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12


  自從皮埃爾被俘那天算起,已經四個星期了。雖然法國人提出要把他從士兵的棚子里轉到軍官的棚子里,但是他依然留在他在第一天進的那個棚子。
  在遭到破坏和被大火焚毀了的莫斯科,皮埃爾几乎飽嘗了一個人所能遭受的极端的艱辛和痛苦;但是,由于一直到現在他都還沒有意識到的自己結實的身板和強迫的体魄,特別是由于這种艱難困苦的生活來得是那么不知不覺,很難說得出,它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到來的,所以他不僅過得很輕松,而且對自己的處境還很高興。正是在這一段時期,他得到了過去曾經努力追求而又追求不到的宁靜和滿足。他長期以來,在自己的生活中,從各個方面尋求這种宁靜,這种內心的和諧,尋求那些參加波羅底諾戰役的士兵身上所具有的那种极大地惊動了他的東西。他曾經在慈善事業中、在共濟會的教義中、在放蕩的城市生活中、在酒中、在自我犧牲的英雄事業中、在對娜塔莎的浪漫的愛情中尋求過那种心情;他曾經靠推理來尋求那种心情,但是,這一切尋求和所作過的嘗試全都失敗了。而現在,他自己并沒有想到那种心怀,在從死亡的恐怖中、從艱辛困苦的生活中、從通過卡拉塔耶夫身上所懂得的東西中,才找到了這种宁靜的內心的和諧。在行刑時他所經歷的那可怕的一瞬間,那些往日他覺得激勵他的重要的思想和感情,永遠從他的想象和記憶中消失了。在他的腦海中,既沒有俄羅斯,也沒有戰爭,也沒有政治,也沒拿破侖。他清清楚楚地感覺到,所有這一切都与他毫不相干,他沒有那樣的天賦,因此他也就不能對這一切加以判斷。“俄羅斯,夏天——不能連到一起,”他重复著卡拉塔耶夫的話,這句話使他得到极大的安慰。現在他覺得,他那刺殺拿破侖的企圖,他推算那神秘的數字和“啟示錄”上的那頭獸,都是莫明其妙的,甚至是可笑的。他對妻子的怨恨和唯恐辱沒自己姓氏的憂慮,他現在覺得不但毫無意義,而且有點令人滑稽可笑。這個女人愛在什么地方過,愛怎樣過,就怎樣去過好啦,干他什么事呢?他們是知道,或者還不知道,他們的這個俘虜的名字是別祖霍夫伯爵,對一個人,特別是對他來,又有什么關系呢?
  他現在常常回想起他和安德烈公爵在一起時交談過的話,他完全贊同他的見解,不過他對安德烈公爵的思想有一些不同的理解。安德烈公爵這樣想過,也這樣說過,幸福是根本不存在的,不過,他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是帶有一种苦澀和譏諷的意味。他在說這句話的時候,仿佛是要說明另外一种思想,就是我們一心一意去追求肯定的幸福,肯定不能得到,只不過是折磨自己罷了。但是,在皮埃爾的思想上毫無保留地認為,這一點他說得對。沒有痛苦,個人需要得到滿足,以及由此而來的選擇職業的自由——也就是選擇生活方式的自由,所有這一切,現在皮埃爾覺得,确定無疑地是人類最高的幸福了。只有在這里,只有在這种時刻,只有當他饑餓的時候,皮埃爾才第一次完全体會到吃東西的快樂,只有當他口干的時候,才体會到喝水的快樂,只有當他寒冷的時候,才体會到溫暖的快樂,只有當他想睡覺的時候,才体會到進入夢鄉的快樂,只有當他渴望和人談話和听見人的聲音的時候,才体會到和人談話的快樂。滿足需要——好的儀器,清洁的環境,自由——如今,當他已經失去了所有這一切的時候,他才感覺到,這些需要的滿足是最大的幸福,至于選擇職業,也就是選擇生活方式,現在,當這种選擇受到這樣限制的時候,他才感覺到這是很容易的事情,以致于他忘記了,生活條件的過分优越,就會破坏人類需要得到滿足時的一切快樂,同時選擇職業時最大限度的自由,例如,在他自己的生活中,他的教育、他的財產和他的社會地位所給予他的自由,恰恰是這种自由才使選擇職業成為無法解決的難題,甚至連需要的本身和就業的可能性也不存在了。
  現在,皮埃爾的一切幻想都集中到,他在什么時候可以獲得自由。但是,在從那以后的日子里,在他整個的一生中,皮埃爾都是以一种欣喜若狂的心情回憶和談論他在這一個月的時間里當俘虜的生活,以及那些一去不复返的、強烈的、喜悅的感触,主要的,回憶和談論只有在這個時期才感受到的內心的完全的宁靜和內心完全的自由。
  第一天,他一大早就起了床,走出棚子,頭一眼就看見新圣母修道院開始還發暗的圓屋頂和十字架,看見覆蓋著塵土的草上的寒露,看見麻雀山的丘陵,看見隱沒在淡紫色遠方的,長滿了樹木的,蜿蜒著的河岸,他覺得空气清新,沁人肺腑,可以听到從莫斯科飛越田野的烏鴉的啼叫聲,一會儿,在東方天際邊,突然噴射出万道霞光,一輪紅日從云層里漸漸顯露出來。于是,圓屋頂,十字架、露水、遠方和那條小河——所有這一切都在陽光下閃爍,這時,皮埃爾感覺到一种從來都沒有經歷過的,全新的,生活的喜悅和力量。
  這种感情在他整個被俘期間不僅從來都沒有离開過他,而且恰好相反,隨著他的艱難困苦的處境變得更加艱難,而變得更強烈了。
  他來到那個棚子之后不久,就在這里的同伴們中間享有极大的聲譽,因此,他更樂于為人效勞而且精神奮發。皮埃爾由于自己的語言知識,由于法國人對他表示的尊敬,由于他的耿直,由于他對別人向他提出的任何要求都是有求必應(他每星期可以領到三個盧布的軍官津貼費);由于他的力气(他表演給士兵們看他用手把一根鐵針按進棚子里面的牆壁上),由于他對同伴們的態度是那樣和藹可親,由于他那种看起來什么事情都不想和一動也不動的靜坐的本領,他在士兵們的心目中是一個神秘莫測的、有高級本領的人物,——正是由于這樣一些原故,正由于他的這些特性,他在以往他生活的那個上流社會中即使對他無害,也令他感到拘束,可是在這里,在這些人中間,他力大無比、他蔑視舒适安逸的生活、他對一切都漫不經心、他單純——這一切使他獲得了近乎是一位英雄的地位。因此,皮埃爾覺得,所有的人的這种看法就把一种責任加到了他身上,使得他必須承擔這种義務。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轉載請保留,謝謝!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