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十九章


  “我先去厂里一會儿,再跟你們一塊儿去;現在我還不怎么想回家。”凱斯勒和莫雷茨在跟維索茨基分別時,對莫雷茨說。
  “到我那儿去喝杯茶,怎么樣?”
  “好吧。我有點事,又不知道是什么事!”凱斯勒神經質地顫抖了一下,輕聲說。
  他們沿著空蕩的、好象是死滅的街道慢慢地走。白雪蓋住了屋頂、街心和人行道,但只有薄薄的凝凍的一層。灰蒙蒙的霧气,滲透著陰沉而寒冷的晨光,給城市披上了一層凄涼愁悶的气氛。路燈已經熄滅,一切都變成模糊一片、混沌不清;什么地方偶爾有一線燈光閃爍一下,旋即就熄滅了。
  “你非得回工厂去嗎?”
  “非得去,各個車間都有夜班。”凱斯勒說。
  “我說句話你別介意:我要是你,我就不去查看馬利諾夫斯基干活;他那張臉好象鏈子拴著憋得暴跳如雷的狗臉一樣。”
  “那個蠢貨,他女儿一年差不多花我五千盧布,可是他還沖我嘀嘀咕咕的。”
  “他在西伯利亞呆過。”莫雷茨小聲說。
  “是個城府很深的人。我得去見他,因為他給我寫了封信,我得親自給他個回答。”
  他惡狠狠地冷笑了一下。
  “卓希卡的事嗎?”
  “對。”
  “你至少得帶把手槍吧?”
  “對那條波蘭狗,一只腳就夠了;他要是汪汪,就把他踩扁。不瞞你說,他不會汪汪的,他只想撈女儿一筆肥肥的賠償費。我處理這种事,不是第一次了。”他以嘲弄的口气說,可內心卻感到一种奇怪的戰栗;倒不是懼怕,他從來天不怕地不怕,而是因為某种不可名狀的憂慮和厭倦。
  他眺望著鉛色的天空,眺望著象是死亡了的房屋的鉛灰色圍牆,傾听著籠罩這座沉睡城市的万籟俱寂中令人不安的動靜。
  他到了工厂的院里。工厂的全部机器都在隆隆響著,院子里瀉滿了電燈的道道光芒,到處都有人走動;到了這儿,他才覺得精神為之一爽。
  “請你等一會儿,我說句話就出來。”
  他邁步走進了几乎是漆黑一片的机房。因為那儿只有一盞小燈,照著几個大活塞和大輪子的下半部。巨大的輪子一如既往地象瘋狂的大兵團一樣旋轉著,唱著顯示力量的粗野的歌,閃爍著巨大的鋼鐵輪輻,令人望而生畏。
  “馬利諾夫斯基!”他在門口喊了一聲,可是机器的鋼鐵轟鳴聲淹沒了他的呼叫。
  馬利諾夫斯基穿著長工作服,手里拿著机油和小刷子,正貓著腰在机器周圍轉,察看這個魔鬼般的怪物;他完全淹沒在呼號咆嘯聲中,就象在洶涌的大海中心一樣,他只是用眼睛打量著魔鬼的運動;這魔鬼如痴如狂地來回奔跑,發出雷霆般的轟鳴,震撼著牆壁,使机房里充滿恐怖。
  “馬利諾夫斯基!”凱斯勒對著他的耳朵又尖叫一聲。
  馬利諾夫斯基听見了,走近几步,放下了机油和小燈,鎮靜地瞧著他,在工作服上擦了擦手。
  “你給我寫信了?”凱斯勒威風凜凜地問道。
  他點了點頭。
  “你要怎么樣?”他粗魯地追問,因為馬利諾夫斯基那若無其事的神情使他感到憋气。
  “你跟卓希卡干了什么事?”他俯身低聲問他。
  “哎哎,你到底要怎么樣?”他又問了一句,卻身不由己地退到門口去了。
  馬利諾夫斯基擋住了他的去路,低聲地,然而十分鎮靜地說:
  “沒什么……我只不過要替她跟你算帳……”
  他的眼睛里冒出一种逼人的、鐵青色的目光,象活塞一樣的兩只有力气的手攥緊拳頭,表示威嚇地向前伸出。
  “滾開,不然我砸爛你的腦袋。”
  他打了一個寒噤,看到了馬利諾夫斯基眼里對他作出的死刑判決。
  “你敢,你敢!……”馬利諾夫斯基陰森森地嘟囔了一句。
  兩個人挨得近了,片刻之間互相對視,象憋著勁頭儿要互相猛扑的兩只老虎一樣。
