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唐順宗(唐朝吳老二)

第一卷 第149章 文 / 淮南老雁

    第149章

    在沙陀人昨天走過的地方,洮水的一條支流邊的茂盛的草地邊,赤巴堅讚的一個騎兵在戰馬邊從裹著的毯子裡鑽出來,睡眼惺忪地準備起來撒尿。到底是吐蕃的精銳,即使是在追擊也沒有遠遠近近地忘記放出哨兵,睜開惺忪的睡眼的話,藉著星光,他發現哨兵們身子繃得緊緊的,站得比以往還要直,這個騎兵笑了笑,這個弟兄,還真盡責呢,搖搖晃晃地走到一個哨兵哪裡,拍拍哨兵的肩膀,說道:

    「兄弟,別那麼緊張,沙陀人逃還來不及呢。」

    話未說完,就覺得喉嚨一涼,想要叫,嘴巴已經被人摀住,就在他要癱軟到地上的時候,殘留的一絲清明捕捉到了一句用生硬的吐蕃語說出的話:

    「我們沙陀人怎麼會逃呢?」

    無數個身影從茂盛的草叢里長了出來,彎著腰,輕輕地,一步一步地逼近了正在酣睡的吐蕃騎兵。

    赤巴堅贊正在做夢,夢見自己率領一千無敵的吐蕃勇士,追上了朱邪盡忠的大隊,朱邪盡忠排出了上萬人的沙陀騎兵,想要擊潰他,他奉大論的命令,只是尾隨騷擾,結果沙陀人失去了耐心,派出了兩個千人隊圍攻他,他就帶著自己的騎兵往後跑。不,不,我赤巴堅贊怎麼能跑呢,我的吐蕃勇士是無敵的,本教諸神會保佑我們……佛教,見鬼去吧……於是我,赤巴堅贊,率領無敵的吐蕃勇士,殺了上去,殺得沙陀人屍橫遍野,牛羊遍地,哈哈,牛羊的盡頭就是邏些啊,贊普在等著他,贊普說:

    赤巴堅贊,你比唐人的郝玼和野詩良輔加起來還要厲害,從今後,你就是大論了,不,你就是論贊(吐蕃大相)了。

    赤巴堅贊正要從贊普手裡接過論贊大印,夢一回頭,就看到一個沙陀士兵揮刀朝自己砍來,赤巴堅贊一驚之下,猛地躲開。

    這是怎麼了?

    醒來的赤巴堅贊愕然地看著這一切,數不清的沙陀人像是從地下冒出來一樣,撲向剛從睡夢中驚醒,還沒有穿上鎧甲,找到兵器的吐蕃士兵,吐蕃士兵不時發出一聲聲淒厲的慘叫,受驚的馬匹四散奔逃,發出「灰灰」的長鳴。回頭看看自己剛剛睡的地方,一把長刀正待在那兒。赤巴堅贊頭上冒出了冷汗。本能的反應使他彎腰向後撤步,一肘擊中偷襲者的腹部,手一掏,抓住了偷襲者的脖子,直起身來,胳膊一夾,將這個偷襲者的脖子擰斷,奪過偷襲者手裡拿的彎刀,又躲開了後面的一次襲擊,清醒過來的赤巴堅贊大喊一聲,吶喊著揮舞彎刀,衝向了越來越多的沙陀人。

    越來越多的吐蕃士兵找到兵器或者奪過敵人的兵器,於沙陀士兵殺到了一起,但是等到天亮的時候,一千多吐蕃騎兵只剩下了策馬逃命的幾個人,赤巴堅讚的首級也被砍了下來,朱邪盡忠攔住要去追趕的己方騎兵,道:

    「讓他們回去了,不過讓他們晚死兩天而已!」

    其他的沙陀士兵默默地打掃戰場,牽過吐蕃人的馬匹,撿起吐蕃士兵的兵器,翻出吐蕃士兵身上的乾糧和金銀,給沒死的吐蕃士兵和沙陀士兵都補上一刀。除去逃散的,吐蕃人的坐騎還有一千多匹。朱邪執宜笑嘻嘻地騎上赤巴堅讚的坐騎,不過喜悅旋又被巨大的壓力淹沒。不多久,朱邪盡忠和朱邪執宜帶著兩千斷後的沙陀勇士,趕著幾千匹馬,又往東馳去。身後留下了瀰漫的血腥氣。

