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03


  對布勞上校來說,這處個珠寶盤。別的人則招它叫做11號站,而且對之諱莫如深。因為它的存在是不能形之于口的。它四周有3道電网圍住,每一分鐘都處在閉路監測鏡頭的那些玻璃眼睛的監視之下。它遠离鬧市,藏在密林深處,地點是經過精心選擇的,偏僻、人跡罕至。
  很久以前,在50年代,它是作為北約修建隱蔽貯藏庫的一個絕密項目的一部分而建造起來的。它鮮為人知,引不起好奇的人的注意,正好秘寄存放那些不便公開的東四。
  它的大部分修建在地下,混凝上圍牆開著有10英寸厚的鋼門。門后有一個地下通道,一直通向藏有“珠寶”的地下室,倉庫里有空調設備,保持精心調節的溫度,而且日夜燈火通明。這地方一切都是自動控制的。有一個由電子裝置、定時鎖鑰以及數字密碼組成的、复雜的万無一失的保密系統。
  只有通曉它的秘密的人才能進入倉庫。
  沒有几個人知道11號站的地址。這類秘密倉庫散布在偏僻的、通常被經過偽裝的隱藏處,官方軍事設施的欄目中沒有它們的名字,只有駐扎在海德堡的美國陸軍駐歐司令部的少數負責制訂作戰計划的高級官員才知道它們的位置。
  11號站規模很小,表面上微不足道。提到它的少數几個文件屬于最高秘密,而且它的用途又是絕密的。這使得那些不想讓世界知道它的存在的入覺得這地方大有用處。
  因此,當北約達成了一個鮮為人知的協議,即命令從歐洲撤出1,400個過時的核彈頭時,美國陸軍貯存在歐洲的戍術核彈頭是如此的保密,實際上只有少數人知道這方面的真實情況。
  此時,美國陸軍戰術核武庫有6000個戰術核彈頭。剛剛到達德國的布勞上校便被派往這支人數不多,但經過嚴格挑選的小組,監督撤离過時的步兵和炮兵的核武器。
  就在這時候,他遇到了這些“珠寶”一300個陸軍w——54S核地雷,它們体積小,堅國,可以由一個人毫不費力地裝在睡袋里方便地攜帶,它們每一個的爆炸當量送10,000吨,即相當于10,000磅高爆炸藥。五、六個核地雷埋在地下,是可以摧毀一座城市的……
  布勞上校是小組里唯一能夠看到陸軍要從歐洲撤出的過時武器清單的一名成員。這些武器包拾已廢棄的900万吨當量的核炮彈,MK36S核裝置,某些核彈藥以及所有的核地雷。
  它們將全部由9000個新的核彈頭更新,其中包括為炮兵配置的強輻射原子導彈,新型w一80火箭以及其他戰術武器,所有這些是使軍方到80年代未裝備15,000個核彈頭,也許到1090年最高達到32,000核武器的總計划的一部分。
  与這一核武器相比,300個万吨級的核地雷簡直是小菜一碟。但是……
  它的体積小、堅固,不引人住目.它們也不重,又不占地方。布勞的計划,是在當轉移核彈藥,以及更換武器而肯定具有的那种神秘的气氛中,也許可以毫不困難地在文件上做些手腳。
  最終將有300個核地雷運出德國,但那只是在文件上。
  實際上只運出200個,其余100個留了下來,深藏在11號站地下室深處。這些“珠主”便安全地日在他自己的寶扉之中。
  布勞感到,五角大樓作夢都想要把它們換下來,這些小東西小巧玲瓏,机動靈便,又操作簡單。它們使得特种戰爭精巧的程度翻開了新的一頁。有了它們,一支小部隊就具有了相當于大規模入侵所具有的那种破坏信號,可以破坏一切.設想五六個敢死隊員把核地雷埋在城市,或埋在交通要道,或埋在机場.這就叫特种戰爭.當布勞接任指揮弗雷登豪夫司令部,執行他自己的計划時.他也有對聯11號站惶惶不安的時刻,他提心吊膽,擔心在某個地方,譬如新墨西哥州的一個武器庫里,或者在五角大樓一次參謀人員的會議上,對那些過時核武器進行清點,一旦有人開始數核彈頭,突然發現數字不對頭,接著對篡改了的計算机清單進行詳細分析,然后……
