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風花醉

正文 第173章 定國軍餘孽 文 / 少穿的內褲

    北宋末年,國富卻民亂四起,如此奇特的情景,也只有大宋朝能出現了。尤其是西北之地,只要有錢有糧,就不怕征不到兵,政和七年,川中大旱,許多難民都湧入了關中漢中之地,北面西夏人又時常派兵襲擾綏德一帶,更使得大量流民都集中到了同州、坊州、寧州一帶,當同州府徵兵的消息傳出後,可是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從政和年間開始,關中各部已經很少徵兵了,因為上邊的人吃空餉還來不及呢。此次同州府徵兵,對流民來說也是一件大大的好事了。除去流民,連同州附近的青壯也起了入伍的心思。

    此次徵兵,趙有恭的目標就是能在這大量的流民之中篩選出上萬可戰之士。一萬兵馬,並不算多,但趙有恭要將這一萬人打造成一支鐵血精兵。在這關中之地,趙有恭沒辦法建立一支十幾萬人的大軍,首先時間不允許,其次人太多容易惹人注意,也管不過來,所以他只能走精兵之路。

    是夜,趙有恭正在書房中琢磨著練兵綱要,便聽楊再興於門外說道,「殿下,楊志來了!」

    「嗯,讓他進來!」

    放下毛筆,趙有恭仰躺在椅子裡,頗有些疲累的捏了捏額頭。這練兵綱要可不是那麼好弄的,太超前了,眾人接受不了,可太普通了,又是無用,總之完全按大宋那些練兵方法來進行,一點指望都沒有。瞇著眼休息了下,便聽房門打開。一個頭戴黑斗篷的魁梧大漢邁步走了進來。

    「屬下楊志。參見殿下!」

    「德昭。來的時候沒被人發現吧?」

    「殿下放心,屬下萬分小心的!」

    「嗯,先坐吧!」示意楊志坐下後,趙有恭才有心思細細打量一下楊志。好長時間不見,楊志的精神面貌倒是好了許多。

    「德昭,你跟本王說說那批流放犯的情況!」

    「是,此次從京兆府遣到同州府的有兩千四百多人,其中打家劫舍犯有大案的佔了多數。還有少數和屬下一樣。這兩千四百多人大約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川中過來的賊配犯,第二類是關中當地的綠林大盜,第三類便是有官場經歷的。其中有五個領頭之人,分別是蔡豹、曹曉、茅十八、吳亮、甄拓!」

    「居然如此複雜?」趙有恭緊緊地皺著眉頭,看來要徹底降服這批桀驁不馴的流放犯可不容易啊。

    「是的,這蔡豹和甄拓出身汴梁,家中多有餘財,發配京兆府也是家中使了錢財的結果。屬下觀這二人,依舊心向朝廷。殿下要徹底收服這批流放犯,必須先過了這二人這一關才行!」

    趙有恭心中也暗自琢磨。如果能說服這二人自然是好,要是說服不了,那也只能另想辦法了。

    「德昭,你先回去,密切注意這幾人動向,若有異常立刻來報!」

    「喏!」

    又吩咐了幾句,楊志便匆匆離開。看著緊閉的房門,趙有恭心想,看來年前只能徵兵了,至於練兵怎麼也得放到年後了。

    臘月二十八,徵兵之事進行的非常順利,所以趙有恭有了閒暇,便領著扈三娘去了趟沙苑鎮。最近這幾天阿九不知道跑什麼地方野去了,楊再興也要給梁薇安排住處,所以能跟著趙有恭的,也只剩下一個扈三娘了。

    臨近年關,同州城裡一片喜慶之色,可來到沙苑鎮後看到的卻是另一番場景。不少店舖關了門,偶有幾個人走在街上,也大都一片晦氣之色。趙有恭倒有些理解沙苑鎮的百姓,這個鎮子可是軍鎮,如今定**名存實亡,鎮上居民能活下來,也都靠著點小買賣,這一到年關,無人前來購貨,買賣做不成,自然高興不起來的。

