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11


  她做了一個怒夢。
  她夢見回到了莫斯科。有兩個人來到她的房間。
  “跟我們來,”他們命令道。瑪婭被帶上車,開到了捷爾任斯基廣場的那座黃褐色大樓。他們押著她穿過一條長長的走廊,來到一個辦公室。在那里,一個嘴唇上帶著傷疤的男人向她提出許多問題。他好象對她的回答并不滿意,她被關進一個房間。
  象所有其它夢一樣,有些夢是模模糊糊的,但許多夢中的情景就象她身臨其境一樣。她被帶到了一個中年婦女面前,這女人臉上油光光的,她接著對她進行審問。她叫瑪婭收起演戲的那一套,裝成一個孤立無援的小演員對她沒有好處,沒有人會感動的。她叫瑪妞等著瞧,她會叫她說真話的,她可不是一個叫一張漂亮的臉蛋和顫動的眼睫毛就能弄得神魂顛倒的人。
  帶傷疤的男人走了回來,給瑪婭看在倫敦拍下的照片,有在飯店的,在百貨商店的,還有大街上的。都是和安德列揚在一起,手挽著手,高聲歡笑,從出租汽車里出來,親吻……
  ,夢境越來越凌亂。從很高的高處,她朝下看到一個庭院,一個人被半扶半拽地帶了出來,她看不清這人是誰,甚至分辨不出是男人還是女人,但是她看見了行刑隊,十分清晰地听見一排子彈射擊的聲音。
  女審問員在對她笑,但是帶傷疤的男人說她不會有這种下場的,如果她履行愛國主義職責,把真相和盤托出的話.然后,波利索夫走進了房間,在一張桌旁坐下,開始和……、下棋。她又一次看不清和他下棋的那人。波利索夫則看也不看她一眼。
  接著她順著一條走廊走去,盡頭有一扇門。她把門打開,西莫諾夫微笑著內地走來二他穿著上校的制服。當他走近時,每一個人都立正站著。隨后她被投入了牢房。
  女審問員走進來,照准她的臉打了一記耳光。接著這女人又拿出一個厚厚的卷宗,說材料已經几乎收集齊全。他們沒有什么更多可問的了,審問完畢他們就可納案,當然,如果她協助他們,這可以對自己有好處……
  她在夢中尖叫起來。她不知道他們要從她那里知道什么;接著帶傷疤的男人向他遞過一束紅色的玫瑰。他說這是表明她是他們的人的一個標記。他又柔聲地問她,她有沒有想過,安德列揚也許可能在為對方效勞。
  她對他怒日以對。這人對她點點頭,帶著悲傷的神情,并且說他奇怪她竟然沒有怀疑到這一點。現在既然已經明白真相,一定能認識到和安德列揚糾纏在一起是何等危險。
  安德列揚躺在床上,就在瑪婭的身邊,他似乎絕沒有想到瑪姬在想什么。
  “早安。人當她睜開眼時,他招呼她。“睡得好嗎?”
  她對他微笑。她身上一絲不挂,便伸手去拿睡衣。
  “別,別拿,”安德列楊說,“告訴我,早晨醒來第一件事如果是做愛,該怎么做?”
  但是,此后,她記起了那個夢。
  安德列揚從使館要了一輛車到達約會地點多切斯特。他本來可以乘出租汽車,但是他有意要上司把這次會晤記錄在案。這樣每個——在肯新頓宮庭花園街觀察動靜的警察,以及那些到處窺探的人,都可以記下此行。
  這次任務十分微妙,是在中立地帶打著停戰旗舉行的會晤,這种安排對雙方都合适,又都可以拒不認賬。拉思伯恩已經坐在客廳:安德列揚笑著走上前去,在他旁邊的一張倚子上坐了下來。
  “十分抱歉,我來晚了,”他說,“交通……”
  他們互相審視著,好奇之心溢于言表。彼此都在回憶對方的檔案、回憶已搜集到的關于對方背景的材料,以及他們認為自己掌握的對方的習慣、愛好和弱點。
  “我手下的人覺得應該進行非正式接触……”
  “我的人也認為這個建議很有積极意義。”
  于是安排了這次會晤。雙方認為,多切斯特客廳位置中立、非常合适,而且是個著名的公共場所,不會引起任何誤解。安德列揚總不能請拉思伯恩去蘇聯使館;蘇聯外交人員自然也不宜拜訪英國的特別科。
  拉思伯恩看起來同安德列揚想像的一樣,和照片毫無二致。他還注意到拉思伯恩穿著帶扣領的美式襯衣,或許那是他在華盛頓時期的紀念物吧!
