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十章 誰坐天下(1949.9.21—9.30)



    “我們的工作將寫在人類的歷史上……”

    1.怀仁堂聲樂輝煌
    2.頭發的故事
    3.喜慶的會議期間,北平有些滿族人哭了
    4.新中國的旗號
    5.人民政協長期存在
    6.有爭議的副主席人選
    7.開國大典前夜

  召開政協大會,起碼要有個能夠容納六百六十二名代表的大會堂,而且還要安全、方便,距离北京飯店与中南海都不遠。在1949年的北平,這樣的會場還不現成,只有另行建設。好在,政協代表中間就有一位專家。
  1948年9月,建筑學家梁思成當選為中國第一屆院士,到南京出席大會。回到北平時,梁思成發現,解放軍已經進占北平西郊,圍城待攻。北平是明清兩朝古都,有大量的文化古跡。作為清華大學建筑系教授,梁思成不僅熟悉現代建筑規范,而且鐘愛中國傳統藝術,他十分憂慮北平城的前途。
  深冬的一天,梁思成家里突然來了一位不速之客——解放軍派人來找梁思成,請他標出攻城時需避開的著名建筑与文化古跡。
  這樣,在毛澤東的作戰室里,《平津戰役態勢圖》旁,還挂著梁思成繪制的《北平重點文物圖》。
  梁思成從此認識了共產党,共產党也更加敬重梁思成。
  現在,梁思成又一次領受任務。政協會堂就是新中國的國家級殿堂!梁思成十分興奮,他還要出手不凡。
  政協會議不久就要召開,施工期限太緊,完全新建顯然來不及,必須考慮翻建、改建……
  梁思成熟悉北平城區的建筑格局,又考察了中南海的現有建筑,他看中了怀仁堂。
  那時怀仁堂不過是個院落,一個依照皇家气派放大的四合院——四圍建筑高大軒朗,中間天井寬暢方正,梁思成匠心獨運:四合院上加頂棚!
  一個儉朴的民居改造方案,到了大師手中就能點鐵成金:
  怀仁堂的大院蓋了個大頂,露天院落變成千人會堂;四圍原有建筑變成會場附屬設施休息室、會議室。梁思成把頂棚設計成琉璃瓦屋檐,這就使新會場与中南海古典風格渾然一体,天衣無縫;梁思成用現代材料改造附屬設施,這就使舊房子煥然一新,适宜需要。而且,這個方案施工期短,使政協會堂能夠如期投入使用。
  時間太重要!
  國不可一日無主。中國大地正在改變顏色,全國百姓正在期待新政權的誕生,万事俱備,只待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

              1.怀仁堂聲樂輝煌

  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体會議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開幕。
  下午7時,毛澤東領先,六百多政協代表走向怀仁堂。
  每個代表都拿出一個貼著近照的證件,交警衛查驗之后方能入場,毛澤東也不例外。
  會場門口的桌上,擺著一本《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体會議簽名冊》。原木制作的大尺寸封面,棕色底版,淺綠字樣,由林伯渠題詞。打開來,是折疊的宣紙,每頁上端水印政協會徽。
  毛澤東走到簽名冊前,提起毛筆寫下:“中國共產党代表團毛澤東”。隨后,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等都簽下自己的名字。
  這個簽名冊中,還有宋慶齡的名字,李濟深的名字,張瀾的名字……
  一本簽名冊,聚集六百多中國現代名人!

  毛澤東走上主席台,第一次大會的其他執行主席朱德、李濟深、沈鈞儒、郭沫若也走上主席台。
  毛澤東宣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体會議開幕!”
  軍樂奏響!
  禮炮轟鳴!
  代表鼓掌!
  怀仁堂在惊天動地的聲樂中更加輝煌!
  毛澤東几次想發言,可代表們還在鼓掌。在這動人心魄的時刻,人們怎能不憶起——
  從1948年“五一口號”至今,政協的籌備經歷多少艱險;
  從1946年至今,全國解放戰爭經歷多少犧牲;
  從1919年至今,中國人民經歷多少斗爭;
  從1840年至今,中華古國經歷多少苦難;
  相對于長期的革命奮斗,這掌聲不算太久。
  軍樂隊高奏《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
  籌備會認為,在國歌确定之前,在政協會上演奏這支曲子,方能表達代表們的胜利決心!
  軍樂隊不知疲倦地反复演奏,他們在出征動員會上演奏過,他們在歡迎宋慶齡儀式上演奏過,今天,他們恨不得讓全國人民都听到胜利的號角!
  禮炮整齊地轟響……
  按照國際慣例,禮炮一般有十八響,二十一響。今天,毛澤東要求: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体會議,鳴放禮炮五十六響!
  有人說,這是雙重紀念中國共產党成立二十八周年,有人說,毛澤東的名字是二十八畫,有人說……
  無論如何,政協會議的禮炮就是要多響些!
  禮炮兵熟練地操作著。
  作為久經戰陣的炮兵,鳴放空包彈是簡單技術,但是,今天,射向藍天的禮炮,似乎在向全世界發布中國人民的自立宣言。
  掌聲,樂聲,禮炮聲,一直持續五分鐘。
  大會為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致哀。
  在第一次大會上發言的有:劉少奇、宋慶齡、何香凝、張瀾、高崗、陳毅、黃炎培、李立三、賽福鼎、張治中、程潛、司徒美堂。
  最后,大會通過一項臨時動議: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体會議的名義,向楊杰代表家屬及國民党革命委員會致唁。
  9月21日晚上,毛澤東沒有回香山。
  多年的“山大王”生活告一段落,毛澤東從此定居于中南海丰澤園的菊香書屋。

               2.頭發的故事

  政協會議是最高級別的會議,代表們當然住在北平最高級的飯店里。
  9月的北平,王府井的北京飯店、東交民巷的六國飯店、南河沿的翠明庄、大柵欄的遠東旅店等高級飯店,到處衣冠薈萃。穿軍裝的与穿中山裝的并肩出入,穿西裝的与穿長袍的同時而行。更為風光的是女士,既有穿列宁服的,也有穿旗袍高跟鞋的……
  高級飯店的服務員見多識廣,可是沒有見過這种房客:
  昔日出入飯店視若無人的國民党將軍、部長們,忽然變得和藹起來,甚至不忘向Boy打個招呼。
  怎么連農村老大娘都住進飯店了?真擔心那位頭纏白毛巾的大爺會不會在地毯上磕煙袋鍋……
  飯店門口的警衛戰士也沒有見過這些首長:
  參軍多年,比連長大的干部沒見過几個。這下可過癮,哪個“野”的老總都從自己的崗位通過!
  也有難以入眼的事情:六七十歲的老頭要個年輕女人陪著!解放軍戰士能給小老婆敬禮嗎?
  居住飯店的民主人士更覺得新鮮:
  飯店里的人們,無論職位高低,凡屬政協代表,衣食住行一律平等,統由大會供給。囊中羞澀的文士自可瀟洒,揮金如土的政客也得收斂。看來,不會有人買選票了。
  特別是用餐有趣。進得大飯廳,一桌桌碗筷已經擺好,隨意坐下,放上大會發給的餐券,湊齊八個人就可開飯。素不相識的人同桌吃飯就很新鮮,席間還能隨意溝通。有心人注意到:毛澤東、周恩來也是隨到隨坐,似乎沒有固定位置。而且,各桌菜肴全都是同樣的六菜一湯,主食不限量。也許,這就是共產主義生活的預演?