  他們的眼睛閃出凶光,仿佛大輪子鋼輻從幽暗中發出冷光那樣。
  那机器魔鬼,宛如被縛束在昏暗、光點、閃亮之网中的蟒蛇,狂暴地號叫著,奔馳著,似乎要從四面震得發抖的厚牆中間逃跑。
  “滾開!”凱斯勒吼了一聲,同時用戴了關節保護套的手沖馬利諾夫斯基猛擊一下,使馬利諾夫斯基打了個趔趄,退到了牆腳下,但他沒有倒下,卻象閃電一樣伸直了腰,反扑在凱斯勒身上,兩只鐵手扼住了他的脖子,迅猛一推把他摔在對面的牆上。
  “你……這個混蛋……”他臭罵著他,把他掐得更緊了,直到凱斯勒嘴里冒出血沫子,有气無力地哼出聲來:
  “放開……放開……”
  “我非送你回老家,你把我的……我的……我的……”他慢慢地叨念,不由自主地松了松手指頭。這時候凱斯勒清醒過來了,拼命地向前使一下狠勁,兩個人都摔倒在地上。
  馬利諾夫斯基沒有松手,他們互相攔腰纏在一起,象兩只熊一樣滾著,發出震耳的叫罵聲,頭撞在瀝青上,碰在牆上和机器的圍欄上,膝蓋磨著地面,互相咬著臉和肩膀,由于劇痛和憤怒而吼叫著。
  仇恨和殺死對方的欲望奪去了他們的理智,他們象一堆妖怪一樣翻滾,一會儿歪斜,一會儿起來,一會儿倒下,扭動著,彈跳著,野聲野气地咆嘯著,血流滿面,越打越凶,這場殊死的搏斗就在轟鳴震耳的机器旁邊進行,就在那個每時每刻都要用鋼鐵獠牙把他們咬住的大輪子底下進行。
  他們滾打了片刻,馬利諾夫斯基占了上風,猛勁一按,把對手的肋骨折斷了几根,壓塌了胸腔;就在此刻,凱斯勒最后也用牙齒咬住了對手的脖子。
  他們兩個人同時站了起來,打了個圈子,發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嚎叫,跌倒在活塞軸和急速旋轉的輪輻上;那大輪子立即把他們拉住,卷起,帶到屋頂上,眨眼之間撕成了碎片。
  雖然他們最后的嚎叫聲還在顫抖的牆壁間回響,人卻已經化為烏有,只有軀体的碎片在魔鬼般的大輪子軌道上飛旋,被拋到牆壁上,在鮮血染紅的活塞軸上前后擺動,在大輪子上飄蕩;而那鮮血淋淋、碩大無朋有如惡魔的大輪子卻依然在瘋狂地旋轉,因為力量受到壓抑而憤怒地咆哮不止。
  給馬利諾夫斯基送葬的只有阿達姆的几個熟人和朋友,因為那天天气很坏,不時下一陣夾著雪花的陰雨,從低懸在大地上的鉛黑色的濃重烏云中刮來一陣冰凌一樣的刺骨寒風。
  阿達姆陪伴著哭得臉發腫、哭得死去活來的母親;跟在他們后面的是亞斯庫爾斯基一家人,一大群大一點的孩子和几家街坊。
  他們排成一字行列穿過街心,跳過一些坑坑洼洼的地方,當踩在偶爾橫在前面的淺水洼子里時,便把一股股的泥水濺在周圍。
  送葬行列緩慢地走過皮奧特科夫斯卡大街,不時受到裝滿貨物的大車和私人馬車的阻礙;黑壓壓的人群,滿身泥水,在人行道上奔走;屋頂上滴下一串一串的水珠,濺在人行道上,濺在風中抖瑟的雨傘上;濕漉漉的雪片給一隊送葬人的肩膀和棺木蓋上了越來越厚的白白一層。
  走人行道的是布盧門費爾德、舒爾茨和他們的樂隊,樂隊壓后的是斯塔赫·維爾切克和一個青年人;維爾切克還在和他沒完沒了地談他的買賣事。
  霍恩也跟在送葬行列之后,陰沉沉的目光掃視著所有的行人。他在尋找卓希卡,可是沒找到她;誰也不知道凱斯勒死后她到哪儿去了。
  到了城外之后,立即又有十几個女工加入送葬行列,她們拖長聲調唱起一支催人淚下的歌曲;光是她們自己唱,因為沒有神父。他們把馬利諾夫斯基當成自殺者和殺人犯去埋葬,冷冷清清;也許正因為如此,所有的人臉上才籠罩著一層深沉的痛苦和悲哀。
  然而,他們离城越遠,就有越多的人從各個路口、小巷中加入隊伍;這些人干活已經累得气喘吁吁,渾身污穢,凍得發青,他們還排成密集的隊伍團團圍住了死去的同志,象一個威風凜凜的大隊一樣行進。
