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戰國稱雄

正文 第二百九十一回 驚天地秦趙爭鋒(十五) 文 / 任語丁

    如果老天只給你一天時間你會選擇做什麼?

    沒有人願意做這樣的假設,一天時間太短,即便是光明同樣要給足三天,畢竟一生要做的事實在太多,留下遺憾同樣不在少數,如果可以寧願回到過去。

    時間在一個普通人眼裡可以隨意荒廢,沒有了今天至少還有明天,趙括確是不能,眼前大隊人馬同樣不能,箭塔陣被破先機已失,只得再尋阻秦之法,如此難免從主動陷入被動,這樣速度同樣出乎趙括預料,一個人所能做到的事必然有限,很多事更是無法預料,當然還有一點,對秦王嬴政重新定位。

    「大王,前面發現一城。」

    一隊騎兵接近,趙括派出探子查探地形尋找可以利用之地,最好可以佔據險地,唯有依靠天險才能以最小代價擋住秦軍更多時日,眾人對楚地瞭解有限,可惜當日沒有將項家眾人帶在身邊。

    「城高多少,前後可有伏兵之處?」

    馬上之人搖頭,「只是一座小城,前方有一條水域。」

    「水深有多少?」

    「剛及馬腿。」

    「去瞧瞧。」

    趙括催馬上前,沿途陣營有序向前行進,趙軍所帶物資有限,行軍速度上佔據優勢,眾人催馬上前,遠遠聽見水聲,一條溪流由上而下,溪水清澈,眾人停住,戰馬紛紛低頭吸水,前方出現一座城池,城牆破敗,上方並無旗幟,所處位置只是一般,不僅楚人放棄,秦人同樣沒有在此城佈兵。

    「城規模太小作用有限,唯有此水尚能一用。」

    「請大王下令。」

    趙括點頭,「率領一隊人馬從這裡向上,記住沿途多留痕跡,然後從上方返回。」

    「遵命。」

    那人得令立刻執行,至於這樣做背後深意不得而知,大王說的話必然正確,趙括身邊多是武將,張良不在軍中,有些事只能憑借直覺來完成。

    直覺有時候容易犯錯,犯了一次必然不會輕易犯第二次,趙括仔細斟酌,箭塔陣佈局並無差錯,利用箭塔增強自身防禦還有攻擊力在戰場上同樣多見,只是一點,雙方建立在實力相當基礎上,趙括所率兵馬只有幾萬人意在延敵不再殺敵。

    「多派人手在上游築壩,一定要在秦軍到達之前完成,越快越好。」

    「必然不負大王所托。」那人領命直奔上游奔去,莫說是這樣一條溪流即便是再大的水也要完成大王交代任務。

    不表趙括,單說秦國眾人,經過修整,第二日大軍進發,地面完全燒焦,踩在上面發出聲響,屍體經過妥善安置,死去兵士被大火燒得面目全非,已經無法分清哪個是秦人哪個是楚人,其中必然還有趙人,只得隨便挖了幾個大坑丟進去算是盡了心思,總好過暴屍荒野。

    嬴政坐在馬車之上,經過昨日激戰之地忍不住掀開簾子向外看去,一片焦黑,那些聳立箭塔隨著這場大火同樣化為灰燼,沿途地形大多相同,地上並沒有太多可燃之物,趙軍又是如何做到,眼睛閉上腦海裡浮現出起火時情形,隨著帶火箭矢落下,整個營地瞬間火起,起火速度同樣讓人稱奇,趙人是如何做到!

    「還有多久可以到達咸陽?」嬴政已經看出對方意圖,越早回到咸陽部署對自己越為有利,趙軍無利不起早,背後必有陰謀,只是一點必然想不到,自己同樣來了一招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法,蒙恬統帥幾十萬大軍直奔趙國後方,等趙括緩過神來整個趙國東部都要歸秦所有。

    「若是行進順利,一個月可以抵達。」

    「一個月!」嬴政點頭重新坐回,地面不平馬車左右搖晃只得抓緊一旁橫木,率兵出咸陽滅楚至今一年有餘,咸陽城情形如何,呂不韋是否甘願放下權勢著書立作,大軍滅楚消息傳回那些世族是何反應,還有黑暗中那些蠢蠢欲動勢力,這些人是誰,目的何在。

    嬴政依然記得當日自己率兵趕往軍營時沿途出現那些殺手,如果不是自己提前警覺精心佈置,那一刻已經死在對方利劍之下,成姣已死,此事更是無從查起,只是一點可以肯定,咸陽城內一股神秘勢力正在不停滲透,甚至已經進入自己周圍,嬴政同樣有所應對,只是在沒有對自己構成絕對威脅之前不想有所行動。

