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三十二


  聶赫留朵夫回到家里,發現桌上有姐姐的字條,就立刻坐車去找她。這時已是黃昏。拉戈任斯基在另一個房間里休息,娜塔麗雅獨自迎接弟弟。她穿一件小腰身黑綢連衣裙,胸前扎著一個紅花結,蓬蓬松松的烏黑頭發梳成時髦的款式。她竭力打扮得年輕漂亮,顯然是要討年齡相同的丈夫的歡心。她一看見弟弟,霍地從沙發上站起來,快步向他走去,綢連衣裙的下擺發出窸窣的響聲。他們接吻,笑眯眯地對視了一下,意味深長地交換了一下眼色,那姿態神秘而難以用語言表達,但感情真摯。接著他們開始交談,他們的話就不那么真摯了。
  自從母親去世以后,他們沒有再見過面。
  “你胖了,顯得更年輕了,”弟弟說。
  姐姐高興得嘴唇都皺起來。
  “你可瘦了。”
  “那么,姐夫怎么樣?”聶赫留朵夫問。
  “他在休息。他一夜沒睡。”
  他們有許多話要說,但一句也沒有說,倒是他們的眼神說出丁他們嘴里沒有說出來的話。
  “我到你那里去過了。”
  “是的,我知道。我已經從家里搬出來了。房子太大,我住在那里覺得孤獨、寂寞。如今我什么也不需要了,你把東西統統拿去吧,就是那些家具什么的。”
  “是的,阿格拉斐娜對我說了,我到那里去過,那太感謝你了。不過……”
  這當儿,旅館茶房送來一套銀茶具。
  茶房擺茶具的時候,姐弟倆沒有說話。娜塔麗雅坐到茶几后面的圈椅上,默默地斟茶。聶赫留朵夫也不作聲。
  “哦,我說,德米特里,我全知道了,”娜塔麗雅瞟了他一眼,斷然說。
  “是嗎?你知道了,我很高興。”
  “不過,她經歷了那种生活,你還能指望她改過自新嗎?”
  娜塔麗雅說。
  他挺直身子坐在一把小椅子上,雙臂沒有擱在什么地方,留神听她說話,竭力好好領會她的意思,好好回答她的話。他最近一次同瑪絲洛娃見面,情緒很好,心里仍充滿宁靜的快樂,看見什么人都很高興。
  “我不要她改過自新,我只要我自己改過自新,”他回答說。
  娜塔麗雅歎了一口气。
  “不結婚也有別的辦法。”
  “可我認為這是最好的辦法。再說,這個辦法可以把我帶到另一個世界,我到了那里就能成為一個有益的人。”
  “我認為,你不可能幸福,”娜塔麗雅說。
  “我并不要個人的幸福。”
  “那當然,但她要是有心腸的話,也不可能幸福,甚至不可能指望幸福。”
  “她本來就不想。”
  “我明白,可是生活……”
  “生活怎么樣?”
  “生活要求的是別的東西。”
  “生活沒有別的要求,只要求我們做我們該做的事,”聶赫留朵夫說,瞅著她那張還很好看、只是眼角和嘴邊已出現細紋的臉。
  “我不明白,”她歎了一口气說。
  “我可怜的親愛的姐姐!她怎么會變成這個樣子?”聶赫留朵夫記起娜塔麗雅出嫁前的樣子,想。無數童年的回憶交織在心頭,喚起了他對她的親切感情。
  這時候,拉戈任斯基象平時那樣高高地昂起頭,挺起寬闊的胸膛,輕手輕腳地走進房間。他臉上浮著微笑,他的眼鏡、禿頭和黑胡子都閃閃發亮。
  “您好,您好!”他裝腔作勢地說。
  (雖然拉戈任斯基婚后最初一段時期,他們竭力不拘禮節,相互用“你”稱呼,但后來還是恢复用“您”。)
  他們握了握手。拉戈任斯基輕快地在一把圈椅上坐下。
  “我不妨礙你們談話嗎?”
  “不,我說話,做事,從來不瞞著什么人。”
  聶赫留朵夫一看見這張臉,一看見那雙毛茸茸的手,一听見那种居高臨下、自以為是的口气,他對姐夫的情意頓時消失了。
  “是啊,我們在談他的打算,”娜塔麗雅說。“給你倒一杯嗎?”她拿起茶壺,添上說。
  “好的。那么究竟有什么打算哪?”