  但是這些都從來沒有發生過。跟這些武器打交道屬于原子Q級机密,它的密級程度比絕密還要高,不會有人間東問。
  西。事實上,人們所知甚少,也問不出問題來。
  當然,也有叫人難堪的時候。陸軍監察長曾經派遣一個小組來檢查各种戰爭應急計划,希望了解更多特种武器儲備悄況。他們有一份要求進行觀察的設施清單,他們甚至要求看一個典型的“奧米加”彈藥庫——這是秘密倉庫的代號。
  于是,布窮帶著他們去看了一個位于巴登巴登附近的、已經撤空了的倉庫。但是,他們從來沒有提出要看11號站。
  有一個并非那么惶的德國政治家,在議會的防務委員會議上站起來,向國防部的國務秘書赫爾·庫爾特·伍爾茨巴赫發問,他向及傳聞自1964年以來,儲存在美國占領區武庫中的美國陸軍那些過時的核地雷裝置現況如何。根幸運,赫爾,伍爾茨巴赫叫他放心。他說從德國撤出過時的核武器的工作正在按計划進行。
  這位愛管閒事的政治家沒有退卻。他對這些核地雷表示關切,因為每一個核地雷都有相當于一個原子彈的能量,可以由一個人搬來搬去。但是,赫爾·伍爾茨巴赫解除了他的擔心.“有許多東西,當初設計時本來并不想搬來搬去的,可是卻也能搬動。”他机智地在議會說道。
  這些都是過去的事了。從此再無人間津。布勞也松了一口气。
  當然,他對11號站還是嚴加防范的。斯金納少校知道內情,但他是可以信賴的。斯金納少校是一個跟他志同道合的官。至于守衛這森林中的彈藥庫的其余的戰士,他們只知道這倉庫与"特种武器”有關。但這個概念可以包含許多可能性.而且,不管怎樣,他們是布勞的人,是綠色貝雷帽都隊。
  布勞是一個自認為生來就注定要干大事的人。因此,他把他的“珠寶”當作使他計划成功的關鍵,如果鈾的濃度合适的話,兩個w一54S核彈頭就具有那种把長崎和廣島夷為平地的原子彈的威力。但是這些彈頭直徑卻只有、米,15英尺長,重量約150矽。
  當這一夭到來時,他們真的可以解放那些被壓迫的民族。各個綠色貝雷帽小組,每組12人左右,將在東歐作戰。
  他們裝備齊全,在各個地區的群眾中樹起義旗,武裝和引導他們。每個小組要動員起大約500個游擊隊員,摧毀通信設施,炸毀火車和橋梁……
  而且,只要一顆核地雷,就可以消滅蘇聯的整整一個裝甲師……是的,核地雷已成為關鍵,感謝上帝,他得到了這些武器。
  這是因為布勞知道這一天會要到來的。有時他甚至讓他的暇想自由地馳騁,想象他不必等待這一天的到來,不必在發出召喚時才投入戰斗,而是由他事實上去發動它。有時候他感到華盛頓的那些當權者不懂得這种必然性。他們不是采取主動行動,而是太軟弱,太神經過敏,以致難于作出必要的決策。
  布勞閉上眼睛,靠在扶手椅后背上時,就常這樣浮想聯翩。他想象把他的小組派往東歐,空投在敵人大后方,把他的會說俄語的精銳之師撒出去,用它們去點燃烈火,燒毀奴役東歐的暴政。仙堅信要炸掉這整個帝國,現在需要的僅僅是一支引信去點燃它。
  不,他不是發瘋,他是一個現實主義者。另外還有一個具有跟他一樣卓識的偉大的戰士——他是駐在奧格斯堡的第24步兵師師長沃克少將。他已經做好了把他的精銳部隊投入戰斗、用核火炮對付共同敵人的准備結果卻被華盛頓那些推凌、不負責的人撤了下來。他太輕信八布勞上校可不想再重蹈覆轍。
  自然,他猜測到人們在注視他。海德堡的將軍們對他有保留,這一點他知道。在布魯塞爾北約的參謀部中,也有人對他側目而視。但是他沒有給他們中任何一個人以把柄,好使他們對他作校。做這個他真是太在行啦!
