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青銅甲

正文 第一百五十三章 家族派系 文 / 江浩淼

    呂子隨後跟隨他的師父遊走於各國,但大部分時間都是生活在秦國.如果說開始的時候,他的說話口氣也許還帶有一點衛國方言的話,那麼隨著他長期住在秦國,也會變得說一口秦國的方言。

    稍微的走神兒並不影響跟隨的談話,呂子接著問正在朝北方觀瞧的方天化。「裡面確實沒什麼區別,在咱們秦國都是推崇能者居之的。再說,國相大人還是個標準的魏國人呢!卻不知方將軍是是那一年來到的秦國?」

    呂子本想問方天化是不是跟隨父母家族來到的秦國,一想到生逢亂世的孩子著實可憐,忙改換話題。你想,若不是家族出現重大變故,任誰願意遠離故土家鄉去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定居!?由於有這種可能性,呂子表示這個話題只是閒扯而已。如果不方便的話,可以不必回答。

    沒想到方天化並沒有這方面的禁忌,當即表示自己其實是齊國人。因父母始終不承認此時的齊國正統是田家,所以不允許自家的孩子入朝為官。

    「大將軍有所不知,末將並不稀罕當什麼官。只是沉迷於研究武學,這才遊走於諸侯國拜師學藝。可惜的是,大多數武學家都是徒有虛名而已。五年前末將途徑秦國,發現世間原來並不缺高手。因為秦國有公平的選才制度,這才導致各諸侯國的武學高手紛紛來投。」

    隨著方天化的講述,呂子終於聽明白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正如方天化剛才所說,他五年前來到秦都咸陽正好趕上秦國國內一年一度的為國選才。

    宣傳口號極其簡單:只要你認為自己有本事,就可以免費報名參加比武!若是果真有本事並且已經得到官方的認可,隨後的吃住費用全部免費!

    自古就有窮文富武的說法,一般人家根本就不敢想。遊歷各國的費用可想而知,方家完全沒有能力供應這麼一位武學愛好者。早已囊中羞澀甚至連昨天的早飯都沒吃飽,餓的前心貼後背的方天化因為一頓飯不得不報名參加比試。

    沒想到上手就一發而不可收,被動的連續晉級也就導致被秦**方注意到。當比武大賽正式結束以後,拔得頭籌的方天化隨後被當時的秦相魏冉召見。也就在那時起,他認識了現在的秦軍大帥武安君白起。

    當時的魏冉可是分管軍方的朝廷大員,就算此時的秦軍軍中還有許多將軍都是他親自提拔重用的。像方天化這樣人才登上將軍的席位並沒有問題,就算不是魏冉換作他人也毫無疑問。

    確認沒有黨羽關係的呂子這才把心放下,因為此時的國相早已換成了范雎。睚眥必報的傳言可能有待商榷,但此人的小肚雞腸還是有目共睹的。

    而魏冉也不是主動提出的請辭,背地後其實是范雎搞的鬼。遊說大王中央集權,並伺機把魏冉搞下野。就算當時的魏冉不知道,相信事後也會得知始作俑者是誰。

    現在也可以這麼認為,就算放棄權力的魏冉不想再反覆,憑范雎的為人也會處處防範魏冉勢力死灰復燃。通過武安君白起被打壓一事就可以看出端倪,否則秦王絕不會在白起拔取韓國十城最後一城野王城以後再度換將。

    而且自打王齕接任秦軍指揮官一職,回國述職的白起不僅沒有得到封賞還再度出現被雪藏的跡象。所以說這事裡面沒有范雎的身影,還不如現在討論晚上會日出的話題更讓人感覺實在。

    華夏大地上的權力更替起步就是從部族開始的,家族派系林立早已根深蒂固。這也就成為各國國君在收攏權力時,不得不去面對的既定事實。尤其是拔出蘿蔔帶出泥,更是普遍的不能再普遍的現象之一。

    這種現象傳承到戰國七雄時期,家族派系更是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與其說各個諸侯國是由一國之君把持,倒不如說是由一個個大家族把持的說法更地道。而這個大家族的下面則會隨之出現無數個小家族,這些所謂的小家族就是國君手下的大臣,將軍們的家族派系。

    由此所帶來的後果就是得到提拔重用的往往都是他們的家族成員,而不是屬於外姓人的平民老百姓。這也是他們為保護自己既得利益的一種手段,在當時是不得不承認的事實。

    即便是選才相對公平的秦國也逃不脫這個現實,畢竟這是文明傳承過程中因附帶保護色而必然存在的寄生物。這也就導致那些上位者都會不由自主地被動選擇保護自己,並且總喜歡將那些不屬於自己派系的人才劃出自己的圈子。

    此時的秦國都知道他白起有本事,可又不得不承認國相范雎。按照自我保護法則定律,范雎自然而然會將白起劃進魏冉的圈子。現在的秦國只有范雎存在一天,那麼被劃進魏冉圈子的這些將軍都很難出頭。

    其實這又有什麼意思呢!?

    卻偏偏就有那麼多的人對此還樂此不疲!唯一的解釋恐怕就是,這些人是吃飽了撐得導致整天無所事事,這才閒得沒事畫圈子逗悶子玩。

    呂子一邊安靜地聽著方天化講述過往,一邊注視著北方的迷霧般的天空。等方天化不再言語,他也已經打定主意。與其讓方天化最後因為看不慣事實而憤然掛印離開,倒不如留著身邊替秦國保留下這個人才。

    「既然方將軍沒有身份所累,那麼有些事情就不算是違法。要不這樣,等這次戰役結束再議此事。等到那時,方將軍如若還不想留著軍中且不嫌在下的廟小嗯!到時候,在下會替你去跟兵部說!」

    呂子這麼說其實也是替方天化考慮的,畢竟掛印離開不是件小事。若是就此離開秦國還好說,畢竟山高路遠再無見面的機會。此次既然想要留在他的身邊,那麼仍然屬於秦國某個部門的公務員序列。

    說來道去,如此的處理總讓人感覺於理不合。可要有兵部的證明材料,再加上大王不反對此事。那麼方天化的身份也就沒有問題,畢竟這是組織上同意的嘛!其中的區別,就是崗位不同罷了。只要不離開秦國編製,在那不是干革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