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重生之絕代武神

正文 348 武神升級 文 / 司馬鴻飛

    「啊!……」聶歡打了個哈欠,歪著頭又看了看,洛嘉慧正睡得正濃,一副睡美人姿態,那成熟的軀體,讓人產生無限的遐想!

    聶歡一側身,神器正對著背對著他的洛嘉慧的幽谷,那迷人的九寨溝呦!讓聶歡傾倒!聶歡不由得又有了強烈的反應,順著縫隙便捅了進去!直達花心深處!

    「誒呀媽呀!什麼玩意?捅死我了!」洛嘉慧被弄醒了,手一劃拉,便摸到了聶歡的神器,愛不釋手道:「昨晚折騰了一夜!還沒完那!」

    「和你做!做一輩子都不算完!」聶歡一邊聳動一邊道,洛嘉慧扭過頭來,兩人熱烈的狂吻起來!半個小時後,聶歡終於把洛嘉慧再一次帶上了高峰!洛嘉慧使勁向後廷著,聶歡一陣劇烈的拍打,把蛋蛋都拍疼了!終於一瀉千里!趴在洛嘉慧的背後不動了!一股股岩漿噴發著,把洛嘉慧的激流包容,融為一體!

    兩人糾纏了好一會才分開,聶歡緊緊地擁著洛嘉慧:「寶貝!我真的好愛你!」,洛嘉慧陶醉在聶歡的溫聲愛雨中,十分的受用,忽然間,整個帳篷裡紅光大盛,而洛嘉慧的身體卻突然間變成了瑩白色,亮的刺眼!

    「歡哥,這,這是怎麼回事?」洛嘉慧渾身顫慄道。

    「別怕!這是我的武神境界已經突破了第八重境界後的反應,而你,已經昇華為銀河公主的化身了!」

    「什麼玩意亂七八糟的!你說什麼那!沒發燒吧你!」洛嘉慧摸摸他的頭道。

    「想知道怎麼回事嗎?」聶歡親了親她道。

    「怎麼回事?你難道真的是神仙嗎?」洛嘉慧看了看滿房間的紅光道。

    「看看你自己!已經變得透明了!我是天上至高無上的武神昊天轉世!因為犯了天條,和銀河公主一起被貶凡間,銀河公主有十二個化身,你是其中之一!我已經有了銀河公主的七個化身,算上你,正好是八個!我現在已經是武尊了!再進一層,就是武神的第一境界!我們倆……」聶歡把所有的事情敘述了一遍,把洛嘉慧聽的墜入了迷霧中!

    「你是說,我們本是一對戀人!還是天上的神仙眷侶?」聶歡點點頭,洛嘉慧搖搖頭道:「不可能的!哪有這種事兒?我只是個平凡人!你是為了逗我開心才這樣說的吧!」

    聶歡搖搖頭:「我說的一切都是真的!要不然的話我也不會接近你!給你治病!我並不是什麼醫生!你導閻王爺那裡走了一圈,都是我精心安排的!只是不想讓你失去求生的意念!你體內的癌症,也隨著我們的結合,而不治痊癒了!你試試喊一聲「星銀鎖鏈」!把手展開!偶不行,把帳篷打開吧!要不然會把帳篷弄壞的!」也不管洛嘉慧那驚訝的神色,幫她穿好衣服,自己也穿好了,打開帳篷,走了出去!

    「開始吧!」聶歡看著她道。

    洛嘉慧狐疑的張開手心,對著天空喊道:「星銀鎖鏈」!

    奇跡發上了!一條銀鏈自她手心處飛出,一直向天空發射而去!速度奇快!把洛嘉慧都看傻眼了!那銀鏈一直在發射,忽聽半空中喊到:「弟妹!把銀鎖鏈收回去吧!在發射就把天捅漏了!」聶歡一聽就知道是刑天的聲音!

