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17


  密列西耶夫就在這种狀態中躺著,甚至主人不見了他也沒有發覺。整個第二天他是在昏迷中度過的,到第三天他才清醒。當時,太陽已升得很高,一束密集的明亮陽光從天花板上的天窗里射進來,透過爐灶上的藍灰色的層層煙霧,徑直照到阿列克謝的雙腳上。可是,這陽光非但沒有驅散黑暗,反而使窯洞更昏暗了。
  窯洞里空空的。瓦利亞低低的、略帶沙啞的聲音,透過門從上面傳下來。她大概是在忙著什么事,同時唱著一支古老的歌曲,它在這帶林區里很流行。這支歌唱的是一棵孤零零的山梨樹,它很憂郁,幻想著怎樣才能移到橡樹跟前。后者也是孤零零的,离它不很遠。
  阿列克謝以前多次有幸听到這首歌曲。那些從郊外來平整打掃飛机場的女孩子,成群結隊快樂活潑地唱的就是這首歌。他喜歡那憂傷、緩慢的旋律。不過,以前他不曾思考過這歌詞的意義,因此,在忙碌的戰斗生活中,它們在耳邊滑了過去。而現在當它出自這位大眼睛少婦的嘴里時,這些歌詞卻充滿了如此的情感,飽含著真正的女性憂傷,是那樣強烈,這已超出了歌詞本身。這樣,阿列克謝馬上就深刻領會了旋律的全部深刻含義,也明白了瓦利亞——山梨樹是怎么思念自己的橡樹的:

    “……不過山梨樹卻不能
    移植到橡樹跟前,
    看來,小孤儿,
    要永遠孤獨地搖晃著……”

  她唱了一遍,在她的歌聲里可以感覺到真正傷心的淚珠。而等到這歌聲停下來時,阿列克謝則想象出一幅情景:她此刻一定會是坐在某個地方,在樹底下,沐浴著春天的陽光,憂郁的大圓眼里滿含著淚水。他感到自己喉嚨里堵得厲害,他想看看那些舊的來信,雖然已能把它們背下來。他想看看那位姑娘的照片——她長得苗條,坐在草地上。這些東西都在他軍便服口袋里。他動了一下,想把手伸進軍便服口袋里,但是手無力地落在墊褥上。一切又都在昏暗中浮動起來,那昏暗略帶灰色,泛出明亮、親切的圓圈。后來,在這片昏暗里、在沙沙地輕聲響著的某些尖細的聲音里,他听出來兩個女人的聲音:一個是瓦利亞的聲音,另一個是听起來也很耳熟的老太婆的聲音。她們在悄悄地說:
  “他不吃嗎?”
  “哪儿能吃呀!……昨天嚼了一點點餅,真是一丁點,但又都吐了。這哪里能算是吃東西?牛奶倒是可以喝一點,我們就給他喝了。”
  “瞧,我現在就把雞湯帶來了……大概他心里想喝的是湯。”
  “瓦西里莎大嬸!”瓦利亞惊叫起來,“難道……”
  “當然了,雞湯,大惊小怪什么呢!正常事。搖搖他,把他叫醒,他或許會吃的。”
  阿列克謝迷迷糊糊地听見這個談話,他還沒有來得及睜開眼睛,瓦利亞就使勁搖他,既毫不客气又很高興:
  “阿列克謝·彼得羅維奇,阿列克謝·彼得羅維奇,醒醒!……瓦西里莎奶奶送來了雞湯了!我說,你醒醒!”
  插在門口牆上的松明在照常地燃燒著,劈啪地響著,在它那搖曳不定的冒著煙的微光里,阿列克謝看見一個矮小駝背的老太婆。她的鼻子有點長,布滿皺紋的臉像在生气。桌上放有一個大包袱,她就在那儿忙碌,先打開麻袋布,再打開舊的女短襖,然后再打開一層紙,露出了一只鐵鍋,從鐵鍋里冒出的那鮮美、濃郁的雞湯味布滿了整個窯洞,以致阿列克謝感到空空的胃竟然起了痙攣。
  瓦西里莎老奶奶滿是皺紋的臉上還存有嚴肅、生气的表情。
  “是我拿來的,不要嫌不好,吃下去可以補身子。上帝保佑,吃了大概會有用的……”
  阿列克謝不由得想起了老奶奶的悲慘家事,想起了有“女游擊隊員”這個滑稽綽號的母雞的故事。于是這一切——老奶奶、瓦利亞和桌上冒著好香的熱气的小鍋——在淚水中變得模糊起來,透過淚水他發現:老奶奶的那雙嚴肅的眼睛滿含著無限的怜憫,關切地望著他。
  老太婆朝門口走出時,阿列克謝只能說出一句話:“謝謝,老奶奶!”
