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唐順宗(唐朝吳老二)

第一卷 第30章 文 / 淮南老雁

    第30章

    「如果朕還是中風不起,朕會把他們留給你收拾,但朕現在起來了。當朕起來時,朕似乎眼前看到佛光閃耀,一尊金佛對朕說,一代英主,豈可久臥?大唐萬民,賴汝拯救。(無恥地欺騙,赤果果的欺騙,不過,誰叫李淳信佛呢,不忽悠他忽悠誰?)又看到列祖列宗似乎在半空中在注視著朕。朕知道,他們期待朕擔負起這個責任,復興大唐。」

    「大唐積弊沉重。朕即位後就在考慮怎麼解決。朕身體不好,不知什麼時候就會去見列祖列宗,列祖列宗讓朕醒來,不是讓朕無所事事就去見他們的,朕也不忍心把這個爛攤子留給你和你的弟兄們。皇兒的立論出於公心,又很老成,朕很高興。朕也知道,朕面對的不是一群任人宰割的羊,而是一群會吃人的狼。怎麼做,朕心裡早已有數,不會傷及大唐根本的,皇兒只管放心。」其實會不會他也不知道,但剛剛牛皮已經吹出去了,只有硬挺著。

    李淳跪在地上磕頭不已,抬起頭來時,眼圈已是紅了。

    李誦見李淳如此,笑道:「你也不必如此。你我君臣父子,以後還是這樣,有話直說,並無避諱,軍中每道『打鐵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休要學一幹假名士酸來酸去。起來吧。」

    李淳心中又是一陣感動。起身侍立一旁。

    這時,外面傳來了一陣輕輕的腳步聲,還沒到台階下就停住了。

    李誦笑道:「這必然是李忠言。算算時間,該是俱文珍來了。」

    果然,李淳還未答話,就聽到李忠言尖細的嗓音在外面響起來:

    「陛下,驃騎大將軍俱文珍求見。」

    「哎,瞧一瞧,看一看,上好的扇子,艾草編就,東市王大媽的手藝,驅魔辟邪,效果奇佳,客官,您要不要看一看?」

    「這位客官,剛從城外采的菖蒲,買一些家去驅除穢物吧。」

    「上好的藥材,黃連丸、霍亂丸,孫神仙的藥方子,祛病除魔。不好不要錢。」

    「客官,多可愛的小姐呀,買些五彩絲回家縛在胳膊上,又漂亮又辟邪,保佑小姐長命百歲!」

    「長安的扇市,果然名不虛傳哪。」

    「那是當然。皇……黃老爺。要不要給小姐買些彩絲?」說話的是苟勝,他口中的黃老爺,自然就是李誦,能跟在李誦身邊的小姐自然就是幼寧了。李誦身後還跟著兩個人,一個是李淳,一個卻是王叔文。如果有心人細看的話,在他們五人周圍,散開著十幾人,這些人什麼服飾什麼行當的都有,只是不肯做生意,只是緊緊圍著這五人走,領頭的卻是李愬。

    李誦還未答話,就覺得手上一緊,低下頭去,只見幼寧抬著頭,兩隻漂亮的小眼睛忽閃忽閃的,充滿了祈求。不覺微微一笑,點點頭,苟勝忙去付錢,買了一大把五彩絲回來,看得幼寧開心極了。這時幼寧的牙已經長上了,說話不怕漏風了,高興地對李誦說道:「多謝爹爹。」露出一口白亮的小米牙。

    今日是五月初三,再過兩天就是端午節了。現代的傳說端午是為了紀念楚國偉大的詩人屈原大大而來,實際上,在屈原大大的傳說尚未廣泛流傳之前,端午的習俗仍因襲於對惡日的禁忌,以保健、避疫為主要原則。到了唐朝,端午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節日,不管是民間還是宮內都重視異常。太宗時,在端午日賜給文官黑玳瑁腰帶,武官黑銀腰帶,玄宗於端午節以衣、扇獻於祖陵。而且玄宗時,「宮中每到端午節,造粉團、角黍,貯於金盤中。以小角造弓子,纖巧可愛,架箭射盤中粉團,中者得食。蓋粉團滑膩而難射也。都中盛行此戲。」

    李誦顯然沒有玄宗有錢有情調,作為出身農村的現代人,李誦深切厭惡奢侈的鋪張浪費行為。但是端午將至還是讓他興奮不已,一看到宰相呈上的過節計劃,李誦就想起了自己兒時的端午節。李誦生活的年代正是傳統節日趨於消亡的時代,古代各種盛大隆重的節日如元宵、上巳、清明、端午、盂蘭盆會、重陽等等都在工業化與現代化的大潮中失去了原來的韻味,有的甚至僅僅成為日曆上的名詞,相反許多來自西方的節日卻大行其道,聖誕老人戰勝了孔子,讓深愛傳統文化的李誦常常歎息不已。本來國家已經重視這個問題,清明、端午都開始放假,可惜李誦沒有等到那一天就穿越了。本來打算趁此良機對自己家兒子好好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李誦,只好把教育的對象轉移到了幼寧身上。

    上次幼寧生日被薛盈珍攪了興,李誦就想補償幼寧,於是特地擺駕幼寧寢宮,豈料幼寧根本不要他教育,到的時候幼寧已經趴在王皇后懷裡聽王皇后講端午的故事習俗了。自覺來晚了的李誦只得退而求其次,悻悻地想用禮物補償,問幼寧過節最想要什麼,幼寧卻可憐巴巴地說聽說這兩天是東市的扇市,想去宮外看看熱鬧。李誦知道皇家子孫自幼被禁錮宮中,幾乎不食人間煙火,看似富貴賽神仙,卻沒有自由,可憐得很。而且自己到唐朝三個多月了,一直生活在深宮大院中,每天除了國事,就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這樣的生活對大戶人家來說是習以為常,可李誦卻險些被悶出鳥來。自己正好借此機會也出去透透氣,感受下久違的生活氣息。於是欣然應允,召來左金吾衛中郎將李愬護駕,王皇后勸止不住,又見李誦本人安保考慮全面,只得讓他們一行去了。

    臨走時,李誦又想起內定的接班人李淳有瞭解民生的必要,剛要去宣,卻正好李淳來請安,當下叫上,換了衣衫,帶上今日值班的王叔文,坐兩輛不起眼的馬車,命令苟勝、李愬開道,悄悄地溜了出來。

    馬車在長安的大街上奔馳,街上車來車往卻並不擁擠,耳邊不時傳來盈盈笑語,好不熱鬧。在馬車上,幼寧興奮地掀開車簾,東張西望。唐朝的長安城內南北大街十二條,東西大街十四條。其中,貫穿南面三座城門和東西兩面六座城門的六條大街為主幹道路,號稱「六街」。

    南北向的三條大街分別為啟夏門街、朱雀大街和安化門街,寬度都在百米以上。其中間的朱雀大街寬達一百五十米,是城內最寬的街道,用多一半大大的話說,如果球員體力跟得上,世界盃在朱雀大街上一天之內完全可以賽得完。朱雀大街之名由皇城朱雀門而來,它北連朱雀門,南達明德門,貫穿唐長安城的南北,是全城的主軸。其中,北段自朱雀門到宮城正門承天門—段,位於皇城內,又叫「天街」。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中「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所吟詠的就是天街景色。

    皇城南面,連接著春明門和金光門的大街是東西向的主幹街,它與朱雀大街十字交叉,把全城連為一體,使整個皇城和宮城顯得氣勢更加雄偉,形象更為高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