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青銅甲

正文 第一十八章 服飾顏色 文 / 江浩淼

    關於齊國準備出兵至上黨以及齊王和君王后目前的態度,呂子認為已經沒有隱瞞的必要了。畢竟隨著二十萬齊軍出征的消息傳出來,齊王建也會代表君王后將此消息通告給各諸侯國的。

    而呂子首先將此消息告之的就是屋內的幾位,他這麼做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利用這個消息讓眾人集中注意力,而不要被除此之外的任何事情轉移視線。

    與此同時,他也就此表明個人的態度,至於那個與自己有著弒兄之仇的魏無忌我呂子是絕不會因私而廢公的。

    得知形勢嚴峻的幾位相互看看,然後同時看向李信。呂子此時的態度其實是說給這位李大嘴聽的,當然需要這位站出來表明態度。雖然眾人並不清楚李信和魏無忌之間有什麼個人恩怨,卻仍然可以推斷出兩個人肯定有事,而且這事絕對小不了!

    李信本不想跟著瞎摻合的,可見眾人都看著他時,這心裡不由地火大。剛才聽大掌櫃不會因私而廢公,難道我李信是那種因私廢公的人嗎!?

    「怎麼!?都看吾作甚!?」李信猛地一拍桌子,憤然起身迎著目光看看幾位質疑者。「若吾是那種不知輕重之人,必然會在今日伺機射殺那個魏無牙的!之所以沒有為之,就是擔心會因此壞了大事!現在倒好!竟然還」

    呂子起身打斷這位憤怒者的言辭,然後代表大夥兒給李信道個歉。正如剛才李信所言,憑他李家神技暗殺那個魏無什麼是毫無懸念的!

    安撫好李信的呂子說完,看看屋內的哥幾個。「正所謂,話不說不透,大夥兒現在都已經知道李將軍絕不是那種人。謠言止於智者,你懂得!」

    就在剛才,負責昌盛記臨淄分號的主管孔亮也趕了過來。他並不知道到底發生什麼事情,所以一直聽著而沒直接發表個人意見。在得知事情到了如此嚴重的地步,原本正常的血壓瞬間高了好幾十。

    此時的孔亮見眾人不再說話,轉頭看看馮去疾。雖然不清楚此人為何會參與秘密會議,但他有理由相信能被大掌櫃信任的人就不需質疑。站出來表示這本應該是他臨淄分號的事情的同時,希望大掌櫃能給臨淄分號一次彌補錯誤的機會。

    不敢奢望戴罪立功,只希望在自殺謝罪之前能把事情辦得明白。

    秦國的問責機制到底有多重,恐怕除了馮去疾還不清楚外,屋內的幾位都心知肚明。尤其是在重大問題上的態度,提頭來見壓根就不是一句玩笑話。

    呂子卻並未對此發表什麼意見,而是讓孔掌櫃不要妄自菲薄。看看幾位兄弟,這才說道:「就在此時此刻,是我呂子權在臨淄!從今天正式開始,這裡就是應急指揮所!本人暫時接管此地的所有指揮權,直到此任務全部結束那天為止。孔掌櫃!我現在需要知道誰最近進出過齊王宮,而且名單越詳盡越好。去吧!」

    「諾!」孔亮應道,轉身急匆匆離開。

    呂子招手示意孫十三,李信、常羽、馮去疾全都坐下,這才開始詢問外出偵察大半天的李信。「那個魏無牙,此時居住在什麼地方?」

    隨著李信切入正題,屋內的幾位這才聽明白失蹤的他隨後遇到的事情。

    當天的上午,李信和孫十三在宮門外正說著閒話。心思一動,轉頭看時就看到一個身穿便裝的傢伙急匆匆從齊王宮內走出來。

    這種情況其實也好說也不好說,能如此出入宮門的人絕不會是個普通的老百姓,畢竟齊王宮的建築佈局都是遵循嚴格的標準修建起來的。

    也就是說,什麼樣身份的人走王宮那道門,這裡面可都是有講究的。而這個所謂的講究,其實也可以理解為規矩。若是誰走錯了,不管你是有意還是無意,事後必然會被問罪。

    宮城大門的中門,以及宮城內的道路中間位置只有一國之君才能走。除此之外,任何人都嚴禁踏入半分。除非你想謀朝篡位,否則上去就會被處以極刑。

    同理,服飾方面也是有講究的。什麼身份穿什麼顏色,穿什麼款式的衣服也不能錯,並且對此也都有明文規定。後人都知道古代的等級森嚴,卻忽略了這個等級的劃分起身也是一種榮耀的象徵。

    若不是摻雜了許多人為的成分在裡面,進入這個圈子幾乎是天下所有才子的夢想。因為這是證明你存在價值的最終體現方式,也是國家對於你擁有的能力的一種認可方式。

    問題還就出在這!

    眾所周知,齊王宮乃是一國之君居住的地方。不論你是齊國國內的官員還是別的諸侯國的官員,覲見齊王是有相關禮儀的。這種情況等同於出入正規場合,所穿服飾必須是與其身份相等的正規的官服。

    引起李信注意的並不單是此人此刻所穿的衣服,畢竟大幹部也有穿便裝的時候。就算當時被說成禮崩樂壞,也沒人敢蹬著拖鞋穿著大褲衩子出入正規場合的。而此人能從正宮門出入而沒走角門小門,必然是有身份證的大官。

    在這種情況下,什麼人敢不穿正裝去面見齊王呢!?

    對此上了心的李信開始注意這個屬於不尋常理的非常之人,稍做注意頓時發現從宮門出來的這位的背影很熟悉。為了印證心中冒出來的這個疑問,於是決定偷著跟上去看個究竟。

    李信等嫌疑人上車,忙跟孫十三打聲招呼,隨後跟蹤馬車。好在前面的馬車並不是著急趕路的樣子,一路上也是慢慢悠悠的。

    走在李信前面的馬車在出城之前曾停留過,車伕跳下車從路邊的小商販那裡買了幾支糖葫蘆。隨後跟進的李信也跟著買了一支嘗了嘗,酸酸甜甜的味道差點沒把這位的鼻子給酸歪了。

    雙方就這麼一前一後出了臨淄縣城,一路朝東而去。見馬車直到一處被廢棄的破廟才停下來,沒有掉隊的李信趕緊躲在老槐樹後面觀察。

    當他發現從廟裡面跑出十幾個攜帶兵器利刃的江湖人士之時,頓時給信心添上十幾分。通過各自攜帶的兵器就可以知道這些人並不是出自同一個門派,而他們所穿服飾卻都同一顏色款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