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列傳第一百七十五 文苑三



  ○文徵明蔡羽等 黃佐歐大任 黎民表 柯維騏 王慎中屠應峻等 高叔嗣蔡汝楠 陳束任瀚 熊過 李開先 田汝成子藝蘅皇甫涍弟沖 汸濂 茅坤子維 謝榛盧柟 李攀龍梁有譽等王世貞 汪道昆 胡應麟 弟世懋 歸有光子子慕 胡友信
  文徵明,長洲人,初名璧,以字行,更字徵仲,別號衡山。父林,溫州知府。叔父森,右僉都御史。林卒,吏民醵千金為賻。徵明年十六,悉卻之。吏民修故卻金亭,以配前守何文淵,而記其事。
  徵明幼不慧,稍長,穎异挺發。學文于吳寬,學書于李應禎,學畫于沈周,皆父友也。又与祝允明、唐寅、徐禎卿輩相切劘,名日益著。其為人和而介。巡撫俞諫欲遺之金,指所衣藍衫,謂曰:“敝至此邪?”徵明佯不喻,曰:“遭雨敝耳。”諫竟不敢言遺金事。宁王宸濠慕其名,貽書幣聘之,辭病不赴。
  正德末,巡撫李充嗣荐之,會徵明亦以歲貢生詣吏部試,奏授翰林院待詔。世宗立,預修《武宗實錄》,侍經筵,歲時頒賜,与諸詞臣齒。而是時專尚科目,徵明意不自得,連歲乞歸。
  先是,林知溫州,識張璁諸生中。璁既得勢,諷征明附之,辭不就。楊一清召入輔政,徵明見獨后。一清亟謂曰:“子不知乃翁与我友邪?”徵明正色曰:“先君棄不肖三十余年,苟以一字及者,弗敢忘,實不知相公与先君友也。”一清有慚色,尋与璁謀,欲徙徵明官。徵明乞歸益力,乃獲致仕。四方乞詩文書畫者,接踵于道,而富貴人不易得片楮,尤不肯与王府及中人,曰:“此法所禁也。”周、徽諸王以寶玩為贈,不啟封而還之。外國使者道吳門,望里肅拜,以不獲見為恨。文筆遍天下,門下士贗作者頗多,徵明亦不禁。嘉靖三十八年卒,年九十矣。長子彭,字壽承,國子博士。次子嘉,字休承,和州學正。并能詩,工書畫篆刻,世其家。彭孫震孟,自有傳。
  吳中自吳寬、王鏊以文章領袖館閣,一時名士沈周、祝允明輩与并馳騁,文風极盛。徵明及蔡羽、黃省曾、袁CW、皇甫沖兄弟稍后出。而徵明主風雅數十年,与之游者王寵、陸師道、陳道复、王谷祥、彭年、周天球、錢谷之屬,亦皆以詞翰名于世。
  蔡羽,字九逵,由國子生授南京翰林院孔目。自號林屋山人,有《林屋》、《南館》二集。自負甚高。文法先秦、兩漢。或謂其詩似李賀,羽曰:“吾詩求出魏、晉上,今乃為李賀邪!”其不肯屈抑如此。
  黃省曾,字勉之。舉鄉試。從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學詩于李夢陽。所著有《五岳山人集》。子姬水,字淳父,有文名,學書于祝允明。
  袁CW,字永之,七歲能詩。舉嘉靖五年進士,改庶吉士。張璁惡之,出為刑部主事,累遷廣西提學僉事。兩廣自韓雍后,監司謁督府,率庭跪,CW獨長揖。無何,謝病歸。子尊尼;字魯望,亦官山東提學副使,有文名。
  王寵,字履吉,別號雅宜。少學于蔡羽,居林屋者三年,既而讀書石湖。由諸生貢入國子,僅四十而卒。行楷得晉法,書無所不觀。
  陸師道,字子傳。由進士授工部主事,改禮部,以養母請告歸。歸而游徵明門,稱弟子。家居十四年,乃复起,累官尚寶少卿。善詩文,工小楷古篆繪事。人謂徵明四絕,不減趙孟頫,而師道并傳之,其風尚亦略相似。平居不妄交游,長吏罕識其面。女字卿子,适趙宦光,夫婦皆有聞于時。