  新鮮也好,別扭也罷,政協大會前所未有地聚集了中國各階層、各民族、各方面人土,眾口難調。
  就說用餐。工農代表和部隊代表常常扎堆,又能招呼,很快湊齊一桌開吃。矜持的民主人士卻被晾在一邊,等著湊人數。周恩來只要來餐廳就餐,總是專找民主人士身旁的空位。
  開飯前,周恩來拿起刀叉一抹,白手巾污了!周恩來立即提醒:外國人給飯店業立的規矩可不全是錯的,接待政協代表必須嚴格遵守慣例。
  為了接待政協代表,特別是代表中的民主人士,周恩來花了多少心思!
  政協代表的個人相片、集体相片都要收入紀念冊。中共代表團照相的時候,讓董必武、林伯渠、吳玉章、徐特立四老坐在正中,毛澤東、劉少奇坐在兩頭,周恩來、陳云、彭真在后排站著。
  尊老之風立即吹開,紀念冊中,各代表團的留影,都不是按職位排座次。
  政協代表中有几個八十歲以上的老先生,至今還穿長袍。年紀最高的薩鎮冰九十二歲,家在福建,被大會特許請假。上海商務印書館的老板張元濟是前清翰林,參加戊戌事變時曾奉光緒皇帝之詔到中南海朝見,可惜那時不敢四處張望,什么地方也記不起來。簡玉階是香港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總經理,多次援助共產党与民主党派在香港的活動,這位廣東老人吃素,每餐前,必穿著長袍祈禱上帝。張難先是辛亥革命武昌起義領導人之一,三十年代任湖北省主席,挎著菜籃上街買菜,是有名的清官。還有前清翰林陳叔通、前情進士周孝怀,都是穿長袍的。最招眼的是張瀾,長袍之外,還要戴瓜皮帽。在許多工農干部眼中,瓜皮帽可是典型的地主服裝!有人送他一頂貝雷帽想以此改變其形象,老人卻把帽頂的小揪揪去掉,貝雷帽成了西式瓜皮帽。
  也有兩個老人穿西服——海外華僑陳嘉庚与司徒美堂。
  司徒美堂匆匆從美國赶來,冬裝不備,周恩來叫人到前門瑞蚨祥給老人特制一件獺皮領□皮大衣。老人行步困難,周恩來又叫人特制一把可以抬人的藤椅。當老人乘坐衛士抬著的藤椅登上怀仁堂台階時,代表們紛紛注目。司徒美堂得意地說:“特賜金鑾殿乘輿!”
  進入會場,年紀大的民主人士找不到座位怎么辦?周恩來調派統戰部的青年干部當招待員。周恩來親自示范:民主人士來了,你手一伸,指一下位子就行了?不!要引位,要一直引到他的位子跟前!統戰部干部接待民主人士的時候,周恩來就在遠處盯著。
  在生活小事中,周恩來敏銳地發現:對民主人士接待不周,既有經驗問題,更有思想問題。

  還是初春的時候,有一次沈鈞儒先生拜訪毛澤東。告辭之際,警衛員照例為客人披大衣,警衛員個子高大衣舉得也高,沈鈞儒老人個子矮,兩支胳膊從后面找不到袖筒。
  周恩來赶緊接過大衣,細心地服侍老人穿好。
  沈鈞儒走后,周恩來就問衛士長成元功:我們的戰士給客人穿大衣都不會?為什么給我們的首長服務沒有這种情況?
  有的司机去接民主人士開會,人家不熟悉,看看車,正在判斷是否是來接自己的,司机好不耐煩,一下就把車開走了!
  送客上車,衛士照例要為客人關車門,民主人士年紀大、動作慢,頭剛進去,衛士就狠狠一下把車門甩在人家屁股上,把客人撞進車去!
  有情緒的豈止戰士。
  剛剛解放,革命隊伍內部實行供給制。從戰士到總司令統一標准:每人每月豬肉一斤、肥皂三分之二塊、牙刷六分之一把。牙粉三分之二包。軍隊干部一律軍裝,地方干部布料中山裝、八角鴨舌帽,科以上干部的衣料為毛料。干部每人每月零用錢五万元(相當于后來的五元)。惟有抽煙差异顯著:每月戰士煙葉半斤、排連干部紙煙五盒、營團十盒、師以上十五盒。
  可那些民主人士什么待遇!
  “人家大米加豬肉,又住北京飯店,我們是青菜加小米,住小房子……”
  “什么民主党派,不過是一根頭發,拔了就拔了!”
  發給政協代表的文件,信封上一律寫著:“×××先生”,有的共產党員不干了:革命成功,“同志”倒變成“先生’了?
  牢騷出自政協代表、出自政協代表之中的共產党員!

  中共政協党組專門召開會議,召集政協代表中的共產党員討論統戰問題。
  政協代表中的共產党員有些來自基層,不熟悉統戰政策。毛澤東耐心地解釋:人民政協會,一定要有各方面人物,不然就是開党代表會議了。政協之中有些代表人物,代表著以民族資產階級和城市小資產階級為主的階級動向和要求,我們不能代表。這些人必須住北京飯店,必須敲鑼打鼓歡迎,因為這樣對中國人民有利!
  談到代表中的牢騷,毛澤東語气嚴肅:民主党派不是一根頭發,而是一把頭發!他們人數雖然不多,社會聯系卻很廣泛。我們共產党人,必須學會和各民主党派与無党派民主人士共同生活,共同工作。
  毛澤東勸導:至于民主人士的生活習慣問題,那是舊社會的遺留。他們中的許多人,經過長期工作,是可能進步的。
  劉少奇要求:共產党員在政協會上要多用腦子。要想一想歷代皇帝以及袁世凱、蔣介石為什么坐不穩江山的教訓。共產党要坐穩天下,就是要用統一戰線的形式團結民主人士。
  劉少奇告誡大家:我們共產党員是最先進的分子,為人民服務是無條件的,不講代价的!不要因為自己勞苦功高,就不滿意有些民主人士得到比較优厚的待遇。
  作為中共政協党組書記,周恩來反复講解党的統戰政策。周恩來說:民主人士對于孤立蔣介石所起的作用很大,我們必須學會同他們共事。我們不能以為,天下是共產党打下來的,我們是主人,是我們請你們來開會的。都是政協代表,如果你叫同志,他叫先生,不就成了宗派?