  “用不著謝,有什么好感謝的?我家也有人在打仗,或許也有人給他喝湯。吃吧,多吃點,身体會好起來的。祝你早日康复!”阿列克謝是從門口听到這番話的。
  “老奶奶,老奶奶!”阿列克謝要盡力向她沖過去,但瓦利亞的雙手拽住了他,并使他在墊褥上躺下。
  “你躺著吧,躺著吧!最好是喝一點這湯。”她用德國士兵飯盒上的一個鋁制蓋子當盤于,把湯盛在里面端給他。這盤子里冒出了油乎乎的鮮美香味。她是扭過臉去把它端來的,大概是為了掩飾她那情不自禁流下的眼淚,說道:“喝這湯吧,喝吧!”
  “那米哈依拉爺爺呢?”
  “他出去了……有事出去了,去找區委會,不會很快就回來。你就喝吧,喝這個湯吧!”
  阿列克謝看見他面前有一把由于日久而發黑的木湯勺,勺邊上有缺口,里面盛滿了琥珀色的雞湯。
  最初的几勺湯喚醒了他強烈的食欲,喝了一點以后胃就疼了起來、痙攣起來。他只喝了十勺湯、吃了几條松軟的雞肉絲。雖然胃執拗地還要再吃,但是阿列克謝卻果斷地把食物推開了,因為他知道,在他這种情況下,吃多了可能反而有害。
  老奶奶的湯具有神奇的功能。喝過以后,阿列克謝就睡著了,但并不是進入昏迷狀態,而是真正地睡著了——睡得很沉,對于恢复健康很有益。他醒來以后又吃了一點,接著又睡著了,無論是什么事——爐灶里的煙、婦女們的談話、瓦利亞手的触摸,她擔心他是不是死了,就不時地彎下腰來听听他的心髒是否在跳動——都不能使他醒過來。
  他活著,呼吸均勻、深沉。他睡了那個白天所剩下的時間之后又睡了一夜,并且一直那樣酣睡著,仿佛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夠打破他的好夢。
  一清早就有一种單調的咕咕聲在遙遠的什么地方響著。這聲音雖然同森林里充滿了的其他聲響几乎完全沒有區別,但是卻使阿列克謝精神振奮起來,渾身緊張。他從枕頭上抬起了頭。
  他的心頭升騰起一樣奇异的、抑制不住的喜悅。他沉浸在這种情感之中,眼睛閃閃發光。爐灶里的磚頭冷卻下來了,發出碎裂聲;蟋蟀鳴叫了一夜之后疲倦了,偶爾無精打采地嗽鳴几聲;可以听到窯洞上面古松發出的柔和而有節奏的響聲,甚至還可以听到春天沉甸甸的水滴打在門口的聲音。不過,透過這些聲音,可听到一种均勻的轟隆聲。阿列克謝猜出,這是“小耳朵”——Y—2式飛机——的馬達發出的聲音。這個聲音,時而逼近、加劇,時而響得低沉一些,但是沒有离去。阿列克謝的呼吸屏住了。很顯然,飛机就在附近,就在森林上空盤旋著,或者是在觀察什么,或者是在尋找地方降落。
  阿列克謝盡力用肘部撐著抬起身子,呼喊:“瓦利亞,瓦利亞!”