  陳道复,名淳,以字行。祖璚,副都御史。淳受業徵明,以文行著,善書畫,自號白陽山人。
  王谷祥,字祿之。由進士改庶吉士,歷官吏部員外郎。忤尚書汪鋐,左遷真定通判以歸。与師道俱有清望。
  彭年,字孔嘉,其人亦長者。周天球,字公瑕;錢谷,字叔寶。天球以書,谷以畫,皆繼徵明表表吳中者也。其后,華亭何良俊亦以歲貢生入國學。當路知其名,用蔡羽例,特授南京翰林院孔目。良俊,字元朗。少篤學,二十年不下樓,与弟良傅并負俊才。良傅舉進士,官南京禮部郎中,而良俊猶滯場屋,与上海張之象,同里徐獻忠、董宜陽友善,并有聲。及官南京,趙貞吉、王維楨相繼掌院事,与相得甚歡。良俊居久之,慨然歎曰:“吾有清森閣在海上,藏書四万卷,名畫百簽,古法帖彝鼎數十种,棄此不居,而仆仆牛馬走乎!”遂移疾歸。海上中倭,复居金陵者數年,更買宅居吳閶。年七十始返故里。
  徐獻忠,字伯臣。嘉靖中,舉于鄉,官奉化知縣。著書數百卷。卒年七十七,王世貞私謚曰貞憲。
  董宜陽,字子元。
  張之象,字月鹿。祖萱,湖廣參議。父鳴謙,順天通判。之象由諸生入國學,授浙江按察司知事,以吏隱自命。歸益務撰著。晚居秀林山,罕入城市。卒年八十一。
  黃佐,字才伯,香山人。祖瑜,長樂知縣,以學行聞。正德中,佐舉鄉試第一。世宗嗣位,始成進士,選庶吉士。嘉靖初,授編修,陳初政要務,又請修舉新政,疏皆留中。尋省親歸,便道謁王守仁,与論知行合一之旨,數相辨難,守仁亦稱其直諒。還朝,會出諸翰林為外僚,除江西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聞母病,引疾乞休,不俟報竟去,下巡撫林富逮問。富言佐誠有罪,第為親受過,于情可原,乃令致仕。家居九年,簡宮僚,命以編修兼司諫,尋進侍讀,掌南京翰林院。召為右諭德,擢南京國子祭酒。母憂除服,起少詹事。謁大學士夏言,与論河套事不合。會吏部缺左侍郎,所司推禮部右侍郎崔桐及佐。給事中徐霈、御史艾朴言:“桐与左侍郎許成名競進,至相詬詈;而佐及同官王用賓亦爭覬望,惟恐或先之,宜皆止勿用。”言從中主之,遂皆賜罷。
  佐學以程、硃為宗,惟理气之說,獨持一論。平生譔述至二百六十余卷。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秘。年七十七卒。穆宗詔贈禮部右侍郎,謚文裕。
  佐弟子多以行業自飭,而梁有譽、歐大任、黎民表詩名最著云。歐大任,字楨伯,順德人。由歲貢生歷官南京工部郎中,年八十而終。黎民表,字惟敬,從化人,御史貫子也。舉鄉試,久不第,授翰林孔目,遷吏部司務。執政知其能文,用為制敕房中書,供事內閣,加官至參議。
  柯維騏,字奇純,莆田人。高祖潛,翰林學士。父英,徽州知府。維騏舉嘉靖二年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未赴,輒引疾歸。張孚敬用事,創新制,京朝官病滿三年者,概罷免,維騏亦在罷中。自是謝賓客,專心讀書。久之,門人日進,先后四百余人,維騏引掖靡倦。慨近世學者樂徑易而憚積累,竊二氏之說以文其固陋也,作左右二銘,訓學者務實。以辨心術、端趨向為實志,以存敬畏、密操履為實功,而其极則以宰理人物、成能天地為實用,作講義二卷。《宋史》与《遼》、《金》二《史》,舊分三書,維騏乃合之為一,以遼、金附之,而列二王于本紀。褒貶去取,義例嚴整,閱二十年而始成,名之曰《宋史新編》。又著《史記考要》、《續莆陽文獻志》,及所作詩文集并行于世。