  面對掌握全國政權的重任,共產党的高級干部十分注重統戰工作。
  陳毅率領華東代表團來到北京飯店。華東團里,有戰將許世友,有老保衛周興,有文化人夏衍……
  各地同志云集北京飯店,少不得交往頻繁。柳亞子來看夏衍,還要發上几句李濟深的牢騷。戰友們見面,更是要數落數落那些國民党將領。一時間,陳毅周圍熱气騰騰,全是共產党員。
  突然听說,傅作義從綏遠赶來出席政協,軍隊代表更是議論紛紛。
  有人說,別看傅作義把我們一野打得很苦,那是兄弟部隊裝備不好,要是碰上我們三野……
  有人還說,最好不要碰上他,見到這些國民党將軍,我就想起犧牲的戰友!
  陳毅卻悄悄搬家了……
  儒將陳毅懂得應該如何同民主人士打交道。
  政協會議通知上海:因住宿緊張,代表最好不要帶家屬。但上海的民主人士包達三偏偏提出自己要帶子女,工作人員不同意,就在茶話會上僵起來。多虧副市長潘漢年出面緩和:既然包先生要帶,那就帶吧。
  事后,老統戰潘漢年向工作人員解釋:統戰工作必須遵循一個原則——區別對待,我們不能為這點儿小事同朋友傷感情……
  陳毅在上海同民主人士經常來往,常向下面干部交待:不要急躁,更不得粗暴!要禮賢下士。
  這次陳毅從上海赶到北平開會,毛澤東見面就說:“對不起啊,我沒去接你!”
  陳毅詫异:我陳毅來北平開會還要毛澤東接?
  當陳毅得知毛澤東曾專程去火車站迎接宋慶齡、程潛之后,就理解了毛澤東的用意。
  毛澤東与高級干部聊天常常旁征博引:清朝之所以能統治中國二百六十余年,就因為滿族統治者一開始就訂了一條統一戰線政策,用漢人和其他民族的人,以少數團結了多數。《三國演義》中的關云長,大体上是不懂統一戰線的,此人并不高明,對同盟軍搞關門主義。
  談到統戰,毛澤東風趣地說:做統戰工作是党內少數派,要宣傳呼吁。孟子說“大而化之謂圣”,我們今天的“大”就是統一戰線,而“化之”就是把民族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都化到社會主義去。
  毛澤東曾對陳毅說:我們不怕“美援”,只怕“左援”!
  陳毅深知:在統戰工作中,党內的“左”傾情緒危害最大!
  陳毅听說,傅作義來得晚,北京飯店的寬敞房子已經分配完了。陳毅認為,自己的住處不算什么,傅作義住得委屈可就是政策問題。于是,陳毅把自己的住房讓給傅作義。
  后來,陳毅還兩次召集二野、三野的代表開會,講解党的統戰政策,批駁“早革命不如晚革命”之說。陳毅說:殺敵三千,自損八百,程潛、傅作義和平起義為人民避免犧牲,立了大功!
  傅作義并不熟悉陳毅。不過,傅作義在共產党內也有了些朋友。
  北平和平解放后,傅作義与共產党方面就解決綏遠問題展開談判。共產党方面的主要談判代表先是林彪、賀龍,后來又換成聶榮臻、薄一波。中共華北局負責人聶榮臻、薄一波可以說是傅作義的老對手,但兩位老對手現在相當和气。他們為綏遠工作确定的總方針是“打通思想,換帽子”,就是打通傅作義与綏遠當局的思想,也打通共產党干部的思想,而后,以不流血的方式,讓對方換成解放軍的帽子。薄一波特別要求華北局的干部:不能把綏遠看成“敵占區”,抓一把,破坏一下,而應當把那個地方當成我們自己的。在發表傅作義“九一九起義”通電時,有人把其中關于綏遠官兵抗戰功績的一段刪去,薄一波發現后立即作了檢討。
  經過解決綏遠問題的相互了解,老對手成了朋友。傅作義在給薄一波、聶榮臻的信中寫道:“毛主席對弟极其信任,兩兄對弟亦充分了解。”起義后,傅作義對自己去處、地位的疑慮,曾向薄一波通气。薄一波及時向毛澤東反映之后,對傅作義的部下說:傅先生是全國聞名的人,似應在政治協商會議后排列,不應太快。
  這樣,傅作義就以高興的心情參加政協會議了。
  政協會議期間,周恩來專門要薄一波在中共党組會上介紹了同民主人士交往的經驗。
  9月23比政協會議進入第三天,毛澤東、朱德特意設宴,作陪的是民革李濟深、民促蔡廷偕等,客人,則為政協代表中的國民党起義將領。程潛、張治中、傅作義、鄧寶珊、黃紹竑等二十六名原國民党高級將領,与中共高級將領周恩來、陳毅、劉伯承。聶榮臻等握手言歡。

         3.喜慶的會議期間,北平有些滿族人哭了

  頂替新疆遇難代表的賽福鼎,匆匆赶到北平出席政協會議。當晚,賽福鼎与其他代表正在怀仁堂看京戲,突然有個大個子擋住了視線。原來是毛澤東走到座位來問候這個少數民族代表。
  年輕的賽福鼎,在會上得到多位中共領導人的關照。
  朱德到賽福鼎的住處探望,還攤開中國地圖,与賽福鼎討論新疆的自然地理与戰略地位,介紹解放軍進疆的任務。
  周恩來多次与賽福鼎交談,周恩來說,新中國各民族一律平等,既要反對大漢族主義,也要反對地方民族主義,首先是反對大漢族主義。
  劉少奇与賽福鼎談到,要大量培養具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少數民族地方干部。
  這就触發賽福鼎的長期心愿。以前,許多少數民族干部想加入中共,但在新疆找不到党組織。這次賽福鼎抓住机會,就在政協會上向毛澤東遞交了入党申請書。
  政協會上特別照顧少數民族的習慣。周恩來特地布置北京飯店為穆斯林代表開素席。西藏代表天寶來到北平,周恩來發現他的牙坏了,特地批了金子給他鑲牙。