    「歡哥,怎麼辦吶!」洛嘉慧直跺腳!聶歡笑道:「它是你的武器!你讓它怎麼讓它就會怎麼樣!」

    「回來吧星銀鎖鏈!」怪事了,那條銀鏈「唰」的一聲不見了!洛嘉慧看了半天也沒敢相信!

    「這會相信了吧!」聶歡到。

    洛嘉慧也不由得不信,事實擺在眼前,由不得她不信:「我真的是天帝的小女兒轉世?」

    「是的!相信我親愛的!沒錯的!」聶歡笑道。

    「人家都說神仙是會飛的!」洛嘉慧微笑道,聶歡笑了笑道:「你的天眼還沒有打開!記憶之門也沒開啟,所以還不會自己使用!」他把手放到她的天靈蓋上,幫她打開了天眼和記憶之門,放下手後,洛嘉慧頓時什麼都知道了!

    「試一試!我們到山頂去吧!」聶歡拉著她的手道,兩人運用仙術,駕著祥雲飛到山頂,往下一看,真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啊!

    「老公!我終於醒過來了!」洛嘉慧抱著聶歡到。

    「還不止這些了!你表姐艾美麗也是和你一樣的身份!她是第九個化身,只不過自己不知道而已!我們都是同一年同月同日生的!」

    「嘿嘿!那我們可以盡情的享受人生嘍!我就不用死了?」

    「哈哈哈!還記得死神跟你說過的話嗎?」

    「歐!她說我命中有個貴人,會讓我生生世世都不用死!那就是老公你嘍!」

    「哈哈哈!明白就好!我們遊覽天下名山大川去吧!好不容易出來一回!看那!泰山的美景多迷人啦!咱們不能這麼玩,這麼玩就沒意思了!遊覽的時候不能動用神力的!」

    兩人降落雲端,飛了下來,落到地面上,聶歡把帳篷收起來,兩人繼續登山遊玩!知道吧泰山游完!

    「老公啊,我們下一個目標該到哪裡了?」

    「嗯!爬了山,該下水了!這樣吧,我們到杭州去!蘇杭二州,美景遍佈,我們去游西湖吧!好美呢!」

    「那還等啥玩意!還不趕緊走?」天色已黑,兩人騰雲駕霧趕往西湖!

    「看那!那就是美麗的西湖所在地杭州!」兩人俯視下去,果然到了杭州了!

    杭州,簡稱杭,浙江省省會、副省級市,浙江省第一大城市,長三角副中心城市、華東地區中心城市之一,長三角南翼金融中心,浙江省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教、交通、傳媒、通信和金融中心,華東地區重要的經濟、科教、文化、金融中心及交通、通信樞紐,杭州都市經濟圈核心城市。杭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游北岸、京杭大運河南端,是公安部授權的口岸簽證城市,國家旅遊局確定的中國最佳旅遊目的地城市,自古有「人間天堂」的美譽。杭州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全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距今5000年前的餘杭良渚文化被譽為「文明的曙光」,自秦設縣以來,已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五代吳越國和南宋在此定都,元朝時曾被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贊為「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城。

    蕭山跨湖橋遺址的發掘證實了早在8000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距今5000年前的餘杭良渚文化被譽為「文明的曙光」。

    杭州在周朝以前,屬「揚州之域」。傳說在夏禹治水時,全國分為九州,長江以南的廣闊地域均泛稱揚州。公元前21世紀,夏禹南巡,大會諸侯於會稽(今紹興),曾乘舟航行經過這裡,並捨其餘杭(「杭」是方舟)於此,故名「餘杭」。一說,禹至此造舟以渡,越人稱此地為「禹杭」,其後,口語相傳,訛「禹」為「余」,乃名「餘杭」。春秋時,吳越兩國爭霸,杭州先屬越,後屬吳,越滅吳後,復屬越。戰國時,楚滅越國,杭州又歸入楚。

