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風花醉

正文 第362章 武州亂 文 / 少穿的內褲

    兩個遼兵死了,一個人一腳踹開停屍房的門,對著屋內那個詐屍的傢伙叱道,「怎麼搞的?為何把遼兵招來了?」

    那個詐屍的傢伙摸摸臉頰,乾巴巴的笑道,「呵呵高將軍,莫怒,小的也不知道這倆傢伙在外邊啊,以前那些契丹蠻子都是應付下公事,一到戌時就各自找地方睡覺的。」

    那所謂的高將軍自然是高寵的,自打離開嵐谷後,他就一直遊蕩在武州城西一帶,左等右等,終於讓他等到了機會。那日干桑河一戰,遼人死傷慘重,趙有恭大部人馬一撤,他和於萊就領著五百多士兵趕到干桑河,迅速換上了遼兵的衣服,至於那些被扒去衣服的遼兵,則被丟進了早已挖好的大坑中。為了防止秘密被洩露,高寵和於萊吩咐手下再次檢查了下其他屍體,只要有沒死透的,立刻補上幾刀,確定沒了漏網之魚後,高寵和於萊便與手下幾百熱裝起了亡兵,如之前殿下說的那樣,遼人果真用大車將他們運進了武州城,就這樣,五百多精兵不聲不響的在遼兵護衛下潛進了武州。

    為了避免意外,這些天一直跟這些屍體躺在一起,所以武州城內大搜捕根本沒影響到他們,因為就算耶律沙再聰明,也不可能派人來還魂莊搜的。五百多人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如果攻城,就是一朵浪花,可要是在城中搞事,絕對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今夜,托不也大軍葬送大水的消息傳來,高寵便知道動手的時候到了。

    還魂莊內。五百多身著遼兵衣甲的定**士兵聚攏在一起。高寵仔細吩咐著什麼。沒過多久,於萊也領人趕回,高寵看了一眼於萊,點點頭問道,「於將軍,可得到口令了。」

    「嗯,得到了」於萊將口令說了一遍,隨後高寵低聲吩咐道。「好了,現在大家依計行事,無比要配合殿下奪下武州城,我定**能否存活,便看此戰,諸位身家富貴,也在於此,還望盡力而為。」

    「高將軍放心,為殿下大業,我等赴湯蹈火。在所不惜!」幾個都頭拱手低語,面色卻是說不出的莊重。

    高寵點點頭。一揮手,幾百人分成幾隊,頃刻間離開了還魂莊。武州貴為西北第一要塞,但面積並不是太大,這也源於武州為軍鎮的原因,所以許多商客寧願趕遠路去朔州,也不願留在武州交易。武州城防嚴密,為了將城防變得更為詳細,自耶律沙入主武州後便將四個方向分成了八個區域,分別是北一、北二、東一、東二,所謂的防區有些類似長安城的坊,在夜間坊與坊不允許通行,除非有通行腰牌,而武州八區也是如此,不管夜裡還是白天,但凡過區,必須有通行口令。耶律沙如此做,可以說大大降低了被探子攪亂城中的可能。

    子時一刻不到,一支小步巡邏遼兵到達西一區和西二區交界處,剛要通過中間街道,有駐防兵馬從民居中走出,舉著火把高聲道,「哪部人馬?」

    「步兵司豪正營奉蘇克莎將軍之命,巡視西城!」於萊走上前來,用地地道道的契丹話高聲回道。

    那遼兵並未放鬆警戒,沉眉喊道,「天神探照草原生輝!」

    「地靈拱衛城池永固!」

    對上口令後,那遼兵頭目大手一揮,左右民居隱藏的弓手也收回長弓,「放行!」

    穿過街道之後,於萊長長地舒了口氣,遼人也真夠小心的,只要過防區就得要口令,哪怕穿過兩次,都得重複兩次,說實話,於萊也很佩服遼人的防城之法的,以後駐防武州的時候,也可以借鑒一下的。來到西城正中央,於萊領兵向右一拐,竟直朝西城門走去,如今武州各處城門可謂是防衛森嚴,別說是人,就是蒼蠅都難飛過。於萊到這裡可不是為了打城門的,而是製造混亂的。期間遇到了不少同樣在街上巡邏的小股遼兵,雙方見面,就要對上一次口令,後來於萊學聰明了,直接上上一句,但凡有回答得慢的,他都會一本正經的馬上一番,搞得那些正個八經的遼兵低頭耷腦的。

    子時三刻,高寵和於萊所部各自到達所預定的位置,而定**大部人馬也在趙有恭的率領下抵達了武州城外。

    定**大部人馬抵達,城頭上的遼兵沒來由的感覺到一絲沉重的壓力,因為就是這支定**全殲了步佘將軍三千多精兵,又在昨夜放水淹了托不也將軍一萬大軍,好像大遼勇士到現在還沒在定**身上討過好。耶律沙早就得到了漢人前來的消息,聞聽這個消息,多少有點吃驚的,那趙有恭膽敢前來,到底有什麼倚仗,他就真的以為大遼勇士那麼不堪一擊麼?

    如今武州城內有三萬多兵馬,而城外漢人有兩萬五千多人,單從人數上看雙方誰也不佔便宜,可有武州城為依靠,兩萬五千多宋兵還是太少了。想要攻城,就得重點進攻,絕不可能四面都攻的,漢人沒那麼多兵馬,耶律沙站在地圖前,久久不語,他還在琢磨著定**到底會從什麼地方下手。

    南門?西門?還是北門?武州四門,也唯有東門不用考慮,趙有恭不是白癡,他不會讓大軍繞道一圈,跑到東邊攻城的,那樣一旦有變故,漢人就是想跑都難。正如耶律沙所想,趙有恭並沒有去武州東邊,而是將全部人馬放到了西邊,丑時來臨,定**並未急著進攻,全軍展開隊形,雲梯、井車立在前頭,似乎在等著最佳的攻城時機。

    此時的武州城一片壓抑,每個人頭頂上都彷彿照著一層濃濃的烏雲,趙有恭按兵不動,耶律沙反而壓力越來越大。漢人不動。那一定是有所倚仗。漢人總不會奔波百里,就為了來武州城外看看風景吧?