    動則如猛虎出籠一舉將對方消滅。

    咸陽城,秦都所在,繁華之地,地處偏僻,借函谷關天險,幾乎沒有經受戰爭洗禮,這一點著實讓人羨慕,趙之邯鄲,魏之大梁,齊之臨淄等等,六國都城盡數遭受兵患,一場戰事下來,死傷的不僅是百姓,整個都城同樣元氣大傷,損壞城牆建築需要修繕,即便最好工匠同樣無法盡數恢復原貌,自身孕育靈氣同樣隨著戰火消亡。

    城門處聚集大量百姓,後面紛紛往前擠著,都想看看發生什麼事,城門處守軍同樣增加不少,各個長矛在手。

    「別擠。」

    後面往前擠,前面只得用力往後,中間最是倒霉,被人夾在裡面前後不討好,一人呲牙咧嘴,雙手順勢向前一推,人太多根本推不動,兩隻腳被人踩了一個結實。

    「腳,腳,腳。」

    城門處亂成一團,守軍只得上前,長矛舉起,一人扯著嗓子喊道:「按照次序站好,誰敢搗亂直接抓入大牢。」

    一聲吆喝頓時管用,有時候好說好商量跟耳邊風一樣,惡語相向難免事情弄大甚至為此大大出手,最管用的就是這個,後面人向後一退,原本擁擠陣營頓時緩和,一人蹲在地上,鼻涕眼淚混在一起,摀住腳,不時罵上幾句。

    嘩啦,兩隊兵士從城內走出,懷裡都抱著木盒,木盒蓋著不知裡面裝了什麼東西,來到近前紛紛打開,前面看得清楚都是竹簡,這種東西最是無用。

    第二隊兵士上前,木盒緩緩打開,驚呼聲響起,透出誘人顏色,所有人眼中同時放出光彩,金子,陽光下顯出金燦燦光芒。

    「是金子。」

    「這又是唱的哪出,怕不是又要來城門立木。」

    「如果是咱們可不能讓給別人。」

    城門立木對秦人影響極大,幾乎家喻戶曉,乃當日商君所設,秦國百姓完全不聽官府制約隨意而為,一為法令不全,二為官員不作為最終導致失信於百姓,商鞅要做的就是買一個信字,於是命人在城南立了一根三丈木頭言明有人可以將長木扛到城門北便可以得到十金,十金獎賞已經不是小數目,百姓只是哄笑無人上前,不過是開玩笑罷了,最終不給和誰去要,才不要傻到被人當猴耍,商鞅只得增至五十金,終於有一個人站出來,母親病重,索性試一試,在眾人罵聲中·將長木扛到位置,商鞅親自將獎賞交到那人手裡,如今兵士手中不下千金。

    鑼聲一響,一人登上高台,眾人頓時安靜下來,只聽那人道:「相國大人親著此書,智者千慮終有一失,未免後世之人為其所誤今在此設榜,從中挑出問題能夠說服相國大人者可得千金。」

    「一千金,這麼多!」

    話音落下,前方書簡紛紛打開,眾人快速湧上,其中不乏有才學之人,讀罷連連稱讚,此書乃經天緯地之作,莫說是千金一錯,即便是萬金同樣值得,其中大有討好之意。

    呂不韋一臉得意,歷經一年有餘終於有所成,雖未完書倒也有些眉目,索性城門處懸賞求錯,一來昭示世人顯示自身才華,二來真的是為了從中找出紕漏,既然有心將一生所學流傳後世不敢有絲毫馬虎。

    「恭喜相國。」

    腳步聲響起,呂不韋抬頭,幾人快步走入,都是朝堂重臣,「幾位,今個怎麼這麼有空來看一個無用之人。」

    「相國大人何出此言,這咸陽城少了誰都行就是不能少了相國大人。」

    「就是,就是。」

    幾人接連吹捧,呂不韋自是不反感,自從交了兵權來見自己的人明顯少了幾成,其中不少人更是換了山頭轉向嫪毐,誰讓人間得太后歡心風頭漸起,相比兩個人,一個是落日餘暉,一個新升起朝陽。

    「坐,上茶。」

    有人端來茶點,幾人也不客氣,一人道:「你我都是相國的人,當年得相國提拔之恩永不敢忘,今日前來一來恭賀大人著書有成,另外幾日不見心中惦念,所以相邀而來。」

    「這件事幾位已經知道。」

    另外一人道:「千金一錯,整個咸陽城早已傳開,莫說是我們這些人,即便那三歲孩童想必都已清楚。」

    呂不韋哈哈大笑,為了這部呂氏春秋著實耗費不少心血,三日已過一直沒有人前來心裡更是得意。

    「諸位既已看過,總是要說出一二才是,總不能空著手回去。」

    一人歎口氣,「何人不想得,可惜無可挑剔,無可挑剔。」動作表情近乎完美,不可否認此人溜鬚拍馬功夫堪稱一流,那一聲歎息更是回味無窮。

    情人節快樂,有情人終成眷屬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