  葬歌悲哀地回蕩,冷風把歌聲傳揚,雨雪抽打著它,刺骨嚴寒把它凍得發僵。
  在通往墓園的人行道上,光禿禿的樹木在旋風推擠下呻吟著,而歌聲又象充滿怨言和無限悲痛的嗚咽聲一樣四處傳揚。
  在蓋滿腐敗落葉和到處都是夾著雪的水洼子的墓園里,有許多挺立的墓碑;光禿禿的樹木中野風颼颼。送葬行列急促穿討了墓園,轉入“無名氏”墓區;這儿,在干枯的毛芷花和苦菜花中間,已經兀立著十几座墳墓。
  棺木放入了墓穴,鏟下去的凍硬的黃土落在棺木上咚咚作響,哭聲和叫聲象暴風雨般迸發了出來,和圍在墳墓四周的工人們的響亮祈禱聲此起彼伏交織在一起。
  風驀地停息了,樹木屏住气息佇立著,天空變得更加昏暗,鵝毛大雪象千千万万白色蝴蝶一樣從滿天愁云中飄飛而下,把所有的墳墓和人都染成白色,用同一張清冷的尸布遮蓋了一切。
  透過滿天大雪,從羅茲傳來工厂低沉的汽笛聲:晚禱時刻到了。
  “卓希卡現在怎么樣了?”回到城里以后,布盧門費爾德問維爾切克。
  “她准得上街。一听說凱斯勒死了,她就大發脾气,罵她爸爸,說因為她爸爸這一招儿她還得再找情人。可是听說威廉·米勒早就勾搭上她了。”
  “維爾切克,你干什么呢?”霍恩走上前來問道。
  “買賣事。我放走了格羅斯呂克;煤炭,我搞膩了。”
  “這么說你把地皮賣給格林斯潘了?”
  “賣了。”他含含糊糊低聲說,咬緊牙關,好象是傷口受到了触動一樣。
  “怎么,他騙了你?”
  “騙了,騙啦。”他咬著牙痛痛快快地嘮叨著,“賣了四万,賺了三万八千五,可是他騙了我!到死我也不能寬恕他!”他豎起皮領子,好掩蓋住气得走了樣的臉,也擋擋雪,因為雪片直打眼睛,越下越密了。
  “我不明白,你既然賺了這么一大筆,還談得上什么受騙不受騙呢?”
  “是這么回事。你知道,我跟他簽訂合同以后,拿到了錢。這時候,這個混球、這個狗娘養的,又向我伸出一只手來,沖我表示感謝,說我心好。還說我實在精明,漫天要价才要了四万盧布!……他哈哈大笑起來,說,他原來是下決心給五万的,因為那塊地皮他絕對需要!請你想一想,我怎么竟掉在他的陷坑里,現在招人笑話!”
  他閉住了嘴,向后退了半步,以便消一消快把他嗆死的那股气勢洶洶的、卻又軟弱無力的怒火。
  現在壓在他心上的不是錢的事,而是那股惡气,他受不了。他讓人騙了,這么個不足挂齒的格林斯潘,竟欺騙了他;而他,維爾切克,竟讓人拉入陷阱。他的自尊心受到了無法表述的痛苦的打擊。
  他沉著臉告別了同行,因為在這個時候他誰也看不見。然后他坐上馬車,回到了住所。他還住在原來的小房子里,因為他說定是要住到春天的。
  屋里又冷又潮又空蕩,好容易捱到晚上,他才緩步來到現在常去吃飯的“僑民之家”,因為他需要和所謂的同業結交更密切的關系。
  可是平時總是笑聲不斷的“僑民之家”,今天所有的人都哭喪著臉。卡瑪隔一會儿哭一陣,跑到小客廳里去,因為阿達姆·馬利諾夫斯基的樣子震動了她的內心。阿達姆把母親送到了家,把她安頓在家里人中間,然后自己在羅茲漫無目標地轉悠了几個鐘頭,最后才又冷又傷心地來到“僑民之家”,照例來喝茶。他想,到了一群好人中間,心情可能好些。
  他坐在桌子旁邊,凝望著遠處什么地方。他的一對綠眼睛變得陰沉起來,似乎反映出了鎖在腦海中的、他最后見到父親時的景象;這景象老是出現在他的眼前。
  他什么也沒有說,可是深深体會到了對他深表同情的許多人的心意,感覺到了許多真誠的目光,周圍的低聲細語,在此聚會的人現在奇怪的情緒,和卡瑪不斷的痛哭聲。他再也忍不住了,沒跟別人打招呼,便三腳兩步跑進門廳,發出一陣痙攣的哭泣。
