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卷第二百三十五


    【唐紀五十一】 起閼逢閹茂六月,盡上章執徐,凡六年有奇。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十貞元十年(甲戌,公元七九四年)
  六月,壬寅朔,昭義節度使李抱真薨。其子殿中侍御史緘与抱真從甥元仲經謀,秘不發喪,詐為抱真表,求以職事授緘。又詐為其父書,遣裨將陳榮詣王武俊假貨財。武俊怒曰:“吾与乃公厚善,欲同獎王室耳,豈与汝同惡邪!聞乃公已亡,乃敢不俟朝命而自立,又敢告我,況有求也!”使榮歸,寄聲質責緘。昭義步軍都虞候王延貴,汝州梁人也,素以義勇聞。上知抱真已薨,遣中使第五守進往觀變,且以軍事委王延貴。守進至上党,緘稱抱真有疾不能見。三日,緘乃嚴兵詣守進,守進謂之曰:“朝廷已知相公捐館,令王延貴權知軍事。侍御宜發喪行服。”緘愕然,出,謂諸將曰:“朝廷不許緘掌事,諸君意如何?”莫對。緘懼,乃歸發喪,以使印及管鑰授監軍。守進召延貴,宣口詔令視事,趣緘赴東都。元仲經出走,延貴悉歸罪于仲經,捕斬之。詔以延貴權知昭義軍事。
  云南王异牟尋遣其弟湊羅楝獻地圖、土貢及吐蕃所給金印,請复號南詔。癸丑,以祠部郎中袁滋為冊南詔使,賜銀窠金印,文曰:“貞元冊南詔印”。滋至其國,异牟尋北面跪受冊印,稽首再拜,因与使者宴,出玄宗所賜銀平脫馬頭盤二以示滋。又指老笛工、歌女曰:“皇帝所賜《龜茲樂》,唯二人在耳。”滋曰:“南詔當深思祖考,子子孫孫盡忠于唐。”异牟尋拜曰:“敢不謹承使者之命!”
  賜義武節度使張升云名茂昭。
  御史中丞穆贊按度支吏贓罪,裴延齡欲出之,贊不從。延齡譖之,貶饒州別駕,朝士畏延齡側目。贊,宁之子也。
  韋皋奏破吐蕃于峨和城。
  秋,七月,壬申朔,以王延貴為昭義留后,賜名虔休。
  昭義行軍司馬、攝洺州刺史元誼聞虔休為留后,意不平,表請在以磁、邢、洺別為一鎮。昭義精兵多在山東,誼厚賚以悅之。上屢遣中使諭之,不從。臨洺守將夏侯仲宣以城歸虔休,虔休遣磁州刺史馬正卿督裨將石定蕃等將兵五千擊洺州。定蕃帥其眾二千叛歸誼,正卿退還。詔以誼為饒州刺史,誼不行。虔休自將兵攻之,引洺水以灌城。
  黃少卿陷欽、橫、潯、貴等州,攻孫公器于邕州。
  九月,王虔休破元誼兵,進拔雞澤。
  裴延齡奏管官吏太多,自今缺員請且勿補,收其俸以實府庫。上欲修神龍寺,須五十尺松,不可得。延齡曰:“臣近見同州一谷,木數千株,皆可八十尺。”上曰:“開元、天寶間求美材于近畿猶不可得,今安得有之?”對曰:“天生珍材,固待圣君乃出,開元、天寶何從得之!”延齡奏:“左藏庫司多有失落,近因檢閱使置簿書,乃于糞土之中得銀十三万兩,其匹段雜貨百万有餘。此皆已棄之物,即是羡餘,悉應移入雜庫以供別敕支用。”太府少卿韋少華不伏,抗表稱:“此皆每月申奏見在之物,請加推驗。”執政請令三司詳覆。上不許,亦不罪少華。延齡每奏對,恣為詭譎,皆眾所不敢言,亦未嘗聞者,延齡處之不疑。上亦頗知其誕妄,但以其好詆毀人,冀聞外事,故親厚之。群臣畏延齡有寵,莫敢言,惟鹽鐵轉運使張滂、京兆尹李充、司農卿李金舌以職事相關,時證其妄,而陸贄獨以身當之,日陳其不可用。十一月,壬申,贄上書极陳延齡奸詐,數其罪惡,其略曰:“延齡以聚斂為長策,以詭妄為嘉謀,以掊克斂怨為匪躬,以靖譖服讒為盡節,總典籍之所惡以為智術,冒圣哲之所戒以為行能,可謂堯代之共工,魯邦之少卯也。跡其奸蠹,日長月滋,陰秘者固未盡彰,敗露者尤難悉數。”又曰:“陛下若意其負謗,則誠宜亟為辨明。陛下若知其無良,又安可曲加容掩!”又曰:“陛下姑欲保持,曾無詰問,延齡謂能蔽惑,不复懼思。移東就西,便為課績,取此适彼,遂號羡餘,愚弄朝廷,有同儿戲。”又曰:“矯詭之能,誣罔之辭,遇事輒行,應口便發,靡日不有,靡時不為,又難以備陳也。”又曰:“昔趙高指鹿為馬,臣謂鹿之与馬,物類猶同,豈若延齡掩有為無,指無為有。”又曰:“延齡凶妄,流布寰區,上自公卿近臣,下逮輿台賤品,喧喧談議,億万為徒,能以上言,其人有几!臣以卑鄙,任當台衡,情激于衷,雖欲罷而不能自默也。”書奏,上不悅,待延齡益厚。