    當吐蕃第二隊的兩千多騎兵趕到的時候,遠遠地就看到赤巴堅讚的頭顱掛在一顆孤零零的小樹上,惱怒的吐蕃將領一邊派人將赤巴堅贊和其他吐蕃士兵的屍首收斂,回去報信,一邊率隊繼續追擊。將近中午,吐蕃的第三隊三千騎兵經過這裡,到傍晚,沙陀的探馬已經數過了四隊吐蕃追兵,總數將近兩萬騎。沙陀其他方向的探馬也相繼回報,吐蕃大軍從四面八方趕來。

    從這一天開始,吐蕃對沙陀從洮水到石門,歷時一個月的圍追堵截就正式開始了。

    李誦對沙陀的態度還是讓很多知道其事的大臣腹誹的,換作別的皇帝,即使不會高興的跳起來,倒履相迎也會的,起碼會派出軍隊去迎接,比如太宗皇帝,就很歡迎別人向他投降。不過李誦對這種論調卻嗤之以鼻,接受別人投降也要看實力的,太宗高宗玄宗時唐朝國力強盛,戰力強大,投降的人往往是出於真心,即使有什麼想法,也翻不起什麼大浪。可是梁武帝接受侯景投降,結果是什麼?活活餓死。祖孫三代都搭了進去。苻堅統一北方時,各國人也紛紛來降,對苻堅畢恭畢敬,等到苻堅淝水之戰戰敗,各國遺族立刻群起叛亂,前秦迅速由強盛走向滅亡。現在的唐朝,還沒有接受整個部族投降的實力。

    所以李誦現在一面派出探子去打探沙陀的情況,一面忙著關於農學和海貿的事情。裴垍的勸農五策給了李誦極大的啟發,興建農學的想法就是在此後形成的。唐朝畢竟是以農為本的國家,打仗也是要糧食的。唐朝的國土面積大於宋朝,糧食產量卻不如宋朝,這說明什麼?說明唐朝的土地開發和生產技術乃至作物品質和宋朝都有很大的差距,有巨大的潛力可以挖掘。於是永貞三年初,唐朝的農學就應運而生了。

    根據李誦的設想,農學本部將設在長安,然後在河中,洛陽,浙西,嶺南等地設立分校,不過由於柳宗元正在嶺南試種占城稻,嶺南的分校已經先於本部成立,財大氣粗的柳宗元到底是屯田員外郎出身,獲得李誦的許可後,今年在地廣人稀的嶺南一下子將試種面積擴大到了萬畝,要去了兩千多移民。最新的奏章說,占城稻的產量是本地稻的倍多,如果換成是熟練的農民精耕細作,兩倍到三倍也不是不可能,而且最重要的是,占城稻耐旱,耐澇,不擇地而生,自播種到成熟只需要五十幾天。柳宗元相信到今年就能提供稻種三萬斛,這份報告讓朝廷上下對農學的前景充滿了期待。

    嶺南農學的占城稻試種的成功已經成為定局,朝廷也給予了豐厚的獎賞,由於海貿和引進試種占城稻的功勞,柳宗元現在已經加大夫銜了,柳宗元現在說話只怕比嶺南節度使還要管用許多。這不禁讓長安農學上下心癢難忍,摩拳擦掌地想弄個小麥新品種來。不過李誦給農學的第一個任務是棉花,要知道,絲織品,棉織品的出口在中國古代可是盈利的大項,而且李誦穿越後對唐朝的布料意見實在不小,看起來光鮮,穿起來並不舒服,李誦對棉花的培養兩年前已經開始了,棉花在唐朝主要作為觀賞植物,種在皇家園林裡,使用價值並沒有被發現,李誦本來對歷經戰亂的皇家園林不抱任何希望,發現棉花居然還有不少的時候心情可以用欣喜若狂來形容,立刻命令園丁多多栽種,收集棉花種子,準備干一把大的。當然收集種子後的棉花已經讓皇帝陛下享用了。雖然不會織布,套被子總可以吧?總之頭一年皇帝流鼻血的次數稍稍多了一些。自然有朝臣對棉花能否織布表示懷疑,不過當李誦舉了木棉的例子後大家就覺得很有道理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