  喜慶的會議期間,毛澤東听說,北平有些滿族人哭了!
  民國推翻滿清統治,不少滿族人隱瞞民族身份,直到新政協召開,滿族人才有些盼頭。可是,他們卻沒有在政協少數民族代表名單中找到滿族代表!他們不知道以其他類別出席的齊燕銘是滿族人,他們不敢提意見,他們只是悄悄地哭……
  盡管曾經表揚政協代表名單堪稱“天書”,毛澤東還是認為這是一個失誤。毛澤東在政協會上多次提起這個教訓。
  政協會議專門討論中國的民族問題。
  蘇聯實行的是聯邦制度,民族國家有脫离聯邦的自由;而國民党則把少數民族看作是漢族的“宗支”,不給少數民族地方自治的權力。政協代表們討論認為: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但少數民族人口不到全國的10%,除了几個民族居住比較集中以外,一般与漢族雜居。因此,還是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為好。
  共同綱領草案中原有“思想上掃除大漢族主義”的提法。宁夏回族代表楊靜仁認為:就全國來講,漢族對少數民族的壓迫固然是占統治地位的,但在個別地區,如在西北各地,同樣也存在著少數民族之間的壓迫,如回馬(西北軍閥馬步芳、馬鴻逵)之于青海的撒拉人、藏人。楊靜仁建議修改為:“廢除民族間、首先是漢族對其他民族的一切壓迫。”
  9月24日政協全体大會上,賽福鼎代表少數民族向毛澤東致敬。毛澤東頭戴維吾爾族小帽,接過宁夏回族代表贈送的錦旗,全場熱烈鼓掌。
  9月25日,新疆通電起義。祖國邊疆的少數民族地區,為政協送上一份厚禮!兩位蒙古姑娘在大會向毛主席、朱總司令獻花……

  討論共同綱領草案時,宗教界代表認為,只是保證“信仰自由”還不夠,應該寫明保證“宗教信仰自由”,這個意見被大會采納。宗教代表感到,作為無神論者的共產党,對宗教也是尊重的。
  周恩來還与政協代表中的基督教領袖吳耀宗、鄧裕志商議,鼓勵他們脫离帝國主義的影響和經濟關系,實行自治、自傳、自養。后來,吳耀宗等基督教領袖征得廣大教徒同意,公開發表《中國基督教今后努力的途徑》。

  政協會上還集中討論了華僑問題。
  作為一個主要聯系華僑的政党,致公党特意提出關于僑務的議案。
  周恩來認為,華僑問題最重要的是華僑大團結。周恩來還就鼓勵華僑回國投資、華僑技術人才回國效力、照顧國內僑眷。保護華僑利益談了看法……
  9月26日晚,毛澤東突然想起明天大會發言就要結束了,盡管已是凌晨三時,還是提筆給周恩來寫信:“尚未講話而應講話或想講話的人們,如林遵、鄧兆祥、劉善本、章伯鈞、張元濟、周善培、李書城、柳亞子、張學思、楊拯民、羅隆基、李錫九、李燭塵……等人(名單應加斟酌),本日上午或下午必須逐一通知他們寫好講稿,否則明天來不及講了,請注意及時組織此事。”
  毛澤東草擬的這個名單中,林遵、鄧兆祥、劉善本等是國民党海空軍起義軍官,張元濟、柳亞子是著名文人,張學思是張學良的弟弟,楊拯民是楊虎城的儿子,章伯鈞、羅隆基一向主張獨立見解……
  入不講話不行,民主政治的規則包括發言權。毛澤東一向主張在党內暢所欲言,現在是政協會議,共產党應特別給民主党派、民主人士講話的机會。

              4.新中國的旗號

  引起全体代表极大興趣的是關于國旗、國徽、國歌、紀年、國都、國號的討論。其中,爭論最大的是“國旗”与“國號”。
  “旗”与“號”,新中國的旗號,必須鮮明響亮。所以,爭論多也是自然的。
  新政協籌備會議期間,由第六小組負責研究草擬國旗、國徽、國歌、紀年、國都方案,組長是民進負責人、教育家馬敘倫,副組長是葉劍英、沈雁冰。
  第六小組報請籌委會批准,面向全國人民公開征集國旗、國徽、國歌方案,并聘請專家組成評選委員會。
  公開征集激起廣大群眾的熱情,截止8月20日,一個多月間,共收到:
  國旗:一干九百二十件,圖案二千九百九十二幅;
  國徽:一百一十二件,圖案九百幅;
  國歌:六百三十二件,歌詞、歌譜六百九十四首;
  意見書:(未附圖案或歌詞)二十四封。
  投稿者上至總司令,下到中學生,全國各省區包括未解放地區都有來槁,還有不少港澳与海外華僑來稿。
  評選委員會以高度認真負責的精神審閱來稿,有些問題很快達成一致。
  關于國都。
  大家一致意見建都北平,將北平改名北京。這個問題沒有引起爭論。
  關于紀年。
  起初有新中國紀年、中華民國紀年、黃帝紀年三种方案,通過查詢資料發現,世界各國很少采用本國紀年,絕大多數采用公元紀年。經過討論,一致同意采用國際通用的公元紀年。
  關于國徽。
  投稿者都把國徽誤認為國標,在國徽設計中把國旗設計為標記,請專家另行設計的几個方案也有不同意見,最后決定暫不确定。
  關于國歌。
  應征歌詞相當多,郭沫若、馬敘倫、歐陽予倩、馮至、柯仲平等著名人士都有作品。評選小組印發一些歌詞、曲譜,還進行了試演奏,但是听來都不滿意。專家承認,在短時;司中創作出理想的作品很難,傾向從現有歌曲中選用。
  周恩來提議采用《義勇軍進行曲》。大家認為,這首歌鼓舞中國人民爭取民族解放,代表人民呼聲,雄壯有力,廣為傳唱,同意采用。但是,也有人提出原有歌詞是否适用。于是,小組委托郭沫若修改歌詞上報。
  關于國旗。
  這是來稿最多,小組討論也最熱烈的項目。應征稿件大致分為四類:
  1、鐮刀錘頭交叉并加五角星。有模仿蘇聯國旗的感覺。
  2、麥穗齒輪并加五角星。圖案复雜,難以做到簡洁美觀。
  3、兩色或三色橫條或豎條組成旗面,左上或中央置放鐮刀錘頭或麥穗齒輪或五角星。好像一半仿美,一半仿蘇。
  4、旗面三分之二為紅色,三分之一為白、藍、黃各色,加以紅色或黃色的五角星。
  評選委員會与專家反复商議,傾向于第四類,從中選出几十幅,印發給更大范圍討論。
  華僑老人陳嘉庚對國旗格外關注。
  孫中山先生創立民國時,确定五色國旗,代表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到了蔣介石政府,卻用青天白日的國民党党旗換作國旗,陳嘉庚對此十分不滿。1940年,陳嘉庚去重慶,還帶上自己請專家設計的國旗方案,但國民党官員毫不理睬。這次可有了机會,他向評委會詳細論述自己的觀點,還提交自己的設計方案。
  經過反复討論,初選三十八幅方案,印制出來供進一步研究決定。其中還有朱德的設計方案。
  茲事体大。9月17日,新政協籌委會第二次會議決定:將國旗、國徽、國歌工作移交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体會議主席團。