  在拉思伯恩看來,安德列揚与他心目中累集起來的形象差不多:聰明、机敏、略帶幽默感、面帶笑容,但非常老練。
  當初決定會晤時,拉思伯恩先提出在梅費爾附近找個工方碰頭,安德列揚則建議在多切斯特會面,他向列沃諾夫匯報之后,上校嘟噥說:“那里的飲料太貴了。”
  “別擔心,”安德列揚答道,”拉思伯恩滴酒不沾。”
  象往常一樣,拉恩伯恩在身旁的桌子上斟有一杯桔子汁。
  “您來點儿什么?”他問道。
  “礦泉水就很好。”
  拉思伯恩暗自記下了這一點,“您不喝酒嗎?”
  “今天不喝。”安德列揚說道。
  招待員用銀盤端上礦泉水。
  他走后,拉思怕恩對安德列揚說:
  “處在我們地位的人應該互相了解,對吧!很久以來我一直在想,我們應該定期舉行非正式會晤。我們其他一些同事畢竟已經這樣做了。比如那些武官們。”
  =、“是的,”安德列楊表示贊成。“實際上,我們應該仿效他們,經常共進午餐。我听說他們玩得很開心。戈爾旅館的晚會令人難忘……”
  、他心想,還包括你們的人把我們的海軍武官灌醉、等他耍起酒瘋時又給他拍照這种事。這個教訓蘇聯使館是不會忘記的。后來他們采取了報复行動:把一個美國軍种武官過份親熱地親吻一位外交官夫人的鏡頭搶拍下來。
  拉思伯恩說道:“讓我們言歸正傳吧!”
  安德列揚按照上級的指示謹慎從事。“這次會面當然屬于非正式的,就記錄而言,它根本沒有舉行過。”他小心翼翼地開始說。“我想朋友明白我的意思。”
  “當然。”拉思伯恩說道。
  “我們的立場是:我們希望与這位蘇聯公民當面接触。
  對您在這方面的合作態度我們表示感謝。您自然也很清楚,我們反正有權見他。我認為這不存在什么問題,是吧!”
  “毫無問題,”拉思伯恩爽快他說,”你們有充分自由与波利索夫先生交談。”
  “好的,我們很贊賞您這种態度,拉思伯恩先生。”
  “科林,”拉思伯恩說,“叫我科林不好嗎?”
  安德列揚眼睛一閃,然后舉起礦泉水杯,煞有其事地舉杯祝酒。
  “好极了,科林。我叫謝爾蓋'米哈依諾維奇,就叫我謝爾蓋吧!”
  “謝爾蓋,”拉思伯恩說著,也舉起杯子。
  他心想,不知自己匯報提及此事時,切恩如何理解.“我們互稱名字,气氛十分融洽。”而后他又覺得匯報中或許根本不提此事為燈。他不愿听到必然要提的那個問題:
  “你有把握沒有搞得過于熱乎?”切恩的訓示他都可以想像得出:
  “誠然,我們尋求同他們建立和諧友好的關系,但這种關系不可過于親密。你必須時刻牢記,要与他們保持一种友好而正式的關系,切忌使自己陷入可能彼誤解的境地,要保持适當距离。”
  “那么我們什么時候可以見波利索夫呢?”安德列揚打斷了他的思路。
  “隨時都行,”拉思伯恩說道,“你愿意的話明天就見吧。上午,我帶你去。”
  “你們把他扣留在什么地方?”
  “還在漢普斯特德警察局。”
  “噢,”安德列揚說道,“不藏在秘密的地方?”
  “呃,不。”
  有意思。安德列揚心想。看來他們并不急于讓波利索夫銷聲匿跡。過去他們几小時之內就把叛逃者藏起來。
  “他身体好嗎?”
  “很好。”拉思怕恩說道。
  安德列揚點點頭。"好!他可怜的夫人一定心急如焚。
  我們將通知她,她丈夫平安無事。”
  “你結婚了嗎,謝爾蓋?”拉恩伯恩問道,一付無心的樣子。
  雜种!安德列揚心里罵道,又在玩把戲;我的事你清楚得很。你知道我在和誰睡覺。然而他笑了笑,說道:“科林,。我這种人不多,我是個令人羡慕的獨身外交官——我自己是這樣想的。到目前為止,我還是個自由人。”
  拉思伯恩也朝他一笑,“及時行樂吧!”
  “那你呢?”安德列揚問道。下棋要你來我住,你這個婊子養的!
  “說來話長,讓我們找一天共飲礦泉水,一醉方休時,我再慢慢道來。”
  “我將洗耳恭听,”他猶豫了一下又說:“找個時間一起吃晚飯好嗎?”
  拉思伯恩很感興趣地打量著他,最后說,“就是嘛!這倒是個好主意。”
  “我敢說,”安德列揚繼續講道,“我們有很多可談的。呆在英國我很高興,更喜歡和英國人相識。”
  尤其是与特別科的人相識,拉思伯恩心想,但沒有說出聲來。
  “有机會各地轉轉嗎?”