  對他的最大秘密,即他已經設法建立了他自己的私人核武庫,他們更是蒙在鼓中。
  但是最近一個令人不安的想法一直在糾纏著他。這就是那個英國軍官加納上尉。他的一些享不大對頭。誠然,他的綠色貝古帽部隊和英國特別空勤團人員定期進行交流。這當然是在北約合作訓練的范圍之內的。然而,布勞上校對他的直覺感到自豪。他從來沒有在這方面出過錯,而現在直覺告訴他,加納上尉是來窺探的,他要來發現某些事情。
  好吧,上校打定主意,就讓他去窺探吧。這完全無所謂,之所以無所謂是因為加納上尉很快就一定會碰到一場致命的事故。
  波利索夫在莫斯科的最后一夜是很艱難的。他扮演了一個角色,對他來說,扮演任何人本都不是什么難事。但是,他現在感到手足無措,就像一個演員在扮演一個他明知不适合他的角色,台詞雖然一字不錯,但是沒有表情。
  “兩個禮拜之后你就回來了.”波利娜安慰他道,好象他的倫敦之行需要有人打气。“時間過得會很快的,你看吧。”
  “是的,”他贊同他說道,“很快就會完結的。"她穿了一件海軍藍的外衣,襯著鮮亮的自色衣領,她知道他喜歡這件衣服.她想使他高興。
  “也許等你口來時,我們去度几天假。”她帶著期待的神情說,”到密斯柯爾去呆几天一定不惜。”
  他們在侮濱楊樹叢中有一座小小的別墅。在克里來亞擁有度假閒的別墅,是波利索夫作為人民藝術家獲得的特權之他點頭說道:”這是一個好主意。”
  “這對你會有好處的,”波莉娜說,”這么長途跋涉一定是很累的。你看上去有點緊張。”
  “胡扯。”他咆哮起來。現在他最不想看到的是她對他的關心。
  “有時候我真擔心你。”她帶者少許悲涼的心情說,“他們給你的擔于壓得太重了,”這是為了成功付出的代价呵。”他干巴巴地笑了一聲,說道.他感到他象是一個觀眾在觀看一幕話劇,他能估計得出情節怎樣展開,他甚至知道這一晚將怎樣結束。波莉柳會春心蕩漾,他們會做愛,她期待他在這最后一夜溫柔浪漫。他的最后一夜……
  “你想讓我從倫敦給你帶什么來?”他問道,隨即他對自己的偽善感到痛恨。他不會回來了,也不會給她帶回任何東西。也許,一個念頭飛閃而過,他可以把東西給她寄來。
  以這种方式來兌現他的諾言。
  “把你帶回來就行了。”波莉仰說。但這并沒有使得事情更好辦一些。
  “喔,你一定得有點從倫敦帶回來的東西,”波利索夫堅持說道,他俱到了西莫諾夫的建議。“買一件漂亮的毛衣怎么樣?”
  “隨便什么都行。”波莉仰聳了聳肩。”我無所謂。"她已經把他的行李打點好了,現在正忙著弄他要帶走的兩只皮箱中的一只。“整個劇團都去嗎?”她問道。
  “是的”"瑪婭·彼得羅娃也會嗎?”