  十二月,王虔休乘冰合度壕,急攻洺州。元誼出兵擊之,虔休不胜而返,日暮冰解,士卒死者太半。
  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陸贄以上知待之厚,事有不可,常力爭之。所親或規其太銳,贄曰:“吾上不負天子,下不負所學,他無所恤。”裴延齡日短贄于上。趙憬之入相也,贄實引之,既而有憾于贄,密以贄所譏彈延齡事告延齡,故延齡益得以為計,上由是信延齡而不直贄。贄与憬約至上前极論延齡奸邪,上怒形于色,憬默而無言。壬戌,贄罷為太子賓客。
  初,勃海文王欽茂卒,子宏臨早死,族弟元義立。元義猜虐,國人殺之,立宏臨之子華嶼,是為成王,改元中興。華嶼卒,复立欽茂少子嵩鄰,是為康王,改元正歷。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十貞元十一年(乙亥,公元七九五年)
  春,二月,乙巳,冊拜嵩鄰為忽汗州都督、勃海王。
  陸贄既罷相,裴延齡因譖京兆尹李充、衛尉卿張滂、前司農卿李金舌党于贄。會早,延齡奏言:“贄等失勢怨望,言于眾曰,‘天下旱,百姓且流亡,度支多欠諸軍芻糧,軍中人馬無所食,其事奈何!’以動搖眾心,其意非止欲中傷臣而已。”后數日,上獵苑中,适有神策軍士訴云:“度支不給馬芻。”上意延齡言為信,遽還宮。夏,四月,壬戌,貶贄為忠州別駕,充為涪州長史,滂為汀州長史,金舌為邵州長史。
  初,陽城自處士征為諫議大夫,拜官不辭。未至京師,人皆想望風采,曰:“城必諫諍,死職下。”及至,諸諫官紛紛言事細碎,天子益厭苦之。而城方与二弟及客日夜痛飲,人莫能窺其際,皆以為虛得名耳。前進士河南韓愈作《爭臣論》以譏之,城亦不以屑意。有欲造城而問者,城揣知其意,輒強与酒。客或時先醉仆席上,城或時先醉臥客怀中,不能听客語。及陸贄等坐貶,上怒未解,中外惴恐,以為罪且不測,無敢救者。城聞而起曰:“不可令天子信用奸臣,殺無罪人。”即帥拾遺王仲舒、歸登、右補闕熊執易、崔邠等守延英門,上疏論延齡奸佞,贄等無罪。上大怒,欲加城等罪。太子為之營救,上意乃解,令宰相諭遣之。于是金吾將軍張万福聞諫官伏閣諫,趨往至延英門,大言賀曰:“朝廷有直臣,天下必太平矣!”遂遍拜城与仲舒等,已而連呼“太平万歲!太平万歲!”万福,武人,年八十餘,自此名重天下。登,崇敬之子也。時朝夕相延齡,陽城曰:“脫以延齡為相,城當取白麻坏之,慟哭于庭。”有李繁者,泌之子也,城盡疏延齡過惡,欲密論之,以繁故人子,使之繕寫,繁徑以告延齡。延齡先詣上,一一自解。疏入,上以為妄,不之省。
  丙寅,幽州奏破奚王啜利等六万餘眾。
  回鶻奉誠可汗卒,無子,國人立其相骨咄祿為可汗。骨咄祿本姓惕邑^氏,辯慧有勇略,自天親時典兵馬用事,大臣諸酋長皆畏服之。既為可汗,冒姓藥葛羅氏,遣使來告喪。自天親可汗以上子孫幼稚者,皆內之闕庭。
  五月,丁丑,以宣武留后李万榮、昭義左司馬領留后王虔休皆為節度使。
  甲申,河東節度使李自良薨。戊子,監軍王定遠奏請以行軍司馬李說為留后。說,神通之五世孫也。
  庚寅,遣秘書監張荐冊拜回鶻可汗骨咄祿為騰里邏羽錄沒密施合胡祿毘伽怀信可汗。
  癸巳,以李說為河東留后,知府事。說深德王定遠,請鑄監軍印,從之。監軍有印自定遠始。
  秋,七月,丙寅朔,陽城改國子司業,坐言裴延齡故也。