  瓦利亞此刻不在。外來傳來女人們興奮的說話聲、匆忙奔跑的腳步聲,那邊出了什么事。就在這節骨眼上,窯洞門微微開了一點,門縫里伸進了費季卡那長有雀斑的臉。
  “瓦利亞舅媽,瓦利亞舅媽!”小男孩喊了一陣,然后又興奮地補充說道:“它在飛……在繞圈子……在我們頭上面飛來飛去……”阿列克謝沒來得及問是怎么回事,他就不見了。
  他費了很大勁坐了起來,感到心髒在跳動,太陽穴和病腳里的血在興奮地涌動。他計算著飛机盤旋的留數,數了一圈又一圈,數到第三圈時,由于激動而暈倒在墊褥上,重新迅速地投入了具有奇效的、有益于健康的夢境,這夢是万能的、有益于健康的。
  一個年輕、洪亮和低沉的男低音把他弄醒了。對這個聲音,即使是在嘈雜的人群聲里,他也能分辨得出來。在殲擊机團里,只有飛行大隊長安德烈·捷葛加連科的聲音是這樣的。
  阿列克謝睜開眼,但他覺得好像還是在睡覺,似乎是在夢里看見朋友的臉。這張臉長得寬闊、顴骨突出,粗獷得像是木匠做的粗坯,還沒有用砂紙或碎玻璃磨擦過似的。它善良、有棱角,額上有一條紫紅色的疤痕,明亮的眼睛鑲有一圈淺得几乎沒有顏色——照安德烈的對手的說法——的豬的睫毛,一雙淡藍色的眼睛困惑地瞧著一片朦朧的煙霧。
  “喂,老大爺,請把你的戰利品拿出來瞧瞧。”捷葛加連科低沉地說。
  幻景沒有消失。這是捷葛加連科,但這好像是完全不可相信的。朋友怎么能找到這片密林、這個地下村庄,在這儿找到他本人呢。他站立著,身体高大、肩膀寬闊,像通常一樣衣領敞開著。他雙手拿著飛行帽,還有大小不等的包裹,飛行帽里裝有無線電話。松明架子上的松明從背后照著他。他的頭上,剪得很短的金發像一輪光圈發著光。
  從捷葛加連科背后露出的米哈依拉大爺的臉,是蒼白的、疲憊不堪的,而雙眼則興奮地圓睜著。他旁邊站著護士蓮諾奇卡,她翹鼻子、淘气,怀著小動物的好奇瞧著黑暗。這姑娘腋下夾著厚厚的防雨布包,上面飾有紅十字。她胸前捧有一束奇异的花。
  大家都默默地站著。安德烈·捷葛加連科躊躇地四下張望著,大概是因為黑暗而看不見,他的目光有一兩次冷淡地滑過阿列克謝的臉。對于朋友的意外出現,阿列克謝是怎么也不習慣的。他一直擔心著,這一切是不是神志不清的幻覺?
  “這就是他,上帝,他正躺著呢!”瓦利亞一邊拉開密列西耶夫身上的皮襖,一邊低聲說道。
  捷葛加連科再次用困惑的目光掃過阿列克謝的臉。
  密列西耶夫一邊使勁用肘部撐著抬起身子來,一邊喊道:“安德烈!”
  “安德烈,認不出我來了嗎?”密列西耶夫低聲說道,同時感到渾身都顫抖起來。
  飛行員又注視了一下這具活骷髏——皮膚蒙上了黑色,像燒焦似的,竭力想認出朋友那張愉快的臉。但是,只有在那大眼睛里(几乎是滾圓的),他才看到密列西耶夫那熟悉的神情。它是執著的、坦城的。他把雙手往前一伸,飛行帽掉在窯洞的地上,大小包裹紛紛撒落下來,苹果、桔子与餅于都四下滾開來。
  “遼什卡,是你嗎?”飛行員含淚叫道,他那無色的長睫毛濕得粘住了,“遼什卡,遼什卡!”飛行員把這個体重輕得像孩子似的病人從床上抱起來了,像摟孩子似地摟住他,不斷地重复說:“遼什卡,朋友,遼什卡!”
  1阿列克謝的又一愛稱。
  飛行員把他放開了一會儿,從遠處貪婪地朝他看了看,仿佛是在确認這究竟是不是他的朋友,然后又緊緊地摟住他:
  “可不,正是你!遼什卡!好小子!”
  飛行員的雙手猶如熊爪那樣緊緊抱住這半死半活的身体。瓦利亞和護士蓮娜拼命地要從熊爪下救出他。
  “看在上帝的份上,請放了他吧,他只剩下一口气了!”瓦利亞生气了。
  “激動對他是有害的,請放下他吧!”護士不住地說,說得又急又快,話里總是帶著許多強調的語气。
  這個人長得黑乎乎的,老气橫秋,体重很輕。飛行員最后才真正相信,他果然不是別人,而正是阿列克謝·密列西耶夫,是自己的戰友,好朋友,是全團人以為早已死去了的人。于是飛行員抓住自己的頭,發出一聲野性的胜利呼喊,接著抓住密列西耶夫的肩膀,凝視著他的黑眼睛——這雙眼睛從黑眼窩深處高興地閃著光芒,飛行員叫喊起來:
  “活著!啊,圣母!活著,好小子!這么多天你到底在哪儿?你怎么會這樣?”
  護士長得矮小、可笑,是個翹鼻子的胖姑娘,她有少尉軍銜。但全團人都不理睬這個,而稱她蓮諾奇卡或醫學護士,因為有一次她就自作聰明地這么向長官介紹自己。蓮諾奇卡愛唱歌,愛大笑,所有的尉官她一下子就都喜歡上了。但是,此刻她推開走來走去的飛行員,神情嚴肅,堅決命令道:
  “大尉同志,請讓病人休息吧!”
