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74】還要辦養老。 文 / 幻龍影虎
【74】還要辦養老。
宋友亮笑著繼續說道:「不過,我確實有將海陽衛學校擴大的想法。這學校不光要教四書五經六藝,還要教醫術、農學、兵學、百工等等等等~~」
「這是為何?」魏德祿問道,在他映像中,學校就是教聖賢書的地方。
宋友亮笑笑,答道:「這世上不光要讀書人,還得有農夫和工匠不是?」其實宋友亮心裡是想說:又不是每個人都能去考科舉的,萬一像你這樣屢試不中,那至少還有門手藝可以糊。
如今海陽衛的各行各業的居民總數接近三萬,六七歲的適齡兒童起碼三千。此外還有許多十四五歲、二十不到的半大孩子,總數也有二三千人。宋友亮決定把這些人統統納入學校教育之中。
海陽衛將要建立學堂,並公開招募教書先生的消息傳出後,不論是海陽衛的軍戶們還是屯丁們,都是非常支持和贊同,連附近州縣的官員們聞聽後都是非常讚賞。話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對於知識的尊重,不論在眼下大明誰的心目中,這種觀念都是根深蒂固的。在登州以及附近的萊州一帶,就是儒林間也對宋友亮的義舉讚賞有加。
雖說仍然有不少讀書人覺得宋友亮說到底,依舊只是個軍戶,只不過是比別的軍戶善於貨殖,所以致富。如今辦學校,只不過是附庸風雅。不過,大部分讀書人覺得話雖如此,但是做總比不做好。人家辦學堂總比起那些富商飛鷹走狗、揮霍嫖妓有意義的多吧?
就連五海陽衛的一些商賈們,也打算踴躍捐助,以博得這位前途無量的宋大人的好感,留下美名。因為宋友亮答應他們,但凡捐助辦學的,都會在學堂的功德碑上記下他們的名字。如此一來,那些一向被人鄙夷滿身銅臭的商賈,也覺得自己一下子就朝著儒雅斯文的路上邁進了一大步。
學校的校舍還沒蓋好,海陽衛的告示欄上就貼出了告示,名為《海陽衛學條例》,內容比較簡單:第一條,所有年滿7歲的兒童,不論男女,雙親必須送其入學;第二條,學生在校期間,實行半軍事化管理,平時在學校住宿,衣食住行全部免費,但是每月可以回家一天;第三條,如果隱匿瞞報的,除以罰銀十兩。
這個條例一出,海陽百姓議論紛紛。
「這世道還真變了,見過官府催租,逼著父母賣兒賣女的。」
「還沒見過逼著父母送娃進學堂的,這不送娃進學堂還犯法!!」
「宋大人也是好心,讓娃識幾個字總比和我們一樣當睜眼瞎強!」
「識字又怎得?還不是回來種地?識得字,能種到地下去啊?」
「那可未必!你看那些工匠,他們賺的就比我們多一些!」
「比力氣,比勤快,我也不必他們差!」
「是啊,可干手藝活不光比力氣、比勤快。我聽說他們幹活都要依著圖樣做。那圖樣上有圖有字有符號,你可看得明白?」
「那~~倒是看不明白~~」
「那不就是了,所以說,還是識字好~~別瞎白活了,趕緊送娃進學堂,將來肯定比你我兩個泥腿子老爹強!」
「對送娃進學堂!」
宋友亮的學堂將孩子分作兩部分,年紀較小的孩子們就從開蒙識字開始,隨後教授一些傳統的禮、射、書、數。十多歲時就教一些農技知識,一些商業管理知識,甚至西方自然科學知識和神學,並且還要有一些軍事的訓練。18歲開始,就正式就要將他們進行分科,文科主要學習商業、農業管理。武科分為軍事技術和軍事管理。軍事技術主要培養軍工人才,軍事管理則只要培養基層軍官。
眼下的海陽衛學,只是一個雛形。宋友亮打算在未來條件成熟的時候,設立專門的商業、農業、軍事院校,為國家培養實用的新型人才。眼下,海陽衛學培養的學生都要歸自己使。
幾乎就在同時,海陽衛第一所公立醫館也落成開張了。他直接歸海陽衛指揮使府管轄,不以盈利為目的,經費由海陽衛撥款,同時也接受社會捐助。哪位士紳、掌櫃在這家醫館裡捐了錢,醫館便會敲鑼打鼓、拉著橫幅致謝。醫館坐堂郎中都是從各地請來的,雖然不一定都是名醫,但也絕對不會是走江湖的赤腳醫生。這家醫館除了為海陽衛的百姓解決日常疾病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功能。就是為新生嬰兒進行天花接種,謂之「種痘」。