  “我打算跟一批犯人到西伯利亞去,因為其中有一個女人我認為我對她犯了罪,”聶赫留朵夫說。
  “我听說您不僅僅陪送她,還有別的打算。”
  “是的,只要她愿意,我還打算同她結婚。”
  “原來如此!要是您不嫌煩的話,您給我解釋解釋您的動机。我不了解您的動机。”
  “我的動机就是這個女人……她墮落的第一步……”聶赫留朵夫想不出恰當的措詞,不由得生自己的气。“我的動机就是,我犯了罪,她卻受到懲罰。”
  “既然她受到懲罰,那就不會沒有罪。”
  “她完全沒有罪。”
  聶赫留朵夫情緒激動地把這事原原本本講了一遍。
  “是的,這是審判長疏忽了,弄得陪審員在答复時考慮不周。不過,這种情況還可以向樞密院提出上訴。”
  “樞密院已經把上訴駁回了。”
  “樞密院駁回了,這就說明上訴理由不足,”拉戈任斯基說,顯然人云亦云地認為法庭口頭陳述的結果就是真理。“樞密院不可能審查案情的是非曲直。要是法庭審判确實有錯誤,那就得上告皇上。”
  “已經上告了,但毫無成功的希望。他們會向司法部查問,司法部會向樞密院查問,樞密院會重述它的裁定。這樣,無罪的人還不是照樣將受到懲罰。”
  “第一,司法部不會向樞密院查問,”拉戈任斯基倨傲地笑著說,“司法部會向法庭直接吊卷,如果發現錯誤,就會加以糾正;第二,無罪的人從來不會受到懲罰,即使有,也是极少見的例外。凡是受懲罰的,總是有罪的,”拉戈任斯基不慌不忙,得意揚揚地笑著說。
  “可我相信事實正好相反,”聶赫留朵夫對姐夫抱著反感說,“我相信,被法庭判刑的人,大部分是無罪的。”
  “這話怎么講?”
  “我說的無罪就是沒有任何罪。例如這個被控犯毒害人命罪的女人根本沒有罪;還有我最近認識一個農民,被控犯殺人罪,其實他沒有殺過人,什么罪也沒有;還有母子兩人被控犯縱火罪,其實那場火是主人自己放的,他們卻差一點被定罪。”
  “是的,審判錯誤一向有的,將來也還會有,這一點不消說。人類的机關不可能十全十美。”
  “再說,有大量犯人并沒有罪,只因為他們是在某种環境里成長的,他們并不認為他們的行為是犯罪。”
  “對不起,您這話可沒有道理。做賊的個個都知道,偷竊是不好的,不應該偷竊,偷竊是不道德的,”拉戈任斯基說,又露出那种若無其事、自命不凡和略帶輕蔑的微笑,這使聶赫留朵夫更加惱火。
  “不,他們不知道。人家對他們說:別偷東西,可是他們明白,工厂老板用壓低工資的辦法來盜竊他們的勞動,政府和政府官員用收稅的方式不斷地盜竊他們的財物。”
  “這是無政府主義理論,”拉戈任斯基平靜地說,對內弟的話下了斷語。
  “我不知道這是什么主義,但我說的都是事實,”聶赫留朵夫繼續說,“他們知道,政府在盜竊他們的東西。他們知道,我們這些地主掠奪了應該成為公共財產的土地,一直在盜竊他們的東西。后來,他們在被盜竊的土地上撿了一些樹枝當柴燒,我們就把他們關進牢里,硬說他們是賊。但他們知道,做賊的不是他們而是從他們手里盜竊土地的人,因此,讓被盜竊的東西物歸原主,是他們對家庭應盡的責任。”
  “您的話我不明白,即使明白,也不能同意。土地非成為私有財產不可。要是您把土地分給大家,”拉戈任斯基說,斷定聶赫留朵夫是個社會主義者,認為社會主義的理論就是平分全部土地,而平分土地是很愚蠢的,他可以輕易駁倒這种理論,“要是您今天把土地平分給大家,明天它又會轉到勤勞能干的人手里。”
  “誰也不打算把土地平分,但土地不應該成為誰的私有財產,不應該成為買賣或者租佃的對象。”
  “私有財產權是人類天賦的。沒有私有財產權,耕种土地就會毫無興致。一旦消滅私有財產權,我們就會回到蠻荒時代,”拉戈任斯基振振有詞地說,重复著維護私有財產權的陳詞濫調。這种論調被認為是駁不倒的,中心意思就是,土地的占有欲就是土地必須私有的標志。
  “正好相反,只有消滅土地私有制,土地才不會象現在這樣荒廢。現在地主霸占土地,就象狗占馬槽一樣,自己不會种,又不讓會种的人种。”
  “您听我說,德米特里·伊凡內奇,這簡直是發瘋!難道我們今天能消滅土地私有制嗎?我知道這是您長期以來心心念念的一個問題。但恕我直說一句……”拉戈任斯基說到這里臉色發白,聲音發抖,顯然這問題打中了他的要害。“我要奉勸您在著手處理這問題以前,先好好考慮一番。”
  “您說的是我的個人問題嗎?”
  “是的。我認為我們這些有一定地位的人,應該承擔由這种地位產生的責任,應該維護我們的生活水平,那是我們從祖先手里繼承下來,并且必須傳給子孫后代的。”
  “我認為我的責任是……”
  “請您讓我把話說完,”拉戈任斯基不讓對方打斷他的話,繼續說,“我說這話不是為我自己,也不是為我的孩子們。我孩子們的生活和教育是有保障的,我掙的錢足夠我們過了。而且我認為我的孩子們將來也不會過窮日子。因此,老實說,我反對您考慮不周的行為,不是出于我個人的利害得失,我是從原則出發不能同意您的見解。我勸您多考慮考慮,讀點書……”
  “哦,我的事您讓我自己來處理吧,我自己知道什么書該讀,什么書不該讀,”聶赫留朵夫說,他臉色發白,同時覺得雙手發涼,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停下話頭,喝起茶來。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轉載請保留,謝謝!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