  9月22日,政協第一屆全体會議決議:成立大會國旗、國歌。國徽、國都、紀年方案審查委員會,委任五十五名委員,馬敘倫為召集人。
  9月23日,各組分別討論。起初,大家傾向复字三十二號五星紅旗方案,這是一個名叫陳聯松的普通職員設計的。設計方案的解釋是:大星代表共產党,小星代表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資產階級四個階級。可是,大家認為四個階級的提法不妥,于是,注意力轉向复字一、四、三號方案。這几個方案都是左上方一顆大五角星,中間加一條橫杠代表黃河或加兩條橫杠代表黃河、長江。其中有幅原抗日軍政大學的旗幟預選領先。可是這些方案也有人反對:一條橫杠,是否意味分裂中國?張治中還就此專門找毛澤東反映。
  爭論越來越激烈,一時難以統一意見。周恩來專門向審查委員會秘書彭光涵了解討論情況,還布置將五角星方案制作成一面大旗。
  9月26日大會將休會一天,頭天晚上八時,毛澤東、周恩來在中南海丰澤園召集會議,協商國旗、國歌問題。出席會議的有郭沫若、沈雁冰、黃炎培、陳嘉庚、張奚若、馬敘倫、田漢、徐悲鴻。李立三、洪深、艾青、馬寅初、梁思成、馬思聰、呂驥、賀綠汀等十八人,每個人對國旗、國歌都十分關注而且又具專業知識。
  毛澤東說:“關于國歌,大家都贊成《義勇軍進行曲》,那就定下來吧。”
  馬敘倫介紹:“個別人還是要求修改歌詞。”
  周恩來說:“法國用馬賽曲作國歌,‘把敵人的血澆灌我們的田’是舊歌詞,也沒有改。我們要嘛就用舊歌詞,這樣才能激勵感情,修改了唱起來就不會有那种感情。”
  但是,大家為難,“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怎么辦呢?
  這時,毛澤東發言了:“雖然,我國人民經過艱苦斗爭,全國快解放了,但是,中國還受帝國主義包圍,還不能忘記帝國主義對我們的壓迫。我們要爭取中國的完全獨立解放,還要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所以,還是保留原有歌詞為好。”
  居安思危?
  毛澤東的解釋征服全場,大家熱烈鼓掌表示贊同。
  關于國旗。毛澤東說:“過去我們總要求在國旗上体現中國特征,其實,許多國家的國旗都沒有國家特征,蘇聯、美國的國旗都沒有什么國家特征。國家特征也可以放在國徽中表現。”
  毛澤東拿出五星紅旗方案說:“許多人都說這個方案好。中國革命的胜利,就是在共產党領導下,以工農聯盟為基礎,團結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共同奮斗取得的。這個設計符合中國革命的歷史事實。至于有人考慮四個階級的提法今后是否适用的問題,那么,四顆小星也可以表示全國人民大團結,也能反映中國革命的實際。”
  大家又熱烈鼓掌。陳嘉庚第一個發言表示贊同毛澤東意見,梁思成也進一步解釋設計思想,其他人發言也都贊同。于是,全場又熱烈鼓掌表示通過。
  關于國徽,大家的發言都對現有方案不滿。毛澤東當即建議:“國旗定了,國徽可以慢一點決定,原小組繼續設計,將來交給政府決定。”
  關于國都,建都北平,改名北京,大家一致贊同。
  關于紀年,大家都同意公元紀年。但有人說,民間會有其它紀年。毛澤東說:“老百姓樂意采用其它紀年,包括采用天干地支紀年,我們也不能用法律處罰。但是,政府還是要有個決定。”
  黃炎培接著發言,表示贊同毛澤東意見。黃炎培還解釋:“有些人說,公元紀年以耶穌誕生開始,是基督教國家的年號,据我們調查了解,其實許多非基督教國家也采用公元紀年,現在公元紀年已經成為國際習慣通用的年號。”
  這時,毛澤東風趣地說:“就是耶穌也不坏!耶穌和今天某些國家借助推行基督教進行帝國主義侵略,并不一樣。”
  經過討論,大家也同意采用公元紀年。
  會議在各項問題上都取得一致,最后,毛澤東提議,周恩來指揮,全場高唱《義勇軍進行曲》。

  國號,也是政協會上熱烈爭論的問題。
  關于新中國的名稱,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曾使用“中華民主共和國”;1948年初,又几次在党內文件中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但是,從8月1日复香港民主人士電至籌備會召開,毛澤東在新政協有關文件中又改稱“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
  籌備會上,大家認為:“人民”与“民主”同義,“民主”又与“共和”重复。黃炎培、張志讓主張“中華人民民主國”,張奚若主張“中華人民共和國”。后來,大家同意后者。
  但是,民革陳劭先提出: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后,應加括號簡稱中華民國。這就引起爭議。
  國號之爭,連毛澤東也難以定論。
  25日晚,毛澤東、周恩來主持討論達成一致意見。26日,利用大會休會時間,國旗、國歌、國徽、國都、紀年方案審查委員會在北京飯店進行最后討論。
  与此同時,周恩來在六國飯店舉行另外一個特殊的會議……

  9月25日深夜,一些政協代表收到周恩來、林伯渠署名的請柬:“九月二十六日上午十一時在東交民巷六國飯店舉行午宴,并商談重要問題,務請出席。”
  受邀人詫异著來了,互相觀看,几乎都是七十歲以上的老人。有什么事情會專找這些人商議?
  周恩來叫人關上餐廳大門,說道:“今天請來赴席的,都是辛亥革命時期的長輩。各位看見《共同綱領》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下有個括號(簡稱‘中華民國’),對于這個簡稱,有兩种不同意見,有的說好,有的說不必要。政協常委會特叫我來請教老前輩,看看有什么意見,老前輩對‘中華民國’四個字也許有點舊感情。”
  黃炎培第一個發言:“老百姓教育落后,感情上習慣用中華民國,一旦改掉,會引起不必要的反感。留個簡稱,一年后再去掉,并無不可。”
  何香凝接著說:‘中華民國是孫中山先生革命的一個成果,是用許多先烈的鮮血換來的。關于改國號問題,我個人認為,如能照舊用它,是好的;如果大家不贊成,我也不再堅持己見。”
  下一個發言的周致祥是前清進士,他在辛亥革命后歸隱三十八年,從來不寫中華民國國號,但目前擁護共產党。周致樣明确地說:“我反對仍要稱什么中華民國,這是一個對群眾毫無好感的名稱!我主張就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表示兩次革命的性質各不相同。”
  司徒美堂跟著發言:“我也是參加過辛亥革命的人,我尊敬孫中山先生,但對中華民國四個字,則絕無好感!我的理由是,那是中華官國,与民無涉!”
  司徒美堂說一段,司徒丙鶴翻譯一段,司徒美堂目光炯炯,逼視全場:“我們試問,毛澤東先生領導的這次革命,是不是跟辛亥革命不同?如果大家認為不同,那么,我們的國號應該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號是個庄嚴的東西,一改就改好,為什么要三年后再改呢?”
  老人中气十足,聲音響亮:“語云‘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令不行。’你看看,仍然叫中華民國,何以昭告天下百姓?我們好像偷偷摸摸似的,革命胜利了,連國號也不敢改?我反對簡稱中華民國,堅決主張光明正大地用中華人民共和國!”
  八十老人言罷,听者無不動容!
  馬寅初立即表示贊同,還說:“加個簡稱,簡直是不倫不類,不像話!”
  張瀾、陳叔通都表示同意。
  車向忱還說:“關于人民群眾一時不能接受,這只是宣傳教育問題。慢慢教育,可以使人民認識這次革命政權的性質,万万不可因噎廢食!老百姓是否反對用新國號?我看不見得!”
  沈鈞儒是個法律學家,從法律的觀點闡述:“有些群眾還在寫中華民國,那是他們的一時之便,我們也不必明令禁止。至于堂堂的立國文件里加上簡稱中華民國的括弧,這的确是法律上的一大漏洞。遍觀世界各國國號,只有字母上的縮寫,而沒有載之文件的其它簡稱。”
  陳嘉庚發言說廈門話,由庄明理翻譯,陳嘉庚說:“大家對中華民國決無好感,人們初時不習慣,久了就會成自然。”
  先后發言十八人,十六人主張不用這個“中華民國”簡稱。
  國有事,問三老。周恩來最后總結:“我要把大家意見綜合起來,送給主席團常委參考,并由主席團常委作出最后決定。”