    前些日子早讓人找到了韓世忠的住處,所以這次來也不用再打聽,沙苑鎮並不大,騎馬一柱香的時間便能穿過。韓世忠住的地方在鎮子南邊,與整個鎮子隔離開來,顯得有些格格不入的。風很大,稍微探探頭,一股寒風直往脖子裡鑽。扈三娘一身灰白長袍,長髮挽做男兒裝扮,經過近兩個時辰的吹拂,那張玉臉凍得通紅,看她縮手哈著熱氣,趙有恭解下披風直接扔了過去。

    「披上吧!你啊,關中的冬天不比汴梁,等回去後讓王妃給你找幾件厚點的衣服!」

    接住披風,又聽趙有恭那些略帶責備的話,三娘心中多少有些高興地。她摸了摸厚厚的黑色披風,美目凝望道,「殿下,沒事的!」

    「披上吧,難道還要本王伺候你不成?哼,王府那麼多人,騙你最特別!」

    看著騎馬而去的趙有恭,三娘緊咬粉唇,臉上一片複雜之色。她知道殿下為什麼生氣,可是她的性子一向如此,又哪是說能改就能改的?來同州也有些日子,隨著天氣轉冷,府上大多人都置辦了些厚衣服,沒錢的也會去找王妃討要一些。可是她扈三娘不能這樣的,她不願求人,再說了,在那個宅院裡,她終究是個外人,又有什麼理由去找王妃和蘇管事要錢?

    這是一處典型的西北院落,低矮的土牆,破敗的籬笆門,不算高的房子連成一排。據前些日子打探,韓世忠在幾年前就娶了一名當地女子黃氏為妻,這也是他留在沙苑鎮的主要原因了。

    仔細算算,韓世忠今年也快三十歲了,男人三十,而立之年,可韓世忠卻還窩在小小的沙苑鎮當一農夫。

    哎,當真是世事難料啊,誰能想到這個看似普通的農夫會成為後來的南宋中興四將呢?也許,一個小小的改變,便會產生巨大的變化,就像章億,如果不是自己出現在這個時空裡。也許章億也如歷史上一般默默無名的度過一生了。

    將馬拴在門外樹上。扈三娘上前晃了下寨門。大聲喊道,「家中可有人?」

    話音落下,沒一會兒,一個頭綁花布的女子便走了出來,那女子腰纏圍裙,面貌姣好,額頭還帶著點灰塵,估計正在做飯吧。抬頭看看天。趙有恭便偷偷笑了笑,來的正是時候,趕上飯點了。

    想來這女子便是韓世忠的妻子黃氏吧,趙有恭向前拱手一禮,和聲道,「敢問此處可是韓世忠韓壯士的家?」

    「正是!」黃氏臉色狐疑,看門外二人相貌端莊,尤其是那錦袍公子,一看便是富貴之人,這種人怎麼會在年關之日來拜會自家官人呢?