  “親愛的科林,你忘了,我們旅行可很受限制。你們外交部規定得非常嚴格,30英里之內沒有多少可看的。”
  “你隨時可以申請外出,札賓司的人是通情達理的。如果你有什么具体想法的話……”
  安德列揚點點頭,“當然有,到時候還要請你美言几句啊!……”他們的目光一瞬間相遇了,只是一瞬間.拉思伯恩看了看表,“哎呀!我得走了,有個約會。”
  兩人都站了起來。
  “那就這樣定了,漢普斯特德警察局,明天。11點鐘!
  ——好!”安德列揚看來很高興。“我們將努力使我們這位失蹤的同志相信,一切都不成問題,我們將伸開雙臂歡迎他回到家鄉。我相信他會高興的。”我也相信,”拉恩伯恩干巴巴他說。
  “謝謝你的合作,科林。對你的盛情接待,我將如實向上匯報。”
  “不過,當然這次會晤并未舉行。”
  “完全正确。”安德列揚說著伸出于親。”事情過去之后,我期待我們再次會面,我的朋友。”
  他握手很有力,并再次盯住拉思伯恩的眼睛看了一會儿。
  他走到旅館大門前的台階時,轉身招招手,蘇聯使館的黑轎車旋即停在門前,他上了車。
  在旅館的門廳里,來自美國國防部情報局的哈爾·杜普里坐在那里喝著茶,吃著黃油吐司,頗有興趣地看著拉思伯恩去打電話。
  他打手勢叫招待員來收費。他打算回格羅夫諾廣場,匯報親眼看見的蘇聯皮館和英國情報部門的兩名官員之間的這次奇妙的會晤。
  “俄國自由之聲”地下電台的廣播愈加頻繁,它每晚播音兩三次,間隔不定。
  最新廣播的內容是劇團負責人西莫諾夫已經被捕,他要為劇團災難往的倫敦之行負責。這是謠言,但對于那些俊所這些非法廣播的人們來說,是很有說服力的。
  謠言并不只此一條。“俄國自由之聲”還宣布發生了并未發生過的飛机失事事件;聲稱國內航空經常出事,而有些事故未向蘇聯人民公布。電台的用意十分明顯——破坏國內航空在民眾問的信譽。它還播送不少有關政府越來越腐敗的傳聞,以及關于一位蘇聯將軍因為“通敵”而被處決的故事。
  顯然,電台人員相信射擊的要決:多槍齊發,總會有些子彈擊中目標的。即使這些謠言中只有少數几條成為小道消息傳播出去,播音的幕后者也就達到了目的——扰亂人心、混淆視听。
  “第五處”為了使中央委員會相信他們正積极調查這些活動,把破坏宣傳的這些非法電台的情況編制了一個特別!
  告。這种電台還頗有几家:“十月風暴”專門傳播發生在蒙古的謠言;還有“火花電台”,《火花》是布爾什維克革命年代地下報紙的名字,這家電台這篇累犢地造謠惑眾;還有“人民之聲”;另有一個奇怪的電台,自稱“革命”。然而,“俄國自由之聲”卻与眾不同,它標榜是共產党人和蘇維埃愛國志士的地下別動隊,專門暴露當局的失誤。不屑于收听反蘇宣傳的人也可能上它的當。
  不僅如此,“俄國自由之聲”的聰明之處還在于它也嘲弄西方。它很少稱贊美國人;譏諷“五角大樓的戰爭販子”;它指控英國人;對德國人充滿敵意,提醒听眾:正是德國侵略了他們的祖國。所有這些廣播中間還芽插著蘇聯民族音樂以及愛國主義的慷慨陳詞。
  當然,比起莫斯科每周二千小時、63种語言的廣播,比起“自由電台”、”自由歐洲電台”、“美國之音”和其它許多多電台的針對東歐而播出的一大套新聞宣傳來,“俄國自由之聲”這類電台的作用不過好比小虫子叮咬罷了卜盡管如此,正如巴甫洛夫元帥所指出的:小虫子叮咬也會影響全身。這個地下小電台十分危險,即使每晚只有儿百人收听,其中又只有很少人傳播它的謠言,細菌也已經播下,侵蝕如何蔓延就很難估計了。
  在蘇聯專為干扰外國電台設立了三千個強大的發射台,有一万五千名技術人員在那里工作。他們都接到特別指示:
  夜間加強干扰,務必不讓這個地下電台得逞。
  巴莆洛夫元帥暗自定下決心:這种大動干戈的措施只是臨時性的:自稱“俄國自由之聲”的毒瘤不久就會被無情的切除。
  “不,”波利索夫說,“我不回去。”
  真象在舞台上演戲一樣:英蘇兩方面對面地坐在桌旁,夾在中間的是波利索夫。
  “對不起,”波利素夫接著說,”我的決心已下,不會歡變。”
  坐在拉恩伯恩旁邊的是外交部的一位官員,這位先生面無血色、神情厭煩。他名叫哈里斯,居然扎著伊頓公學的領帶。他帶著一個公文包,可是從未打開過。拉思伯恩心想:
  那公文包不過是顯示身居高位的標志罷了。
  安德列揚一言不發,而列沃諾夫對波利索夫咆哮起來:
  “你有義務,你是蘇聯公民,你有蘇聯的勳章,你同一位蘇聯掃女結了婚。你的責任很清楚。”
  “我的決心不是輕易做出的,”波利索夫說,“但既已做出,則終生不悔。”
  列沃諾夫臉色嚴峻起來:“同志,我必須警告你……”先生,請不要威脅。”哈里斯懶洋洋地打斷他。那好吧,”列沃諾夫怒气未消。
  波利索夫沒有講話。
  “你不愛自己的國家嗎?”安德列揚問道。
  “當然愛。”
  “可是你又想背叛她?”這不是政治性的決定,”波利索夫說道。
  “不是嗎?”