  政協大會最后通過的《共同綱領》中,國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沒有簡稱。
  國旗确定,國號确定,新中國在中國人民与世界人民面前,亮出自己的旗號!
  后來,有的史學家說,出于中國統一的考慮,毛澤東對于完全不用“中華民國”,曾經有些后悔……

             5.人民政協長期存在

  諸多難題順利解決,共產党的組織能力令人佩服。一些民主党派人士感歎:共產党在中國,真是古今無二!
  那么,革命胜利了,新中國建立了,共產党還要不要民主党派?
  1949年春天,毛澤東到北平不久,就專程去北京師范大學拜訪代校長湯操真、文學院長黎錦熙、地理系主任黃國璋。這些人都是毛澤東在長沙讀書時的老師或同學。黎錦熙是九三學社成員,又邀來許德珩等人。故知相遇,交談甚歡,不覺到了晚飯時分,黎錦熙當然要招待毛澤東。當年,毛澤東還是個窮學生時,沒少打扰這個老師。毛澤東則樂于有机會回報,堅持由自己請客。
  席間,許德珩說:新政協即將召開,新中國將要誕生,九三學社的歷史任務已經完成,正准備宣布解散。
  毛澤東卻說:九三學社不要解散,應該認真團結科學、文教界知名人士,積极參政,共同建設新中國。
  后來,九三學社成為新政協党派單位之一。
  執政党鼓勵其他党派繼續存在,其他党派不作為反對党而是積极參政。這种政治設計,在國際政治中,實屬獨創!

  新政協籌備期間,有些党派打算自行解散。
  中國民主革命同盟是在國民党內部反蔣的秘密政治組織,人稱“小民革”。“小民革”比大民革成立還早,在抗日戰爭期間就同共產党密切聯系,周恩來贊其為“党外布爾什維克”。后來,“小民革”成員大都參加民革等其他民主党派,主要領導都參加新政協籌備工作,他們自以為,作為党派組織,歷史使命已經完成。
  9月17日,王昆侖、王炳南、許寶駒、閻寶航、金仲華、吳覺農、袁翰青七人,代表該盟在新政協籌備會第二次全体會議上發表結束聲明。

  新中國將在共產党的領導下前行,各民主党派不得不考慮自己的前途。
  共產党提出的新民主主義,一般地說,能夠被各党派接受,但是,社會主義,就不是人人都能跟得上。許多民主人士以為,建國之后中共肯定搞社會主義,而已經實現社會主義的蘇聯就只有共產党一個党,所以,民主党派的壽命不會長。
  政協會上,《共同綱領》中的“新民主主義”問題引起代表的關注。
  《共同綱領》就是“人民大憲章”,《共同綱領》規定的“主義”,就是新中國的政策總綱啊!
  一些民革代表提出:還是應該提孫中山的“三民主義”。
  其他党派代表就說:三民主義被國民党蔣介石搞臭了!
  那就提“革命三民主義”,或是“新三民主義”?民革代表還是留戀自己的主義。
  三民主義、新民主主義都不妥!民盟有人主張:就提“民主主義”!
  別人看出:去掉“新”,還不是資產階級的“舊民主主義”?
  《共同綱領》起草小組副組長許德珩認為:新民主主義是一個過渡階段,將來要向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過渡,總綱中應規定這個前途。
  眾多民主党派人士紛紛響應,都要求在《共同綱領》中寫上“社會主義”。
  現在,反倒要由信奉社會主義的中共來解釋:《共同綱領》為什么不寫上社會主義?
  《共同綱領》起草小組組長周恩來闡述:中國向更高階段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發展的前途是肯定的,毫無疑問的。但應該經過解釋、宣傳特別是實踐來證明給全國人民看。只有全國人民在自己的實踐中認識到這是惟一的最好的前途,才會真正承認它,并愿意全心全意為它奮斗。所以,現在暫時不寫出來,不是否定它,而是更加鄭重地對待它。
  共產党在《共同綱領》上都不寫社會主義,豈能不要民主党派?
  參加政治協商的各民主党派,越來越認識到中國的前途走向何方,也越來越感到共產党尊重民主党派的誠意。

  大家共同奮斗,利益一致,前途一致,本屬好事。可是,有些人卻因此覺得無事可作。
  致公党一向崇尚功成身退。
  民進成立時就規定:國民大會召開即解散。
  現在,政協大會胜利召開,一些党派醞釀解散。
  周恩來立即警覺,与統戰部及時勸阻,九三學社、農工民主党、民主促進會等党派才放棄了結束意圖。
  周恩來反复強調:新中國成立以后,各民主党派非但不能“無疾而終”,而且還不應消极。
  后來,中國人民救國會在政協會后自行宣布結束。毛澤東訪蘇回來听說這個決定,大不贊成。

  一些党派一些人士主張結束組織,另一些人卻另有想法。
  有人排斥進步分子,主張把民盟搞成單一的資產階級政党,繼續當反對派。有人要求民革登報號召國民党員“歸隊”,發展成員不問政治面貌。
  南京有九個民革市級組織,其中一個由過去為軍統工作的土豪領導。農工民主党在南京也有兩個市級組織并行,成員复雜。
  在這种情況下,共產党提出:凡參加人民政協會議的各民主党派,過去既有合作奮斗的歷史,今后在共同綱領的基礎上更有合作奮斗的必要,在政治上各民主党派皆不存在存廢問題。但各民主党派在社會上應有适當的分工,各民主党派的關系可作适當的調整,各民主党派內部更需要作必要的整頓与提高,以期達到長期合作的目的。
  共產党還特意為民主党派解決党員失業、党務經費等問題。要求各地政府把解放前入党并經過整理登記的民主党派失業党員,全部包下來。
  各民主党派也承諾,不在軍隊、公安中發展党員、從事活動,并派出得力干部到各地整頓地方組織。