  她极力讓她的間題听上去象是隨便問問。
  “是的,問這于嗎?"“我知道她是神魂顛倒地想看看西方世界。”波莉娜說道。“你知道嗎?如果她想到那邊去當個電影演員,我一點也不會感到奇怪。移民到好萊塢去。”
  波利索夫對妻子瞟了一眼,這話里有話,如果讓部里听見瑪婭的出境簽證就會吊銷。他不知道波莉娜是否在暗示什么。這倒是她對那只小母狗報复的一個方法。
  “喔,廢話。”波利索夫說,”那她就會象從水里跳出來的魚一樣。”
  “那也沒有使有些人望而卻步呀。”波莉娜抽了抽鼻子。”他們好象對叛國的人總是很歡迎的。”
  事情發生以后,她也會那樣叫我嗎?他心中在想。
  她走過來,兩臂把他抱在怀里,“不管怎樣,”她說道,一邊抱緊他,”別讓我們在這最后一夜談論瑪婭。彼得羅娃。忘掉這次旅行,把電話筒也拿下來,門鎖上。”她把她的身体緊緊地貼住他。
  “你想干什么?”他問道。
  “你猜不出來?”她微笑著吻他。
  過了一些時候,在床上,波利索夫大睜著眼躺著,想象著將要發生的事。在那几乎要發瘋的、難以令人置信的一剎那間,他想把一切都告訴波莉仰。
  他從床上坐起來說道,“听我說,我不口來了,我要留在那里。”彼莉娜瞪著他,臉色灰白,喃喃地小聲問道:
  “為什么?”
  波利素夫口答:“固為我不得不這樣做。”
  但是這些都是在演戲,他當然不可能向她吐露真言,這真相人危險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不得不加以隱瞞,不僅是為了保護自己,也是為了護保她。
  “親愛的,”從他旁邊傳來波莉娜的聲音。
  “嗯?”
  “你知道一件事嗎?”
  “什么事?”
  “我非常愛你,”他在床上向她轉過身去,緊緊地抱著她。
  許多人將受到傷害,他認識到,而他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個。
  瓦爾德海姆的制度真要把他累死。有好几次加納怀疑他的身体是否對付得了。他曾經為了這次任務在赫利福德經受了特別訓練。他還學完了有關戰斗的課程。但是瓦爾德海姆的八周訓練計划是他從來沒有見到過的。
  從早晨五點半睜開眼睛起一直到晚十點熄燈,他就象一架机器在轉動,例行的功課是:必須在120秒鐘內完成30下俯臥撐,然后,在旱餐前,要在8分鐘內做6下引体向上和跑完一英里。在這之后,一天才真正開始。接著是安排連續不問斷的潛步追蹤演習、模擬伏擊、觀察實習、近身格斗、戰術机動以及隱蔽練習等野外測試,黑夜陣臨也絲毫不能松一口气,要做一連串夜間戰斗、隱蔽巡邏;設置餌雷以及模擬偵察襲擊等動作。
  對布芳上校建立的這种部隊,現在他知道不少,最暴露無遺的是那些講課,有一次是講恐怖手段,那是說得號明自不過的了。
  “別把自己弄糊涂了,”一位瘦削而結實的軍士長在班上講課,“恐怖手段是非常有用的,如果不是為我們所用。
  那就會被用來對付我們.對不對?”
  他審視人群,似乎對他們抓住了這一要點而感到滿意。
  “事實是,先生們,如果他們用恐怖來對付我們,到我們也要把他們嚇得屁滾尿流。對他們進行伏擊、紛架,使這幫混蛋受到恥辱,讓他們名譽掃地。這意思你們懂嗎?”
  他在他們中間走來走去,拿一根細細的棍子使勁敲打他的大膽。他好象很欣賞它發出的尖細的僻啪聲。
  “如果你們到了戰線后面,深入到敵后,你們制造的使人恐懼的气氛就是你們的盟仁。但你們要調節你們的暴力行動,就象調小提琴弦一樣,你們必須懂得使你們的暴力甩到剛好迫使他們跟你們合作的程度,要懂得再過分就要產生副作用了。我的意思是說,對那些小人儿們,就別去開槍射擊,不然你就得罪了當媽媽的。”
  他等著他們的一陣陣哄堂大笑,但是綠色貝雷帽戰士一本正經地听著他講。
  軍上長在加納面前站住了。
  “現在,你,先生,很了解英國人,我想你不會同意的吧?”