  她把那束花扔在桌子上,這花還是昨天飛往中心城市特地買來的,看來它根本用不著。接著,她就把飾有紅十字的防雨布包打開,一本正經地檢查起來。她用短短的手指頭在阿列克謝腳上靈活地触摸著,不住地詢問:
  “痛嗎?那這樣呢?那這樣呢?”
  阿列克謝是第一次好好地注意自己的雙腳:雙腳腫得嚇人,變得紫黑了,一旦碰上它們,就痛得像有電流通過了全身。但是,很明顯,蓮諾奇卡特別擔心的就是這個,即腳趾的尖端發黑了,而且完全喪失了知覺。
  米哈依拉爺爺和捷葛加連科坐在桌邊。他們很高興,就把飛行員軍用壺里的酒悄悄地倒出來喝了,同時津津有味地交談著。米哈依拉爺爺的聲音,有老人的男中音特點,他就用這种聲音時斷時續講起來,看樣子已經不是第一次講:
  “事情的結果是這樣的,就是說,是我們的孩子們在伐木場上發現了他。德國人在那里砍伐樹木造掩蔽部。兩個孩子的母親,也就是我的女儿,就叫他們去那儿撿木片。他們就在那儿發現了他。哎喲;這是一只什么怪物!起初,他們誤認為是一只熊,他們听說,被打傷的熊就是像這樣滾翻的。他們想逃走,但是好奇心又使得他們回去了:這是一只什么熊?為什么要打滾?啊!不是這樣嗎?他們瞧著他不斷打滾,呻吟……”
  “這是個什么樣的‘滾翻’?”捷葛加連科疑惑起來。他把香煙盒送到老爺爺面前,“你抽煙嗎?”
  老爺爺從香煙盒里拿了一支煙卷,又從口袋里掏出一小張折起來的報紙,小心地撕下一角,把煙卷里的煙絲倒在這張紙上,卷起來,點上火,心滿意足地深深地吸了一口。
  “怎么不抽,煙是要抽的。咳,在德國人統治下我們還真沒見過這种煙。我們抽的是苔蘚,還有一种叫大戟的干葉子,就是這個……至于他怎么滾的,你問他好了。我可沒看見,孩子們說是這樣滾的——從背脊滾到肚皮,從肚皮滾到背脊。他本該在雪地上爬的,看來他沒有力气這樣做。他是這樣地了不起!”
  捷葛加連科老想跳起來,去看看他的朋友,可是女士們在他朋友身邊忙碌著,把朋友裹在灰色軍用毯里,這毯子是護士帶來的。
  “朋友,你就坐著,坐著吧,把孩子里在襁褓里這件事,不是我們男人做的!你听著,并且還要記住,再轉述給你們那儿的首長听……這個人做出了多么大的貢獻!嘿,他真是了不起!整整一個星期,我們全集体農庄的人都來看護他,而他一點儿也不能動。可實際上,當初他還鼓足力气,居然在我們的森林里和沼澤地里爬。老弟,這种事很少有人能做到!就是圣父言行錄里也根本沒有這种圣跡!他們能去哪儿!你想想,做這种事就相當于站在柱子上修行!什么,不是這樣嗎?哎,年輕人,你听呀,听呀……”
  老人俯身湊向捷葛加連科的耳朵,他那毛茸茸的軟胡子把后者弄得痒痒的:
  “不過,我覺得他大概不會死吧?瞧,他從德國人那儿都爬出來了,難道從死神的鐮刀下還爬不出來嗎?他只有一把骨頭了,所以他是怎么爬的,我簡直弄不明白,大概是特別想到自己人這里來吧。另外,他總念叨著這些飛机場、飛机場的,還有別的一些話,還有什么奧麗雅的。你們那儿有位這樣的姑娘?或許是他愛人吧……你听沒有听見我講的這些?飛行員呀飛行員,你听見了嗎?哎……”
  捷葛加連科是沒有听見。他在竭力想象這個人,他的戰友,在團里好像是一個很平常的小伙子,是怎樣拖著被凍坏了的或被擊碎了的雙腳,穿過森林和沼澤,不分晝夜地在融雪上爬行,消耗著力气,爬著,翻滾著,只是要逃脫敵人而到自己人這里來。殲擊机飛行員的職業,使捷葛加連科對危險很習慣。投身于空戰時,他從來沒想到過死,甚至有某种特殊的喜悅和激動。但是,要是這樣孤零零地在森林里……
  “你們是在什么時候發現他的?”