  王定遠自恃有功于李說,專河東軍政,易置諸將。說不能盡從,由是有隙。定遠以私怒拉殺大將彭令茵,埋馬矢中,將士皆憤怒。說奏其狀,定遠聞之,直詣說,拔刀刺之。說走免。定遠召諸將,以箱貯敕及告身二十餘通,示之曰:“有敕,令說詣京師,以行軍司馬李景略為留后,諸君皆遷官。”眾皆拜。大將馬良輔竊視箱中,皆定遠告身及所受敕也,乃麾眾曰:“敕告皆偽,不可受也。”定遠走登乾陽樓,呼其麾下,莫應,逾城而墜,為枯木卉所傷而死。
  八月,辛亥,司徒兼侍中北平庄武王馬燧薨。
  閏月,戊辰,元誼以洺州詐降。王虔休遣裨將將二千人入城,誼皆殺之。
  九月,丁巳,加韋皋云南安撫使。
  橫海節度使程怀直,不恤士卒,獵于野,數日不歸。怀直從父兄怀信為兵馬使,因眾心之怨,閉門拒之,怀直奔歸京師。冬,十月,丁丑,以怀信為橫海留后。
  南詔攻吐蕃昆明城,取之。又虜施、順二蠻王。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十貞元十二年(丙子,公元七九六年)
  春,正月,庚子,元誼、石定蕃等帥洺州兵五千人及其家人万餘口奔魏州。上釋不問,命田緒安撫之。
  乙丑,以渾瑊、王武俊并兼中書令。己巳,加嚴震、田緒、劉濟、韋皋并同平章事。天下節度、觀察使,悉加檢校官以悅其意。
  三月,甲午,韋皋奏降西南蠻高万唐等二万餘口。
  乙巳,以閒廄、宮苑使李齊運為禮部尚書,戶部侍郎裴延齡為戶部尚書,使職如故。齊運無才能學術,專以柔佞得幸于上,每宰相對罷,則齊運次進決其議。或病臥家,上欲有所除授,往往遣中使就問之。
  丙辰,韶王暹薨。
  魏博節度使田緒尚嘉誠公主,有庶子三人,季安最幼,公主子之,以為副大使。夏,四月,庚午,緒暴薨。左右匿之,使季安領軍事,年十五。乙亥,發喪,推季安為留后。
  庚辰,上生日,故事,命沙門、道士講論于麟德殿,至是,始命以儒士參之。四門博士韋渠牟嘲談辯給,上悅之,旬月,遷右補闕,始有寵。
  五月,丙申,邠宁節度使張獻甫暴薨,監軍楊明議請都虞候楊朝晟權知留后。甲辰,以朝晟為邠宁節度使。
  六月,乙丑,以監句當左神策竇文場、監句當右神策霍仙鳴皆為護軍中尉,監左神威軍使張尚進、監右神威軍使焦希望皆為中護軍。初,上置六統軍,視六尚書,以處節度使罷鎮者,相承用麻紙寫制。至是,文場諷宰相比統軍降麻。翰林學士鄭絲因奏言:“故事惟封王、命相用白麻,今以命中尉,不識陛下特以寵文場邪,遂為著令也?”上乃謂文場曰:“武德、貞觀時,中人不過員外將軍同正耳,衣緋者無几。自輔國以來,墮坏制度。朕今用爾,不謂無私。若复以麻制宣告天下,必謂爾脅我為之矣。”文場叩頭謝。遂焚其麻,命并統軍自今皆中書降敕。明日,上謂絲因曰:“宰相不能違拒中人,朕得卿言悟耳。”是時竇、霍勢傾中外,籓鎮將帥多出神策軍、台省清要亦有出其門者矣。
  宣武節度使李万榮病風,昏不知事,霍仙鳴荐宣武押牙劉沐可委軍政。辛巳,以沐為行軍司馬。
  宣歙觀察使劉贊卒。初,上以奉天窘乏,故還宮以來,尤專意聚斂。籓鎮多以進奉市恩,皆云“稅外方圓”,亦云“用度羡餘”,其實或割留常賦,或增斂百姓,或減刻吏祿,或販鬻蔬果,往往私自入,所進才什一二。李兼在江西有月進,韋皋在西川有日進。其后常州刺史濟源裴肅以進奉遷浙東觀察使,刺史進奉自肅始。及劉贊卒,判官嚴綬掌留務,竭府庫以進奉,征為刑部員外郎,幕僚進奉自綬始。綬,蜀人也。
  李万榮疾病,其子乃為兵馬使。甲申,乃集諸將責李湛、伊婁說、張丕以不憂軍事,斥之外縣。上遣中使第五守進至汴州,宣慰始畢,軍士十餘人呼曰:“兵馬使勤勞無賞,劉沐何人,為行軍司馬!”沐懼,陽中風,舁出。軍士又呼曰:“倉官劉叔何給納有奸。”殺而食之。又欲斫守進,乃止之。乃又殺伊婁說、張丕。都虞候匡城鄧惟恭与万榮鄉里相善,万榮常委謀以腹心,乃亦倚之。至是,惟恭与監軍俱文珍,執乃,送京師。秋,七月,乙未,以東都留守董晉同平章事,兼宣武節度使,以万榮為太子少保,貶乃虔州司馬。丙申,万榮薨。