  毛澤東總是說:党外無党,帝王思想。即使在人民的天下,有些人還是要搞反對派的。与其讓他們秘密活動,不如讓他們公開。
  毛澤東常說几句口頭語:一個篱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紅花雖好,也要綠葉扶持。無論是一個人還是一個党,有點儿反對意見好!
  政協會議期間,周恩來代表中共一再強調:人民民主國家需要統一戰線,即使將來進入社會主義時期,也仍然有与党外人士的統一戰線。
  周恩來說明:在全國普選之后,人民政協代行全國人大的職權結束了,但中國仍然要有各党派統一合作的机關,這組織就叫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只是,首屆政協与后屆有些不同:第一屆政協有三層結构——政協代表、政協代表選舉出來的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從第二屆政協開始,政協就不再有“代表”這個層次,由全國委員會委員出席全國政協大會,選舉常務委員。
  1949年的中國政治形成一個長期政策:
  統一戰線長期存在。
  各民主党派長期存在。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長期存在。

             6.有爭議的副主席人選

  政協會議按程序進行,討論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議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而后,進入人事議程。
  政協會議要選舉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一百八十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六十五人。
  工農兵基層代表也許不明白這些職位的意義,許多民主人士卻是政壇里手。政協委員,相當于上議院議員。政府委員,相當于內閣成員。議員、閣員,都是國家級政治地位,堪稱位高權重、高官厚祿。而且,還要從這些人中產生政府主席、副主席,政務院總理、副總理,還要配備各部正副部長,那更是實權職位!
  北京飯店、六國飯店、翠明庄、遠東旅店,到處气象蒸騰……
  “路邊社新聞”走出客廳,流入走廊,彌漫大堂,到處風傳“某某要當副總理”、“某某出掌某某部”……
  琉璃厂的文物、長安戲院的京戲、東來順的涮羊肉都生意興隆,社交活動空前活躍。
  梁山泊英雄都要排排座次,我們支持共產党多年,總得安排一下吧?
  這一排座次,就相當麻煩。
  安排起義將領,有人說這是盧俊義奪權……
  安排海外華僑,也有人比較:美洲華僑抗戰捐款最多,南洋華僑響應“五一口號”最早……
  羅隆基叼著煙卷晃蕩。人們議論:當今中國,能和美國、蘇聯都說得上話的,首推Doctog羅!論口才筆才,論中文英文,外交部長舍羅其誰?
  黃炎培則深居簡出。舊政協時期就聲明不做官,現在七十二歲了,更不能湊熱鬧。
  這位听說自己被安排當副部長,聲稱要跳樓!民革、民盟影響大,出個副主席未嘗不可,我們党也總得出個正部長吧?
  部長職位未必就令人滿意,有人還想當副總理呢!
  人們憂慮:人民政協怎么流散“官場之風”?
  周恩來左右為難。
  中央人民政府六個副主席,共產党三個,民主人士三個。共產党內部也有意見:“我們打天下,民主人士坐天下!”
  民主人士三個副主席,宋慶齡眾望所歸,另二位就有爭議。
  有的共產党員說:李濟深原本是個軍閥,殺掉的共產党人少說也有十万!李濟深投身民主運動也不算早,憑什么當副主席?
  周恩來最了解李濟深。
  周恩來向共產党代表解釋,不要總是計較民主人士的錯誤。李濟深先生發動福建事變反蔣,曾主動和中央蘇區聯絡,當時如果不是中央領導的“左”傾,就能形成江西与福建的擴大割据,也許就不用長征……
  周恩來認為,革命不革命,也是變化的。過去不革命的人現在革命了,是進步;過去革命的人現在不准別人革命,就是落后……
  對張瀾也有意見。
  紅四方面軍出身的干部記得,當年國民党“圍剿”川陝革命根据地,張瀾是四川省“剿撫委員會”委員長!
  人民共和國選個戴瓜皮帽的副主席?
  朱德了解張瀾。張瀾曾是朱德、羅瑞卿的老師。
  別以為只有自己才是老革命。張瀾老先生在辛亥革命時就是四川保路運動的代表,五四運動期間他辦報贊揚社會主義,他的儿子1926年就加入共產党!張瀾在四川擔任那個委員長,實際在暗中掩護革命。而四方面軍在當時的一些過火政策,也确實給党的工作帶來被動。
  對于張瀾,毛澤東有言評价:老成謀國!
  環顧政協領導人,民主人士有個發現:怎么都是南方人?
  于是,北方人高崗被選作副主席。
  中央政府中的中共人選,毛澤東是當然主席;三位副主席中,朱德總司令眾望所歸,劉少奇于七大后在党內地位上升,惟有對于高崗的重用,党內干部也有不少意見。
  中國共產党永遠不能忘記北方的陝甘宁邊區。陝甘宁邊區是紅軍長征的落腳地,陝甘宁邊區是解放全國的出發地。陝甘宁邊區的創建人劉志丹、謝子長犧牲了,高崗就成為陝甘宁邊區的代表。

