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江東周郎

第二卷 雛鷹展翅 第六十一章 招賢告示 文 / 草牛

    第六十一章招賢告示

    廬江郡,居巢。

    在居巢城東,背靠一座小山丘,扎建了一座大型的軍營。營房均用木材搭建而成,連綿數百間,一座闊大的營門位於營寨的正中,兩座十丈高的瞭望塔樓高高聳立在營門兩邊。

    營寨的正中是一座高大的點將台,用黃土夯實而成,點將台下是一片非常寬闊的平地,在平日裡作練兵之用,戰時則為全軍集合的地方。在營寨的兩側還有兩座小的營門,兩旁均有烽火台,一旦有敵情,烽火便即燃起。

    居巢境內的十二股盜賊經常在境內流竄,為了便於剿匪,周瑜在縣境內擇高處設立了多處烽火台,一旦發現盜賊,則燃起烽火,烽火台處處相連,高順率領著陷陣營則直奔有敵情處而去。如此一來,這些盜賊只得困守在自己的山寨中,有耐不住性子出寨掠奪的,俱被高順的陷陣營殺得狼狽不堪,只得舉手投降。

    此刻,寬闊的營寨內,人來馬往,熱鬧非常。

    議事堂內,周泰興高采烈地對高順說道:「想不到我軍發展如此迅速,飛龍軍二百精銳、斥候營一百精騎、加上你的陷陣營五千士兵,如今這營寨恐怕都不夠用了。」

    高順點頭,說道:「保境安民,這些人馬僅僅夠用。主公欲征戰天下的話,那還是差得遠呢。」

    周泰回道:「主公不是說了麼,飯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我們的基礎本來不強,現在只有慢慢發展,走得穩一點,今後才能走得更快。」

    高順笑道:「此理我豈不知?只是新募之兵尚不能上戰場,剿賊滅寇的事情只有依靠原先訓練精熟的那八百人了。」

    周泰調笑道:「怎麼?以八百人對付這些流寇,你沒有把握?要不,我將飛龍軍借給你使用可好?」

    高順顯是被周泰的話語刺激了下,梗著脖子說道:「你那兩百人可是主公的寶貝,我哪敢動用。再說了,殺雞焉用牛刀,只我這八百人足夠了!只是,我有一事請你幫忙……」

    周泰心中暗笑,問道:「有啥事你就說唄,咱倆誰跟誰?」

    「我們陷陣營新募的士兵需要一段時間的訓練,我想向你借五十名飛龍軍戰士,作為教官來訓練這些新兵,如何?」高順說道。

    「沒問題,我可以將二百飛龍軍都借給你作為教官,這樣,新兵訓練的時間就可以大大地縮短了。」周泰把胸脯拍得梆梆響。

    「幼平,你可真是太好了。」高順心下感動,拉住了周泰的手,以示親近。

    二人正說得熱鬧,一個響亮的聲音傳了過來:「是誰在誇我啊!」,話音未落,一個身材健碩的將領走到高順和周泰近前。

    周泰哈哈一笑道:「宣高,你不是統領新成立的斥候營麼,怎麼有空到我們這裡?」

    臧霸粗著嗓子說道:「狗屁的斥候營,才一百騎馬,怎麼玩啊。不像你們手下這麼多人馬,看著都爽啊。」

    周泰一拍臧霸的肩膀,說道:「宣高,你那一百人馬可都是優中選優的精壯漢子,你還不知足?我看主公以後是要大力發展騎兵的,只是可惜江南一帶不產馬,沒有馬匹,就只能是步兵了。」

    高順亦苦笑道:「我這裡人馬雖多,大多是新募的兵,以前只握過鋤頭,哪裡拿過刀劍?不經過半年的訓練,那就是一盤散沙。好在幼平將軍支持我,主動提出將飛龍軍的士兵借給我用以訓練新兵,我正在感謝他呢。」

    臧霸聞言一愣,說道:「主動支持?昨天我聽見大哥明明下令要幼平將飛龍軍全部用以訓練新兵的嘛,幼平還頗不情願,說什麼飛龍軍是要打仗的,不是吃白飯的。」

    高順頓時明白自己被周泰耍了,故作惱怒狀,舉起拳頭擂了周泰一下,口中說道:「好你個周泰,竟敢耍我!」

    周泰只覺得胸口一陣劇痛,忙討饒道:「高大哥,你饒了我吧。還要我們飛龍軍為你服務不?」

    臧霸在一旁看得哈哈大笑,說道:「你們打你們的,我也要去操練我的斥候營了。奶奶的,大哥嚴令,明天就要出發至各處巡邏警戒,要跟他們多叮囑叮囑,眼睛放亮點,耳朵放長點。」