    秦統一六國後,在靈隱山麓設縣治,稱錢唐,屬會稽郡。《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遊……過丹陽,至錢唐,臨浙江,水波惡……」這是史籍最早記載「錢唐」之名。當時還是隨江潮出沒的海灘,西湖尚未形成。

    西漢承秦制,杭州仍稱錢唐。新莽時一度改錢唐為泉亭縣;到了東漢,復置錢唐縣,屬吳郡。這時杭州農田水利興修初具規模,並從寶石山至萬松嶺修築了第一條海塘,西湖開始與海隔斷,成為內湖。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杭州屬吳國的吳興郡,歸古揚州。東晉鹹和元年(326年),印度佛教徒慧理在飛來峰下建了靈隱寺,是西湖最古的叢林建築。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年),升錢唐縣為臨江郡。陳後主禎明元年(587年),又置錢唐郡,轄錢唐、於潛、富陽、新城四縣,屬吳州。

    隋王朝建立後,於開皇九年(589年)廢郡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現。下轄錢唐、餘杭、富陽、鹽官、於潛、武康六縣。州治初在餘杭,次年遷錢唐。開皇十一年,在鳳凰山依山築城,「週三十六里九十步」,這是最早的杭州城。大業三年(607年),改置為餘杭郡。六年,楊素鑿通江南運河,從江蘇鎮江起,經蘇州、嘉興等地而達杭州,全長400多公里,自此,拱宸橋成為大運河的起訖點。這一重要的地理位置,促進了杭州經濟文化的迅速發展。這時的餘杭郡有戶15380,杭州戶口統計由此開始。

    唐代,置杭州郡,旋改餘杭郡,治所在錢唐。因避國號諱,於武德四年(621年)改「錢唐」為「錢塘」。太宗時屬江南道,天寶元年(742年)復名餘杭郡,屬江南東道。乾元元年(758年)又改為杭州,歸浙江西道節度,州治一度在錢塘,轄錢塘、鹽官、富陽、新城、餘杭、臨安、於潛、唐山八縣。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偏安東南,建西府於杭州。當時的西府杭州,治在錢塘,轄錢塘、錢江、餘杭、安國、於潛、唐山、富陽、新城八縣。在吳越三代、五帝共85年的統治下,經過勞動人民的辛勤開拓建設,杭州發展成為全國經濟繁榮和文化薈萃之地。歐陽修在《有美堂記》裡有這樣的描述:「錢塘自五代時,不煩干戈,其人民幸福富庶安樂。十餘萬家,環以湖山,左右映帶,而閩海商賈,風帆浪泊,出入於煙濤杳靄之間,可謂盛矣!」吳越王錢鏐在杭州鳳凰山築了「子城」,內建宮殿,作為國治,又在外圍築了「羅城」,周圍70里,作為防禦。據《吳越備史》記載,這個都城,西起秦望山,沿錢塘江至江干,瀕錢塘湖(西湖)到寶石山,東北面到艮山門。以形似腰鼓,故又有「腰鼓城」之稱。

    吳越王重視興修水利,引西湖水輸入城內運河;在錢塘江沿岸,採用「石囤木樁法」修築百餘里的護岸海塘;還在錢塘江沿岸興建龍山、浙江二閘,阻止鹹水倒灌,減輕潮患,擴大平陸。動用民工鑿平江中的石灘,使航道暢通,促進了與沿海各地的水上交通。

    在北宋時,杭州實際管轄兩浙西路;大觀元年(1107年)升為帥府,轄錢塘、仁和、餘杭、臨安、於潛、昌化、富陽、新登、鹽官九縣。當時人口已達20餘萬戶,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之一。經濟繁榮,紡織、印刷、釀酒、造紙業都較發達,對外貿易進一步開展,是全國四大商港之一。杭州歷任地方官,十分重視對西湖的整治。元祐四年(1089年),著名詩人蘇東坡任杭州知州,再度疏浚西湖,用所挖取的葑泥,堆成橫跨南北的長堤(蘇堤),上有六橋,堤邊植桃、柳、芙蓉,使西湖更加美化。又開通茅山、鹽橋兩河,再疏六井,使鹵不入市,民飲稱便。

