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妖清

正文 第288章 缺錢啊 文 / 獨孤冷者

    世紀交替之際,**以其強有力的政治攻勢,直接以一種非戰爭的方式轟塌了大清朝的社稷大廈,而後又以一種雷霆之勢閃電般奪取了整個大清政權。隨著大華帝國在前清各省行政地位的確定,以及土改之風吹入前清地面上的每家每戶,以華皇**為首的帝國政府對前清各省的控制也在逐步趨於實質化和徹底化。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土改政策惠及天下農民,隨著工商新法惠及天下商賈,隨著教育新法惠及天下學子,待三五年之後,中國西南和中國北方,將會徹底大華化,同時也將會變得與南方諸省一般富庶安定。曾妄圖扶植大清朝以對抗**的英法俄美等西方列強,到底還是沒能遏制住**崛起之勢頭。隨著大清朝的覆滅,各西方殖民帝國在中國的代言人便也就不復存在了,整個遠東乃至是整個世界的局勢,都將會因此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19世紀結束了,20世紀來臨了,這是一個世紀交替的大時代。可以預計的是,在群魔亂舞的20世紀,**治下的大華帝國將會以一個嶄新的姿態登上世界之大舞台,並將會盡情地逐鹿世界。

    自1894年建政之日起,到1899年底滿清覆滅,一直奉行精英路線的**把大清朝的殘喘之命留了足足五年。以威懾之姿避免著內部戰爭,以潛移默化之姿逐漸改變著積弱的中國大地。最終,他到底還是做到了避免內戰,以一種和平統一的形式吞下了整個中國。五年時間的苦心經營,長達五年時間的持續壯大,讓**這條小壁虎如願地成長為了吞天巨蟒。但即便是如此,在一口吞下偌大的大清朝的時候,**依舊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自己的力不從心。不得不承認,這一口吞下去,的確相當撐。

    雖然在南方百姓和大華行政人員眼中,富庶的中國南方儼然已經是一片「盛世之象」,但是,南方的所謂富庶,在**眼中只能勉強算是脫貧,說得再好聽也就是勉強解決了溫飽問題。相比於當時代的英美等國,中國的南方依舊積弱。最初不得已叛亂南方的時候,南方諸省便是拖拽著**後腿的拖油瓶。而現在,五年時間過去了,地域也算遼闊的南方諸省依舊沒能成為**向高速騰飛的助力。

    雖然不願意承認,但事實就是如此。在五年時間的持續投入之後,南方諸省依舊還是「有待開發」。

    南方的所謂「盛世」,從大華帝國在南方諸省的幾項稅收進項便可一定程度上地予以體現。1899年,大華帝國在每畝納糧30斤的稅率基礎上,共計在南方諸省徵得農業賦稅1.2億華幣。在未上調一分工商稅率的基礎上,大華帝國在1899年的工商賦稅終於是破了1億大關。因海外貿易額的急速增加,再加上控制了全部的中國沿海,大華帝國的關稅收入也在一路攀升,即便是在受到華俄海戰的影響,大華帝國在1899年的關稅收入總額也在1898年1.12億華幣的基礎上再度增長了百分之二十,成功攀升到了1.35億這個數字。南方諸省三大進項加起來,財政收入總額大約為3.55億華幣。這個數字,意味著現在的中國南方,已經基本可以養活自己。

    現如今,南方諸省基礎經濟建設支出總額約為1.5億華幣,主要用於道路建設和基礎城市建設。南方各省一年的教育經費支出總額大約為7500萬,主要用於學校新建、教育設施的改善和教師們的工資發放。在農業投入支出方面,南方各省每年的花費大約在4000萬左右,主要用以改善水利、墾荒、培育並推廣良種、改良並推廣生產工具等。南方諸省行政管理費用支出總額約為4000萬。在南方諸省此等財政支出情況下,意味著即便是在國防支出(警力和軍隊)全部由**私人負責的前提下,南方依舊是沒有多少財政結餘。不過換個角度看,南方諸省雖然沒有財政結餘,但到底也算是在大搞經濟建設的情況下能夠自給自足,單是這一點,就讓時刻被財政壓力壓身的**長舒了口氣。