  “我到這里就是來學習的。”加納回答道。
  “當然,我是充滿敬意他說,上尉,你們的陸軍是有好多東西要學。”
  “我想你說得很對,軍士長。”加納低聲說道,有一會儿,軍士長把眼睛眯縫起來,然后,他又向前走去。
  布勞上校,加納想,已經重寫了游擊戰條令。他在來此以前讀過FM95一1A作戰綱要,那上面可沒有這么說。上校是在按自己的方式訓練部隊,他決定先不要發表任何議論。
  “要記住一件事情,”軍士長說道。“我們是為解放而來的。那里有成千上万的人民在等待著机會起來推翻共產党。現在我們來了,我們將告訴他們怎樣做到這一點,我們將把他們組織和武裝起來,引導他們.你們將進行一次討伐戰爭,伙計們,讓我告訴你們吧,只要按我們的方式去干。
  沒有人能阻止我們。”
  加納仔綱聆听著每一句諸。他想,天呀,他們正象在8011房間里所談到的一樣。這些人是要說到做到的。布勞上餃為他自己建立了一支私人的軍隊。而且他有一個計划,有一個重繪歐洲地圖的計划。
  有許多情況加納還需要去發現,但是,他必須小心行事,例行的訓練和演習使他沒有多少空閒時間,而且他還在斯金納少校或者一個不拘言笑、整日虎視眈眈的軍士的嚴密監視之下。其他的人則沒有時間和他打交道;他是一個外來的人,一個异己分子,這真是這支部隊最奇怪的一點,他們好象被一种秘密的忠誠,一种共同的約束緊緊地拴在一起。
  就在這里,在巴伐里亞州的一個小角落里,隱依在森林中,在作戰秘密气氛的籠罩下,布勞上校遠离海德堡司令部。
  稱起王來了。特种部隊在傳統上就是無法無天的,而他又把這推進了一步。
  要十分小心,十分謹慎,加納告誡自已。:
  接著,“齊射”梭習開始了。這是對加納所在連的一次野外測驗。他穿著隱蔽服,埋伏在叢林里,滿臉涂得漆黑。
  他和部隊其他人唯一的聯絡工具是一部無線電對話譏。他攜帶了一支7.62毫米的狙擊步滄,里面裝有5發空爆彈。他所見的位置是一個中心觀察點,不為敵人所發現,負有觀察敵人部隊的責任。
  他在那里停留了約有兩個鐘頭,無線電傳來了信息:
  “前進至桔色10.5位置”。
  加納拿出地圖,尋找這一地點。這是一條狹窄森林小道盡頭的一處叢林,只有400碼遠。
  他小心翼翼地從隱蔽處走出來,在那條小道走去。為什么下達過一命令不大清楚。也許他們想重新布置一道狙擊線。他謹慎地順著這條小道往前走,仔細觀察著樹木的動靜,以防埋伏在樹叢中敵偵察兵的襲擊。
  正是在這一時刻,完全是靠運气,他朝腳下一看,看見了一根絆索,它半露半隱地舖設在他腳下的這條小道中間的樹葉和青草中,只要再往前走一步,他的腳就要碰到它了。
  加燦逐一英寸地順著這條絆索察看,發現了一個待爆裝置。部隊所有的人在”齊射”演習中使用的都是空爆彈,但這個可不假似的餌雷,它是貨真价實的。如果他踩到絆索并牽動了它,餌雷就會爆炸,而他也就粉身碎骨了。
  加納站著一動不動好一會儿,汗水順著他的臉龐慢慢地位下流,和他臉上涂的偽裝黑粉混合在一起,他覺得十分口渴。
  他戰戰兢兢地俯下身去,把絆索割斷,然后,直起身來。他們想要殺他。他們發來一道無線電命令,讓他确切無疑地走過這個地方,然后就大有可能踩響餌雷。這是有人特意為他安置的。
  他們不要他在這里礙事。但是加納還有一些別的計划。
  他還沒有看到拉思伯恩想要知道的那些東西。他還沒有机會找到它們。不過,他會找到的。是的,他會找到的。
  如果在沒有發現他所要尋找的東西之前,就讓他們把他殺了,那他也真該見鬼去了!