  鄧惟恭既執李乃,遂權軍事,自謂當代万榮,不遣人迎董晉。晉既受詔,即也傔從十餘人赴鎮,不用兵衛。至鄭州,迎者不至,鄭州人為晉懼,或勸晉且留觀變。有自汴州出者,言于晉曰:“不可入。”晉不對,遂行。惟恭以晉來之速,不及謀。晉去城十餘里,惟恭乃帥諸將出迎。晉命惟恭勿下馬,气色甚和,惟恭差自安。既入,仍委惟恭以軍政。
  初,劉玄佐增汴州兵至十万,遇之厚,李万榮、鄧惟恭每回厚焉。士卒驕,不能御,乃置腹心之士,幕于公庭廡下,挾弓執劍以備之,時勞賜酒肉。晉至之明日,悉罷之。
  戊威,韓王迥薨。
  壬子,詔以宣武將士鄧惟恭等有執送李乃功,各遷官賜錢。其為乃所脅,邀逼制使者,皆勿問。
  八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己巳,以田季安為魏博節度使。
  丙子,以汝州刺史陸長源為宣武行軍司馬。朝議以董晉柔仁多可,恐不能集事,故以長源佐之。長源性剛刻,多更張舊事。晉初皆許之,案成則命且罷,由是軍中得安。
  丙戌,門下侍郎、同平章事趙憬薨。
  初,上不欲生代節度使,常自擇行軍司馬以為儲帥。李景略為河東行軍司馬,李說忌之。回鶻梅錄入貢,過太原,說与之宴,梅錄爭坐次,說不能遏。景略叱之,梅錄識其聲,趨前拜之曰:“非丰州李端公邪!”又拜,遂就下坐。座中皆屬目于景略。說益不平,乃厚賂中尉竇文場,使去之。會有傳回鶻將入寇者,上憂之,以丰州當虜沖,擇可守者。文場因荐景略。九月,甲午,以景略為丰州都防御使。窮邊气寒,土瘠民貧,景略以勤儉帥眾,二歲之后,儲備完實,雄于北邊。
  盧邁得風疾,庚子,賈耽私忌,宰相絕班,上遣中使召主書承旨。
  丙午,戶部書尚、判度支裴延齡卒,中外相賀,上獨悼惜之。壬子,吐蕃寇慶州。
  冬,十月,甲戌,以諫議大夫崔損、給事中趙宗儒并同平章事。損,玄之弟孫也,嘗為裴延齡所荐,故用之。
  十一月,乙未,以右補闕韋渠牟為左諫議大夫。上自陸贄貶官,尤不任宰相,自御史、刺呼、縣令以上皆自選用,中書行文書而已。然深居禁中,所取信者裴延齡、李齊運、戶部郎中王紹、司農卿李實、翰林學士韋執誼及渠牟,皆權傾宰相,趨附盈門。紹謹密無損益,實狡險掊克;執誼以文章与上唱和,年二十餘,自右拾遺召入翰林;渠牟形神恌躁,尤為上所親狎,上每對執政,漏不過三刻,渠牟奏事率至六刻,語笑款狎往往聞外,所荐引咸不次遷擢,率皆庸鄙之士。
  宣武都虞侯鄧惟恭內不自安,潛結將士二百餘人謀作亂。事覺,董晉悉捕斬其党,械惟恭送京師。己未,詔免死,汀州安置。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十貞元十三年(丁丑,公元七九七年)
  春,正月,壬寅,吐蕃遣使請和親,上以吐蕃數負約,不許。
  上以方渠、合道、木波皆吐蕃要路,欲城之,使問邠宁節度使楊朝晟:“須几何兵?”對曰:“邠宁兵足以城之,不煩他道。”上复使問之曰:“曏城鹽州,用兵七万,僅能集事。今三城尤逼虜境,兵當倍之,事更相反,何也?”對曰:“城鹽州之眾,虜皆知之。今發本鎮兵,不旬日至塞下,出其不意而城之。虜謂吾眾亦不減七万,其眾未集,不敢輕來犯我。不過三旬,吾城已畢,留兵戍之,虜雖至,無能為也。城旁草盡,不能久留,虜退則運芻糧以實之,此万全之策也。若大集諸道兵,逾月始至,虜亦集眾而來,与我爭戰。胜負未可知,何暇筑城哉!”上從之。二月,朝晟分軍為三,各筑一城。軍吏曰:“方渠無井,不可屯軍。”判官孟子周曰:“方渠承平之時,居人成市,無井何以聚人乎!”命浚眢井,果得甘泉。三月,三城成。夏,四月,庚申,楊朝晟軍還至馬岭,吐蕃始出兵追之,相拒數月而去。朝晟遂城馬岭而還,開地三百里,皆如其素。