    另外,還有一個數字讓**稍感欣慰,那就是飛龍汽車在中國南方的銷售量。1897年以前,飛龍汽車在中國南方的民間銷售總量僅有3千多輛,而這個數字在1898年的時候總算是得以突破了一萬,並且一路攀升。截止到1899年底,國內民間持有的飛龍汽車數量一路猛增,並且直接破到了2萬之數,儼然是在逐年倍增。雖然相比於美國國內那多達60餘萬的汽車持有量,中國的民間持有的汽車數量顯得相當微不足道,但這個數字表明,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人在擺脫封建、接受新思想新事物了。國人的覺醒,讓**看到東方大國真正崛起的希望。

    南方經濟的持續增長以及政府財政收入的持續增加,不僅使得**成功地以戰爭的名義半開發了東北,也讓**得以將原本需要消耗在南方的大量資金轉而投向北方和西南。畢竟,對於新控制區的土改、教改、築鐵路、建公路、建廈築城,等等等等,這一個個待實施項目,都需要巨額的錢財予以支撐。

    雖然**已經從沙俄索得多達30億盧布(折合華幣18億多)的戰爭賠款,但沙俄不可能將這筆巨額賠款一次性付清。按照兩國協商出來的還款協議,沙俄帝國將會在三年時間裡還完其中的一半,另外的一半將會在20年時間裡以四厘的利息分期付給。現如今,東北以及從沙俄誘割而來的沙俄東部地區,都已向**張開了吸錢的血盆大口。太過靠北的北疆因其人煙稀少,姑且可以不去理會,但是東北以及有著戰略意義的貝加爾湖一帶卻是需要重點關注。城建姑且不說,單是這些地區的道路建設便是已經耗資巨大。其中,**計劃建造一條將伊爾庫茨克以東的各個大城市串通起來的大鐵路以作為北疆大動脈,這條大動脈將會全線連通伊爾庫茨克、赤塔、尼布楚、海蘭泡、伯力、雙子城、海參崴,而撇去沙俄已經建成部分,依舊有著大約兩千公里的路段需要趕工修建,以1公里鐵路大約為20華幣的造價估算,這直接就是將近4億華幣的築路支出。另外,已經在東三省境內破土動工的東北鐵路(t型,以哈爾濱為中心,西連赤塔、東連雙子城、南連旅順)的總長度約為2500公里,這又是一筆大約5億華幣的築路預算。這意味著,從沙俄帝國勒索而來的賠款首期,將基本用於東北地區的鐵道交通建設和北疆地區的經濟開發。面對一個極度遼闊的北疆地區,30億盧布,折合華幣才不過18億多,這筆錢財,真心不多!

    南方自給,戰爭賠償需要用於北疆和東北,故而,關於在中國北方、西南乃至西部西北地區的一系列經濟開發以及民生項目,都需要我們的張大首富自掏腰包。

    土地改革倒是耗資不多,撐死也就2億預算,而且只需參考南方土改的成功先例,按照成文的土改政策,按部就班地實施即可。教育體系的建立也並不太難,待首期重點投入1億上下資金用以建校以及教育機構的架設之後,再連續三年持續每年投入個六七千萬便也基本能夠建立起新的教育體系。真正費錢的,乃是道路建設。鐵路乃是國家動脈,公路則相當於旁支血管。**要想以坐鎮北京之姿掌控全國,貫通南北連接東西的鐵路幹線絕對是必不可少的,覆蓋全國城鎮的公路交通網也是治國必須。總長度約為1100公里的漢鐵路已於1898年全線通車,足足築了四年,耗資2.5億華幣,工程量堪稱浩大。相比於粵漢鐵路,待建的這些用以連通北京這顆的動脈鐵路將會是一個更加浩大的工程。雖然偏遠的新疆**等地可以考慮暫時不築鐵路,西南三省姑且也可以撇在一旁,但現在的北京城市已經是大華帝國新的政治中心,出於控制各個地方行政的考慮,以北京城為鐵路幹線中樞,盡快鋪設一張南連武漢、北通烏里雅蘇臺、東通瀋陽、西連太原、西安、蘭州等城市的鐵路幹線網卻是必須在首期鐵路建設的規劃之內。這些路段的鐵路長度加起來,總長度約為4500公里,這直接就是不少於9億華幣的築路預算。除了鐵路之外,作為旁支血管的公路系統也必須盡快鋪設開來,這又是一筆總額約為3億華幣的築路預算。土改預算2億,教改預算3億,鐵路交通預算9億,公路交通網預算3億,這便是總額已然高達17億華幣的財政預算。按照**的計劃,要想使得國內不落後於這個世界,這一系列項目必須在帝國政府首個五年計劃之中全部完成。

