多,也就看著不是那麼顯眼。可是像這樣清一色的情況,貌似在諸侯國的軍隊裡都不多見。

    有什麼大不了!?咱還就帶著這些老人家們去創造出秦軍不敗的神話!呂子微微一笑,讓李信帶著前來請命的眾軍下去修整並順便檢查各自的武器裝備。這人光有勇氣還不行,赤手空拳如何打仗!?

    隨後也就得到李信的報告,兄弟們的武器保存完好,有的隨身攜帶的箭矢幾乎是一箭未發,看來應該是沒有與趙軍發生過正面衝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