  庚午,義成節度使李复薨。庚辰,以陝虢觀察使姚南仲為義成節度使。監軍薛盈珍方大會,聞之,言曰:“姚大夫書生,豈將才也!”判官盧坦私謂人曰:“姚大夫外雖柔,中甚剛,監之侵之,必不受。軍府之禍,自此始矣,吾恐為所留。”遂自他道潛去。南仲果以牒請之,不遇,得免。既而盈珍与南仲有隙,幕府多以罪貶,有死者。
  吐蕃贊普乞立贊卒,子足之煎立。
  六月,壬午,韋皋奏吐蕃入寇,巂州刺史曹高仕破之于台登城下。
  光祿少卿同正張茂宗,茂昭之弟也,許尚義章公主;未成婚,茂宗母卒,遺表請終嘉禮,上許之。秋,八月,癸酉,起复茂宗左衛將軍同正。左拾遣義興蔣乂上疏諫,以為:“兵革之急,古有墨衰從事者,未聞附馬起复尚主也。”上遣中使諭之,不止,乃特召對于延英,謂曰:“人間多借吉成婚者,卿何執此之堅?”對曰:“婚姻、喪紀,人之大倫,吉凶不可瀆也。委巷之家,不知禮教,其女孤貧無恃,或有借吉從人,未聞男子借吉娶婦者也。”太常博士韋彤、裴堪复上疏諫。上不悅,命趣下嫁之期,辛巳,成婚。
  九月,己丑,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盧邁以疾罷為太子賓客。
  冬,十月,淮西節度使吳少誠擅開刀溝入汝,上遣中使諭止之,不從。命兵部郎中盧群往詰之,少誠曰:“開此水,大利于人。”群曰:“君令臣行,雖利,人臣敢專乎!公承天子之令而不從,何以使下吏從公之令乎!”少誠遽為之罷役。
  十二月,徐州節度使張建封入朝。先是,宮中市外間物,令官吏主之,隨給其直。比歲以宦者為使,謂之宮市,抑買人物,稍不如本估。其后不复行文書,置白望數百人于兩市及要鬧坊曲,閱人所賣物,但稱宮市,則斂手付与,真偽不复可辯,無敢問所從來及論价之高下者,率用直百錢物買人直數千物,多以紅紫染故衣、敗繒,尺寸裂而給之,仍索進奉門戶及腳价錢。人將物詣市,至有空手而歸者,名為宮市,其實奪之。商賈有良貨,皆深匿之。每敕使出,雖沽漿、賣餅者皆撤業閉門。嘗有農夫以驢負柴,宦者稱宮市取之,与絹數尺,又就索門戶,仍邀驢送柴至內。農夫啼泣,以所得絹与之,不肯受,曰:“須得爾驢。”農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歸,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毆宦者。街吏擒以聞,詔黜宦者,賜農夫絹十匹。然宮市亦不為之改,諫官御史數奏疏諫,不听。建封入朝,具奏之,上頗嘉納,以問戶部侍郎判度支蘇弁,弁希宦者意,對曰:“京師游手万家,無土著生業,仰宮市取給。”上信之,故凡言宮市者皆不听。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十貞元十四年(戊寅,公元七九八年)
  春,二月,乙亥,名申、光、蔡軍曰彰義。
  夏,閏五月,庚申,以神策行營節度使韓全義為夏、綏、銀、宥節度使。全義時屯長武城,詔帥其眾赴鎮。士卒以夏州磧鹵,又盛夏,不樂徙居。辛酉,軍亂,殺大將王栖岩等,全義逾城走。都虞侯高崇文誅首亂者,眾然后定。崇文,幽州人也。丙子,以崇文為長武城都知兵馬使,不降敕,令中使口宣授之。
  秋,七月,壬申,給事中、同平章事趙宗儒罷為右庶子,以工部侍郎鄭餘慶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
  八月,初置左、右神策統軍。時禁軍戍邊者,稟賜优厚,諸將多請遙隸神策軍,稱行營,皆統于中尉,其軍遂至十五万人。
