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戰國稱雄

正文 第五十五回 安民 文 / 任語丁

    大梁城,水勢退去,城內一片狼藉,王城大火迅速蔓延,整個王城毀於一旦,戰爭並非攻佔而結束,看著百姓眼中帶著憤恨目光,趙括清楚僅僅攻佔城池遠遠不夠。

    大軍進駐,趙括發佈告示,認命魏無忌為魏侯統領魏國大小事宜,魏無忌始終是魏人,加上昔日威望,魏無忌的出現將魏人心中亡國之恨大大減弱,甚至有一種錯覺,魏國還在。

    大梁城內四處可見趙軍身影,大小街道得到清理,打開糧倉,其中糧食堆積如山,百姓家中大多沒有存糧。

    「分糧了。」

    「人人有份!」

    趙國兵士推著糧車,扯著嗓子喊著,大街上一片死寂,從清晨一直到黃昏,百姓的煙囪裡絲毫不見任何炊煙飄出,偶爾有幾聲孩童哭聲,很快被大人的怒斥聲打斷。

    一人搖頭,「一點都沒發下去。」

    「回去再說。」

    大大小小糧車重新聚集,信陵君眉頭深鎖,魏人心中的結如何打開成為一個難題,單憑發放糧食遠遠不夠,至少是一個開始。

    「挨家挨戶的送。」

    咚咚咚,任憑兵士如何敲打,房門始終緊閉不開,婦人緊緊摟住孩子,孩子睜大眼睛,眼中帶著淚水,幼小的心靈裡尚且無法弄清戰爭的意義,唯有一點,從大人的眼神中看到的恐懼。

    又是一次失望而回,一人歎口氣,「不想給人送東西還這麼難。」

    「多半是你長得難看,把人給嚇著了。」

    「你小子長得好還不是一個都沒送出去。」

    信陵君站起身形,「每家每戶送去一擔,放在門口。」

    一天過去,米擔放在那,房門依然沒有任何打開痕跡,整個大梁城只有趙國兵士來回奔走身影。

    「還是不要?」

    兵士連連搖頭,整個大梁城如同死了一般,原本的生機隨著碎裂城牆還有漫天大火而消失。

    「把飯煮好,把肉煮爛,能燉多香就燉多香。」

    一塊塊肉閃爍光芒,一碗碗飯透出醉人的香,嘎吱一聲,房門打開,一名孩童探出頭來,四下無人,快速將飯食端回。

    「娘,有肉。」

    「吃吧,可憐的孩子。」抓在手裡塞進嘴裡,臉上露出天真笑意,真的餓了,飢餓更加讓人恐懼。

    所有門開了,大梁城活了,炊煙縈繞,離去的商隊紛紛返回,昔日熟悉叫賣聲再次響起。

    大梁城百姓走上街頭,看著修繕一新房屋、城牆,明顯位置上貼著告示,上面寫的清楚,若有趙國兵士欺凌百姓軍法處置,減免賦稅等等。

    「要真是這樣,以後可真是有好日子過了。」

    「怕不是騙人的吧。」

    「不會,信不過趙人難道還信不過君上。」

    「說的也是。」

    趙括推行一系列安民之法,為的就是向魏人表示誠意,跟隨趙國相比原來魏國只會更好。

    魏王城

    一場大火,房屋盡數燒燬,只留下幾座近乎光禿石柱,原本華麗之色被灰燼沾染失去原有光彩,一口巨大棺材停在王城中央,那具燒得無法辨認屍體應該就是以火自盡魏王,一生榮耀,最後時刻以這種方式解決。

