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言情小說 > 蟄龍

第7頁 文 / 齊晏

    薄霧散去,蟄龍遙遙望見一座禪寺出現在參天的古樹當中,一條不算太深的溪水橫越在他眼前,他估量了一下,將木雲輕輕扛上了肩膀涉水而過。才剛一上岸,便看見林中衝出數十名孔武有力的大漢,人人手持刀劍高聲吶喊,一步一步朝他逼近,急速的將他包圍起來。

    蟄龍不動如山,眼神冷峻地瞪視著來人,挑釁地對峙著;一點也不將他們放在眼裡。

    「別擋我的路,閃開!」蟄龍怒叱道。

    天隱和尚手持禪杖排眾而出,目光掃向蟄龍,瞬間已洞悉一切,當看清他的元神之後,不免感到萬分驚詫。

    「哎呀!真想不到啊!你竟是……」天隱和尚的表情像孩童般驚奇,說到一半就猛地頓住,並不說破。

    蟄龍微一揚眉,眼前這和尚紅光滿面,笑容可掬,卻有股懾人的氣勢緊緊壓迫著他,尤其是和尚手中那把紫青色的禪杖,困囿著他的力量和意念,他已嗅到危險的氣息了。

    一個持刀的男人指著蟄龍肩上的木雲,暴喝了聲。「蛇妖把白木雲弄死了!快捉了他!」

    眾人發出怒吼,一擁上前,刀劍架在蟄龍的脖子上,一把劍尖劃破木雲的衣服,惹得蟄龍大怒,他內勁一運,整個人縱身躍起,指尖朝竹林奮力劃過去,頃刻間,被他掃過的竹林已成焦土一片,他怒吼。「別煩我!否則來多少人我就殺多少人!」

    「不得撒野!」

    天隱和尚生氣了,怒喝一聲,揚手將那根青龍禪杖朝蟄龍的頭上拋去,口中急誦經咒,一聲霹靂響徹天空,禪杖變成了青龍,張牙舞爪,從空中朝著蟄龍俯衝而下,欲置他於死地。

    蟄龍一驚,翻身護住木雲的身體,只一瞬,青龍的利爪已劃開他的背脊,血紅一片了。

    蟄龍因突來的劇痛而現出了原形,老和尚口中誦念的經咒令他動彈不得,只能痛苦不停地掀動尾巴翻捲著。

    數十名大漢目瞪口呆的看著銀鱗巨蟒渾身不住顫抖,在地上蠕動掙扎,卻還將木雲的身體盤身圈住,一派保護之姿,看見這一幕,眾人皆感驚疑不可置信,張著嘴說不出話來。

    天隱和尚雙手合十,一步一步走向蟄龍,他拿起一根七寸長的繡花針,對準蟄龍的七寸處紮了進去,蟄龍痛得嚎叫一聲,殘酷的枷鎖重重銬在他身上,死死的鎖住他無法動彈,他極力掙扎,痛苦地喘氣,意識逐漸模糊,終致不省人事了。

    奇怪的事發生了!

    蟄龍的頭上竟緩緩地冒出一隻銀白色的角來,眾人大奇,紛紛驚叫起來。

    「是龍的角呀!」

    「蛇怎麼會長出龍的角啊?」

    天隱和尚閉目合十,慈悲的、緩緩的低吟著。「各位施主切莫傷他性命,我已推算過陰陽,他只是一條混沌初開的蛇罷了,並不曾吃人,也不曾傷人,白小姐雖因他而死,卻也正是她的宿命,冥冥之中自有定數,這條蛇的元神尚未覺醒,若能助他脫去蛇身,也算結得善果……」

    「不行、不行!」一個粗蠻的聲音截斷天隱和尚的話,高聲說。「師父沒看見蛇妖剛剛就想殺了我們嗎?不殺他,等於留下後患吶!」

    「他不過是虛張聲勢想嚇走施主而已,施主們請看……」天隱和尚笑著朝木雲身上指了指,大家都看見木雲斜倚在蛇的身上,姿態宛如熟睡般。天隱和尚平靜地說:「他明知白小姐已死,仍護衛著她的軀體,不走也不逃,若他真殘暴成性,施主與我只怕早已命喪黃泉了,還能在這裡商議他的死活嗎?」

    眾人啞口無言,彼此對望,不再堅持了。

    天隱和尚收回禪杖,仰首望著天色,兩目祥和平淡,微微一笑道:「彤雲寺後有座古井,暫時先將他鎮在那裡,只要不拔掉他七寸處的繡花針,便無本事傷人,至於白小姐,就將她的軀體還給她的父母吧!」

    天隱和尚脫下袈裟覆蓋在蟄龍的傷口上,提醒眾人。「大家小心,蛇血含有劇毒,千萬別沾惹上身,否則毒氣一旦入侵便難以醫治了!」

    壯漢們紛紛將預先備妥的粗繩取出,編織成一個網羅,奮力將蟄龍碩長龐大的身軀搬進網中,一行人浩浩蕩蕩朝彤雲寺行走,天隱和尚歉疚地搖著頭,聽得有人暢快得意地說:「今天是中秋,擒了蛇妖,尚有時間回家過節哩!」

    天隱和尚心念一動,掐指算了算,便已洞悉玄機,當初東海白龍貪圖一時的玩樂,絕沒有料到會貽下什麼禍患吧!