  京兆尹吳湊屢言宮市之弊,請委之府縣。宦者言湊屢奏宮市,皆右金吾都知趙洽、田秀岩之謀也。丙午,洽、秀岩坐流天德軍。
  九月,丙申,以陝虢觀察使于由頁為山南東道節度使。
  丁卯,札王倕薨。
  彰義節度使吳少誠遣兵掠壽州霍山,殺鎮遏使謝詳,侵地二十餘里,置兵鎮守。
  太學生薛約師事司業陽城,坐言事,徙連州,城送之郊外。上以城党罪人,己巳,左遷城道州刺史。城治民如治家,州之賦稅不登,觀察使數加誚讓,城自署其考曰:“撫字心勞,征科政拙,考下下。”觀察使遣判官督其賦,至州,城先自囚于獄。判官大惊,馳入,謁城于獄曰:“使君何罪!某奉命來侯安否耳。”留一二日未去,城不复歸。館門外有故門扇橫地,城晝夜坐臥其上,判官不自安,辭去。其后又遣它判官往按之,它判官載妻子行中道逸去。
  冬,十月,丁酉,通王諶薨。
  庚子,夏州節度使韓全義奏破吐蕃于鹽州西北。
  明州鎮將栗金皇殺刺史盧云,誘山越作亂,攻陷浙東州縣。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十貞元十五年(己卯,公元七九九年)
  春,正月,甲寅,雅王逸薨。
  二月,丁丑,宣武節度使董晉薨。乙酉,以其行軍司馬陸長源為節度使。長源性刻急。恃才傲物。判官孟叔度,輕佻淫縱,好慢侮將士,軍中皆惡之。董晉薨,長源知留后,揚言曰:“將士弛慢日久,當以法齊之耳!”眾皆懼。或勸之發財以勞軍,長源曰:“我豈效河北賊,以錢買健儿求節鉞邪!”故事,主帥薨,給軍士布以制服,長源命給其直。叔度高鹽直,下布直,人不過得鹽三二斤。軍中怨怒,長源亦不為之備。是日,軍士作亂,殺長源、叔度,臠食之,立盡。監軍俱文珍以宋州刺史劉逸准久為宣武大將,得眾心,密書召之。逸准引兵徑入汴州,亂眾乃定。
  以常州刺史李錡為浙西觀察使、諸道鹽鐵轉運使。錡,國貞之子也。閒廄、宮苑使李齊運受其賂數十万,荐之于上,故用之。錡刻剝以事進奉,上由是悅之。
  庚辰,浙東觀察使裴肅擒栗鍠于台州,送京師,斬之。
  己丑,以劉逸准為宣武節度使,賜名全諒。三月,甲寅,吳少誠遣兵襲唐州,殺監軍邵國朝、鎮遏使張嘉瑜,掠百姓千餘人而去。
  戊午,昭義節度使王虔休薨。戊辰,以河陽、怀州節度使李元淳為昭義節度使。
  夏,四月,癸未,以安州刺史伊慎為安、黃等州節度使。
  癸巳,山南西道節度使嚴震薨。
  南詔异牟尋遣使与韋皋約共擊吐蕃,皋以兵糧未集,請俟它年。
  山南西道都虞候嚴礪諂事嚴震,震病,使知留后,遺表荐之。秋,七月,乙巳,以嚴礪為山南西道節度使。
  八月,丙申,陳許節度使曲環薨。乙未,吳少誠遣兵掠臨穎,陳州刺史上官兌知陳洲留后,遣大將王令忠將兵三千救之,皆為少誠所虜。九月,丙午,以兌為陳許節度使,少誠遂圍許州。兌欲棄城走,營田副使劉昌裔止之曰:“城中兵足以辦賊,但閉城勿与戰,不過數日,賊气自衰,吾以全制其弊,蔑不克矣。”少誠晝夜急攻,昌裔募勇士千人鑿城出擊少誠,大破之,城由是全。昌裔,兗州人也。少誠又寇西華,陳許大將孟元陽拒卻之。陳許都知兵馬使安國宁与上官兌不葉,謀翻城應少誠,劉昌裔以計斬之。召其旄下,人給二縑。伏兵要巷,見持縑者悉斬之,無得脫者。
  庚戌,宣武節度使劉合諒薨。軍中思劉玄佐之恩,推其甥都知兵馬使匡城韓弘為留后。弘將兵,識其材鄙勇怯,指顧必堪其事。
  丙辰,詔削奪吳少誠官爵,令諸道進兵討之。
  辛酉,以韓弘為宣武節度使。先是少慶遣使与劉全諒約共攻陳許,以陳州歸宣武。使者數輩猶在館,弘悉驅出斬之。選卒三千。會諸軍擊少誠于許下。少誠由是失勢。
  冬,十月,己丑,邕王源薨。太子之子也,上愛而子之,及薨,謚曰文敬太子。
  山南東道節度使于由頁、安黃節度使伊慎、知壽州事王宗与上官兌、韓弘進擊吳少誠,屢破之。十一月,壬子,于由頁奏拔吳房、朗山。