  波利索夫突然笑起來,一种毫無幽默感的刺耳的笑聲。
  所有的人都望著他。你一定病了。”列沃諾夫說著,自信地點點頭。“你精神垮了,這我理解。你需要往院。我們會把你帶回國內,為你安排精神方面的醫療和護理,這樣你會恢复健康的。”
  他對大家都笑容可掬,就象終于找到解決問題最理想的方案那樣。
  “精神療法是什么貨色我很個清楚,"波利索夫低聲說。
  列沃諾夫避開他的目光。
  哈里斯清了清喉嚨:“我認為,我應該指出,就女工陛下的政府而論,如果波利索夫先生決定回國,我們將很高、…興。我們肯定不會給他制造任何——呃——障礙。”
  呵隊,’列沃諾夫說道,“感謝貴國政府的這种態度。
  是吧?”他掃了安德列揚一眼。
  “同我們預料的一樣。”安德列揚贊同他說道。他注意到拉思伯恩正望著他。不,
  屋內一片沉默,气氛非常尷尬。當然,我們也不能強迫任何人回國。”哈里斯最后說,看起來好象吞了一個苦果。告訴我,”拉思伯恩說,這是他第一次開口。“你為什么想留在英國?”
  ”“純屬私人原因,”波利索夫慢吞吞地答道,“我不愿意在這些……這些先生面前討論。”他輕蔑地指了指那兩個俄國人。
  列沃諾夫的臉色微紅。“我告訴你,你的這种態度會報告上去的,”他咬牙切齒他說,“我要親自去問此事……”對不起,”哈里斯提醒他。他一臉痛苦的神色,看上去煩透了。
  “對不起,”安德列揚應聲說過,靠近波利索夫:“我必須再問你一句:這件事你确實想好了嗎?你是位演員,你的職業就是你的生命。在西方你怎樣登台演出呢?在這里如何從事自己的事業呢?”我不回去,”波利索夫固執他說。“你們可以把我在這里看管一輩子,你們可以糾纏不休;但我已下定決心。我請求避難。”
  “先生們,”哈里斯說,“看來事情已陷入僵局。我們雙方都給波利索夫先生提供了各种机會,使他改變主意。但是,既然他堅持已見,”他聳聳肩,”事情只好就此結束,”列沃諾夫揮拳猛擊桌子。“不行!”他大吼一聲。“這個人是我國公民,我們堅決要求把他交還我方,他必須交給仗館,而且………
  哈里斯站了起來:“對不起,我想我已經說過。事情到此結束。”
  兩個俄國人坐著使館的吉爾車离開。雙方一本正經地告別,但在走廊里安德列揚對拉思伯恩耳語道:“我們還沒有一塊吃過晚飯呢!”隨后便同列沃諾夫走開了。波利索夫被帶回看守室。
  “這件事一口糟,”哈里斯抽動鼻子,輕蔑他說。“我討厭背叛者,我也不喜歡俄國的達官貴人。”
  我也不喜歡你,拉思伯恩心想,但沒有說出聲來。
  哈里斯說,“對你說來,這件事就算完結了,看來你挺喜歡他。恐怕得給這家伙簽證了,反正是臨時的。”拉思伯恩幫他穿上外衣,外衣上有天鵝絨的領子。“我想,對你來說事情真的結束了。”哈里斯又說道,拿起了公文包。
  才不呢!拉思伯恩心想,實際上可能僅僅是開始。
  拉思伯恩回到辦公室,關上門,把電話机拉過來,猶豫了一會儿之后拔了個號碼。這是個長途電話,要等一會儿才有人接,終于,那邊有人拿趄話筒,拉思伯恩說道:“請叫斯蒂芬神父講話。”
  ------------------
  轉自白鹿書院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