    他歎了口氣,無奈地垂首低吟。「囹圄幽井兮終不見天——路險難兮髻玉來。」

    第四章

    大唐天寶年間,烽煙四起,爭戰連連,正是一個亂世——一個什麼怪事都可能發生的亂世!

    一輛破馬車東倒西歪地朝山腰上走,拉了整整一天的瘦馬早已經疲累不堪,一段陡峭的山路讓馬再也無力攀爬,終於停住不走,氣喘吁吁地垂下頭來。

    陸至言打量著前面的陡坡,若讓馬勉強拖著車子上山,恐怕一不小心就有跌落山谷的危險,仔細一想,便回頭對妻子如雙和女兒髻玉說:「馬太累了,沒辦法再拖我們上山,依我看,彤雲寺已經不遠了,我們還是下車走一段路吧!」

    十八歲的髻玉掀開簾子,慢慢扶著母親如雙步下馬車,她輕輕緩緩地抬起頭,細細的青黛眉下有雙美麗動人的眼睛,眸光溫柔善良,總是似笑非笑著,一身膚色晶瑩似雪,柔美如玉,柔若無骨的身軀彷彿敵不過一陣驟風,嬌弱之態真是有若西子還勝三分。

    髻玉理了理散亂的髮絲,一手提起紗羅裙擺,一手攙著母親,小心翼翼地步上陡坡,眼前峰巒疊障的秀麗景色,讓她稍稍忘了一路逃亡的惶恐與不安。

    大唐皇室中,此刻正上演著一場震撼駭人的血腥文字獄,由於一班小人爭權奪勢,為了剷除異己,千方百計用盡各種手段迫害良臣,不少人因而無辜被囚入冤獄,宮中早已風聲鶴唳,人人自危了,所以當陸至言風聞自己遭受牽連的消息之後,便連夜帶著妻女逃出長安城避禍。

    離開長安城後四野茫茫,陸至言一時之間不知該往何處去,遠處微弱的鐘聲喚起他的記憶,於是決定投奔彤雲寺。

    二十年前,陸至言唯一的弟弟就在彤雲寺出家為僧,法號靜德法師,這二十年來,他們兄弟兩人不曾見過一次面,沒想到,他竟會在這種走投無路的情形之下與出家為僧的弟弟見面。

    太陽快將偏西了。

    髻玉拭了拭額上的薄汗,聽見遠處傳來幾聲清悠輕忽的鐘聲,緊鎖的眉頭終於舒展開來,她興奮他說:「爹、娘,鐘聲已經好近,大概就快到了!」

    陸夫人臉上的陰霾終於淡去了一些,雖然不知道此行將會如何,但是至少能讓勞頓四天的疲累身軀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

    「咱們加快腳步,說不定能在天黑之前趕到彤雲寺!」陸至言喘著氣說。

    髻玉攙著母親,緊跟在陸至言身後,慢慢朝深山走,山中的霧氣漸濃,三個人影漸漸地沒入氤氳濃霧中。

    昏黑如墨的夜色裡,三百年的古宇彤雲寺出現了。

    陸至言難掩驚詫的神情,呆呆站在彤雲寺前,眼這座宏偉的古廟竟然早已破舊頹記,毫無生氣,寺門開著,朝裡望去,見不到一絲燭光,四處沓無人跡,草生得很高,恐怕早就荒廢已久了。

    「爹……」髻玉朝父親走去,驚恐地望著四周,沙沙作響的風聲令她感到毛骨驚然。「是……這裡嗎?怎麼……一個和尚也沒看到呀!」

    一陣冷風襲來,把燈籠裡的燭火吹得忽明忽滅,陸夫人嚇得偎近夫婿,頭皮一陣發麻,顫著聲音急促地說:「這地方看起來太古怪了,老爺,咱們還是快點走吧!」

    「天都黑了,這裡前不著村、後不著店,走到哪裡去?不如進廟睡一晚,明天再做決定吧!」陸至言想不出更好的方法,只能先進廟屈就一晚再說,再怎麼古怪的廟,也總比三個人露宿荒野要好得多了。

    陸至言提著燈籠,一步一步朝廟裡走進去,髻玉緊挽著母親的手尾隨在後,陸至言舉起燈籠四下照了照,歎了口氣說:「唉!真沒想到,二十年後的彤雲寺竟會殘破到這個地步,實在可惜啊!」

    「究竟發生什麼事了?」陸夫人低聲問道。「為什麼和尚會棄廟而去呢?」

    陸至言搖首低歎。「真不知至行弟……不,靜德法師如今到哪裡去了?不知他是否安好?」

    髻玉抬起頭環顧四周,黑夜中,彤雲寺顯得異常陰森恐怖,不知道白天看起來會不會莊嚴宏偉一點,當月亮從雲縫中探出臉來,她極目望去,就著淡淡的月光,勉強看見廟後傍著山邊處矗立著一尊巨大的佛像,她正感奇怪,為何在漆黑陰暗的佛像座下,會有白瑩瑩的銀光在閃動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