    當下正值世界變革的大時代,世界各國都在積攢國力並摩拳擦掌地準備爭霸全球,歷史留給**的時間不多,而要實現心中那個大國崛起的理想,**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從硬件上強化中國。

    現實和理想永遠都會存在矛盾。之前已經說過,南方勉強自給,沙俄賠款將基本用於東北和北疆,開發這些前清地盤所需的巨額資金都只能指望於**的私人口袋。這對**而言,的確是個不小的考驗。一下子吞下了偌大清朝的**,要使得中國經濟朝著他所預想的方向持續發展,將不得不持續地在這片遼闊的前清土地上投入巨額資金。疆域遼闊的前清地盤,將會像之前的中國南方一樣,成為嚴重減緩**前進腳步的超大拖油瓶。**可以飛,但他不想單飛,他想帶著整個大中國一起飛。

    現在的**的確很有錢,乃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級首富。現如今,飛龍汽車的月銷售量已經攀升到了2.3萬輛,月平均利潤高達1800萬美元;披著美產汽車外衣的寶馬汽車公司,一直都在朝著讓每一個美國家庭擁有一輛寶馬的宏大目標邁進,而現如今,寶馬汽車的月銷售量已經成功突破了2萬輛,月平均利潤也已經達到了1800萬美金這個數字;華軍在戰場上的驚人戰果,以及華軍武器直接影響了整個古巴戰場的事實,讓**的軍火生意持續火熱,華產的各類武器如今已經是暢銷全球。**旗下的軍工產業,通過批產各種外售型槍械、魔法手雷以及速射火炮,平均每月可以給**帶來大約1600萬美元的巨額進項。另外,大華自造軍艦在海戰中所表現出的驚人戰鬥力,也使得大量的軍艦訂單飄入了大華帝國的各家船廠,使得大華帝國船舶產業亦是在一路走高,各大船廠的在1899年的總利潤已然突破3000萬美元的大關。1899年,大華帝國的鋼產量突破到了400萬噸,僅落後於美德英三國,排名世界第四。在此鋼鐵產能的基礎上,**麾下鋼鐵廠的年利潤超過了2000萬美元,而且隨著國內大量建設項目的遍地開花,**麾下鋼鐵廠的產能和利潤都呈現出一種爆炸式增長率持續增長。在國內大量建設項目的持續拉動下,1899年**麾下水泥廠的總產能已經高達2400萬噸,創下了3000萬美元的年利潤。另外,**在礦產、能源等其他產業,在1899年全年,有著大約2000萬美元的利潤進項。值得一提的是,經過持續的開發,菲律賓這塊海外殖民地每年已經可以為**創造大約1億華幣的經濟利益。

    零零總總,**所有產業進項加起來,約為8億美元,折合華幣10億左右。要知道,現時代,即便是在汽車產業的推動下,美國政府的財政收入也僅有6億美元出頭,缺失汽車產業作為支柱的大英帝國的財政收入則是僅有1.4億英鎊,折合美元6.7億多。憑藉著對暴利產業的壟斷,憑藉著對南美地區的另類殖民,**個人早已經是富可敵國。