  維騏登第五十載,未嘗一日服官。中更倭亂,故廬焚燬,家困甚,終不妄取。世味無所嗜,惟嗜讀書。撫按監司時有論荐,不复起。隆慶初,廷臣复荐。所司以維騏年高,但授承德郎致仕。卒年七十有八。孫茂竹,海陽知縣。茂竹子昶,副都御史,巡撫山西。
  王慎中,字道思,晉江人。四歲能誦詩,十八舉嘉靖五年進士,授戶部主事,尋改禮部祠祭司。時四方名士唐順之、陳束、李開先、趙時春、任瀚、熊過、屠應峻、華察、陸銓、江以達、曾忭輩,咸在部曹。慎中与之講習,學大進。十二年,詔簡部郎為翰林,眾首擬慎中。大學士張孚敬欲一見,辭不赴,乃稍移吏部,為考功員外郎,進驗封郎中。忌者讒之孚敬,因覆議真人張衍慶請封疏,謫常州通判。稍遷戶部主事、禮部員外郎,并在南京。久之,擢山東提學僉事,改江西參議,進河南參政。侍郎王杲奉命振荒,以其事委慎中,還朝,荐慎中可重用。會二十年大計,吏部注慎中不及。而大學士夏言先嘗為禮部尚書,慎中其屬吏也,与相忤,遂內批不謹,落其職。
  慎中為文,初主秦、漢,謂東京下無可取。已悟歐、曾作文之法,乃盡焚舊作,一意師仿,尤得力于曾鞏。順之初不服,久亦變而從之。壯年廢棄,益肆力古文,演迤詳贍,卓然成家,与順之齊名,天下稱之曰王、唐,又曰晉江、毘陵。家居,問業者踵至。年五十一而終。李攀龍、王世貞后起,力排之,卒不能掩。攀龍,慎中提學山東時所賞拔者也。慎中初號遵岩居士,后號南江。
  屠應峻,字文升,平湖人,刑部尚書勳子也。舉嘉靖五年進士。由郎中改翰林,官至右諭德。
  華察,字子潛,無錫人。應峻同年進士。累官侍講學士,掌南京翰林院。
  陸銓,字選之,鄞人。嘉靖二年進士。与弟編修釴爭大禮,并系詔獄,被杖,后官廣西布政使。釴終山東提學副使,兄弟皆能文。
  江以達,字子順,貴溪人。嘉靖五年進士。累官福建提學僉事。
  高叔嗣,字子業,祥符人。年十六,作《申情賦》几万言,見者惊异。十八舉于鄉,第嘉靖二年進士。授工部主事,改吏部。歷稽勳郎中。出為山西左參政,斷疑獄十二事,人稱為神。遷湖廣按察使,卒官,年三十有七。
  叔嗣少受知邑人李夢陽,及官吏部,与三原馬理、武城王道同署,以文藝相磨切。其為詩,清新婉約,雖為夢陽所知,不宗其說。陳束序其《蘇門集》,謂有應物之沖澹,兼曲江之沈雄,体王、孟之清适,具高、岑之悲壯。王世貞則曰:“子業詩,如高山鼓琴,沈思忽往,木葉盡脫,石气自青;又如衛洗馬言愁,憔瘁婉篤,令人心折。”而蔡汝楠至推為本朝第一云。兄仲嗣,官知府,亦有才名。
  汝楠,字子木。儿時隨父南京,听祭酒湛若水講學,輒有解悟。年十八,成嘉靖十一年進士,授行人。從王慎中、唐順之及叔嗣輩學為詩。尋進刑部員外郎,徙南京刑部。善皇甫涍兄弟,尚書顧璘引為忘年友。廷議改歸德州為府,擢汝楠知其府事。以母憂歸,聚諸生石鼓書院,与說經。治民有惠政,既去,士民祠祀之。歷官江西左、右布政使,擢右副都御史,巡撫河南。召為兵部右侍郎,從諸大僚祝釐西宮,世宗望見其貌寢,改南京工部右侍郎,未几卒。
  汝楠始好為詩,有重名。中年好經學,及官江西,与鄒守一、羅洪先游,學益進,然詩由此不工去。