幾乎與此同時,海陽衛第一家養老院也開始建造,名叫安樂堂,專門收養一些貧苦無依的孤老,每月發給口糧和布匹,過年過節都會有人看望慰問,讓他們能安享晚年,其樂融融。和海陽衛學堂一樣,安樂堂也接受私人捐助。這種古代養老院,又被稱為「福田」,向福田捐款,就等於是在為自己的家族和子孫積德,一時間商賈富戶紛紛慷慨解囊。
中國敬老的思想源遠流長,早在春秋時,人們就講「老有加惠」,即國君對老年人的賞賜是特給的,並不要求他有什麼功勞。
唐代長安設有養病院,又名「悲田院」,收養貧病無依靠的老年乞丐,政府派專人負責其事,由佛教寺院具體管理。
北宋政府最初在汴京設立東、西兩個福田院。同時令各地方以絕戶的房屋財產充當供養鰥寡孤獨老病殘廢無依靠者的經費,如果不夠用,就以官房和常平倉的利息錢作補充。
元代則由朝廷下令各路設立濟眾院,收留鰥寡孤獨殘廢不能自養的人,給口糧,另給柴薪。孤老一人一匹布、一匹帛。
到了明朝政府,也專門有收養孤老地法律,《明律·戶律》規定:「凡鰥寡孤獨及篤疾之人,貧窮無親依靠,不能自存,所在官私應收養而不收養者,杖六十;若應給衣糧,而官吏克減者,以監守自盜論。」
洪武十九年規定,沒有依靠的鰥寡孤獨,每年給予六石米;建文元年改為三石米,令親戚代養,無親可投的入養濟院。天順元年開辦大興、宛平二縣養濟院,每縣一所,供給收容人員一天兩頓飯。成化二年下令把所有京城貧民收入養濟院。十六年以前,京城歷年贍養孤老7490餘人,供給米26900多石,布7400多匹。
嘉靖元年下詔收養京城貧民,六年命令在北京五城各設養濟院一區,盡數收養貧民,巡城御史發現乞丐,凡民籍的送順天府交養濟院,軍籍的送幡竿、蠟燭二寺供養。九年飭令各地方官認真辦理養濟院,十年又令收養京城貧民。二十年開始,每年一月份在京城散賑,每天以200石米煮粥發放,領的人給一杓,夠三四個人吃的。
養濟院在大明初期,執行得比較好,不過到了大明中後期,由於國家財力及**的原因,這個制度,多為名存實亡。不說各地府州,官員們大力侵吞養濟院的錢米。就是眼下京城的一些養濟院中,那些鰥寡孤獨,一年也領不到三石米。
前身作為衛所,且是個窮衛所的海陽衛,自然沒有什麼養濟院之說。但是眼下海陽衛越來越富足,贍養老人一事也就提上議程了。而海陽衛安樂堂的設立,也使得宋友亮等人更是博得了好名聲,增強了海陽衛軍戶們的歸屬感和凝聚力,也使外人對海陽衛的生活更為嚮往。果然,消息一傳出,登萊一代的人,無論百姓還是士紳,提起宋友亮都是讚不絕口。
已經被任命為山東巡撫的宋學朱很快也知道了宋友亮的義舉。一向標榜自己做事問心無愧的他,此刻心裡有些迷茫了。雖然用守濟南的時候,宋友亮用的法子有些陰毒,但那是「非常時,行非常事」,是逼不得已才出此下策。如今宋友亮大興教化,設立安樂堂贍養老人,開墾荒地安置流民,這都是歷史上那些忠良賢臣做過的事。如今官場黑暗,有心為老百姓做好事,做實事的官吏越來越少。這樣一個年輕的軍戶,自己那麼言辭激烈地參劾他,是不是太過求全責備了呢?是不是要求太苛刻了呢?萬一真把他給參個落罪下獄,是不是自己為大明扼殺了一個青年才俊呢?
再看看陳虞允從海陽衛運回來的糧食,宋學朱越想越後悔,最後竟然向北遙拜,說道:「多虧聖上英明,沒有聽我這小老兒的昏話,非但沒有降罪與他,還提拔為游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宋學朱立刻找來分管山東教育的學政鄧謙,商議如何助宋友亮一臂之力。鄧謙說道:「不如咱們挑選一批家境貧寒、屢試不中的落第秀才,推薦他們到海陽衛去教書。但是萬一人家宋友亮不要,那豈不尷尬?「
宋學朱的倔脾氣上來了,他立刻修書一份,派人送到海陽衛,請宋友亮務必接受自己的心意。並說道:「要是鄧學政送教書先生來,你不要,那老夫就親自跑一趟!」
十天後後,鄧謙圓滿完成任務,送了二十個秀才去海陽衛,還帶回了宋友亮的回信,信中表達了對宋學朱的謝意。言辭恭敬有禮,一點也沒有記仇的意思。而且還表示希望能有更多的有才之士充實到海陽衛的學堂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