    從每年10億的財政進項來看,**確實已經是名副其實的世界首富。但是,**乃是一個龐大帝國的皇帝,他的身後乃是一個人口總數高達4億多、國土面積闊達1800多萬平方公里且佔據著大半個太平洋的超級大國。要知道,在當時代,世界人口總數尚未突破16億大關,全球陸地總面積也不過14900萬平方公里(如果再減去南極大陸的1400萬平方公里,該值將會更小)。已經完成統一的大華帝國,擁有著世界上超過四分之一的人口,佔據著地球上超過十分之一的陸地疆土。要維持一個人口如此眾多疆域如此遼闊的龐大帝國,**的支出項目相當巨大。

    很難讓人相信,大華帝國現役陸軍總兵力僅有28萬,而海軍總兵力僅有不到7萬,即便是加上國內數量約為30萬的皇家警察,大華帝國持有的武裝力量也僅有60餘萬人。更加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的精兵政策下,尤其是在陸戰部隊基本實現半機械化之後,維持這些國防力量的國防總支出竟是直逼3億大關(參考1899年:陸軍軍費支出約為1億,海軍軍費支出約為1.4億,治安武裝支出為4千餘萬)。

    而且,以華軍現有兵力,要維持一個人口如此眾多、疆域如此寬廣的龐大帝國,的確是相當牽強。故而,有計劃地擴軍,尤其是擴建陸軍,成為了大勢所趨。一統全國之後,**預想中的陸軍編制,乃是作為主戰部隊的8個集團軍(每個集團軍下轄三個步兵師、一個坦克師、一個裝甲師、一個炮兵師,約為6萬人),外加作為地方駐軍的24個陸戰師團。**預想中的海軍編制,乃是分駐於太平洋東南西北中的五支太平洋分艦隊外加一支可隨時用於對外作戰的超級艦隊。按照預算,打造一個滿編集團軍,單是裝備這一塊,便是需要8000萬上下(一名普通士兵的標配裝備,包括軍裝、鋼盔、皮帶、皮靴、步槍、軍用匕首等,總計在500華幣左右。全軍六萬人,這便是3000萬。另外,一個集團軍按下轄450輛裝甲車、450輛坦克以及大約500門自行火炮進行估算,單是炮坦車這一塊的建軍預算便是高達5000萬華幣。步兵標配裝備,再加上半機械化裝備,加起來已然高達8千萬)。

    故而,為了盡快完成陸軍擴建,**需要每年額外給陸軍部追加不下2億華幣的陸軍經費,花大概五年時間以使得皇家陸軍達到預想中的陸軍編制。

    考慮到海軍不可能一觸而就,打造王牌海軍講究的乃是循序漸進,**便也沒有在現如今已經相當巨額的海軍經費的基礎上再行追加海軍經費。

    若是持續按照計劃進行軍隊擴建,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五年內,大華帝國的每年的軍費總支出,將會高達5億。即便是在陸軍擴編完成之後,維持這支龐大軍隊的軍費支出也將會在4億左右。如果各國知道**將自己一半的財政收入用於國防支出,恐怕全部都得暴跳而起。**,分明是要挑戰整個世界撬起整個地球的節奏。

    另外,誰也不會也不願相信,**每年投入在科研方面的經費支出早在1897年的時候便是突破了1億華幣,1899年的科研支出更是直接高達1.3億。**,正利用著他腦海中那些超時代的理念,將一筆筆巨額資金,轉化為一系列超越於這個時代的高科技產品。

    **年入10億,5億用於軍隊,1億多用科研,剩餘的3億多,則將會以灑水的方式持續投入到前清統治區的各個項目之中。**的手頭,再次變得不富餘了起來。

    「這錢,還真tmd不經花!」面對瀕臨赤字的財政,**不由發出了這般感慨。

    而就在華皇**整天哭窮並叫嚷著沒錢花的時候,眼饞於德產奔馳汽車已經開始在歐洲市場大賣的大英帝國終於按捺不住。受到國內全權授命的英國駐華公使竇納樂爵士直接找上**,代表大英帝國向**表達了願意出巨資購買魔核內燃機技術以在英國國內開發汽車產業的願望。

    即便是**也不得不承認,大英帝國口中的巨資,的確相當之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