  陳束,字約之,鄞人。生而聰慧絕倫,好讀古書。會稽侍郎董u官翰林時,聞束才,召視之。東垂髫而前,試詞賦立就,遂字以女,攜至京,文譽益起。嘉靖八年廷對,世宗親擢羅洪先、程文德、楊名為一甲,而置唐順之及束、任瀚于二甲,皆手批其卷。無何,考庶吉士,得胡經等二十人,以束及順之、瀚曾奉御批,列經等首。座主張璁、霍韜以前此館選悉改他曹,引嫌,亦議改,乃寢前令,束授禮部主事。時有“嘉靖八才子”之稱,謂束及王慎中、唐順之、趙時春、熊過、任瀚、李開先、呂高也。四郊改建,都御史汪鋐請徙近郊居民墳墓,束疏諫,不報。遷員外郎,改編修。
  束出璁、韜門,不肯親附。歲時上壽,望門投刺,輒馳馬過之。為所惡,出為湖廣僉事。分巡辰、沅,治有聲。稍遷福建參議,改河南提學副使。束故有嘔血疾,會科試期近,試八郡之士,三月而畢,疾增劇,竟不起,年才三十有三。妻董,亦能詩,束卒未几亦卒,束竟無后。
  當嘉靖初,稱詩者多宗何、李,束与順之輩厭而矯之。束早世,且蒿多散逸,今所傳《后岡集》,僅十之一二云。
  任瀚,字少海,南充人。嘉靖八年進士。改庶吉士,未上,授吏部主事。屢遷考功郎中。十八年,簡宮僚,改左春坊左司直兼翰林院檢討。明年,拜疏引疾,出郭戒行,疏再上,不報,复自引還。給事中周來劾瀚舉動任情,蔑視官守。帝令自陳,瀚語侵掌詹事霍韜。帝怒,勒為民。久之,遇赦,复官致仕。終世宗朝,中外屢荐,不复用。神宗嗣位,四川巡撫劉思洁、曾省吾先后疏荐,优旨報聞而已。瀚少怀用世志,百家二氏之書,罔不搜討。被廢,益反求《六經》,闡明圣學。晚又潛心于《易》,深有所得。文亦高簡。卒年九十三。
  熊過,字叔仁,富順人。瀚同年進士。累官祠祭郎中,坐事貶秩,复除名為民。
  李開先,字伯華,章丘人。束同年進士。官至太常少卿。性好蓄書,李氏藏書之名聞天下。
  呂高,字山甫,丹徒人。亦束同年進士。歷官山東提學副使。鄉試錄文,舊多出學使者手,巡按御史葉經乞順之文。高心憾,寓書京師友人言經紕繆。嚴嵩惡經,遂置之死。及后大計,諸御史謂經禍由高,乃斥歸,于八子中,名最下。
  田汝成,字叔禾,錢塘人。嘉靖五年進士。授南京刑部主事,尋召改禮部。十年十二月上言:“陛下以青宮久虛,祈天建醮,复普放生之仁,凡羈蹄金殺羽禁在上林者,咸獲縱釋。顧使囹圄之徒久纏徽纆,衣冠之侶流竄窮荒,父子長离,魂魄永喪,此獨非陛下之赤子乎!望大廣皇仁,悉加寬宥。”忤旨,切責,停俸二月。屢遷祠祭郎中,廣東僉事,謫知滁州。复擢貴州僉事,改廣西右參議,分守右江。龍州土酋趙楷、憑祥州土酋李寰皆弒主自立,与副使翁万達密討誅之。努灘賊侯公丁為亂,斷藤峽群賊与相應。汝成复偕万達設策誘擒公丁,而進兵討峽賊,大破之,又与万達建善后七事,一方遂靖,有銀幣之賜。遷福建提學副使。歲當大比,預定諸生甲乙。比榜發,一如所定。
  汝成博學工古文,尤善敘述。歷官西南,諳曉先朝遺事,撰《炎徼紀聞》。歸田后,般桓湖山,窮浙西諸名胜,撰《西湖游覽志》,并見稱于時。他所論著甚多,時推其博洽。子藝蘅,字子。十歲從父過采石,賦詩有警句。性放誕不羈,嗜酒任俠。以歲貢生為徽州訓導,罷歸。作詩有才調,為人所稱。
  皇甫涍,字子安,長洲人。父錄,弘治九年進士。任重慶知府。生四子,沖、涍、汸、濂。沖、汸同登嘉靖七年鄉荐,明年,汸第進士。又三年,涍第進士。又十三年,濂亦第進士。而沖尚為舉子。兄弟并好學工詩,稱“皇甫四杰”。