  在蒙茅斯大街進口處的那扇門,真該用油漆刷一刷了。
  那塊小小的黃銅名牌也好久沒有擦拭。名牌上只寫著:”歐洲聯盟,二層。”
  兩層樓梯同樣也是破舊邋遢,隱隱散發著一股毒气。第一層由一所先驗論神秘主義的函授學校的辦公室占据著,它以通信方式教授瑜咖。不幸的是,它所招學生還不夠它支付房租費用的。
  歐洲聯盟則不同。它沒有財政問題。事實上,盡管它的從地其貌不揚,它在梅伊費爾美國銀行的存款卻總是綽綽有余。這些基金定期得到補充,而它的來源卻淹沒在一層复雜的迷霧當中。它從得克薩斯到瑞士,經過列支敦士登,又經盧森堡匯到倫敦。
  但歐洲聯盟的辦公室卻并不顯得富麗堂皇。它們象這座建筑物的其它房間一樣破落陳舊,甚至連秘書的電動打字机也是一件古董。但是秘書赫斯特小姐卻是一位极其能干的婦女,她是如此干練,外面的人也許會不明白她為什么在這個死水一潭的地方浪費時間。電話鈴并不經常響,信件也時有時無,來訪的人就更少了。然而他們如果了解得更深一點。
  他們就會惊奇地發現,赫斯特小姐的報酬卻是高得惊人。人們想不到在一條小街上的一座小樓的樓梯后門,會埋藏著她這樣有語言能力及其他各种才能的人才。
  除了一問小小的接待室外,只有另外一問辦公室,它歸朱里博士使用。
  按照歐洲聯盟的書信抬頭,倫納德·朱里博士是主管。
  這歐洲聯盟到底是于什么的,外界很少有人清楚,但是也有些人是知之甚詳的。
  在朱里博士辦公桌對面牆上挂著一幅巨大的歐洲地陰。
  他的轉椅后面有一個書柜,里面裝著各种書籍,象“偽造、假情報和政治作戰”(美國國務院第88號”特別報告”)、彼得·格里戈諾維奇·格里戈倫柯少將日記、“1950年至2000年蘇聯人口趨勢”、”情報和游占戰手冊”、蘇聯名人錄、對外廣播新聞處的報告合訂本、BBC監听處分析報告檔案等等。
  江有一本”愛麗斯仙境歷險記”。朱里博士喜歡愛麗斯,手頭總有一本她的歷險記。
  歐洲聯盟所從事的准确的活動是很不明确的,對朱里博士這個人的活動也很難說清楚。作為博士,他研究和從事的專業并末向世人透露,他并未說起過有醫學的背景,雖然他暗示他与學術界有聯系。隱隱地傳來的一种說法,說他是為政府服務的。他的模糊形象真是太巧妙了。他旅行時持美國擴照,他的口音卻是英國腔。他俄語說得很流利,為了消遣也讀德國作品。
  至于歐洲聯盟,當人們极力請他介紹時,他就會說它是一個“情報交換所”。
  “我們收集信息。”他會解釋道。這句話在某种意義上也對。這些信息主要是有關東歐和華約集團國家的。
  “他對這些國家的有名人物十分感興趣。赫斯特小姐把東歐國家新聞中有關人物的剪報積成厚厚的一卷,有政客、運動員、演員以及作家等。俄國所有的報紙都送到蒙茅斯街的二層來,《真理報》、《勞動報》、《消息報》、文學雜志,還有波蘭和捷克的報紙。
  朱里博士還有各种關系。他在政府部門里有朋友,艦隊街職業的蘇聯問題觀察家知道他的价值。如果要想知道蘇聯最高蘇維埃某個不出名的成員,或者某個突然鴻運高照的紅軍將領的背景材料,去找他准沒錯。他在沖突研究所也有點名气,在那里作過几次報告。他經常訪問美國,也經常去德國,他与俄國流放人員有密切的接触,与他們保持聯系,幫助他們,對他們提出忠告,用他們的語言与他們交談,想他們所想。
  作為一個人,他倒也并不招人注意。他戴眼鏡,經常伸經質地眨眼睛。他渴文爾雅,看上去還有點怯生生的神气。