  霍恩和維爾切克也急忙跟了出去,勸慰了几句,把他送到了家;不一會儿,所有的朋友也都來了。
  大家沉默了很久,還是布盧門費爾德用提琴首先极輕地拉起肖邦的夜曲,拉了很長時間,全神貫注;阿達姆听了音樂,稍許平靜了些。
  后來,達維德·哈爾佩恩到了,极為親切地安慰著他,對他十分虔誠地講述了主持公道的善良的上帝。
  大家都相當專心地听著,只有維爾切克例外。他悄悄走了,誰也沒有留意。兩個星期以來,對于格林斯潘的切齒痛恨一直在嚙咬他的心。
  他整天整天在羅茲城里瞎逛,一心想著出什么點子來給這個工厂主設個陷阱。
  他發誓要報复他,挖空心思想著辦法。他甚至考慮采用人身報复方法,比如痛揍他一頓,或者把他打死。不行,那么辦太蠢,他想要坑害他,讓他傷財。
  所以他費了几個星期時間估量、深入了解格羅斯曼工厂失火的細節,他覺得要想咬住格林斯潘的要害,這倒是一計。
  他了解得已經十有八、九,但是与此同時,他一時心血來潮,下決心向博羅維耶茨基透露格羅斯呂克的陰謀,和莫雷茨奪取工厂的詭計。
  有一天,他精心打扮了一番,去訪問阿達姆先生和安卡,心想在那儿可以遇見卡羅爾。
  安卡很熱情地接待了他,因為她回憶起庫魯夫。她立即把他帶到阿達姆先生那儿去了。
  “斯塔赫!你好嗎,啊?你來了,真好,好啊……”阿達姆先生囁嚅著,向他伸出了一只手。維爾切克不由自主地象以往那樣吻了一下他的手,接著便談論起庫魯夫來,因為不久前他去過那儿。于是安卡也湊近了些,聚精會神地听著。
  “嗯,你現在怎么樣啊?”阿達姆先生最后問。
  “挺好,不錯,和以前一樣。”他隨便地回答,又不以為然地談到了那四万盧布,想激起他們的羡慕之情。
  “嘿,你瞧!上帝保佑啦,我的斯塔赫,當你的百万富翁吧,可是不能辦缺德事。”
  維爾切克得意洋洋地笑了一下,便開始從頭到尾地描述他的种种計划和打算,嘴里挂著五万、十万的大筆數字,然后又東拉西扯地談論他和各位富豪的關系,粗線條的勾勒他的前途;可是這樣表演未免顯得可笑,因為渲染得太過分了。
  安卡鄙夷地笑了一下,可是阿達姆先生的确感到惊异了,大聲說:
  “嘿,這世界上的事就是怪透了呀!你還記得吧,我的斯塔赫,你放牛的年月?還有西蒙神父的大煙袋,啊?……”
  “哪儿能忘呢……”他嘟囔了一句,漲紅了臉,因為安卡怪模怪樣地直瞅他。
  這件舊事破坏了他的好情緒,于是他馬上站了起來,問起卡羅爾。
  “博羅維耶茨基出門了,昨天到柏林去了,過几天才能回來。”安卡一面說,一面給他倒茶。
  “你告訴我,那個猶太人老太婆怎么樣了,你吃到了她的肉包子啦?”阿達姆舊事重提,毫不客气地盤問。
  可是維爾切克拉長了臉,只字不答,急急忙忙喝完茶,走了。這老頭子和整個世界都使他十分惱火。
  “哼,小時候的事,成了他們手里的子彈!”他咕噥了一句。
  阿達姆先生跟安卡絮絮叨叨談論著他,怎么也弄不明白,世道是怎么變化的,比如說,這么一個人,以前給他們放牲口,還挨過他的好打,今天居然有錢又有勢,到家里來大搖大擺,跟他們平起平坐。
  阿達姆先生是民主主義者,可是想不通這個道理,适應不了這种平等。最后他說:
  “他們暴發得太厲害!要是貴族,那上帝也會喜歡的,可是依我看,象他們這樣的人,只有魔鬼喜歡。你看這話對不對,安卡?……”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轉載請保留,謝謝!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