    經過北宋150多年的發展,到了南宋時,開始了杭州的鼎盛時期。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升為臨安府,治所在錢塘。轄錢塘、仁和、臨安、餘杭、於潛、昌化、富陽、新城、鹽宮九縣,地域與唐代大致相當。紹興八年(1138年)定行在於此,杭州城垣因而大事擴展,當時分為內城和外城。內城,即皇城,方圓九里,環繞著鳳凰山,北起鳳山門,南達江干,西至萬松嶺,東抵候潮門,在皇城之內,興建殿、堂、樓、閣,還有多處行宮及御花園。外城南跨吳山,北截武林門,右連西湖,左靠錢塘江,氣勢宏偉。設城門13座,城外有護城河。由於北方許多人隨朝廷南遷,使臨安府人口激增。到鹹淳年間(1265~1274年),居民增至124萬餘人(包括所屬縣)。就杭州府城所在的錢塘、仁和兩縣而言,人口也達43萬餘人。

    清初,在杭州城西沿西湖一帶建造「旗營」,俗稱「滿城」。城牆周圍十里,南至今開元路,北靠法院路,東臨中山中路附近,西面包括湖濱公園,並辟有六座城門,總佔地1436畝,成為杭州的「城中城」(民國初年拆除)。雍正二年(1724)、嘉慶五年(1800),浙江總督李衛、巡撫阮元先後再次疏浚西湖,挖起大量葑泥,使湖水加深數尺。杭州人口有續增加。光緒九年(1883),杭州有62萬餘人。光緒二十一年,清政府在中日戰爭中失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杭州開為日本通商商埠,拱宸橋闢為日本租界。隨著資本主義勢力的入侵和洋務運動的興起,杭州的近代工業也逐漸發展起來。

    中華民國元年(1912),廢杭州府,合併錢塘、仁和兩縣為杭縣,仍為省會所在地。民國3年(1914)設道制,置錢塘道,道尹駐杭縣。原杭州府所轄各縣歸錢塘道管轄。民國16年(1927)廢道制,析出杭縣城區設杭州市,直屬浙江省;舊屬諸縣直屬於省。從此,杭州確立為市的建制,市區分為八個區。這時杭州已有少數近代工業,如在1897年創辦的通益公紗廠(杭州第一棉紡織廠前身),規模較大;其後又陸繼興辦起火柴廠、造紙廠等,傳統的手工絲織行業也逐步採用機械傳動。19091914年,滬杭、杭甬鐵路相繼建成;全長1453米的錢塘江大橋於1937年竣工。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無條件收回拱宸橋日租界。

    從鴉片戰爭後的百餘年間,國力不振,民生凋敝,杭州城市年久失修,工商業也困難重重,西湖的不少景點,大多殘破不堪,有的已經廢圮。1949年5月3日,杭州市才獲得新生。

    50年代以後,杭州的區域範圍經歷了不斷變化。先是將原有的八區改名為上城區、中城區、下城區、江干區、西湖區、艮山區、拱墅區、筧橋區;其後,艮山區併入下城區,筧橋區併入江干區,中城區大部分併入上城區,小部分併入下城區。

    1990年初,半山區又與拱墅區合併,成立新的拱墅區。

    1996年12月12日,杭州市新設立濱江區。屬縣則有蕭山、桐廬、餘杭、臨安、建德、富陽、淳安七個縣(市)。

    2001年3月12日,杭州市政府正式宣佈,經國*院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蕭山市和餘杭市,同時設立蕭山區和餘杭區,與杭州市原6個區一起構成一個新杭州,調整後的杭州新市區由原來的6個區增加到8個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