  沖,字子浚,善騎射,好談兵。遇南北內訌,譔《几策》、《兵統》、《枕戈雜言》三書,凡數十万言。涍,初授工部主事,改禮部。歷儀制員外郎,主客郎中。在儀制時,夏言為尚書,連疏請建儲,皆涍起草,故言深知涍才。比簡宮僚,遂用為春坊司直兼翰林檢討。言者論涍改官有私,謫廣平通判,量移南京刑部主事,進員外郎,遷浙江僉事。大計京官,以南曹事論罷,邑邑發病卒。涍沈靜寡与,自負高俊,稍不當意,終日相對無一言。居官砥廉隅,然頗操切,多忤物,故數被讒謗云。
  汸,字子循,七歲能詩。官工部主事,名動公卿,沾沾自喜,用是貶秩為黃州推官。屢遷南京稽勳郎中,再貶開州同知,量移處州府同知。擢云南僉事,以計典論黜。汸和易,近聲色,好狎游。于兄弟中最老壽,年八十乃卒。
  濂,字子約,初授工部主事,母喪除,起故官,典惜薪厂。賈人偽增數罔利,濂按其罪。賈人女為尚書文明妾,明召濂切責之。濂抗言曰:“公掌邦政,縱奸人干紀,又欲奪郎官法守邪?”明為斂容謝。大計,謫河南布政司理問,終興化同知。
  濂兄弟与黃魯曾、省曾為中表兄弟,文藻亦相似。其后,里人張鳳翼、燕翼、獻翼并負才名。吳人語曰:“前有四皇,后有三張。”鳳翼、燕翼終舉人。而獻翼為太學生,名日益高,年老矣,狂甚,為讎家所殺。
  茅坤,字順甫,歸安人。嘉靖十七年進士。歷知青陽、丹徒二縣。母憂,服闋,遷禮部主事,移吏部稽勳司,坐累,謫廣平通判。屢遷廣西兵備僉事,轄府江道。坤雅好談兵。瑤賊据鬼子諸砦,殺陽朔令。朝議大征,總督應檟以問坤。坤曰:“大征非兵十万不可,餉稱之,今猝不能集,而賊已据險為備。計莫若雕剿。條入殲其魁,他部必襲,謀自全,此便計也。”檟善之,悉以兵事委坤。連破十七砦,晉秩二等。民立祠祀之。遷大名兵備副使,總督楊博歎為奇才,特荐于朝。為忌者所中,追論其先任貪污狀,落職歸。時倭事方急,胡宗憲延之幕中,与籌兵事,奏請為福建副使。吏部持之,乃已。家人橫于里,為巡按龐尚鵬所劾,遂褫冠帶。坤既廢,用心計治生,家大起。年九十,卒于万歷二十九年。
  坤善古文,最心折唐順之。順之喜唐、宋諸大家文,所著文編,唐、宋人自韓、柳、歐、三蘇、曾、王八家外,無所取,故坤選《八大家文鈔》。其書盛行海內,鄉里小生無不知茅鹿門者。鹿門,坤別號也。少子維,字孝若,能詩,与同郡臧懋循、吳稼□、吳夢陽,并稱四子。嘗詣闕上書,希得召見,陳當世大事,不報。
  謝榛,字茂秦,臨清人。眇一目。年十六,作樂府商調,少年爭歌之。已,折節讀書,刻意為歌詩。西游彰德,為趙康王所賓禮。入京師,脫盧柟于獄。
  李攀龍、王世貞輩結詩社,榛為長,攀龍次之。及攀龍名大熾,榛与論生平,頗相鐫責,攀龍遂貽書絕交。世貞輩右攀龍,力相排擠,削其名于七子之列。然榛游道日廣,秦、晉諸王爭延致,大河南北皆稱謝榛先生。趙康王卒,榛乃歸。万歷元年冬,复游彰德,王曾孫穆王亦賓禮之。酒闌樂止,命所愛賈姬獨奏琵琶,則榛所制竹枝詞也。榛方傾听,王命姬出拜,光華射人,藉地而坐,竟十章。榛曰:“此山人里言耳,請更制,以備房中之奏。”詰朝上新詞十四闋,姬悉按而譜之。明年元旦,便殿奏伎,酒止送客,即盛禮而歸姬于榛。榛游燕、趙間,至大名,客請賦壽詩百章,成八十余首,投筆而逝。