  “什么時候?”老人微微地動了動嘴唇,又從開著的煙盒里拿了一支煙卷,把它弄開并著手卷成紙煙,“是什么時間嗎?是在大齋節的禮拜六,就是寬恕的禮拜日的頭一天,那么正好是一個星期前……”
  1大齋節(lent),亦稱封齋節,是基督教的齋戒節期。
  飛行員腦子里計算了一下日期,算出來阿列克謝·密列西耶夫爬了十八個晝夜。一個受傷的人,在沒有東西吃的情況下,要爬這么長時間,這簡直是不可置信的。
  “啊,老大爺,謝謝你!”飛行員緊緊地摟著老人,并使他緊貼著自己,“謝謝你,兄弟!”
  “用不著謝,用不著謝,要感謝什么呢?咦,謝謝?難道我是一個与你們不相干的外國人嗎!哧,你說說看,不是嗎?”這個時候,儿媳婦擺出婦女發愁時的常見姿勢,手托腮幫子站著,他就生气地叱責她:“馬大哈,把地上吃的東西撿起來!咦,這么貴重的東西到處亂扔……你還說什么‘謝謝’,唉!”
  此時,蓮諾奇卡已把密列西耶夫包裹好。
  “沒關系,沒關系的,上尉同志。”她的話說得簡短而迅速,好像滾出的一粒粒豌豆,“到了莫斯科要不了几天就可以把您的雙腳治好的,莫斯科到底是都市呀!比這再厲害的病也能治好!”
  她活潑有余,不停地強調說密列西耶夫的病情很快就能治愈,根据這些捷葛加連科領悟到:診斷的結果很不樂觀,他朋友的情形很糟糕。“喜鵲儿,干嗎吱吱喳喳的?”他心里對“醫學護士”有些不滿。不過,團里誰也沒有把這個姑娘的話當真。他們開玩笑地說,她只相信愛才能治病,而這個倒使捷葛加連科放心了不少。
  阿列克謝裹在軍用毯里,只露出個頭,這使捷葛加連科想起了中學古代史課本上畫的某個法老的木乃伊像。他朋友臉上長出了略帶褐色的胡須,又濃又硬,他用一只大手在朋友的這面頰上撫摸了一下。
  “沒關系,遼什卡!會把你治好的!上面下來了命令——今天就把你送到莫斯科,進一個好醫院,那儿全是教授。至于護士么,”他把舌頭彈得響了一聲,又朝蓮諾奇卡眨眨眼,“她們能叫死人站起來。我和你還要在空中繼續戰斗!”這時,捷葛加連科察覺到自己像蓮諾奇卡一樣,講起話來很做作,活潑顯得不自然。他用雙手撫摸戰友的臉,忽然間覺得手指頭下面濕乎乎的。“喂,擔架在哪儿!把它抬來,磨贈什么?”他生气地命令道。
  他和老大爺一起,小心翼翼地把裹起來的阿列克謝放在擔架上,瓦利亞把他的零碎物品收拾起來,包了一個小包袱。
  米哈依拉大爺這位主人曾好几次用好奇的神情看過那把党衛隊員的短劍,把它擦干淨、磨鋒利,還在手指上試過。瓦利亞此時要把這把短劍塞進包袱里。“听我說,”阿列克謝制止住她的這一行為,“老大爺,請拿去做個紀念吧。”
  “哧,謝謝,阿遼哈,謝謝!瞧瞧,這是很有名的鋼刀,不過上面寫的好像不是我們的文字。”他把短劍給捷葛加連科看。
  “‘Alles fur Deutschland’就是‘一切為了德意志’。”捷葛加連科把刀上的題詞翻譯了出來。
  阿列克謝想起了他是如何弄到這把短劍的,就重复了一句:“一切為了德意志。”
  “喂,小心,小心,老人家!”捷葛加連科抬起擔架的前端,同時喊道。
  擔架開始輕輕地晃動起來,費勁地通過窯洞里的狹窄過道,把牆上的泥土也蹭落了下來。
  人們擠到窯洞里來歡送這個“撿來的孩子”,現在他們全擁到上面去了,只有瓦利亞一人留在屋里。她從容不迫地整理了一下插在牆上的松明,再走到橫布條做的墊褥跟前,在那墊褥上還留著凹下去的人的輪廓,就用手把它弄平整了。她的目光落到了忙亂間被大家遺忘了的那束花上。這是几小技丁香,它是從溫室里培育出的,蒼白、憔悴,像在潮濕寒冷的窯洞里度過了冬天的逃亡的村民。她拿起花束,聞了聞混雜在煤煙味中勉強能覺察到的淡淡的春天的气息,便突然倒在那簡陋的板床上痛哭起來,傾瀉著女人的傷心眼淚。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shuku.net)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