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外國文學
赫爾曼·麥爾維爾作品集
    麥爾維爾(1819∼1891)19世紀美國最重要的小說家之一。他15歲起就開始工作,先后做過銀行職員、農場工人、店員和小學教師等,飽嘗了生活的艱辛。1839年,麥爾維爾到海上謀生,他先在一艘商船上當海員,后來又在捕鯨船和海軍軍艦上當水手,游歷了不少地方,也吃了不少苦,并与大海結下了不解之緣。他的前兩部小說《泰比》(1846)和《奧穆》(1847)都以他自己的航海經歷為素材,描寫了南太平洋島嶼上的土人生活和美國青年在這些島嶼上的歷險,發表后深受讀者歡迎。此后,麥爾維爾又寫了三部航海小說:《瑪地》(1849)、《雷得本》(1849)和《白外套》(1850)。1851年,他發表了自己的代表作《白鯨》(又名《莫比一迫克》),但沒有引起讀者和評論界的重視,這使他十分失望。麥爾維爾后期后品中比較重要的有小說《彼埃爾》(1852)、《伊薩雷爾·波特》(1855)、《騙子》(1857),長篇小說《比利·巴德》(死后于1924年被整理發表)和短篇故事集《廣場故事》(1856)。但是以上這些作品在當時都受到讀者的冷遇,麥爾維爾本人也几乎被人遺忘。只是到了本世紀二三十年代,西方評論家才對麥爾維爾的后期作品,尤其是《白鯨》非常感興趣,贊譽它為一部美國文學經典著作。麥爾維爾也因此從湮沒無聞中走向文壇桂冠的寶座。
    麥爾維爾的作品大多以海洋和海島生活為內容,以描寫奇异的海上歷險和海島風土人情來反映社會現實、表明思想態度。他的小說往往流露出對現代西方文明的憎恨、對下層人民的同情和對正義的人道主義的追求。他的某些作品(如《瑪地》和《白鯨》)還凝聚著他對宇宙和人類本性問題的哲理探索。
白鯨    
     
相關文章
《白鯨》作品賞析(葉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