  當七子結社之始,尚論有唐諸家,各有所重。榛曰:“取李、杜十四家最胜者,熟讀之以會神气,歌詠之以求聲調,玩味之以裒精華。得經三要,則浩乎渾淪,不必塑謫仙而畫少陵也。”諸人心師其言,厥后雖合力擯榛,其稱詩指要,實自榛發也。
  盧柟,字少楩,浚縣人。家素封,輸貲為國學生。博聞強記,落筆數千言。為人跅馳,好使酒罵座。常為具召邑令,日晏不至,柟大怒,徹席滅炬而臥。令至,柟已大醉,不具賓主禮。會柟役夫被榜,他日牆壓死,令即捕柟,論死,系獄,破其家。里中儿為獄卒,恨柟,笞之數百,謀以土囊壓殺之,為他卒救解。柟居獄中,益讀所攜書,作《幽鞫》、《放招》二賦,詞旨沈郁。
  謝榛入京師,見諸貴人,泣訴其冤狀曰:“生有一盧柟不能救,乃從千古哀沅而吊湘乎!”平湖陸光祖遷得浚令,因榛言平反其獄。柟出,走謁榛。榛方客趙康王所,王立召見柟,禮為上賓。諸宗人以王故爭客柟,柟酒酣罵座如故。及光祖為南京禮部郎,柟往訪之,遍游吳會無所遇,還益落魄嗜酒,病三日卒。柟騷賦最為王世貞所稱,詩亦豪放如其為人。
  李攀龍,字于鱗,歷城人。九歲而孤,家貧,自奮于學。稍長為諸生,与友人許邦才、殷士儋學為詩歌。已,益厭訓詁學,日讀古書,里人共目為狂生。舉嘉靖二十三年進士,授刑部主事。歷員外郎、郎中,稍遷順德知府,有善政。上官交荐,擢陝西提學副使。鄉人殷學為巡撫,檄令屬文,攀龍怫然曰:“文可檄致邪?”拒不應。會其地數震,攀龍心悸,念母思歸,遂謝病。故事,外官謝病不再起,吏部重其才,用何景明便,特予告歸。予告者,例得再起。
  攀龍既歸,构白雪樓,名日益高。賓客造門,率謝不見,大吏至,亦然,以是得簡傲聲。獨故交殷、許輩過從靡間。時徐中行亦家居,坐客睆﹛A二人聞之,交相得也。歸田將十年,隆慶改元,荐起浙江副使,改參政,擢河南按察使。攀龍至是摧亢為和,賓客亦稍稍進。。無何,奔母喪歸,哀毀得疾,疾少間,一日心痛卒。
  攀龍之始官刑曹也,与濮州李先芳、臨清謝榛、孝丰吳維岳輩倡詩社。王世貞初釋褐,先芳引入社,遂与攀龍定交。明年,先芳出為外吏。又二年,宗臣、梁有譽入,是為五子。未几,徐中行、吳國倫亦至,乃改稱七子。諸人多少年,才高气銳,互相標榜,視當世無人,七才子之名播天下。擯先芳、維岳不与,已而榛亦被擯,攀龍遂為之魁。其持論謂文自西京,詩自天寶而下,俱無足觀,于本朝獨推李夢陽。諸子翕然和之,非是,則詆為宋學。攀龍才思勁鷙,名最高,獨心重世貞,天下亦并稱王、李。又与李夢陽、何景明并稱何、李、王、李。其為詩,務以聲調胜,所擬樂府,或更古數字為己作,文則聱牙戟口,讀者至不能終篇。好之者推為一代宗匠,亦多受世抉摘云。自號滄溟。
  梁有譽、宗臣、徐中行、吳國倫,皆嘉靖二十九年進士。有譽除刑部主事,居三年,以念母告歸,杜門讀書。大吏至,辭不見。卒年三十六。
  宗臣,字子相,揚州興化人。由刑部主事調考功,謝病歸,筑室百花洲上,讀書其中。起故官,移文選。進稽勳員外郎,嚴嵩惡之,出為福建參議。倭薄城,臣守西門,納鄉人避難者万人。或言賊且迫,曰:“我在,不憂賊也。”与主者共擊退之。尋遷提學副使,卒官,士民皆哭。
  徐中行,字子輿,長興人。美姿容,善飲酒。由刑部主事歷員外郎、郎中,稍遷汀州知府。廣東賊蕭五來犯,御之,有功。策其且走,俾武平令徐甫宰邀擊之,讓功甫宰,甫宰得优擢。尋以父憂歸,補汝宁,坐大計,貶長蘆鹽運判官。行湖廣僉事,掩捕湖盜柯彩鳳,得其積貯,活饑民万余。累官江西左布政使,万歷六年卒官。中行性好客,無賢愚貴賤,應之不倦,故其死也,人多哀之。