  他的記憶力惊人,可以立即口憶起某件事情,很少忘記人的名字,引用日期和地點,一串串地如數家珍。對陌生人的面孔,他經常過口不忘。
  也有對他敬謝不敏的人。据說固為他編輯廣播稿的方式曾被自由歐洲電台解雇過。他信奉的是宣傳而不是消息。他會据此來修改稿子。
  莫斯科也知道有他這么一個人。列沃諾夫在倫敦的大使館對他的活動十分注意。第一總指導局有朱里博士的檔案。
  在總指導局里,對他以及他在蒙茅斯街的活動看法下一。有的人認為朱里是一個机會主義分子,是一個取得美國私人支持的冷戰騎士,靠他作為共產主義問題“專家”的牌頭,生活得悠哉悠哉。
  還有的人則以更多的疑慮在打量他。他們認為他是“官方的”,是替華盛頓于的,背后有中央情報局的資助,負有對東方進行隱蔽破坏活動以及散布假情報的使命。
  不管他是哪一种人,人們斷定朱里是一個需要密切注意的人,他的那些活動總有一天要被阻止的。
  這也許是在蒙茅斯采取了某些防范措施的一個理由。要想進入這里,先得按門鈴,在客人沒有表明身份之前,門是不會開的。在樓梯處裝有一架閉路照相机,赫斯特小姐在放客人進入辦公室外間前,在她的監視屏幕上也要對他們審視一番。所有的電話輒有自動錄音裝置。晚上,各种警報器以及電子裝置都啟動起來,想成功地闖進來的可能性很小。与鮑厄街警察站還接了一根直通警報線路。
  當安德列揚剛剛分配到倫敦,他的首批任務中就有對這座建筑物進行拍照。他還設法搞到了朱里博士的兩張相片。
  一張照的是他順著街道走路:另一張照的是他從一輛出租汽車中鑽出來。他還有一張赫斯特小姐到夏夫茨伯里路參加一個三明治午餐會的照片。這些照片都有在外交郵袋里送到了莫斯科。
  鮑斯科還要一張朱里博士夫人的照片。這較為困難,因為她從不到蒙茅斯街上。朱里一家住在福爾漢姆,安德列揚花了兩天時間試圖神不知鬼不覺地鈉她一張照片。她叫他吃了一惊。她長得花容月貌,甚至有點妖艷,完全不象天德列揚想象中那個卑微的朱里博士應該有的那种妻子。她打扮人時,開一輛顏色鮮艷的跑車。
  “長得不坏吧?”當他把照片遞給列沃諾夫時,說了一句,“不知她看上他哪一點?”
  上校冷冷地看了他一眼作為回答。
  “你認為他們還要知道更多有關她的情況嗎?”安德列揚帶著期待的心情向道。朱里夫人使他動心。
  “他們想要的話,會通知我們的。”上校陰沉沉地回答道。
  在蒙茅斯街二樓,朱里夫人的唯一痕跡是她的照片。她的丈夫把它放在辦公桌上。
  朱里在三點過后不久來到了蒙茅斯街,他把赫斯特小姐叫進辦公室。
  “我要去一趟募尼黑。”他說道,“請你給我訂一張早班飛机的票,好嗎?”
  “當然可以,博士。”赫斯特小姐說道。辦公室里只有他們兩個人,似是他們的關系是公事公辦式的。“你什么時候回來?”“喔,也許第二天。不過,最好先別說死。”
  “好。”接著她又想起一件事,“要訂個旅館房間嗎?”
  “已經有人訂了。”朱里博士說道。
  她离開房間。他打了一、兩個電話,從公文包里拿出一些文件,看了一遍。還有一份新到的《真理報》,他把它擱在辦公桌上,聚精會神地讀起來。
  10分鐘后,赫斯特小姐敲門進來。
  “拉思伯恩先生來了。
  朱里把報紙卷了起來。
  “好。”他說,“我在等他呢。”
  ------------------
  轉自白鹿書院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