  十二月,辛未,中書令、咸宁王渾瑊薨于河中。瑊性謙謹,雖位窮將相,無自矜大之色,每貢物必躬自閱視,受賜如在上前,由是為上所親愛。上還自興元,雖一州一鎮有兵者,皆務姑息。瑊每奏事,不過,輒私喜曰:“上不疑我。”故能以功名終。
  六州党項自永泰以來居于石州,永安鎮將阿史那思暕侵漁不已,党項部落悉逃奔河西。
  諸軍討吳少誠者既無統帥,每出兵,人自規利,進退不壹。乙未,諸軍自潰于小殷水,委棄器械、資糧,皆為少誠所有。于是始議置招討使。吐蕃眾五万分擊南詔及巂州,异牟尋与韋皋各發兵御之,吐蕃無功而還。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十貞元十六年(庚辰,公元八零零年)
  春,正月,乙巳,睅活B易定、陳許、河陽四軍与吳少誠戰,皆不利而退。夏綏節度使韓全義本出神策軍,中尉竇文場愛厚之,荐于上,使統諸軍討吳少誠。二月乙酉,以全義為蔡州四面行營招討使,十七道兵皆受全義節度。
  宣武軍自劉玄佐薨,凡五作亂,士卒益驕縱,輕其主帥。韓弘視事數月,皆知其主名,有郎將劉鍔,常為唱首。三月,弘陳兵牙門,召鍔及其党三百人,數之以:“數預于亂,自以為功”,悉斬之,血流丹道。自是至弘入朝二十一年,士卒無一人敢歡呼于城郭者。
  義成監軍薛盈珍為上所寵信,欲奪節度使姚南仲軍政,南仲不從,由是有隙。盈珍譖其幕僚ㄐA貶泉州別駕。福建觀察使柳冕謀害總以媚盈珍,遣幕僚寶鼎薛戎攝泉州事,使按致總罪,戎為辯證其無辜。冕怒,召戎,囚之,使守卒恣為侵辱。如此累月,徐誘之使誣總,戎終不從,總由是獲免。冕,芳之子也。盈珍屢毀南仲于上,上疑之。盈珍又遣小吏程務盈乘驛誣奏南仲罪。牙將曹文洽亦奏事長安,知之,晨夜兼行,追及務盈于長樂驛,与之同宿,中夜,殺之,沉盈珍表于廁中。自作表雪南仲之冤,且首專殺之罪,亦作狀白南仲,遂自殺。明旦,門不啟,驛吏排之入,得表、狀于文洽尸旁。上聞而异之,征盈珍入朝。南仲恐盈珍讒之益深,亦請入朝。夏,四月,丙子,南仲至京師,待罪于金吾。詔釋之,召見。上問:“盈珍扰卿邪?”對曰:“盈珍不扰臣,但亂陛下法耳。且天下如盈珍輩,何可胜數!雖使羊、杜复生,亦不能行愷悌之政,成攻取之功也。”上默然,竟不罪盈珍,仍使掌机密。盈珍又言于上曰:“南仲惡政,皆幕僚馬少微贊之也。”詔貶少微江南官,遣中使送之,推墜江中而死。
  黔中觀察使韋士宗,政令苛刻。丁亥,牙將傅近等逐之,出奔施州。
  新羅王敬則卒,庚寅,冊命其嫡孫俊邕為新羅王。
  韓全義素無勇略,專以巧佞貨賂結宦官得為大帥,每議軍事,宦官為監軍者數十人坐帳中爭論,紛然莫能決而罷。天漸暑,士卒久屯沮洳之地,多病疫,全義不存撫,人有离心。五月,庚戌,与吳少誠將吳秀、吳少陽等戰于殷南廣利原,鋒鏑未交,諸軍大潰。秀等乘之,全義退保五樓。少陽,滄州清池人也。
  山南東道節度使于殷因討吳少誠,大募戰士,繕甲厲兵,聚斂貨財,恣行誅殺,有据漢南之志,專以慢上陵下為事。上方姑息籓鎮,知其所為,無如之何。□誣鄧州刺史元洪贓罪,朝廷不得已流洪端州,遣中使護送至棗陽。□遣兵劫取歸襄州,中使奔歸。□表洪責太重,上复以洪為吉州長史,乃遣之。又怒判官薛正倫,奏貶峽州長史。比敕下,□怒已解,复奏留為判官。上一一從之。
  徐、泗、濠節度使張建封鎮彭城十餘年,軍府稱治,病篤,累表請除代人。辛亥,以蘇州刺史夏卿為徐、泗、濠行軍司馬。敕下,建封已薨。夏卿,執誼之從祖兄也。徐州判官鄭通誠知留后,恐軍士為變,會浙西兵過彭城,通誠欲引入城為援。軍士怒,壬子,數千人斧庫門,出甲兵擐執之,圍牙城,劫建封子前虢州參軍愔令知軍府事,殺通誠及大將段伯熊等數人,械系監軍。上聞之,以吏部員外郎李鄘為徐州宣慰使。鄘直抵其軍,召將士宣朝旨,諭以禍福,脫監軍械,使复其位,凶党不敢犯。愔上表稱兵馬留后,鄘以非朝命,不受,使削去,然后受之以歸。