  吳國倫,字明卿,興國人。由中書舍人擢兵科給事中。楊繼盛死,倡眾賻送,忤嚴嵩,假他事謫江西按察司知事。量移南康推官,調歸德,居二歲棄去。嵩敗,起建宁同知,累遷河南左參政,大計罷歸。國倫才气橫放,好客輕財。歸田后聲名籍甚,求名之士,不東走太倉,則西走興國。万歷時,世貞既沒,國倫猶無恙,在七子中最為老壽。
  王世貞,字元美,太倉人,右都御史舒子也。生有异稟,書過目,終身不忘。年十九,舉嘉靖二十六年進士。授刑部主事。世貞好為詩古文,官京師,入王宗沐、李先芳、吳維岳等詩社,又与李攀龍、宗臣、梁有譽、徐中行、吳國倫輩相倡和,紹述何、李,名日益盛。屢遷員外郎、郎中。
  奸人閻姓者犯法,匿錦衣都督陸炳家,世貞搜得之。炳介嚴嵩以請,不許。楊繼盛下吏,時進湯藥。其妻訟夫冤,為代草。既死,复棺殮之。嵩大恨。吏部兩擬提學皆不用,用為青州兵備副使。父舒以濼河失事,嵩构之,論死系獄。世貞解官奔赴,与弟世懋日蒲伏嵩門,涕泣求貸。嵩陰持舒獄,而時為謾語以寬之。兩人又日囚服跽道旁,遮諸貴人輿,搏顙乞救。諸貴人畏嵩不敢言,舒竟死西市。兄弟哀號欲絕,持喪歸,蔬食三年,不入內寢。既除服,猶卻冠帶,苴履葛巾,不赴宴會。隆慶元年八月,兄弟伏闕訟父冤,言為嵩所害,大學士徐階左右之,复舒官。世貞意不欲出,會詔求直言,疏陳法祖宗、正殿名、慶恩義、寬禁例、修典章、推德意、昭爵賞、練兵實八事,以應詔。無何,吏部用言官荐,令以副使蒞大名。遷浙江右參政,山西按察使。母憂歸,服除,補湖廣,旋改廣西右布政使,入為太仆卿。
  万歷二年九月以右副都御史撫治鄖陽,數條奏屯田、戍守、兵食事宜,咸切大計。有奸僧偽稱樂平王次子,奉高皇帝御容、金牒,行游天下。世貞曰:“宗籓不得出城,而言壽張如此,必偽也。”捕訊之,服辜。張居正枋國,以世貞同年生,有意引之,世貞不甚親附。所部荊州地震,引京房占,謂臣道太盛,坤維不宁,用以諷居正。居正婦弟辱江陵令,世貞論奏不少貸。居正積不能堪,會遷南京大理卿,為給事中楊節所劾,即取旨罷之。后起應天府尹,复被劾罷。居正歿,起南京刑部右侍郎,辭疾不赴。久之,所善王錫爵秉政,起南京兵部右侍郎。先是,世貞為副都御史及大理卿、應天尹与侍郎,品皆正三。世貞通理前俸,得考滿陰子。比擢南京刑部尚書,御史黃仁榮言世貞先被劾,不當計俸,据故事力爭。世貞乃三疏移疾歸。二十一年卒于家。
  世貞始与李攀龍狎主文盟,攀龍歿,獨操柄二十年。才最高,地望最顯,聲華意气籠蓋海內。一時士大夫及山人、詞客、衲子、羽流,莫不奔走門下。片言褒賞,聲价驟起。其持論,文必西漢,詩必盛唐,大歷以后書勿讀,而藻飾太甚。晚年,攻者漸起,世貞顧漸造平淡。病亟時,劉鳳往視,見其手蘇子瞻集,諷玩不置也。
  世貞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其所与游者,大抵見其集中,各為標目。曰前五子者,攀龍、中行、有譽、國倫、臣也。后五子則南昌余曰德、蒲圻魏裳、歙汪道昆、銅梁張佳胤、新蔡張九一也。廣五子則昆山俞允文、浚盧柟、濮州李先芳、孝丰吳維岳、順德歐大任也。續五子則陽曲王道行、東明石星、從化黎民表、南昌硃多火煃、常熟趙用賢也。末五子則京山李維楨、鄞屠隆、南樂魏允中、蘭溪胡應麟,而用賢复与焉。其所去取,頗以好惡為高下。