    居巢縣城內。

    在縣衙的東側,有一間甚大的院落,內有房屋十五間,門口高高地懸掛起了一塊黑漆漆的牌匾,上書幾個金字:「招賢館。」

    在大門左側的牆上,張貼著一張《招賢令》,上面寫著:「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曷嘗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賢也,曾不出閭巷,豈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乎?又得無有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

    《招賢令》剛一貼出,便有眾多百姓前來圍觀。

    人群中一個讀書人模樣的人正在搖頭晃腦地讀著上面的文字,他身邊有個樵夫用手一捅,問道:「這位茂才,你讀了半天,俺也沒聽懂是啥意思,你給解釋解釋?」

    那讀書人倒也好脾氣,回道:「好吧。你聽我慢慢說。這告示裡的意思是:自古以來開國和中興的君主,哪有不是得到有才能的人和他共同治理國家的呢?當他們得到人才的時候,往往不出里巷,這難道是偶爾僥倖碰到的嗎?不!只是執政的人去認真訪求罷了!」

    樵夫頻頻點頭,說道:「這個道理俺懂。」

    那讀書人接著說道:「當今天下還未平定,這是特別要訪求人才的最迫切的時刻。孟公綽做趙、魏兩家的家臣才力有餘,卻不能勝任像滕、薛那樣小國的大夫。如果一定要所謂廉士方可使用,那麼齊桓公怎能稱霸當世!現在天下難道沒有身穿粗衣而懷揣真才幹像姜子牙那樣在渭水邊釣魚的人嗎?又難道沒有像陳平那樣蒙受「盜嫂受金」污名還未遇到魏無知的人嗎?你們要幫助我發現那些地位低下而被埋沒的人才,只要有才能就推薦出來,讓我們能夠任用他們。」

    樵夫點點頭,又搖搖頭,喃喃自語道:「這些話俺就不太明白了。孟公綽是誰?陳平又是哪個?齊桓公是哪個國家的皇帝?……」

    那讀書人卻不再理睬他,口中唸唸有詞道:「看來新來的居巢長周瑜頗有雄心壯志呢,招募英才,唯才是舉,他的心胸氣度好大啊……」

    圍觀的眾百姓也在交頭接耳,有的說道:「自古以來,君子講究的就是德才兼備,這不看品德,光看是否有才,能招來什麼樣的人呢?」

    有的說道:「這上面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啊,我除了讀書不行,什麼打架、鑽洞、摸魚、鬥蟋蟀、閒談、插科打諢我都會,是不是也算人才?」

    旁邊有人起哄道:「你會那麼多,肯定是人才了。還不進去試試?」

    那人曬然笑笑,抱拳說道:「各位各位,我還是有這個自知之明的,你們就別拿我開涮了。」

    招賢館內,周瑜聽著外面眾人的哄鬧,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張范站在一旁,對周瑜說道:「公瑾,招賢的告示也貼出去了,不知道能不能招到賢良之才呢。」

    周瑜說道:「莫急莫急。真正的人才是不會馬上就出現的,他會在暗地裡仔細觀察你,看你如何對待招來的人,你的心胸氣度如何。待他確定了你就是他可以依靠的明主,方會現身。」

    二人正說話間,門口值衛的士卒帶進一個人來,但見那人衣著襤褸,身材瘦小、淡眉細目,一副其貌不揚的樣子,張范一見此人的模樣,心中便是不喜,淡淡地問道:「你有何才能?」

    那人見到周瑜和張范,知道是主事之人,臉上便堆起了笑容,忙不迭地施禮,討好地說道:「小人秦石,見過兩位大人。」

    張范眉頭已然皺起,說道:「剛才問你話呢,你有何才能?」話語中透出了他的不耐煩。

    周瑜忙阻止了張范,和顏悅色地說道:「來來來,請坐。」

    待秦石坐定,周瑜親手給他端上了茶水,然後方說道:「這位先生,恭喜你,你可是第一個走進我們這招賢館的人,呵呵。」

    秦石見周瑜對自己很是禮遇,顯得頗為高興,忙道:「聞大人求賢若渴,在下斗膽,前來一試。只是不知大人是否以貌取人否?」說罷,秦石用眼睛斜了張范一眼。

    張范正待發作,見周瑜用眼色制止了自己,便只得強自忍住。

    周瑜對秦石說道:「我欲求賢才,豈會以貌取人?只是不知先生有何技藝?」

    秦石將胸脯一挺,說道:「我雖生活清苦,但也是讀過不少詩書,也寫得一手好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