    詭異的氛圍中,武州城內突然一聲刺耳的輕鳴,城池中心地帶正上方泛起一道閃亮的紅光,這是軍中才用的響箭。

    耶律沙眉頭一跳,心中暗襯,漢人要有所行動了麼?呵呵,倒要看看這些漢人要耍什麼花招。

    當響箭竄上空中的時候。武州北城突然冒起了沖天火光,頓時北城內刀光劍影,城內居民四處逃竄,火光、怒吼、哭喊聲夾雜在一起,弄得北城濃煙滾滾,人心惶惶。一股遼兵手持彎刀,他們看見易燃之物就點,看到街上巡邏的遼兵就暗中下黑手,不少小股遼兵想要救火阻止民亂,卻不明不白的死在了那些亂兵手中。北城越來越亂。火勢也越來越大,不少許多城內居民四下逃竄。有遼兵死守防區界限,很快就惹惱了那些逃命的居民,有個遼兵百夫長為了組織民亂衝破防區竟然下令射殺,就是這個命令,徹底激怒了北城居民。自古以來西北之地民風彪悍,更何況武州城內可是漢人與遼人混雜,這些人可都是悍勇的很,再加上有人在一旁煽風點火,北城居民立刻衝擊防區,手持各種武器跟拚命組織的遼兵打了起來。

    那些燒房的人是遼兵,現在阻止他們逃命的也是遼兵,北城百姓豈能不怒?有時候就是如此,出現第一個暴民,就會有第二個,每個時代,每個城市,都不缺少那些小人,這些小人尋常時候會壓抑著,可一旦頭頂上沒了束縛,他們就會拚命地搶,拚命地撈便宜。如今北城就是如此,一開始是北城居民跟防區遼兵對峙打架,接著就是有人搶東西,北城百姓便與那些搶東西的打,有的遼兵也幫忙揍那些搶東西的惡徒,頓時北城亂成了一鍋粥。

    曾經有個學者說過一句話,如果籃子裡有了一個壞蘋果,趕緊扔出去,千萬不要說把壞的地方挖掉再放進籃子中,那樣做的後果,就是迅速污染整個籃子,將所有蘋果搞爛。武州北城的情況就是如此,如果駐守北城的補兵司統領盧兮夜能迅速調重兵將所有亂民全部斬殺在一個防區內,用血腥手段鎮住北城百姓,也許就不會有如此大的亂子了。可盧兮夜面對起初的亂局,沒有足夠的重視,亦或者說他存了一絲仁慈之心,就是一個短暫的猶豫,只是亂民越來越多,四下防區被衝破,整個北城亂成一鍋粥,慢慢的還將恐慌蔓延到了東城和西城。

    駐守北城牆以及城門的大部遼兵不敢動,因為他們的任務就是防止漢人趁亂攻城,沒有蘇克莎將軍的命令,就是城中百姓都自相殘殺起來,他們也不能管。

    北城大亂不久之後,西城和東城也亂了,短短的一刻鐘時間裡,突然間冒出許多作惡的遼兵,他們殺人放火,無惡不作,將整個武州城攪了個天翻地覆。許多遼將都知道那些遼兵是漢人假扮的,可現在城中亂成這個樣子,哪還分得清誰是真遼兵誰是假遼兵?

    將軍府內,傳令兵進進出出,無數消息送到了耶律沙面前。

    「大將軍,北城大亂,盧將軍請求援兵」

    「大將軍,東城大亂,盛將軍請求大將軍指令」

    「報大將軍,西城大火蔓延,有亂兵侵擾,我方將士死傷繁多」

    嘶,耶律沙心中倒抽一口涼氣,那麼多漢人是怎麼進武州城的?又是如何躲過城內層層檢查的?耶律沙很想搞明白這些,可現在沒有時間了,他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做出決斷才行,武州城內有百姓十萬餘人,如此多人想要徹底布控,只要要萬餘大遼勇士才行,城外就有漢人虎視眈眈,內有漢人作亂,派萬餘勇士去控制亂局不正中漢人的心思麼?

    遲疑間,耶律沙做出了一個冷酷的決定,「傳令下去,命盧兮夜、盛世才、何騰蛟、烏樂撒全部撤出防區,駐守各處城牆內側,誰要是敢逼近城牆和城門,格殺勿論。」

    呼,蘇克莎和荀英全都感受到了一絲冷意,大將軍這個命令可是要放手讓城內百姓自生自滅啊,這這得死多少人?

    「大將軍,這這還請大將軍給末將五千人馬,末將定能在半個時辰內平息民亂」

    「荀將軍,你是覺得本將太冷酷無情了是麼?哼,給你五千人馬,若城防正好缺少這些兵馬,又該怎麼辦?告訴你們,都給本將依令行事,天大的罪責,我耶律沙擔著。」

    耶律沙沉眉冷目,說不出的可怕,他又何嘗願意如此?如果還有托不也那一萬大軍,他完全可以抽調兵馬平息民亂,可現在人手不足。和武州城相比,一切都是次要的,只要能守住城池,就是城內百姓死光了,也在所不惜的。(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