  靈州破吐蕃于烏蘭橋。
  丙寅,韋士宗复入黔中。
  湖南觀察使河中呂渭奏發永州刺史陽履贓賄,履表稱所斂物皆備進奉。上召詣長安,丁丑,命三司使鞫之,詰其物費用所歸,履對曰:“已市馬進之矣。”又詰:“馬主為誰?馬齒几何?”對曰:“馬主,東西南北之人,今不知所之。按《禮》,齒路馬有誅,故不知其齒。”所對率類此。上悅其進奉之言,釋之,但免官而已。
  丙戌,加淄青節度使李師古同平章事。
  徐州亂兵為張愔表求旄節,朝廷不許。加淮南節度使杜佑同平章事,兼徐、濠、泗節度使,使討之。佑大具舟艦,遣牙將孟准為前鋒。濟淮而敗,佑不敢進。泗州刺史張伾出兵攻橋伾,大敗而還。朝廷不得已除愔徐州團練使,以伾為泗州留后,濠州刺史杜兼為濠州留后,仍加佑兼濠泗觀察使。兼,正倫五世孫也,性狡險強忍。建封之疾亟也,兼陰圖代之,自濠州疾驅至府。幕僚李籓与同列,入問建封疾,出見之,泣曰:“仆射疾危如此,公宜在州防遏,今棄州此來,欲何為也!宜速去,不然,當奏之。”兼錯愕出不意,遂徑歸。建封薨,籓歸揚州,兼誣奏籓于建封之薨搖動軍情,上大怒,密詔杜佑使殺之。佑素重籓,怀詔旬日不忍發,因引籓論佛經曰,“佛言果報,有諸?”籓曰:“有之”。佑曰:“審如此,君宜遇事無恐。”因出詔示籓。籓神色不變,曰:“此真報也。”佑曰:“君慎勿出口,吾已密論,用百口保君矣。”上猶疑之,召籓詣長安,望見籓儀度安雅,乃曰:’此豈為惡者邪!”即除秘書郎。
  新羅王俊邕卒,國人立其子重熙。
  秋,七月,吳少誠進擊韓全義于五樓,諸軍复大敗。全義夜遁,保殷水縣城。
  盧龍節度使劉濟弟源為涿州刺史,不受濟命;濟引兵擊擒之。九月,癸卯,義成節度使盧群薨。甲戌,以尚書左丞李元素代之。賈耽曰:“凡就軍中除節度使,必有愛憎向背,喜懼者相半,故眾心多不安。自今愿陛下只自朝廷除人,庶無它變。”上以為然。
  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鄭餘慶与戶部侍郎、判度支于素善,所奏事,餘慶多勸上從之。上以為朋比,庚戌,貶餘慶郴州司馬,泉州司戶。,□之兄也。
  癸丑,吳少誠進逼殷水數里置營,韓全義复帥諸軍退保陳州。宣武、河陽兵私歸本道,獨陳許將孟元陽、神策將蘇光榮所部留軍殷水。全義以詐誘昭義將夏侯仲宣、義成將時昂、河陽將權文變、河中將郭湘等,斬之,欲以威眾。全義至陳州,刺史劉昌裔登城謂之曰:“天子命公討蔡州,今乃來此,昌裔不敢納,請舍于城外。”既而昌裔繼牛酒入全義營犒師,全義惊喜,心服之。己未,孟元陽等与少誠戰,殺二千餘人。
  庚申,以太常卿齊擠為中書舍人、同平章事。
  癸亥,以張愔為徐州留后。
  冬,十月,吳少誠引兵還蔡州。先是,韋皋聞諸軍討少誠無功,上言“請以渾瑊、賈耽為元帥,統諸軍。若重煩元老,則臣請以精銳万人下巴峽,出荊楚以翦凶逆。不然,因其請罪而赦之,罷兩河諸軍以休息私公,亦策之次也。若少誠一旦罪盈惡稔,為麾下所殺,則又當以其爵位授之,是除一少誠,生一少誠,為患無窮矣。”賈耽言于上曰:“賊意蓋亦望恩貸,恐須開其生路。”上然之。會少誠致書幣于監官軍者求昭洗,監軍奏之。戊子,詔赦少誠及彰義將士,复其官爵。
  己丑,河東節度使李說薨。甲午,以其行軍司馬鄭儋為節度使。上擇可以代儋者,以刑部員外郎嚴綬嘗以幕僚進奉,記其名,即用為河東行軍司馬。
  吐蕃數為韋皋所敗,同歲,其曩貢、腊城等九節度嬰、籠官馬定德帥其部落來降。定德有智略,吐蕃諸將行兵,皆稟其謀策,常乘驛計事,至是以兵數不利,恐獲罪,遂來奔。

  ------------------
  國學网站推出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