    「二位可是找我家官人的?」

    「正是。不知韓壯士可在家中?」

    「不巧,我家官人外出收集柴禾。不過想來快回來了。若二位不嫌棄寒舍粗鄙,可先在屋中等待一會兒。」

    聽黃氏之話語,甚是從容,趙有恭微笑道,「那便叨擾了!」

    隨著黃氏進了屋中,趙有恭稍微觀察了一下,便坐在了桌旁。房中擺設很簡單,一張桌子,正對房門的地方掛著一副武將畫像,再就是幾張椅子。

    黃氏去了裡屋,沒多久就泡了一壺茶,放上杯子,黃氏有些慚愧的笑道,「看小官人也是大家之人,寒舍茶水粗鄙,還望小官人莫要見怪!」

    「哈哈,嫂夫人哪裡話,在這寒冬臘月,有口熱水暖身足矣,哪還能挑挑揀揀的?」說著,趙有恭便小小的啄了一口。

    看趙有恭神色不似作假,黃氏可就更納悶了,從未聽官人提起過有個這樣的朋友啊。心中疑慮,便開口問了出來,「不知小官人怎地認識我家官人的?」

    「呵呵,韓壯士倒不認得本公子,不過韓壯士曾在家父手下做過事!」

    「原來如此!」黃氏倒未往深處想,因為這些年韓世忠幫工過的人家不在少數,其中不乏一些大戶。如今快到年關,估計是有什麼夥計要讓自家官人做吧。

    在房中坐了一會兒,屋外就想起了一陣爽朗的笑聲。

    「娘子,家中可是來了什麼客人?」

    黃氏起身出了屋,幫著韓世忠卸下柴禾後,方拿出帕子替韓世忠擦了擦額頭的灰塵,「官人可算回來了,家中來了兩個客人,奴家觀那二人,甚是不凡,官人可要小心應對!」

    「嗯?什麼客人?」

    「是什麼客人,良臣不妨猜上一猜!」

    趙有恭嘴角含笑,目不轉睛的打量著韓世忠。這韓世忠身材甚是魁梧,雙臂頎長,生的是濃眉虎目,面色剛毅。總之,簡單觀之,韓世忠就給人一種勇猛、霸道的印象。

    韓世忠定定的看著門口之人,瞧這年輕人也就十七八歲之齡,只是那目光卻有著超出年齡的睿智與成熟。背手而立,相貌俊雅,看氣度更是高貴不凡。猛然間,韓世忠想到了一個人,難道會是他?

    收起笑容,韓世忠頗有些嚴肅的說道,「娘子將前些日子弄來的袍子煮了,再備點酒菜!」

    「好的!」

    重新回到屋中後,趙有恭坐在椅子上,扈三娘守在一旁,而韓世忠卻默默不語,只是靜靜地看著趙有恭。屋中的氣氛有些詭異,良久後,韓世忠卻做了個讓人倍感意外的決定。他摘去脖子上的布綢,雙手抱拳,單膝一屈,重重跪在了地上,「屬下韓世忠,參見小主公!」

    趙有恭頗為驚訝,本以為要說服韓世忠會費一些口舌的,誰曾想會是這種局面。沉著眉頭,趙有恭並未太過高興,「良臣起來吧!」

    韓世忠依舊定定的跪著,他抬起頭,只是沉聲問了句,「小主人,可否告訴屬下,老主人到底是怎麼去的?」

    聽到這句話,趙有恭便閉上了雙眼,半晌後,嘴角才滑過一絲清冷的笑容,「一杯毒酒,立刻送了命,呵呵,爹爹去世時,只留下一句話,讓本王來同州!」

    聽罷,韓世忠已經是虎目含淚,老主公臨死前還念著同州,還不是因為定**麼?可是,他韓世忠卻辜負了老主公的囑托,任由定**不斷敗落,時至今日,已經是名存實亡。

    悔恨之下,韓世忠雙手伏地,哭聲道,「小主公,韓某有愧老主公,定**完了」

    看著伏地痛哭的韓世忠,趙有恭心中又何嘗不是憤恨難當?可憤恨又有何用?劍眉一挑,雙目瞪起,趙有恭沉聲喝道,「韓良臣,你給本王站起來!誰告訴你定**完了?本王在,定**就在!」

    簡單的一席話,卻透著一股莫名的蒼涼和霸氣,這就是他趙有恭的命運,既然來了同州,他就要讓定**的威名重新震徹天下。

    也許前路依舊艱難,至少他趙有恭不算太孤獨,至少在關中大地,還有韓世忠這樣的定**餘孽。

    定**餘孽,呵呵,真要感謝趙佶,若不是這個小心眼的皇伯父,他又如何知道誰才是真正的定**餘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