  余曰德,字德甫,張佳胤,字肖甫,張九一,字助甫,世貞詩所謂“吾党有三甫”也。魏裳,字順甫,与曰德俱嘉靖二十九年進士。曰德終福建副使,裳終濟南知府。九一,嘉靖三十二年進士,終巡撫宁夏僉都御史。佳胤自有傳。
  汪道昆,字伯玉,世貞同年進士。大學士張居正亦其同年生也,父七十壽,道昆文當其意,居正亟稱之。世貞筆之《藝苑卮》曰:“文繁而有法者于鱗,簡而有法者伯玉。”道昆由是名大起。晚年官兵部左侍郎,世貞亦嘗貳兵部,天下稱“兩司馬”。世貞頗不樂,嘗自悔獎道昆為違心之論云。
  胡應麟,幼能詩。万歷四年舉于鄉,久不第,筑室山中,构書四万余卷,手自編次,多所撰著。攜詩謁世貞,世貞喜而激賞之,歸益自負。所著《詩藪》二十卷,大抵奉世貞《卮言》為律令,而敷衍其說,謂詩家之有世貞,集大成之尼父也。其貢諛如此。
  世貞弟世懋,字敬美。嘉靖三十八年成進士,即遭父憂。父雪,始選南京禮部主事。歷陝西、福建提學副使,再遷太常少卿,先世貞三年卒。好學,善詩文,名亞其兄。世貞力推引之,以為胜己,攀龍、道昆輩因稱為“少美”。
  世貞子士騏,字冏伯,舉鄉試第一,登万歷十七年進士,終吏部員外郎,亦能文。
  歸有光,字熙甫,昆山人。九歲能屬文,弱冠盡通《五經》、《三史》諸書,師事同邑魏校。嘉靖十九年舉鄉試,八上春官不第。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讀書談道。學徒常數百人,稱為震川先生。四十四年始成進士,授長興知縣。用古教化為治。每听訟,引婦女儿童案前,刺刺作吳語,斷訖遣去,不具獄。大吏令不便,輒寢閣不行。有所擊斷,直行己意。大吏多惡之,調順德通判,專轄馬政。明世,進士為令無遷卒者,名為遷,實重抑之也。隆慶四年,大學士高拱、趙貞吉雅知有光,引為南京太仆丞,留掌內閣制敕房,修《世宗實錄》,卒官。
  有光為古文,原本經術,好《太史公書》,得其神理。時王世貞主盟文壇,有光力相触排,目為妄庸巨子。世貞大憾,其后亦心折有光,為之贊曰:“千載有公,繼韓、歐陽。余豈异趨,久而自傷。”其推重如此。
  有光少子子慕,字季思。舉万歷十九年鄉試,再被放,即屏居江村,与無錫高攀龍最善。其歿也,巡按御史祁彪佳請于朝,贈翰林待詔。
  有光制舉義,湛深經術,卓然成大家。后德清胡友信与齊名,世并稱歸、胡。
  友信,字成之,隆慶二年進士。授順德知縣。歲賦率奸胥攬輸,稍以所入啖長吏,謂之月錢。友信与民約,歲為三限,多寡皆自輸,不取贏,閭里無妄費,而公賦以充。海寇竊發,官軍往討,民間驛騷。部內烏洲、大洲,賊所巢穴,諸惡少為賊耳目。友信悉勾得之,捕誅其魁,余党解散。鄉立四應社,一鄉有警,三鄉鼓而援之,不援者罪同賊,賊不敢發。歲大凶,民饑死無敢為惡者。
  初,友信慮民輕法,蒞以嚴,后令行禁止,更為寬大,或旬日不笞一人。其治縣如家,弊修墮舉,學校城池,咸為更新。督課邑子弟,教化興起。卒官,士民立祠奉祀。
  友信博通經史,學有根柢。明代舉子業最擅名者,前則王鏊、唐順之,后則震川、思泉。思泉,友信別號也。

  ------------------
  國學网站推出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