    「大王,後事如何解決?」

    「交給信陵君好了,按照魏國習俗,無論怎樣終究是魏國的王。」

    幾道身影緩步而上,登上高處放眼看去,整個王城盡收眼底,不可否認,魏王城規模相比趙王城有過之而無不及。

    趙括登高遠望,大舉興兵徹底佔據魏國,沐塵、白英分列左右,從戰之初,兩人幾乎不離趙括左右。

    一陣腳步聲響起,趙括回頭,魏無忌順著石梯快步向上,「大王,讓微臣好找。」

    「四處看看,趙括原本無意為難魏王,不想落得如此。」

    魏無忌歎口氣,「昔日魏王也算是英明之主,只可惜身邊儘是趨炎附勢阿諛奉承之徒,最終被虛幻之言所蒙蔽,魏國略遭秦國欺壓,最終復國無望,索性放任由之。」

    「大梁城內情形如何?」

    「糧食係數發放,受傷百姓得到救治,破損房屋同樣修繕一新,百姓對大王恩情心存感激,只有一些劣民因戰死傷心存不滿,已經暗中派人盯著,若敢有異動直接剿滅。」

    「離散之痛,本王最是清楚,算了,只要能夠安分守己,不要去找那些人麻煩。」

    魏無忌躬身道:「大王仁慈。」

    「魏王的後事。」

    信陵君低頭,對於已故魏王始終帶著些許愧疚,身為魏人,最終帶著趙人攻入魏國土地,不管是怎樣的理由都好,始終難以讓人信服。

    趙括歎口氣,「這件事全權由魏侯處理,以君王之禮厚葬。」

    「多謝大王。」

    「王城若是可以恢復便做魏侯府邸。」

    信陵君道:「大梁城內尚有一處舊宅,如此足矣,魏無忌不敢多求。」

    「一切在你。」

    「大王下一步是否伐韓?」

    「伐韓已是必然,先要看看秦軍動向,以免趁機攻打大梁截斷我軍退路,大梁城防修復之後,立刻將高渠之水分流,以免他日有人效仿。」

    「還是大王想的周到,如此不僅可以解決大梁城用水困境,同樣可以避免再受水患之苦。」

    「還有一件事。」

    「但講無妨。」

    信陵君道:「當日有人看到魏太子離開大梁進入韓境。」

    趙括冷笑,「魏侯是擔心他日復國!只要可以安頓好魏國百姓生活,無人響應如何復國,趙括決意興兵,志不在魏、韓之地,秦何以強盛,法制而非人制,賞罰分明,百姓不必擔心被權勢所壓,更加不用擔心無糧可食,土地得以耕種,國庫充實,即便遇到災荒之年同樣可以應對,一切安置妥當,百姓方能一心為國。」

    「大王一番話受益良多,得大王信任,必然將魏國百姓視如親人。」

    「立刻派人通知李牧,大梁已破,大軍退回大梁外圍,秦軍若再進,可全力出擊。」身後一人答應一聲快步跑下。

    魏國邊境,秦、趙雙方不停變換陣勢,秦軍主要以陣勢向前推進,佔據地利之勢趙軍不停以弓弩巨石襲擾,加上正面騎兵陣營威懾之力,秦軍進軍速度明顯減慢。

    眼見天近黃昏,王翦不免心急,穿過密林不過半日行程,如今一天下來走不過半數,「將軍,趙軍明顯是在拖延,如果再不行軍豈不是正中趙軍下懷。」

    王陵久經沙場如何看不出,趙軍只是襲擾,幾乎沒有任何正面衝突,如此戰法目的十分清楚,這裡距離大梁城不過三日行程,即便中間有所耽擱,大梁城總不至於連一個月都無法守住。

    「不急,繼續列陣向前。」

    陣陣腳步聲傳出,王翦無奈只得催馬跟在一旁,趙軍後營,一隊騎兵快速奔入,「雷將軍,大梁城已破,大王有令大軍退回大梁城外圍,若秦軍再進,可全力出擊。」

    「太好了,只可惜錯過一場好戲,立刻通知上·將軍!」

    李牧得到消息,「太好了,如果再遲幾日,恐怕真要與秦軍在這裡拼上一場。」

    面對王陵如同鐵桶一般防禦,李牧始終無法找出攻破對方防禦之法,大梁已破,索性退回,到了平坦之地方能發揮騎兵優勢。

    「走之前總是要送些禮物才是。」

    命令下達,兩側巨石紛紛落下,秦軍陣營快速一停,有了前面經驗,對付滾石越發容易,陣營不必聚集,以免再被對方火矢所傷。

    秦軍一陣忙亂,足夠小心依然有所死傷,受傷兵士紛紛抬走,其餘陣營重新列陣,一縷殘陽透過樹蔭,密林之中閃出道道金色光芒。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