  周恩來在党內分工負責統戰工作,因此,共產党對民主人士的安排多由周恩來提出意見。
  盡管周恩來十分熟悉各界民主人士的情況,但要做到在有限的職位中,把民主党派、無党派民主人士中的頭面人物、知名人士,統統妥善安置,并非易事。而且,配備政府人選還要考慮專業領導能力。人事安排也需要高超的藝術……
  對民主人士要十分尊重。周恩來身体力行,在繁忙的會議中多次登門拜訪。
  宋慶齡到北平后,保持超然態度,不大參加會議討論。周恩來就到宋慶齡公館匯報政協安排,還向宋慶齡談了對她的安排。
  對于民盟主席張瀾,周恩來也登門征求意見。不過,与李濟深的交往,似乎不是在家中進行的……
  民革、民盟兩大党派都有副主席,周恩來又提名由在工商界很有影響的民建領導黃炎培擔任政務院副總理兼輕工業部部長。可是,黃任老有出世思想,偏偏不愿做官。
  這天晚上,周恩來帶著成元功到安儿胡同黃宅拜訪。
  不好應酬的黃炎培,門外貼著紙條:“來者事先打電話來,否則有失遠迎。”門里狹窄的走廊堆滿煤球,貴客還得注意行走。
  周恩來還是來了。周恩來在黑暗中通過煤球走廊,在黃炎培家中懇談兩個多小時。
  黃炎培不愿做官,周恩來勸道:現在是人民政府,不是做官,是做事,是為人民服務。黃炎培又要征求朋友意見……
  周恩來二顧茅廬,終于請得黃任老出山。
  傅作義是解放北平的功臣,周恩來也很重視對他的安排。
  政協會議期間,薄一波与傅作義談到今后工作打算。傅作義說,如果政策允許,愿意在黃河后套修水利搞合作農場。薄一波立即報告中央。周恩來提名傅作義任水利部長,還安排共產党員、李大釗之子李葆華任副部長協助工作。
  周恩來提名的農業部長連民主人士都不熟悉。周恩來解釋:這位無党派民主人士李書城,是同盟會早期會員,是辛亥革命武漢革命軍黃興司令的參謀長,而且是中共一大代表李漢俊的哥哥,“一大”就是在他家里召開的!
  林業學家梁希是著名的耿介之士,從來不受高官厚祿。周恩來特意請他擔任林業部長。共產党要的就是清官!
  對于共產党員的安排,周恩來反而十分嚴格。
  鄧穎超在國共合作時期就是參政員,有的民主人士說,怎么論鄧穎超都夠資格當部長。周恩來卻說:我的夫人能當部長,部長的夫人就能當局長。周恩來堅持不讓鄧穎超參加政務院。

  人民政協一切按民主程序辦事,實現人事安排,最后還要由選舉決定。共產党与民主党派都反對舊時代的賄選惡習,因此,落實選票,中共只能著力打通政協代表中的共產党員的思想。
  政協大會召開時,中共就成立了周恩來任書記、林伯渠任副書記的政協党組,還由劉少奇代表中央作了動員報告。
  9月30日,政協大會選舉之前,周恩來、林伯渠發出“中國共產党人民政協党組關于選舉問題的緊急通知”,要求全体党員代表負責保證選舉獲得成功,特別要保證投党外人士的票。毛澤東特意提醒党內:我們要有精神准備,即使有几十票不選我們,也一點儿不要難過,不要表示不滿,而要看作是全体代表中真實情況的反映。
  民主人士互相之間也在努力說服。
  洪門老人司徒美堂一直奉行孫中山确立的思想:革命成功,功成身退!后輩爭位,老人舉起拐杖就打!
  下午,政協大會選舉揭曉:党外人士都順利當選,而且票數相當多!
  人事安排,終于皆大歡喜。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
  副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民主人士占50%。
  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五十六名,民主人士二十六名,占46.5%。
  政務院總理:周恩來。
  副總理:董必武、陳云、郭沫若、黃炎培;民主人士占50%。
  政務委員十五名,其中民主人士九名,占60%。
  政務院所轄机构負責人九十三名,其中民主人士四十二名,占45%。
  在共產党領導的政府中,民主人士也能掌實權!
  這种安排,這個比例,超過許多民主人士的預期。
  人民政府任人唯賢,給政協代表留下深刻印象。
  大家說:周總理真不愧為“周”總理啊!

              7.開國大典前夜

  從9月21日開幕至30日閉幕,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体會議完成諸多建國大事。
  政協大會開幕那天,新華社電訊的題目是:“中國人民所渴望的開國盛典——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已于今日下午七時半在北平開幕。”按照這個說法,政協大會開幕即開國盛典。
  后來,政協大會決定:于大會閉幕的第二天,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后來中央人民政府又決定:每年10月1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所以,史家認定:10月1日天安門廣場的儀式,為開國大典。

  9月30日,政協大會完成選舉議程;通過毛澤東起草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体會議宣言》;通過給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致敬電;通過豎立“為國犧牲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決定和紀念碑的碑文,并決定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典禮;而后,大會舉行閉幕式,毛澤東主席宣布大會閉幕,朱德副主席致閉幕詞。
  下午六時,全体代表來到天安門廣場,舉行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典禮。
  周恩來代表主席團致詞。
  全体代表默哀。
  毛澤東宣讀紀念碑碑文:

    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
  英雄們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
  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
  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
  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毛澤東与各單位首席代表一起執鍬鏟土。

  北京,新中國的首都,這晚格外忙碌。
  明天,1949年10月1日,將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三十万人參加的慶祝大會。
  周恩來詳細檢查慶典籌備工作,特別關注安全問題、閱兵問題。空軍匯報:明天,我們年輕的空軍,將由中國飛行員駕駛戰机通過天安門廣場。飛行員們表態:如果敵机敢來轟炸,撞也要把它撞下去!
  還是要把敵机打下去。周恩來特地批准:明天空軍帶彈參加檢閱!
  毛澤東請李濟深、沈鈞儒、陳叔通、郭沫若來頤年堂,与周恩來、李立三一起,集体討論修改毛澤東自己草擬的主席就職公告。
  毛澤東還特意關照:禮炮數目,由一百門改為五十四門,發射二十八響!
  新中國馬上就要成立,沒有大印可不行。中南海紫光閣,陳叔通恭恭敬敬向周恩來呈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印鑒。
  陳叔通受周恩來委托制作國印,專程到上海,找到杭州西泠印社創始人王福庵,王福庵又把重任交給自己的得意門徒頓力夫。陳叔通交印時,特意向周恩來解釋,這頓力夫本是苦力車夫,好學上進,終于成為治印名家。周恩來捧著鐫刻精湛的國印,意味深長地說:“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正是由千百万苦力拓鑿而成嗎?”
  政府有印,主席焉能無印?
  著名畫家齊白石也是治印名家,听說自己的湖南湘潭老鄉毛澤東當了國家主席十分高興。齊白石從自己珍藏的印石中選了兩方拳頭大的雞血石,為毛澤東刻制了兩方“毛澤東”印章。
  為政府治印的是車夫出身,為主席治印的是木匠出身。新中國,勞動人民注定要做主人!

  廣州,“國民政府”臨時都城,今晚气氛沉重。
  “立法院”今日在廣州复會。
  蔣介石部署全盤戰局及廣州防御。
  空軍請示:轟炸北平的空軍編隊准備就緒,何時出發?由于南朝鮮當局不准使用机場,轟炸机受油量限制,從台灣至北平只能往返,不能周旋。
  蔣介石思考再三,沒有下令空軍出動。
  這是出于軍事原因還是出于政治考慮?
  后人感歎:這倒是蔣介石決策中正确的一次。以后數十年,強大得多的中共空軍,也沒有轟炸台北……

  北京,中南海,丰澤園,菊香書屋。
  南海北岸的菊香書屋是個安靜的地方。戎馬半生,毛澤東終于有個定居之地了。
  可是今晚,毛澤東還是失眠。
  毛澤東索性起身,毛澤東索性徹夜不眠!
  明天,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將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向著三十万群眾,向著全中國四億五千万人民,向著全世界宣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
  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